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大学生下基层”的现状与思考

作者:中文系2008级硕士党支部 发布日期:2010-05-20

摘要“大学生下基层”是近年国家针对大学毕业生的一项重要政策,本调查小组以大学生村官及支教两个项目为对象,从选择动机、实际情况、自我评价以及未来打算四个方面对下基层大学生进行了实地访谈与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下基层”的优势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  基层  村官 支教

一、调研目的和形式

1.活动目的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任职,是近年来政府推行的顺应社会发展、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这一举措主要采取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形式。党支部计划利用课余时间对北京高校近年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进行调研,活动目的在于:

(1)调查了解基层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情况,通过直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大学生在基层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得到的收获以及实际产生的效果。

(2)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具体考察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贡献与价值,观察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组织中的定位与实践。

(3)为支部成员提供一个锻炼自我、了解社会的平台。通过自主策划开展活动,提高大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考察调研的能力。

2.活动形式

本次活动主要采取实地访谈的方式。支部成员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采访1-2名对象。要求小组必须到采访对象所在村镇,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并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返校后,各小组提交访谈报告。支部对活动进行总结,并在小组间开展交流。

3.活动实施简况

4月5日    房山区良乡五街村村委会,对村官任ⅹⅹ进行访谈

参与人:张慧、万辉、余鹏;

4月8日    大兴区某村小学,对支教的王老师进行访谈

参与人:胡光明;

4月10日  通州区张湾中心学校教师宿舍,对支教的高老师、岳老师进行访谈

参与人:周莎;

4月11日   顺义区高丽营镇,对村官X同学、Y同学进行访谈

参与人:刘汭屿、张慧君、宫睿哲;

4月25日  顺义区杨镇东疃村,对村官王ⅹ进行访谈

参与人:邵琛欣、郭子娟、陈莹。

二、“大学生下基层”的基本情况

本次访谈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该对象做出该选择的背景及原因;该对象到基层后的工作情况;该对象对其工作情况的自我评价;该对象合同期满后的打算。以下分别就“大学生下基层”这四个方面级情况进行概述:

1.“下基层”的背景及原因

大学生选择投身基层,在当下背景下,既有对现实的考虑也有对理想的憧憬。其中,现实因素占主要地位,主要体现在考研不顺利、就业压力大两个方面。

在接受访谈的七名对象中,有三名同学是在考研失利的情况下做出该选择的;另外有三名同学明确表示当时想“找份工作安定下来”,于是为村官或支教的优惠条件(譬如提供北京户口、生活稳定、有充足的时间看书、期满再就业优先照顾等)所吸引,从而做出了该选择;也有一位同学表示,他是在放弃了很好的工作机会之后做出该选择的。

对于接受访谈的大部分人而言,到基层工作并非他们的第一选择,不过也并非就是无奈之举。村官、支教本身的特点以及配套的优惠政策,对他们来说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在顺义区杨镇工作的王ⅹ就提到,很多村官都选择在合同期满之后报考公务员,在基层工作的经验可以作为他们的竞争优势之一。另外,在此期间也可以积累一些人脉,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这些都有助于更好地胜任公务员工作。

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他们在报名之前曾经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了解过相关情况,也有的人到师兄师姐工作的地方做过实地考察,因此,这是他们经过认真考虑之后才做出的选择。另外,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来自农村或中小城镇,对基层情况比较了解,这也是促使他们做出该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

2.工作生活情况

从访谈中得知,村官主要做一些文秘工作,包括撰写工作计划、报告、总结,整理各种行政档案等等。平时也会协助村干部处理临时性事务,比如进行人口普查、评奖评优等。工作时间比较固定,每天八到九个小时,有的村子有双休日,有的没有。具体而言,上下班时间及双休日安排与当地村干部的工作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有访谈对象提及,村官工作强度不大,但要求固定坐班,因此有的村官选择了第二职业,从事网络编辑等可以借助互联网完成的工作;也有的村官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准备在合同期满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在生活上,村官的工资由国家专项拨款发放,每月2000元,第二年第三年有所增加(北京市《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 实现村村有大学生目标的实施方案》规定:“被聘任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的高校本科毕业生,第一年平均每人每月2000元,第二年平均每人每月2500元,第三年平均每人每月3000元”)。

他们住在镇政府提供的集体宿舍内,基本的家具家电,如冰箱、炉灶、甚至小到热水瓶,都由镇政府配备,水电费也由镇政府支付。他们平时在共同的食堂吃饭,当地消费水平又不高,因此开销不大,三年下来可小有积蓄。由于没有双休日,村官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办公室,娱乐活动较少。

支教老师的工作相对繁重一些。他们教的都是小学生,通常还会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刚开始有些不习惯,尤其是不知道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学习,他们都能够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在教学方面,学校领导如校长、教务主任会定期到班上听课,课后提供建议,指出需要改善的地方。从访谈的情况来看,他们已经有了一些教学和管理上的经验,也获得了学校领导、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除了教学和管理工作之外,他们也会利用自己的特长参与其他工作,如大兴区的王老师便兼任学校学生音乐队的指导老师。

在生活方面,支教的老师工资待遇与村官接近,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周一到周五由学校提供简单的午餐和晚餐,有固定的双休日。

3.对工作情况的自我评价

从访谈的情况来看,村官对自己的工作不是很满意。他们最突出的感觉是自己发挥的空间太小,到基层后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能力得不到很好地施展。不过,他们在心态上都比较乐观,认为自己已经很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

在顺义区杨镇的王ⅹ比较乐观,他认为自己的工作“挺好的”。而已经在房山区良乡工作了两年多的任ⅹⅹ则在访谈中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些遗憾:“我觉得不怎么样”、“我希望自己能够参与的更多一些”、“我希望三年结束的时候自己工作中能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不过他同时也表示“这三年也不是白干的”,三年的工作让他对农村的认识更加深入,也得到了很多锻炼。

相对而言,支教的老师对自己的工作情况更为满意。接受访谈的三位老师都表示在工作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对这份工作也很感兴趣。

4.未来的打算

无论村官还是支教的老师都面临着续约期满后的去向问题,这也是他们考虑得最多的问题。在接受访谈的四位村官中,只有一位同学明确表示以后将参加公务员考试,而其他三位同学则表现得犹豫不决,他们更关注村官政策的变动。有两位去年才进入村官行列的同学表示,她们将会参考今年合同到期的村官们的去向,再做打算。

在支教的三位老师中,有两位表示将来会继续当老师,但其中一位打算尽量争取到城里当中学老师;另一位则打算考研,继续深造,以后做大学老师。第三位老师则有一些担忧。他表示,将来的选择面临着很多偶然性,对于他们来说,支教政策影响至大。因此,他可能需要支教政策更加明晰之后才能做出选择。

三、“大学生下基层”的若干想法和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而在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国务院下达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明确提出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通知》还特别要求,“2009年,中央有关部门继续组织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各地也要因地制宜开展地方项目,鼓励和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

党和国家都非常重视选拔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这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之一。同时,大学生投身基层,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和发展机会。因此,我们以此次访谈为基础,尝试提出以下想法和建议:

1.大学生村官“定位”有待明确

按照相关文件及访谈得知的情况,大学生村官的定位是村党委书记或者村委会主任的助理。从来源上看,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配套的优惠政策主要是工作期满后给予考研或者再就业上的优惠;从财政支持上看,大学生村官的工资由县财政负责,与地方村镇脱节,没有直接联系;从管理上看,大学生村官由县组织部统一管理,具体由乡镇政府负责,与村里的管理考核没有关系。

因此,这些政策上的倾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只是村里的“过客”,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太可能是“自己人”。于是,在职能分工上,大学生助理往往被分配负责文字处理、档案管理等边缘性的文秘工作,很难深入到核心决策之内。另外,每个地区的现实状况不一样,需要的大学生类型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可能更需要农林专业的大学生,而其他的地方则可能更需要法律人才。因此,当“需求”和“供给”产生矛盾时,牺牲的必然是大学生,他们的专业所长无法得到发挥,个人能力无从施展,只能做一些基础的边缘性的行政事务。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这一定位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说也可能利大于弊。大学生村官最大的优势在于综合素质高,智力水平高,眼界比较开阔,信息更为灵通。另外,大学生村官的“边缘性”使得他们可以超脱于基层利益格局之外,在个人能力的发挥上有很大的独立性、自主性。与发展比较充分的城市相比,农村还比较落后,因此,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大做文章。大学生村官应该更多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积极主动地去寻找可以施展能力的地方,这种身份上的“特殊”、定位的“自由”便是他们的优势所在。

这就涉及到大学生的自我定位问题。虽然在报名之前,很多大学生都通过学校或者私人的渠道了解过村官的情况,不过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并没有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他们缺乏对基层工作情况的具体了解;也缺乏对自我能力和期望的准确把握。因此,当他们接触到基层琐碎的行政实践之后,必然在心理上产生很大的落差。另外,现有的村官录取制度还不能实现村子所“需”与大学生所“给”的对接,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在报考的时候能否做好功课,多了解村子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就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如何准确把握自身定位,更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大学生村官们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

2.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现在,北京市“大学生下基层”政策正处于实施的初期阶段,政策体系还不十分完善,依旧有许多空白。而且,即便是已经实施的政策,也处于不断的调整和变动中。这必然会影响到一些大学生对未来的规划和预期,也会对他们的工作信心和热情造成一定的影响。

以大学生们最为关注的出路问题为例。2006年,北京市招募第一批村官。北京市选拔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指导性文件《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实现村村有大学生目标的实施方案》[京组发[2005]16号]并没有明确提出相关的保障措施。而只是承诺“各区县有关乡镇政府与被聘任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的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为3年。期满后可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续签合同”“被聘任为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的高校毕业生,工作满两年经考核合格报考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3年合同期满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可推荐免试入学。”这样的说法事实上并不明确,自由度很大。

因此,在今年金融危机导致就业压力猛增的情况下,续签和转事业编制的名额紧缩,其余的就业优惠当然也很难保证。据我们的了解,今年大概只有10%的村官可以获得行政编制、继续留聘或者进入公检法等其他公务员岗位,剩下的村官只能自谋生路。显而易见,这肯对会对在任村官们的情绪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那些有志于在农村长期工作的人也会受到影响。

同时,在对大学生的管理方面,也有很多政策上不完善的地方。这一问题在村官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从原则上来说,大学生村官由乡镇政府统一管理。然而,这一管理是非常空洞的,对于大学生村官既没有固定的工作绩效考核系统,没有与管理对应的培训与交流,也没有必要的工作绩效奖金等激励措施。就采访的情况来看,每年年底的自我工作总结是目前仅有的考核方式。这就使得大学生在经济和管理上与工作环境分离,也使得工作成效与评价激励机制分离,从而容易出现工作积极性下降的情况。

支教的老师们也同样面临着政策不明确的问题。与村官一样,他们都倾向于等待政策进一步清晰后再考虑将来的打算。“大学生下基层”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然而各地情况不同,具体政策也不尽一致,这便会带来很多政策上的空白和模糊;而且即便已经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在具体的落实上也有很多变数。这些模糊和不确定性会对大学生们的工作积极性造成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投身基层的决心和信心,更会影响到招募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政策的实际效果。因此,从中央到地方,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监督督促政策的落实,是解除大学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充分发挥学识和能力、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

3.支持力量有待加强

大学生到自己并不熟悉的农村基层工作,必然要面对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仅需要他们在心理行为习惯、思考方式等方面调整自己,做出改变;同时更需要一个包容的、开放的社会环境。没有相对宽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大学生除了墨守成规、亦步亦趋之外,很难施展身手有所建树。

首先,接收大学生的基层单位应该转变思路,尊重大学生的学识,宽容大学生的“书生气”,在工作中锻炼、培养他们,为他们提供一个工作、学习、发展并提高的良好环境。相对于中国其他省市的农村而言,北京郊区农村要发达得多。加之大学生一向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对于农村事务不是很了解,因此,有的干部对于大学生并不重视。从访谈中得知,一些政府干部对村官的认识和定位不高,曾经有区县政府干部开玩笑说:“你们去西部、去北方的确是支持农村建设;来京郊,是我们帮你们解决就业和户口。”在这样的思路下,大学生也就成了“摆设”,可有可无;有时甚至是“包袱”,拦脚绊手。

因此,正如任ⅹⅹ所言:“我们就像螺丝钉,拧到哪儿我们就去哪儿,但是如果机器是坏的,螺丝钉再好也没用”。如果基层政府官员不及时转变思路,改变对大学生的态度,放下顾虑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施展空间,大学生下基层便失去了本有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社会应该给予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更多的关注,尊重他们的选择,认同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在许多人眼里,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不过是就业艰难情况下的无奈之举,是大学生“掉价”的表现。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投身基层的大学生必然会背负思想包袱,不利于他们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自身价值。因此,我们的决策和实施部门也应该开展有一定倾向的舆论宣传,引导社会更深入地了解基层工作的大学生;也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推动政府、机关、企业和高校更多地认同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为他们提供再就业和深造的机会。

综上,作为党和政府实施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鼓励大学生投身农村、扎根基层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然而,这不仅仅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进行鼓励和引导,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完善相关政策,为投身基层的大学生们提供政策保障;另外,对于大学生的接收单位而言,需要考虑对大学生实施科学的管理,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大学生在知识、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让大学生人尽其才、找到用武之地;而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能否准确进行自我定位,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自身优势与当地发展结合起来,是他们能否在基层扎根并获得较好较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