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让音乐融入北京大学的学生生活
——对北京大学音乐特长生心理状况的评价和思考

作者:刘小龙 发布日期:2010-05-20

作者简介:刘小龙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系讲师

摘要:多数人仅仅把音乐当作一种技能,一门曲高和寡的艺术形式,却很少注重它在个人心理调节,乃至群体意识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此,笔者集中就音乐在学生大学生活中的作用这一话题,与北京大学的音乐特长生进行了数次访谈。本文立足于访谈内容,从六个方面对音乐特长生的心理活动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加以分析和总结,进而以此为借鉴,强调了让音乐在大学校园中发展与传播的重要性。

关键词:音乐  北京大学  学生生活  心理状况

早在上世纪初,中国的老一辈教育家就从个人的留学经验中获知,音乐对于促进青年人的成长发展具有积极影响。1919年1月,蔡元培在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始创时明确提出“重视音乐教育,提倡美育思想”的发展方针,并且指出:“音乐为一种助进文化之利器,共同研究至高尚之乐理,而养成创造新谱之人才,采西乐之特长,以补中乐之缺点,而使之以时进步,庶不负建设此会之初意也。”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素质教育开始在中国教育界广泛兴起,而音乐又是素质教育中尤为重要的一项。

然而,由于中国的音乐发展在普及与传播方面一直存在着专业领域与广大受众之间的隔膜和误解,音乐在普通大众的视界里始终作为一门高深的艺术或一项简单的娱乐活动而被认知和理解。这样的认知导致音乐成为个人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东西,它的价值与意义也就随之被大大忽视。那么,音乐对于当代大学生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

音乐特长生,是指以某一音乐表演专业作为特长科目,通过专业考试和文化课高考进入大学学习的本科学生。通过对北京大学部分音乐特长生的访谈,笔者发现,长期参与音乐训练和演出活动的音乐特长生对待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态有着鲜明的特点和优势,而这一切又与他们所关注、喜爱的音乐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音乐在他们生活和思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情感表达

音乐对人类情感的表达始终是这门艺术的一个重要功能。无论是作为表演者还是欣赏者,人人都能够从音乐中获得情感影响。由于音乐曲目门类繁多、风格各异,不同的音乐能够给予人们不同的情绪感受。同时,因为每个人的文化背景、审美要求和心理期待各不相同,所以,即使在同一场合面对同一作品,不同人的内心感受也会大相径庭。情感表达是音乐的艺术特征之一,有人甚至直呼“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强调它与人类情感的联系。

在数次访谈中,笔者观察到,特长生都比较乐意将瞬时的情感明确表达出来。为此,笔者曾为10位特长生播放一段5分钟长的音乐片段(不向被访者透露任何音乐作品信息),由学生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在没有时间限定的情况下,每个学生发言的时间都超过了3分钟。他们尽力用语言表达所思所想,甚至为自己未能准确表达自我而稍有遗憾。在10位受访者中,只有3位同学表达了近乎相同的感受,而其他7位同学则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觉,在发言中充满着独立意识和创造性。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以舒缓柔和的音乐作为背景(电影《1900》主题音乐),逐渐将话题转入个人情感状况。笔者曾担心学生会在这个问题上保持沉默,但受访者诚恳而详细的回答使笔者颇感意外。笔者通过分析发现,这些同学在叙述中表现出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在感情方面的细腻和敏感。这使得他们在生活中更多地关注对方,并以一种相对主动的方式与朋友接近,容易博得对方的好感。他们普遍对自己的感情生活感到满意,并主动谈到各自的恋爱感受。有趣的是,10位受访者都在叙述中讲到了他们情感中与音乐相关的一段经历,无论是一起去听音乐会、歌唱比赛,还是一同参与音乐表演。音乐成了维系双方情感的重要纽带,使他们拥有了一份共同的爱好。在访谈中,尽管每个同学选择男女朋友的标准各不相同,但是大家却都希望找到善于表达情感、喜爱音乐和有责任感的人作为自己的伴侣。对于感情摩擦和冲突,受访同学均表现出宽容和理解的心态,认为矛盾总是可以化解的。有些同学在失恋后把音乐当成治愈伤痛的良药,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情感创伤。据一位同学介绍,在经历失恋后,他痛苦不堪,而正是一次听赏经历使他平复心意。这表明音乐已经成为他调节心境的一种精神寄托。

二、审美感受

在众多艺术门类中,音乐对人类审美的影响显得丰富而独特。这不仅是因为音乐的审美首先作用于人类听觉,更重要的是,它是在一个抽象的音响范畴内通过时间的推移而实现的。对于音乐爱好者而言,大家从音乐中获得的感受多半来自对音乐的聆听和接受过程。音乐的诸多要素,如节奏、节拍、音高和音强等,都能成为音乐具体的审美对象,最终以一种综合的形式直接作用于人的内心。人们从音乐中获得的诸多感受因音乐表达的不确定性亦具有抽象特征。它不能像绘画、电影、文学等艺术门类那样给人以明确的视觉图像或具体情境,而只可在流动的音响内促发抽象的思想情态以及对具体事物的联觉。这就为人们的审美活动开辟了自由想象的空间,使人们不受各种具像事物的约束。

音乐特长生由于接受过较为系统的音乐表演训练和乐理知识学习,在对音乐的聆听和掌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这就使他们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从音乐中获得更多信息,获得更为丰富的艺术体验。更重要的是,当他们与其他同学一起聆听陌生的音乐段落时,他们在审美的接受能力上也存在差别。基于以往的聆听和学习经验,音乐特长生一般对陌生的音乐声响不会立即产生拒斥感。他们可以不喜欢某种音乐,而这种评判往往是建立在理性对比的基础上。例如在访谈中,音乐特长生会比较详细地阐述对一段20世纪先锋派音乐的好恶理由,而并非仅凭直感加以判断。音乐特长生较一般学生对各种音乐保有更加广泛的兴趣,而不是局限于一个狭小的风格范畴。由此延伸开去,他们对于其它艺术门类,特别是现代艺术和传统文化的敏感性和包容力也就相对较强。在参观北京“798”艺术社区后组织的一次学生访谈中,大家交换了各自的感想。音乐特长生的发言不仅从总体上表现出对前卫艺术的兴趣,而且对一些存在争议的艺术项目亦表现出宽容。笔者发现,音乐特长生在自身的艺术实践和音乐审美活动中,已经培养起对于其他艺术更为开放的认知和审美意识。这使得他们获得了更为多元的审美方向和话语空间,从而丰富了自己的艺术生活。

三、娱乐体验

音乐不止是一门艺术或一种专门技能。在更多的情况下,它首先具备的是娱乐功能。对于大学生而言,音乐的娱乐性表现得非常突出。在我校组织的大学生活动中,音乐比赛或演出占有相当的比重。从“十佳歌手比赛到“一二·九”学生合唱,大学生们积极参与,并将其视为个人和集体展示其音乐才能的主要平台。有趣的是,音乐特长生在这些活动中却鲜有获奖或占据主角的情况。笔者以为,这显然是把音乐的娱乐性作为表演的首要目标的结果,他们在舞台上不刻意修饰或模仿声音和造型,而更加注重个性和原创力。当被问及如何看待赛事评委的评判时,他们并不十分在意分数和结果,而更加强调自我表现是否充分,是否能够引起观众的互动。竞争和名次都远不及现场的陶醉与痴狂的状态重要。在更多的特长生心中,音乐演奏与游戏一脉相通。他们以轻松的心态面对自己的音乐特长和各种演出,通过音乐自如地表达自我,而不太顾及权威的评价标准。笔者发现,音乐特长生的针对音乐的思维方式,也会扩展到他们生活的其他领域。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里,个体与公众的社会压力急剧攀升。一种潜在的娱乐精神必然有助于平衡大众的心态,使人们更加冷静、从容地面对竞争。值得欣慰的是,音乐特长生已经在自己的音乐表演和大学生活中意识到这一点,并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这对于他们日后走出校园工作和生活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因为我们知道,善于在日常繁务中平衡心态、觅得乐趣的人,往往是生活的强者。

四、交流活动

音乐既是一门独立聆赏的艺术,同时也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前文关于音乐特长生情感问题的叙述已经涉及这个话题。此处更多的是从群体的交流和协调方面阐述音乐特长生的心理特点。

在笔者担任北京大学学生交响乐团艺术指导的近两年时间里,音乐特长生在交响乐队中表现出的和谐互助关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笔者发现,乐团同学在每周定期的乐队训练中已经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这不只局限在同种乐器或同一声部之内,而成为了整个团队的群体特征。由于有着共同的协作目标,大家对于音乐的处理必须达成一种潜在的共识,并且通过相互的配合达到期望的演奏效果。乐团中的音乐沟通往往不用语言,而是在乐队指挥的带领下通过手中的乐器来实现。这就要求学生在音乐演奏中气息、步调和审美感受要达到高度的协调,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职责,又注重整体的效果。

从某种意义上说,今日的大学教育因循的依然是以促进个体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学生即使身处一个班级团体之内,在大部分学习时间里依旧是个独行者,缺乏必要的交流与协作。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培养大学生交流能力的机会,同时也会对其日后的个人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音乐特长生的优势在于,他们在这样一个音乐学习和表演的环境中会持续获得交流协作的锻炼机会,并且将这种交流的意识和经验迅速投射到他们的生活之中。在当今社会日益强调团队合作、群体互融的趋势下,个人是否能够在群体环境中建立互助互信的交流关系已经显得非常重要。音乐特长生在学校团队活动中获得锻炼,必将在未来的工作环境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五、教育促进

早在17世纪,西方人对于音乐艺术在人类智力开发方面的效果和价值就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而我国对于音乐教育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则可追溯到更加久远的先秦时代。时至今日,音乐已经成为全社会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然而,中国现代音乐教育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90年代,我国才初步建立了较为系统的音乐教育体系。而这个体系中尚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例如,专业音乐教育与普及音乐教育的关系问题,就成为我国音乐教育领域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一个矛盾。在北京大学,我们尚未建立起相对严格的音乐教育和人才培养机制。但可喜的是,在音乐特长生身上,我们已经能够看到音乐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相结合产生的良好效果。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学生已经能够将从音乐学习中获得的丰富的创造力和开放的思维融入他们的专业学习之中。在几次访谈中,笔者总把音乐与个人专业学习的关系作为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结果显示,大多数特长生并非各自专业领域学习的佼佼者,考试成绩一般停留在中等水平(部分学生甚至有不及格的现象)。但是,他们并不总是把成绩的优劣挂在嘴边(对于绩点得失的讨论除外),而是更多地关注从自己专业中获得的实际经验和能力。令人欣慰的是,在笔者采访的同学中,他们大多对自己选择的专业比较满意,而这一点往往又是从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着眼的。值得注意的是,音乐特长生在对待文理分科的问题上明确提出兼而有之的学习愿望。这一点明显反映在理工科的学生身上。他们普遍认为,音乐不仅是对个人学习生活的一种调和,更是了解人文知识的一条有效途径。许多同学在访谈中提到,自己对于历史、语言、哲学和教育等人文学科的兴趣首先来自于音乐的引导。“其实,音乐与我们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看你从怎样的视角看待它,并把它们有效串联结合起来。”这样的回答促使笔者意识到,大学的音乐教育应向着与各种人文学科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真正促进学生在青年阶段对艺术的理解,对文化的认知。音乐特长生的这种对学科包容性的心态应该得到鼓励,并在未来的音乐教育中进一步加以提升。

六、群体影响

直至目前,北京大学的音乐课程和各种音乐社团活动在校园中产生的群体影响仍然有限。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对于学习音乐依然感到极为陌生。与此相比,音乐特长生对音乐乃至人文各个学科的兴趣则远远高于同年级的其他学生。这使得笔者深刻意识到音乐教育在一所大学中的深入普及还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方可实现。然而,只有学校校方的支持和教师的呼吁还远远不够,这还需要广大学生的参与和支持。可喜的是,音乐特长生在这个方面已经发挥出重要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笔者在自己开设的公选课上获知,很多同学正是由特长生介绍和引荐选择了音乐课程作为选修对象。

我国自古就有“与民同乐”的观念,而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够激发群体的兴趣和热情。一位参与摇滚乐队排练的同学向笔者透露,他们整个宿舍对摇滚音乐的爱好都是由她“培养”起来的。最初,大家对这种噪音般吵闹的音乐具有本能的排斥感,然而经她的讲解和带头实践,同宿舍的舍友亦开始聆听摇滚乐,并为她在校外的演出呐喊助阵。“音乐是我的标志,也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们朴实的言语让笔者感受到他们对音乐的执着与热爱。当多年的学习积累和艰苦的训练化为舞台上的精彩一瞬时,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这正是青年一辈未来生活的浓缩。广大大学生需要在一种艺术化的生活氛围内增加活力、开阔眼界、锐意创新。对此,音乐具有的群体影响力正可以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契机。

让音乐艺术真正融入北京大学学生的生活,这是我校音乐教育的一个理想。笔者发现,在音乐特长生这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中,音乐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心理状态的影响是显著的。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音乐在多个方面对大学生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作用分别指向了大学教育本质的各个层面,对于我们推动大学生艺术教育、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具有启示意义。营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和学习环境有赖于对学生心理状态的调节和引导,而音乐艺术正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项目和行之有效的心理调节因素。事实上,北京大学的各个学生艺术团体都有着这样一种教育功用,并且在校园中积极承担着艺术传播和大学生心理引导的作用。胡适先生曾言:“一个人应该有他的职业,又应该有他的非职业的顽艺儿,可以叫做业余活动。凡一个人用他的闲暇来做的事业,都是他的业余活动……古来成大学问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善用他的闲暇时间的。我们要想生活不苦痛或不堕落,只有多方发展业余的兴趣,使我们的精神有所寄托,使我们的剩余精力有所施展。……你有了这种称心如意的活动,生活就不枯寂了,精神也就不会烦闷了。”我们期待着北京大学的音乐教育在不断改革和创新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并希望音乐特长生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积极的心理状况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让我们从亲近音乐开始吧。

责任编辑:张宪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