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拓宽思路,拓展平台,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深入开展

作者:北京大学党委组织部党建工作室主任 卢 亮 发布日期:2010-05-18

摘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增强党在高知识群体凝聚力的重要抓手,具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在新的形势下,要以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契机,紧密结合高校学生特点和党建工作实际,打牢“底子”,抓好“苗子”,培养“尖子”,推进制度创新、活动创新和“渠道”创新,拓宽发展思路,拓展依托平台,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深入开展。

关键词学生党建  思路 平台  工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新形势下的高校党建工作就是要着眼于十七大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围绕十七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在高校的贯彻落实,不断推动高校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巩固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和高校学生的现实特点,夯实基础,发挥优势,开拓创新,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深入开展,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依托。

 

一、要进一步认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高校的所有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育人这一中心。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第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在内的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广,覆盖范围大。简单的从群体上来划分,高校的党建工作可以分为教工党建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基于学生在高校育人系统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学生党建工作关系着高校党员队伍的发展壮大和结构优化,关系着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在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水平,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最高水平的集中体现。

第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要围绕育人这一中心展开,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进程中,高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在大量培养高素质现代化人才的基础上,将青年学生中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保证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层次,是高校人才培养最高层次的集中体现。

第三,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增强党在高知识群体凝聚力的重要助手。高校具有高知识群体密集的鲜明特点,教职工和青年学生都是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坚力量。将青年学术骨干、管理骨干和优秀青年学生中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是优化高校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与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在高知识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必然要求。高校的人才工作,既包括吸引、凝聚人才的工作,更包括培养人才的工作,而前者归根结底也要体现到后者的效果上。因此,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效果,是高校党组织开展人才工作最大效果的集中体现。

 

二、要进一步拓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思路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先导环节,贯穿于高校育人工作的全过程。从工作内容上来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学生党支部建设,学生党员发展,困难党员帮扶,党员联系群众等。从工作对象上来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对象主要包括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等。从工作方式上来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方式主要包括教育、管理、服务、规划、统计、研究等。针对现今大学生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日益增强的现实情况和学生党支部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工作载体等方面的新变化,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要牢牢抓住学生党支部建设和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两项重点工作,打牢“底子”,抓好“苗子”,培养“尖子”,不断拓宽发展思路。

一是要继续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底子工程”。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工作和全部战斗力的基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在基层,重心也在基层。具体而言,学生党支部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最小单元,更是直接承担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党员发展等职能的最重要的组织单元。学生党支部能否成为班级、年级或专业中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直接关系着广大青年学生对于党的认知与认同,关系着党在最基层的形象与力量。因此,学生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基础部分,是至为关键的“底子工程”。一直以来,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学生党支部建设,出台指导意见,给予政策保障,加大支持力度。《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对学生党支部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了明细指标,北京大学党委发布并多次修订了《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全面推进学生党支部建设,提供了具体措施。随着高校学生组织形式、学习模式、生活方式等方面不断产生新变化,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权,“同班不同课,同班不同时”的现象客观存在,班级的概念相对弱化,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变化和特点。为此,要把优化学生党支部的组织设置摆在学生党建工作的突出位置,通过在专业方向、实验室、项目团队、学生社团等不同组织中建立党支部的尝试,坚持“纵横结合,点线交织”的原则,确保学生党支部对学生党员的全面覆盖、有效覆盖,为学生党支部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消除障碍、创造有利条件,提高党组织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密切联系党员、群众的优势,狠抓学生党支部的各项日常建设,夯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基础。

二是要着重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苗子工程”。大学生是国家极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在坚持标准、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让更多的优秀青年学生加入到党组织中来,对于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更好地发挥高知识群体的作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目标之一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将青年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吸引到党组织周围,将具有共产主义理想、有入党意愿的优秀青年学生吸纳到党组织中来,把各类优秀的“苗子”培养成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过硬的为人民服务本领的合格共产党员。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优秀”的选择标准应该是多元化的,是要和高校的育人目标和青年学生的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而不能过于强调某一方面,只要是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优秀青年学生,都应将其视为“苗子”,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这是在高校范围内不断壮大党的队伍、提高党员队伍整体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要着力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发现“苗子”。要依靠各种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借助各种机会,发现各类“苗子”,帮助他们全面而正确地认识党、理解党、强化入党愿望,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培养“苗子”。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训,既是学生党建工作的起点,更是关系着党员质量高低的主线工作,是将各类“苗子”培养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的必要途径。在培训内容上,要按照既定的培训计划,科学合理地设置培训课程、课堂,将关于党的基本知识的普及和深化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在培训形式上,要切实根据入党积极分子的实际特点,采取集中授课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统一考核与分散考核相结合等方式,既保证每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受教育,又实现教育培训的灵活性;在培训体系上,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组织体系,使校级党校、院系级党组织、学生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人分别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培训中发挥不同功能,并将这种教育培养延伸到党员入党后,真正实现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党员的全过程培养教育。

三是要努力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尖子工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除了各级党组织的政策引导、物质支持和具体指导之外,更需要各个学生党支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这就离不开一大批甘于奉献的党员骨干,通过自己的努力,团结、带领整个组织发展。在这个骨干群体中,既包括在学生党支部中担任支部书记、副书记、支部委员的学生干部,也包括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积极践行党的宗旨的普通党员。他们或者政治理论水平高,或者领导能力强,或者先锋模范作用突出,为所在支部做出了很大贡献,是基层党建工作深入有效开展、持续创新发展的先锋力量,是从纵深层面推进基层学生党建工作的决定性力量。利用好、维护好、发展好这群骨干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是在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和“全民团”背景下,挖掘学生党建工作潜力、充实学生党建工作资源、推动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关键因素。为此,要选好配强学生党支部书记,做好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工作能力和奉献意识,真正发挥支部书记在支部的主心骨作用;要明确学生党支部委员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考核体系,在支部层面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大对各类先进事迹和优秀学生党员个体的宣传推广力度,挖掘典型,树立典型,推广典型,营造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说服力;要建立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联系普通学生的机制,特别是借助各类党员骨干的力量,建立联系、帮扶制度,增强党员骨干在群众中的威信,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为党员骨干创造有利的工作条件,给予应有支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造一支“尖子型”的骨干队伍,引领学生党建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要进一步拓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依托平台

 

在新的形势下,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就要明确学生党建工作的育人功能、发展功能和辐射功能,集中优势资源,给予重点支持。尤其是要结合现实特点,针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拓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阵地支撑和平台依托,为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与创新奠定基础、凝聚资源、增添动力。

其一,要把制度创新作为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平台。制度化是规范化的前提,制度建设始终是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创新的前提是对已有制度的较好贯彻。因此,在学生党建工作中,要通过严格党内生活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三会一课”、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加强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政治观念和纪律观念。而制度创新则主要包含着对现有制度规范的适应性修订和将新的经验、做法制度化、创立新的制度。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一方面,要根据新情况、新变化,及时对不合时宜的相关制度规范进行废止、修订或补充,保持制度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另一方面,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贯彻落实各项制度规范,对在制度框架内产生的新的经验与做法及时总结,固化为基本的机制、模式,供后来者参考和遵循,如将学生党支部与街道社区共建的做法坚持下去、将“宿舍对宿舍”的党员联系培养方式固定下来,逐步积累和规范,就能为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制度平台。

其二,要把活动创新作为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主体平台。活动的魅力在于教育人、引导人、凝聚人心、践行目标。党组织生活、党支部活动是学生党建工作中最为常规但不可缺少的基本方式,只有在活动中,党组织的工作理念、价值追求、既定目标才能有效实现,党员个体的特殊价值、模范作用才能有效发挥。活动越是吸引人,参与率越高,实际效果越好,活动的效用就越大。因此,要将基层党组织尤其是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创新作为贯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活动创新推动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推动组织发展。在活动内容上,尤其是要将党支部的活动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特长发展、素质提高密切结合,在支部活动与学生学习、成长的结合点上寻求创新;在活动形式上,要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依赖,尽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支部活动,在支部活动与青年流行文化的结合点上寻求创新;在活动载体上,要充分借助现代通讯工具、媒体手段和高科技产品带来的各种便利,尽量采用便捷而又实用的手段开展支部活动,在支部活动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上寻求创新。

其三,要把“渠道”创新作为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平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式体系。这就要求,必须建立非常顺畅的沟通、联络、协调渠道,打破各个主体、各种力量、各类资源之间的隔阂与障碍,理顺机制,整合资源,提高效能,构建完整统一的工作体系。对于学生党支部而言,就是要建立健全党组织与党员个体、入党积极分子、普通学生的联络渠道,形成覆盖全面、反应迅速的联络网,切实发挥党支部的组织功能和现实作用;对于学生党员而言,就是要建立健全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之间、党员与普通学生之间的联系渠道,形成党员个体“钉住一块,带动一片”的良好效应,充分展现学生党员形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对于党务工作机构而言,就是要建立健全不同党组织之间、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渠道,形成统筹协调、相互配合的联动体系,最大程度地整合工作资源,壮大整体工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