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试析奥运期间学生骨干培养及组织管理的模式创新

作者:北京大学奥运办常务副主任 蒋广学 发布日期:2010-05-18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在北京大学奥运办的工作经验,对奥运期间学生骨干培养及学会组织管理的模式创新进行了简要归纳,总结了该模式创新对学生工作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奥运会 学生骨干培养 模式创新

 

    北京奥运会以其盛大辉煌和精彩绝伦而写进了人类历史,但其留给世人的绝不只是已经成为历史的精彩和辉煌。对于北京高校参与过奥运工作并将继续在学生管理教育岗位上服务的工作者来说,筹办和举办这场盛会所投入的巨大体力、精力和智力以及由此创造出来的“战时”管理体制,可以从中提取借鉴很多经验。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笔者从一个亲历者和实施者的身份,以北大奥运办学生助理和北大场馆奥运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管理、使用和教育为例,来分析奥运工作期间学生骨干培养和学生组织管理的创新模式,并试图发现这种形式对于未来学生工作的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诚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培育的崇高精神,使之成为推动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一员,北京大学也应积极承担这一历史责任,从“奥运时代”的“体验者”转化为“后奥运时代”的“思考者”和“践行者”,认真总结和发扬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体制创新方面的宝贵经验,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突破创新,积极应对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新情况,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学生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20073月,北京大学成立奥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统筹协调全校各项奥运工作;同月,奥组委北大场馆团队志愿者业务口组建,全面负责奥运、残奥及测试赛期间场馆所有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和管理。笔者有幸同时主持这两项工作,从而有机会在新的工作平台上,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借助奥运契机进一步提升我们教育、管理、服务的水平。

北京大学奥运办在为期一年半的工作当中,一手抓学生骨干培养和团队文化建设,一手抓场馆团队的志愿者招募培训和组织管理;一边着手创建新的有别于传统团学组织的基于共同奥运服务理念而形成的学生助理团队,一边在场馆团队一千多名志愿者中率先试验建立临时团总支,将传统团组织的建制和力量整体平移到新的青年群体中,并通过赛时奥运办全体成员的场馆化来实现这两种组织形式和力量的有效沟通与有机整合,新旧结合,较好的实现了对来源松散的奥运志愿者的有效管理,为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同时也较好的尝试了新环境下北大青年群体“第二课堂”培养和教育模式上的一种新突破,取得了良好的工作和育人的双重效果。主要采取的措施如下:

 

一、场馆化:奥运工作机制对传统学生组织管理模式的挑战

 

    北京奥运会在组织管理方式上采用了“以场馆为基础,以竞赛为中心,以属地为保障”的基本原则,明确了赛会的中心工作、工作的承担主体及资源保障来源,从而为赛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科学的体制保障。但这一模式也给场馆和属地,尤其是既是场馆业主又是场馆团队成员主要来源单位的北京大学来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以北大场馆团队赛会志愿者这一最大规模的赛事人力资源的组织管理工作为例,数千名各类志愿者来自北大为主的各大高校的各院系专业,他们是因为各自的兴趣爱好而申请的服务岗位;场馆团队根据奥运赛会的体制和工作要求将忽视或打破这些学生的原有院校、年级、班级等组织属性,用业务口的方式进行组织管理。这些人数众多、彼此陌生的年轻人,在经过课余时间的短暂培训后,将以全新的组织方式和身份——场馆团队业务口志愿者——参与奥运会这一国际化、全球化的体育文化盛会的志愿服务工作。

    如何对这一庞大的青年群体进行有效管理,是摆在场馆团队志愿者管理部门的一大课题。以北大场馆奥运志愿者为例,1058名志愿者分别来自北大、北外、北体大、首体院、民大、北二外等高校和北京市属、中央直属各单位以及西藏、台湾等地,其中高校学生占总数的90%以上,北大学生占总数的70%以上。这样如果我们能够解决好90%或者70%的学生志愿者的组织管理问题,那我们就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能够较好地为奥运会服务。

    针对这一现状,奥运办在奥组委志愿者工作馆—校对接机制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思考院系—业务口的深入对接模式,并在全体志愿者队伍中建立传统的临时团组织建制,将团支部建在业务口,整个团队建立团总支。为推进这一机制的落实,通过协调学校院系和场馆各业务口,并征得学生本人同意,逐步建立院系—业务口的对接机制,确保各院系尽量以整建制进入各业务口,并在各业务口建立团支部,在各业务口的各小组建立团小组,由各院系选派的经过培训和锻炼的原有学生骨干担任各级负责人,从而实现了新的学生组织形式下的传统组织力量的重新发挥作用。实践证明,传统的学生组织和骨干培养方式,经过有效的改良和调整,也可以很好的服务于新形势的需要[1]

    这种将传统机制植入场馆化新形式的尝试,是科学利用了高校学生组织管理和骨干培养传统优势的表现,也是对北大共青团长年工作成效的一次重大考验[2]

 

二、奥运办:探索新形势新任务下新的骨干培养方式[3]

 

    北大奥运办于200737日成立,代表学校具体负责北大奥运事务的沟通协调与督促落实。根据工作性质和实际工作需要,办公室组建了一支15人左右的学生助理队伍,并始终保持这一规模,同时做好进入场馆服务的准备。由于临时性、专门性的机构特征,使得办公室无法对助理评优、保研、就业等切身利益构成直接影响,这种制约关系的相对松散也就决定了奥运办助理队伍的有效管理和骨干培养无法照搬团学组织的现有模式,必须另辟蹊径。

    应该说,对奥运的热切期盼和为奥运服务的良好愿望,构成在校生加入奥运办的最大动因,而这也带来了助理招募过程中的两方面矛盾:一是奥运事务的繁杂势必影响助理的学习时间,而多数报名者对这一点估计不足,作为组织者我们很担心这种短期影响长期化,对助理未来读研就业造成不利;二是我们希望招募选拔的助理具有丰富经验,能够迅速投入工作,而半数以上报名者缺乏这方面经验。为此,在传统学工系统专职人员“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之外,还要主动承担“教育者”和“服务者”的任务,摆脱“过度使用”和“开发不足”的陷阱,以人为本、求同存异,切实推动学生骨干培养的科学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坚持了四条原则:

1、以人为本,尊重主体个性与自主选择

    助理招募阶段,奥运办在发布通知时即明晰了岗位要求,面试时实行双向选择,确保每名面试者在做出选择前对团队基本情况及日常运行机制有初步掌握。同时注重保护学生热情,积极挖掘具有学生工作潜质的新人,据统计这一时期奥运办助理中真正具有大学阶段学生工作经验的仅占30%左右。

2、求同存异,强化目标认同与团队荣誉

    助理进入奥运办后,不论是否有学生工作经验,都从头开始坚持边培训边上岗的岗前培训方式,并在培训和工作中消除成员间的距离感,迅速建立团队文化认同和工作目标认同。2008年起将每周一次的工作例会改为每月一次,其余三周利用例会时间分别进行岗位技能培训、读书分享和学工经验介绍。

3、淡化层级,激发责任感与主观能动性

    奥运办助理团队在组建之初就打破了传统人员结构组织的科层模式,倡导所有成员的平等,努力构建宽松和谐的同事环境,所有专职人员在工作之余更多以学长身份给予助理学习、职业规划的悉心指导,在日常学习与工作分配之间主动为助理减压。在工作期间,一方面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包括《北京大学奥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手册》等,明确办公室不同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做到人岗对接;另一方面鼓励通过工作团队随机组建和工作内容定期变动,在助理队伍内部实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与时俱进,创新工作与育人双赢途径

奥运办通过提倡新型的团队认同理念,在师生和新老成员间建构开放的目标认同——合作伙伴关系,尤其高度重视团队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通过野外出游、集体生日等形式进一步促进团队理念认同和整体融合。经过一年半的实践锻炼,奥运办助理队伍人员方面保持基本稳定;助理工作能力、心理素质等指标显著改善;助理学习成绩在不退步的前提下,由于目标更加明确、方法更加合理,呈现不同幅度进步;特别是助理能够妥善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个人未来规划更加科学,基本具备了学生骨干的基本素养和发展能力。而这些经过新型培训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助理,在实际的奥运工作和场馆志愿者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骨干作用。

 

三、奥运会:两种学生组织管理和

骨干培养模式的结合应用与相得益彰[4]

 

如前文所述,对于进入场馆各业务口的北大学生志愿者,我们采用的管理方式主要是基于传统的组织模式和骨干管理方式,即在各业务和业务口之下各小组建立团支部和团小组,由来源于院系原有的学生骨干担任负责人。各层级的负责人同时对场馆团总支负责,协助各业务口负责人促进本业务口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桥梁纽带作用。

但对于大量的体制外的学生或外校、外地甚至境外的学生以及非学生志愿者,我们就不能机械的纳入该体制进行管理,其骨干培养方式也不能依此方式进行培养,而必须借鉴和采用前文所用的奥运办的学生助理骨干培养方式。一方面,奥运赛时我们把奥运办学生助理以骨干志愿者身份派入各业务口,充当负责人和联络人的角色,发挥着传统学生骨干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从启动场馆志愿者招募开始,志愿者业务口就联合场馆其他用人单位,开始对志愿者的面试考核、骨干选拔、重点培训和赛后保留工作,确保能在传统体制之外,从大量非传统学生骨干群体中培养一批热爱志愿服务事业、具备一定业务能力和组织能力的骨干志愿者,充实和完善中间管理层。

    对于这些骨干的培训和管理,场馆各业务口与奥运办在方式方法上有很多契合之处,特别是在以人为本、求同存异、淡化层级、与时俱进的理念上尤为突出。场馆团队业务口一方面充分尊重志愿者的创造性,鼓励各志愿者团队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如观众服务业务口志愿者首创“天使在人间”、“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等主题活动;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志愿者的情绪排解及有效激励,促成志愿者始终保持“真诚、友爱、奉献、快乐”的健康心态和良好形象。

    当然,就骨干培养的结果而言,由于样本量的巨大差距,奥运办学生助理的骨干培养主要呈现为群体的快速成长,目标主要是从培养人到使用人的问题;而场馆团队志愿者骨干则发挥了积极作用,目标主要还是如何实现用好人做好事的效果,这其中突出体现为骨干力量在凝聚和动员周围志愿者中的过人能力。在场馆团队的志愿者骨干队伍中,一个群体是派驻场馆的团系统专职兼职干部和原有学生骨干,另一个群体是场馆团队在志愿者招募之初即有意识吸纳并在场馆接受培训成长起来的新型志愿者骨干,赛时依照“院系—业务口”的对接模式,这两批学生骨干被分配至各业务口,通过共同努力,实现了对千余名志愿者的覆盖和带动,有力保证了志愿者群体的出色表现。

    后者与传统学生骨干相比,具有典型的特点和自我奉献特性,是青年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一种突出表现。如果我们还是一味采用传统的方式去组织管理只会收效甚微。因此,有必要反思:对这一部分青年群体——从长远来看可能是多数的青年群体,究竟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去实现最大程度的有效影响、教育、引导和管理。

 

四、新遗产:奥运期间新型学生骨干培养模式的四点经验

 

1、尊重青年选择,促成信息有效互动,实现被招募人与组织者的相互需求

    当前青年群体发展自我的要求十分强烈,渴望在学习之外,能够通过参与学生工作等使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并努力实现自身价值,从而使得每年团委、学生会、社团招新时场面异常火爆,但其中不乏低年级的无计划和盲目,以及思维惯式的影响。这就需要组织者进行正确区分和有效引导,避免重走“广泛吸纳、不断流失”的老路,影响骨干培养的效果。在尊重青年选择的基础上,组织者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实现被招募人与组织要求的匹配,这既是对组织荣誉及自身公信力的珍视,更是作为一名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重视培训指导,加强文化建设,强化组织认同的不断延续

    培训是骨干培养的重要环节,然而其内容应不仅局限于岗位职责、业务能力的熟悉,更重要的是了解组织文化和奋斗目标,通过明确组织对成员的期望和要求,促使新成员正确选择个人行为,并最终将个人努力和贡献纳入组织所需的轨道。而实现这一目标,除坚持长期、有效的培训外,还应积极发挥组织成员的带动作用,通过新老成员的“传帮带”,赋予新人工作的主动性,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特别是这其中专职干部应扮演好“教育者”和“服务者”的角色,着重利用自身丰富经验,结合新成员实际,对其未来发展做出具有一定科学指导意义的规划,真正做到对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和出路负责。

3、构建发展平台,重视主体能动性,鼓励自我完善,提升组织的发展与创新能力

    目前团学组织及学生社团的组织模式多为“金字塔”形状,呈现科层化的特征,根据年级、学工经验等因素人为对成员在组织中的作用进行高下划分,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组织运行的不规范,流动周期过长,组织者必须提高统筹协调能力,为每一名成员提供适合自身水平的发展平台。此外,应该重视自我教育的重要功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5],提升组织的创新与发展能力。

4、树立组织文化,强调文化育人,打造健康向上的团队名片

    受转型期文化思潮及各种教育改革举措的影响,在教育改革的二十余年中,大量学校的存在状态及学校文化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6]。同样,高校团组织及学生社团组织自身文化也在发生着相应变化,但组织文化的重要作用在青年群体深刻变化的今天,其作用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重要。组织文化具有导向作用,能够将组织整体及组织成员个人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引导至组织所确定的目标上来,从而共同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为此,在学生骨干培养工作中应特别重视积极健康的组织文化的构建,通过组织的力量来凝聚人、锻炼人和鼓舞人,使其成为组织动员能力的不竭源泉。



[1]北大场馆团队关于建立志愿者临时团总支的工作创新,得到了奥组委相关部门、北京团市委和北大团委的大力支持,北大场馆志愿者临时团总支成为奥组委和团市委首家正式批复成立的委内场馆志愿者临时团组织,北京团市委也以简报的形式向北京共青团系统通报了北大场馆团队和北大团委的这一工作创新。

[2]北大团委学生骨干培养工作不断开拓创新,培训形式日渐多样、培训内容不断丰富、培训实效极大增强,受到相关各方积极肯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2007底对《北大团委创新学生骨干培养方式增强培训效果》一文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评价了此项工作对加强团组织建设的重要作用。

[3]本文采用“学生骨干”的概念,讨论对象不仅局限于传统意义的“学生干部”,由于目前“精英群体多元化”的现实情况,也包括社团、网络等青年群体活跃领域的核心力量。

[4]之所以将奥运办学生助理和场馆团队志愿者作为同一对象探讨其骨干培养模式,主要基于二者同质化的显著特征,一是组成人员的同质化,经正常选拔程序,赛时奥运办全体助理以志愿者身份进入场馆发挥骨干作用,这样就具有了助理和志愿者的“双重身份”;二是结构特点的同质化,奥运办助理及场馆志愿者均存在选拔、培训的过程,同时日常运行中均具有“同心圆”的特点,即通过某一学生核心实现人员组织和工作落实;三是功能分析的同质化,无论奥运办助理或是场馆志愿者均秉持贡献奥运的纯粹目标加入团队,并通过日常志愿行为具体体现,同是为奥运服务。此外,场馆志愿者经理由奥运办负责人担任,这也决定了北大奥运办学生助理与北大场馆团队志愿者骨干培养模式的高度相似性。

[5]周志强:《论学生主体观在高校学生组织建设中的实现路径》,《社科纵横》,2008年第1期。

[6]刘长海:《学校文化传统与学习型组织的冲突及其化解——学校文化的反思与重建》,《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