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学生事务工作如何应对全球化 ——一种文献综述的方法

作者:Marilee Ludvik Bresciani 编译:韩 笑 马 佳 发布日期:2010-05-21

 

  要:本文运用基础理论,基于相关文献,对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者的全球化能力做出鉴别和评估。指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学生事务工作者必须具备获得应对全球化能力的愿望,必须展现出成为全球公民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学生事务工作者的领导者必须提供一种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使得成员可以融入组织学习中并在其中和其他成员进行交流,同时,还应设计一种评价系统,确保提供给成员的学习机会是高效的。

关键词:学生事务工作   全球化  全球公民意识

 

在高校开设的诸如服务学习、领导力培养和分歧处理等课程中,学生都有机会和学生事务工作者进行互动,通过这种互动应该可以强化学生的全球公民意识。因此,学生事务工作者需要首先展现自己应对全球化的素质来更好地为学校中不同背景的学生服务,同时增强他们的全球公民意识。但是,对于学生事务工作者来说,习得并具备这种应对全球化的素质本身也是十分困难的。

全球化带动的国际贸易的扩展使得国家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这也使得对学生、教职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全球化影响和全球公民本质的教育变得愈发重要。在美国的一些高校中,已经有相关组织机构正在寻求对学生课程设置和教职人员岗前培训内容的改革和完善,使得学生和学生事务工作者都可以具备全球公民意识。虽然,全球公民意识的重要性无可置疑,但是如何对它进行定义是十分困难的。美国高校大学联盟(AAC&U)启动了一项联邦资助项目,旨在对项目成员进行全球化视角、社会责任感、通识基础和全球公民意识的教育。同时这个项目计划不仅在学生中,也要在学生事务工作者中间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目前,这个很有价值的项目已经促使了许多组织机构对学生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但是提高教职人员的全球公民意识的进展还是相当缓慢。而对于和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生事务工作者,他们的工作旨在增强学生的学术经历,为他们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去学习和展现全球公民意识,因此他们应该首先受到公民意识和全球化应对的教育,然而对这部分人的全球公民意识的培养项目却反而更少。

有一种观点已经被广泛接受,那就是大部分的学生是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他们的选择性训练来获得知识的,这些学生在课程中和学生事务工作者的互动,例如参与社区服务、领导力培养,等等,可以使他们实践并强化全球公民意识,逐渐具备应对全球化的素质。但是在具备这些素质之前,我们必须首先能够准确地说出这些素质的具体内涵。这篇文章就是通过对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的回顾和提炼来梳理并评价可以被学生工作所借鉴的应对全球化的素质和技能。

 

一、多样性、多元文化和全球化的区别

 

多样性、多元文化和全球化的定义对于那些想要区分他们各自所需要的不同素质的人来说通常是十分困惑的。对于他们三者定义的迷惑可能会导致对他们各自所需素质的构成的误解,更为可能发生的情况是,这种困惑会发生在想要传授相应领域的素质或对其进行评价的学生事务工作者身上。在安德森的文章中,他强调很多组织机构都无法确定这三者分别对应着何种群体,也缺少对多样性、多元文化和全球化的整体概念,因此这些组织机构常常被这三者所困扰。安德森指出,这种困扰首先源于对定义的误读。例如很不幸,高等教育对于多样性的讨论仅仅局限于人口、政治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然而实际上,多样性也可以被概念化,从而将智力多样性也涵盖其中,这种智力多样性包括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多样化的观点和多样化的表达意见的方式等等。

为了进一步论证将多样性、多元文化和全球化概念化,使智力多样性也纳入其中的重要性,安德森引用了霍夫兰的论证,将应对全球化的学习过程描述为两个过程:一是为学生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负责任、高效率及创造性的生活做准备;二是使学生既可以在美国国内多元文化民主共存的环境中塑造个性,也可以在相互联系而又互不平等的全球化环境中不至迷失。

对全球化学习过程的定义既包括知识层面,也包括技能层面,但是它还包括更广的内涵,那就是个体的自觉性或态度。安德森指出全球化学习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长期的发展性的准备,在这个层面上,它取决于个人的知识储备,并具有一种文化心理的维度,这种文化心理既是个性的也是经验的。我们可以看出,在这种论证下,知识和技能又一次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与此同时,个体的自觉意识也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

仔细思考以上的论点,人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具备应对全球化的素质是为了习得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认识、信仰以及感受而不至于冒犯别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基于人们在多元文化中的个性以及对于跨文化交流的毫不抵触。此外,人们应该学会倾听、提炼并加工他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切身感受他们而不是觉得被冒犯或是畏惧和持有异见的人进行沟通或互动。

如果这种扩大了的智力多样性的概念被接受的话,人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应对多样性、多元文化和全球化中,能力差异是很小的,但是知识差异却是普遍存在的。将个体的知识转化为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个体自觉性在多元文化、多样性或全球化的实践中基本上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二、个体自觉性在习得全球公民意识中的作用

 

有关学生工作的文献中总有一个共通的主题,那就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学生事务工作者必须首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同样,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其它文化,学生也必须首先了解他自己的文化。杜伊指出理解自己和理解他人是一个相互交织的过程。其他的一些学者据此构建了一套理论体系,并指出了认识这种相互交织过程的重要性,例如,在处理种族或性别等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时,这种过程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我只需说,作为学生事务工作者,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前提是他们本身也要了解、认识他们自己。

当学生事务工作者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打交道,或者试图给学生们提供让他们展示所学的机会时,学生事务工作者必须先了解他们自己,这是首要的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因为这种个体的自觉性关系着如何处理和他人关系的能力。学生事务工作者会吸收并运用多种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理论,但是哪种理论对于提高他们自己应对全球化的素质是最有效的却常常不得而知。

卡瓦里拉克指出学生事务工作者常常会在面对新信息和新技巧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认知不协调,因而让学生事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预先有机会深入地分析研究这种不协调性是十分必要的。学生事务工作者所经历的这种不协调性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现象,这种心理感受源于他们的所学所知和新信息、信情况的差异。尽管学生事务工作者所具备的理论知识或许可以应用于某些情况,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他们的理论知识是不能适用的。这也就可以解释最初的学生事务工作者所经历的认知不协调,以及他们对于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困惑。

有学者指出,人们在反应性处理的过程中,两个个体不会经历相同的目的性学习过程。或者两个不同个体可能会从同一个事件中学到不同的东西。在这种情形下,尽管他们可能有着相同的学习经历,他们不同的个性会将他们带向不同的发展道路。遵循这样的思路,学生事务工作者在有机会学习如何应对全球化之前应该首先充分的认识自己。这种自觉性是否得到重视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教育手段和措施可以收到成效,而有的却收效甚微。更重要的是,这种自觉性可以让学生事务工作者清楚的认识到他在获得应对全球化的能力的道路上所欠缺的素质。

一旦实现了这种自我认识,似乎学生事务工作者就可以开始展现全球公民素质了。但是,为了推动学生事务工作者向着这种素质靠近,引入一种双环学习概念是十分必要的。也就是说,习得应对全球化素质的第三步就是设法创造双环学习的机会。这种双环学习法需要人们内在的思考一个问题,同时将这个问题或挑战和自己的价值观、信仰或实践经验等相联系。双环学习法强调,个体能够思考并解决问题源于可以激发态度和行为的个体自觉性。通过双环学习方法,个体投身于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并因此受到激发,产生内在持久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被内在的价值观、信仰和实践经验所驱使的,同时也会影响个体的外在的态度和行为表现。

这种由个体自觉性所衍生出的深刻思考指出,当个体遇到其他的问题或挑战时,这种双环学习法同样可以发挥作用,使得个体可以从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出发应对问题和挑战。通过引入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论断:应对全球化的素质和能力是可以在不和自己或他人起冲突的情况下习得的。

一旦创造出了这种双环学习机会,学习者就需要被置身于一种支持性环境中进行学习。因此,习得应对全球化素质的第四步就是为成员提供这种支持性环境。

 

三、为探索应对全球化所需知识提供安全的环境

 

科斯塔指出知识和能力的习得是可以依靠个体自觉完成的,但是为了将习得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到组织文化中,一些其它的方面也需要呈现出来。Da Costa称这种将个人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到组织文化的过程为社会学习或组织学习。社会学习或组织学习旨在使其成员有能力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时,社会学习就可以实现:

l  成员积极参与对现有制度和目标的评价

l  成员积极思考在组织现有的运作条件下,如何可以寻求进一步的提高或改进。

l  成员设计新的行动计划和相应的措施。

社会学习组织的领导者可以通过吸纳具有和其他成员显著不同的知识架构及期望值的新成员来加速社会学习的进度。为了建立这样的一种学习氛围,科斯塔提出了一些被其他学者广泛认同的原则:

l  领导者必须致力于传播组织学习的所得

l  领导者必须努力明确和强化习得并运用的知识的价值

l  成员的想法、信仰和价值观必须被具体化,这样当它们在组内被分享的时候,这些想法和意见可以被自由的探讨,分析和完善,而不至将个人的感情因素掺入概念问题的讨论中

l  成员必须对组织所倡导的定义和目标表示认同

l  个人必须对自己在组织中的行为负责

l  由社会学习而衍生出的系统评价和思考必须完整,这样组织学习可以被进一步完善以更好的实现组织想要实现的目标。

 

四、全球化技术能力培养效果评估

 

成果导向评估是一项综合过程,它使人们反思改革后的成效。这样看来,针对培训实践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和针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机会需要包括以下内容:每一项活动的预期成效清单,一份达成此成效的计划书,评估成效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研究结果获得更好成效的战略。

成效评估实际上包含了安德森关于多样群体、全球公民和社会学习的观点。成效评估通过对不同想法的调查询问,可以提高工作的预期效果和效率,而评估的实施也正是一种全球能力的体现。

 

五、对全球化素质培养步骤的总结

 

本文介绍了一系列如何应对全球化所需的能力和所应具备的素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能力和素质是可以被鉴别的,也可以被按照知识或能力进行归类。此外,这篇文章对如何获得这些能力的步骤进行了例证,这五个步骤包括:

l  学生事务工作者必须表现出真诚的想要获得应对全球化能力的愿望

l  学生事务工作者必须展示出对自己足够了解,可以学习、提炼并加工所习得的成为全球公民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的素质

l  学生事务工作者必须引入一种有效和高效的双环学习法

l  学生事务工作的领导者必须提供一种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使得成员可以融入组织学习中并在其中和其他成员进行交流

l  最后,必须设计一种系统的评价系统,确保提供给成员的学习机会是高效的。

 

编译:韩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06级本科生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5级本科生

责任编辑: 杨 

 



[1]原文题目: Global Competencies in Student Affairs/Services Professionals:a Literature Synthesis 文章来源:College Student Journal; Sep2008, Vol. 42 Issue 3, p906-919, 14p, 1 ch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