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 要:在一个学生群体中,常常会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出现比较突出的问题或者遇到其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需要学生工作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予以关注和帮助。这部分学生,我们称之为特殊学生。特殊学生虽然所占学生比例小,但影响面却很大,甚至直接影响到学生工作的全局。本文尝试从日常学生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中,特别将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的学生工作加以梳理和小结,从开展相关学生工作的指导方针、具体工作步骤以及学生工作者自身素质要求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能够对有效开展特殊学生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一些学生中发生的突发、危机事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学生工作 特殊学生 五心合一 工作四部曲
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我们总会接触到一些在学习、生活、情感、身体健康、家庭经济、人际交往或者心理等方面遇到困难或者出现问题的学生。校党委张彦副书记将这部分学生总结为六类“特殊”学生(思想偏激学生、心理脆弱学生、经济贫困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学籍异动学生、生活独立学生),要求在日常学生工作中予以密切关注,王玉国、孔德根、李文凯、徐宋娟等人也对特殊学生进行了各自的分类并加以分析和研究。由于这部分学生相对普通学生而言比例较小(笔者分析统计几年来自己所在单位学生情况发现,一般低于总学生人数的3%),并且都明显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解决或者改进,本文把他们统称为“特殊”学生。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感觉到,这部分学生比例虽不大,但由于他们通过所在宿舍、专业、班级、课堂以及参与的各种课外活动等不同组织形式可以辐射、影响到很大的学生群体,进而直接影响到学生工作全局,因此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目前,已经有不少对于特殊学生群体的研究和对策分析,涉及面都比较广,且多着力于宏观层面,比如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学校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学校、社会、家庭协调育人等等。笔者结合自身几年来的基层工作经历和体会,尝试从相对微观的角度,从具体的学生案例和经验入手,对特殊学生的学生工作开展进行适当梳理,以期对相关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一、几个特殊学生案例及其简单分析
为了便于后续分析的方便,本文选择了如下五个学生案例作为分析对象:
案例1、身体欠佳的刘×× 该生因幼年生病导致右腿行动不便。身体的缺陷让他沉默寡言、心生自卑,学习没有动力,对未来也没有积极的规划。入大学一年后,学习成绩迅速出现滑坡,出现考试不及格现象。经长时间交流后,该生自卑心理有所化解,对待学习和未来的心态变得比较积极,学习步入正轨。
案例2、学习没兴趣、迷恋游戏的郑×× 该生进入大学后,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日渐消失,转而迷恋游戏,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出现若干门课考试不及格现象,濒临退学边缘。经长时间交流和沟通后,该生学习状态有所好转,化解了退学危机。
案例3、性格偏激的王×× 该生比较要求上进,对自己要求也比较严格,但性格偏执,认识问题偏激,常常对周围的人和事表示不满,与师生相处普遍不和,人际关系十分紧张。经反复沟通后,该生认识上有所调整,相对缓和了与师生相处紧张的局面。
案例4、社交恐惧的徐×× 该生积极上进,对自己要求严格,学习成绩优秀,但由于缺乏自信,担心言语失当而遭人轻视,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内心极度苦闷。经多次交流和开导后,逐渐实现与同宿舍、专业同学
案例5、心理异常的冀×× 该生积极上进,对自己要求严格,但性格多疑,性情善变,对周围师生充满不信任感,自身也没有安全感,师生相处中矛盾不断,虽然偶尔也能自我反省和调整,但经常认为周遭一切对自己不公,心情郁闷,学业难以为继。经多次交流和开导后,对自身因素的认识有所提高,缓和了师生相处的矛盾,顺利完成学业。
虽然上述特殊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各异,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但笔者发现他们还是存在一些共同之处:
首先,他们问题的产生大都源于自我认识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巨大差异和严重冲突;其次,他们更多的关注自我世界,更加强调自身感受和诉求,并更加渴望被人理解;第三,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自卑心理,希望得到外界更多的鼓励与支持(见表一所示)。
表一 案例中几位特殊学生的情况分析表:
|
认识差异情况 |
自我关注度 |
对被理解的渴望度 |
自卑心理程度 |
对鼓励的期望程度 |
案例1 |
进入北大后由于没有了在中学阶段鹤立鸡群的优势,对自身天之骄子的定位和平庸且身体有缺陷的现状大相径庭 |
高 |
强烈 |
强烈 |
强烈 |
案例2 |
现实中的大学生活和专业学习较自己心中曾梦想的状态相去甚远 |
高 |
强烈 |
较强烈 |
强烈 |
案例3 |
大学现实中接触到的人、事、物与自身曾梦想的精神家园相比自认逊色太多 |
很高 |
强烈 |
一般 |
强烈 |
案例4 |
对自身各方面表现追求完美的期望值与实际尝试的不如意、不顺利反差太大 |
很高 |
强烈 |
强烈 |
强烈 |
案例5 |
对周遭的普遍怀疑思想,现实人际交往冲突不断 |
很高 |
强烈 |
一般 |
强烈 |
二、具体工作开展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五心合一”的工作指导方针
学生工作是一份“绣花针”式的细致工作,需要师生心灵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为了对特殊学生开展有效的工作,我们在总结常规学生工作开展指导方针的基础上,尝试并强化实施了“五心合一”(爱心、热心、细心、耐心、小心)的工作方针,即用爱心去抚慰他们迷茫或者困惑的心灵,用热心去浇灌他们原本拥有的青春激情,用细心去发现他们每一个闪光的优秀面,用耐心去培育他们自强不息、轻装上阵的万丈豪情,用小心去保护他们曾经的伤口并避免在新的奋斗征程中无谓受伤,努力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1、爱心 特殊学生由于其自身面临更多更突出的问题和困难,相较于普通学生而言,更需要爱的呵护,他们就像受伤的小鹿急于扑向母亲的怀抱那样,急于寻找充满爱的安全港湾。学生工作者作为大学期间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之一,也自然成为学生寻求帮助和保护的首选对象之一。
2、热心 虽然我们面临的特殊学生可能暂时而言对于现状无所适从、对于未来心存疑虑甚至满怀沮丧,但是他们拥有一颗年轻的心,拥有未来广阔的发展天地。朝气蓬勃、激情洋溢本就是他们的天性,学生工作者的职责就是用我们的热心去唤醒他们,去温暖他们,让他们重放光彩。
3、细心 特殊学生自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但他们同样拥有不少引以为傲的优秀之处。学生工作者不仅要对他们存在的问题明察秋毫,更要对他们的闪光之处洞察入微。明确而妥当地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有助于特殊学生改过自新、奋发图强,巧妙而诚恳地表扬他们闪光的优秀一面则更有助于他们策马扬鞭、更上层楼。
4、耐心 学生工作本是持久型的,和特殊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间有交谈愉快、意见一致的时刻,但有更多的时刻却是充满了思想反复、意见不一致或者冲突。对于学生工作者而言,耐心是我们给予特殊学生最好的“养料”,最好的支持,包括我们去耐心地听他们诉说,耐心地向他们讲解我们的观点和意见,甚至耐心地等待他们一点点取得进步。
5、小心 虽然从生理年龄的角度,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已经算成年了,但他们在许多领域并未真正走向成长成熟,他们还是孩子。尤其对于特殊学生而言,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成为他们奋发图强的动力源泉,但我们处理稍有不当却更有可能成为他们终身的伤痛和遗憾。为此,学生工作者时时刻刻都需要把保护学生免受伤害和二次伤害作为我们工作开展的座右铭。
(二)UTEP工作四部曲
由于特殊学生各自性格和爱好的差异,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与困难的不同,我们为此开展的具体工作自然也会因人而异。但总结几年来的特殊学生工作开展,我们发现其间还是有不少共同之处可以借鉴和参考的,我们称之为UTEP工作四部曲,也就是理解—信任—鼓励—表扬(Understand—Trust—Encourage—Praise,UTEP)。
1、理解 特殊学生面临种种困难,甚至在某些领域的表现非常糟糕,他们自己也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自己所处的不利境况。但是,对于他们而言,他们最需要的不是直接的被“解剖”、被批评,至少在最初接触的这个阶段不太适合。相对而言,他们更需要的是对于他们所处状态的理解,甚至包括他们对于周遭环境诸多无端不满的理解。在这个阶段,他们需要的甚至有可能仅仅是一个合格的听众。上述案例中的几个特殊学生和笔者都保持了比较密切和持久的联系,提及当初的情形,他们尤其记忆深刻的就是,当时老师没有首先批评他们的不足而是更多的表现出对他们的理解,让他们能够比较放松的交流和沟通。
2、信任 正如前文所述,特殊学生相对普通学生而言,他们处于更多、更大的冲突和矛盾之中而不能自拔。有时他们所述的观点和情形与我们所知道、所认可的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矛盾,但是事后我们发现很大程度上他们当时所述的正是他们真切的体会与感受。比如,案例3中的王××倾诉他对大学的感受及遭遇到师生的冷眼和不解时,虽然从逻辑的角度笔者认为他所诉说的情况与客观事实必有出入,但同时也表示相信其绝非妄言。也正是这份信任,让该生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与笔者保持密切的联系,包括其情绪极其低落的时候也愿意选择与笔者沟通和交流,并为此化解了其个人的数次危机,也保证了本单位整体学生工作的顺利推进。
3、鼓励 经过与学生的一段时间接触,相互之间在理解的基础上互相信任之后,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步入学习生活正轨,还需要学生工作者适时激发他们的斗志,重新点燃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希望。笔者至今还清楚的记得案例4中徐××逐渐化解社交恐惧的情形:经过与该生多次的接触,该生对自己的问题已经比较清楚,对我也比较信任;但是,在与我的数次交流中,他从未抬头与我面对面交流过(或者低着头,或者朝向别的方向),直到有一次交流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抓住这一机会,表示他这样抬头与我面对面交流让我感觉更舒服,而他自己也表现得非常自然,鼓励他今后都尝试这样面对面与人交流;后来的事实表明,正是适时的鼓励有效地帮助该生尽快走出了对于人际交往的恐惧和排斥,建立了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
4、表扬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认为,好学生也是需要适时予以表扬的,尤其是对于特殊学生。对于他们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我们如果能够在恰当的时机予以表扬,都可以帮助他们坚定继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信心,并取得更大的进步。多年以后,案例1中的刘××诉及当年自己因身体原因不能从事剧烈体育活动而学习围棋时,很是高兴老师对他每一次进步的肯定,让他心情越来越好,学习状态也逐渐恢复;案例2中的郑××则在顺利毕业找到工作后表示,自己很感谢当年老师对他取得一点点成绩的褒奖,哪怕仅仅是重修科目考试及格之类的小事;而案例5中的冀××则表示,正是老师不断的鼓励和表扬,帮助他逐渐从心理异常状态中调整过来,包括表扬某天与宿舍同学实现了比较愉快的交谈,或者自己实现了轻轻松松睡一个好觉等等。
三、学生工作者自身素质对工作影响的思考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工作者虽然并非学校人事编制体系内严格意义上的教师,而是职员,或者说工作人员。但学生工作者与学生密切接触的天然属性,注定了学生工作者对于学生至少在传道和解惑两方面可能重大影响力。为此,对于学生工作者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可轻视。
人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学生交往甚密的学生工作者,如果具备知识专业化深度和跨学科广度,语言表达流畅,协调沟通能力强,危机应对能力突出,以及其性格稳重、思维缜密等等素质,自然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但笔者认为,学生工作者自身的人格修养对学生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于特殊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而言,良好的人格修养可能是学生工作者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首要条件,也是有效开展后续工作的重要基础。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的学生工作,虽涉及学生比例相对较小,但实际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却不少;而特殊学生管理的效果更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本单位学生工作的全局。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有效开展相关工作的原则和具体措施,为每一位学生的文明生活,健康成才奠定良好基础,为构建和谐校园塑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彦:《构建科学高效的院系基层学生工作体系》,《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第9期。
[2]徐宋娟:《浅谈如何做好特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研究》,2008年第1期。
[3]李文凯:《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关注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石河子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4]王玉国:《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管理的路径探析》,《教育探索》,2006年第4期。
[5]孔德根:《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作者:李 胜 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责任编辑:亢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