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思潮的变迁

作者:◎文/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0-05-21

 

  要: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本文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思潮的变化情况,并初步分析了思潮变迁的主要特点,以期为德育工作者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改革开放30 大学生思潮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改革开放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道路,特别是西方科学文化和思想的涌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对社会思想、尤其是大学生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恩格斯说过,“时代的性格,主要是青年的性格”[1]。作为青年中最活跃、最开放的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既非常生动形象地反映了3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同时,也以独特的方式体现了大学生群体在党和国家领导下,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做出的不懈探索。

大学生在某一时期内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称之为思潮。大学生思潮是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突出反映,是特定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的“节点”。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的思潮变化,正确把握大学生思潮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对于预测未来大学生思潮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改革开放30年思潮变迁

 

时间:1978-1989年 关键词:迷茫,求知,艰难探索

1978 年,改革开放正式启动,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恢复高考,一大批优秀青年得以走进大学。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建设百业待兴,各种西方思潮大量涌入,真理标准讨论热潮涌起,大学生迸发出空前的求知热情,重新思索人生价值问题,热烈讨论国家发展道路,积极参与改革开放建设。由于改革开放还处于初始阶段,各种思想鱼龙混杂,使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成熟的大学生常常陷入迷茫,成长成才的道路正处于艰难的探索阶段。

走出迷茫与自我意识的觉醒

文革时代否认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要求人完全服从集体的价值观念受到大学生的质疑。“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朦胧诗”在校园流行,“我”代替文革时期的“我们”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主角,激起大学生对自我的关注。1980年,一封署名“潘晓”的来信《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揭开了青年大学生自我意识思考与觉醒的序幕,大学生在选择人生价值观上发生分歧和迷茫。西方哲学思想大量涌入,包括《新启蒙》杂志、《走向未来》丛书、《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二十世纪文库》等大量介绍、编译、出版西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书籍,大学生通过追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尼采的“超人”学说、后现代主义学说等,为尊重个人独立、尊重个人发展寻找哲学依据。个人发展、自我奋斗被越来越受到大学生肯定,“当代保尔”张海迪身残志坚、挑战人生的感人事迹让大学生备受感染,成为大学生们广泛赞同的积极人生态度。大学生掀起创办学生社团的热潮,以兴趣爱好组成的学生社团,打破了长期以来人才培养的平均主义,体现了高校青年强烈的自我发展观念。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少数大学生片面强调自我,坚持“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甚至滑向极端个人主义,乃至倾向颓废的生活,严重影响了身心发展。

“成才热”与投身改革开放大潮

大学生在国门打开后发现,我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赶超世界先进,使中华民族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大学生生的时代心声。爱国主义激情迸发,北京大学学生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清华大学学生的“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集中体现了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强烈忧患意识和家国意识。求知欲望强烈,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号召,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失去的青春夺回来”成为老三届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科学报国思想浓厚,大学生中掀起“陈景润热”,陈景润教授科学强国精神在校园中大受欢迎,兴起一股科学热、成才热,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大学生积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掀起了一股“开拓大西北热”、“青海热”、“西藏热”。大学生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劳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1984年,北京近千名大学生、研究生在北京市经委、团市委的组织下,在暑假期间完成了数百个勤工助学项目,解决了一些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创造价值几十万元,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政治热”与改造社会的冲动

大学生面对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对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对不正之风、政治体制改革等问题高度关注,并以天生的改革者自居,要求参与社会改造的意愿不断高涨。由于部分大学生缺乏对国情的清醒认识和对改革艰巨性的思想准备,缺乏纵向地、历史地看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看待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眼光和方法,把局部遇到的问题当成全局的问题,导致对改革开放认识的偏颇与偏激,自我期许与社会现实发生冲突,先后参与或卷入了多起学潮,并最终酿成严重的政治风波。这一时期,校园竞选运动风潮涌动,民选学生会主席、民选人大代表热在部分高校兴起。大学生中出现“东西文化比较热”,力图在与发达国家的横向比较中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但有少数大学生热衷于《河殇》、《丑陋的中国人》等文艺作品,盲目追求全盘西化,否定民族传统文化,坚持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立场。

时间:1989-1998年 关键词:理性,务实,追求发展

政治风波使大学生开始反思自身改造社会的理想和实践,认真寻找自身发展的正确路径。1992年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90年代高校教育改革,激发了大学生对自身发展的热情,使大学生更加理性、务实地看待个人、社会和国家,脚踏实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在经济建设的热潮中做出成绩、贡献国家。

政治观念逐步成熟

90年代初,大学生由于盲目的政治热情受挫,在一些学生中出现暂时的政治信仰缺失和情绪失落的现象,缺乏追求,缺乏学习动力,厌学现象严重。校内麻派(搓麻将、消磨时光)、恋派(校园恋爱、享受人生)、舞派(沉湎舞厅、寻求刺激) 的队伍不断扩大[2]1991年流行于高校的“文化衫”现象,更是用“别烦我”的口号突出地体现了部分大学生消极的生活状态。随着党和国家的引导和教育,大学生逐步走出失落,开始理性务实地看待社会问题。大学生中掀起“毛泽东热”,阅读毛泽东有关书籍,学习毛泽东思想,深刻认识中国国情,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和改革开放事业的认同和支持。大学生思想状况趋于稳定,现实政治评价趋于积极,政治鉴别能力不断增强,不容易被某种思想或某种势力所左右而产生过激行为[3]。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大学生就业体制的改革,使得大学生越来越认识到,个人的成长成才不能脱离现实的政治环境,主张个人应该主动适应社会,以寻求自身更好地发展。

实用主义思潮兴起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大学生就业方式和收费制度改革,使得大学生目光由国家转向自身,追求个人发展的态度更加急迫、更加实际,也更加理性,实用主义思潮兴起。90年代初由于大学专业设置不合理、大学生能力不能满足市场经济需要,曾经的“皇帝的女儿”也开始愁嫁,国家“统包统分”的就业方式变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更给大学生以强烈的心理冲击,选择热门专业、不断充实自我,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大学生的普遍选择。高校由公费上学改为缴费上学,使得大学生对教育的投资意识增强,“考证热”、“出国热”、“经商热”经久不衰,经济利益、物质待遇成为大学生就业首要看重的目标,在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功利性和个人主义色彩。大学生道德价值信仰上对社会终极关怀的目标期望淡漠,对自我发展的个人目标执着追求,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认同偏低,“大河有水小河满”变为了“小河有水大河满”。大学生普遍认同实用主义价值观,并且受社会上的知识贬值、脑体倒挂等现象的刺激,“上山读书”的兴趣被“下海赚钱”、“校园经商”代替。大学生中掀起“潇洒人生”的讨论,少数大学生认为知识无用,金钱才能给人以享受和肯定,导致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错误思想蔓延。

重新认识民族文化

80年代流行的“全盘西化”,全面否定民族文化的思想,既没有能够为大学生真正指明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也没有能使大学生们拥有一个科学的正确的符合中国实际的道德价值平台。为此,90年代大学生摈弃了对西方思想的盲目追捧,开始逐渐重新认识民族优秀传统。肇始于80年代中后期的“寻根文学”在90年代依然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并使得大学生开始更加深刻地认识民族传统文化。“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使“新儒学”成为90年代大学生的热点话题,并逐步演化成大学校园中的“国学热”。金庸小说、琼瑶小说代替西方小说在大学校园流行,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和认可。这一时期,大学生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从民族文化的精华中汲取养分,对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大都持肯定态度,“忠”、“孝”、“仁”、“义”、“信”、“礼”等观念受到支持,反对将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与实现民族现代化对立。

时间:1998-2008年 关键词:80后,主旋律,价值多元

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大学生,又被称为“80后”大学生。作为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生活条件比较优越、成长环境比较自由,因而具有很强的超越意识,敢于超越自我、超越前人。作为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积极回归主旋律,高度支持党和政府,认同主流价值观念,现代公民意识强烈,思想观念更趋成熟。作为高校扩招和互联网普及时代的大学生,他们群体庞大,价值观多元,具有“和而不同”的特点。

积极回归主旋律

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80后”大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加清醒地审视全球化思潮,主动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80后”大学生积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等重大问题的态度鲜明而坚定。“80后”主动对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抵制和批评,在网络上、媒体上有力回击了西方中心论、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80后”大学生积极学习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对新中国、对社会主义、对改革开放有了更加客观真实的认识,能更加理性地看待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问题。“80后”大学生亲身感受到“两弹一星精神”和神舟飞船的研制、抗击“非典”、南方雪灾、“3.14”西藏打砸抢、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事件,从整体上对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但是,大学生思想领域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当代史、改革史在相当一些大学生眼里仍是盲点。

爱国主义思潮高涨

我国综合国力明显提升,国际地位显著增强,使得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屡受压迫和侵略产生的“弱者意识”被充满自信、乐观向上的“强者意识”取代,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实际上在我国,大学生中存在的民族主义思潮,主流是爱国主义,是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以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与主权、安全与发展、独立与尊严为目的的。因此,它实质上是爱国主义精神[4]。“80后”大学生热爱祖国,2008年,大学生对汶川特大地震的积极支持,反击藏独份子对奥运火炬传递的阻挠和西方媒体的污蔑,支持国家统一,支持北京奥运的爱国主义运动,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80后”大学生高度关注、理性看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发展不平等、腐败等问题,以更加建设性地姿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去。“80后”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落后地区,持续升温的“村官热”、“支教热”、“去西部就业热”等群体性现象,体现了大学生用实际行动报效国家。“80后”大学生认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等观念,带妹上大学的洪战辉,以其自立自强的优秀品格,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80后”大学生民族主义意识高涨,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加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现代公民意识凸显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党和国家对于大学生开展的公民心理和行为的引导和培育,促使现代公民意识在“80后”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凸显。“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的法律地位、政治地位及其与国家与其它公民相互关系的自我觉悟。”[5]在社会主义中国,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包括国家意识、社会主义意识、法律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创新意识和主体意识。“80后”大学生对主旋律高度认同、对主流价值观高度认同,对党和政府高度认同,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实践充分证明,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青年是值得信赖的,是能担当重任的。” “80后”大学生法律意识较强,具有学法、知法、守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维权意识强烈,懂得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80后”大学生文明素养显著提升,认同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风尚,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乐于助人、乐于奉献,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80后”大学生创新意识强烈,求真求是,富于怀疑和批判精神。“80后”大学生崇尚“自我”,追求道德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对其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极为看重,在社会活动中具有较强的自主性、自为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价值多元趋势极为明显

高校扩招使得大学生群体更为庞杂,全球化影响的逐步深入使得大学生与社会、与世界联系更加紧密,和互联网的普及,更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获取、传播与交换信息的能力,校园BBS等网络技术和网络产品兴起,各种文化、思想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被大学生接受,使得大学生价值观呈现空前多元化局面。价值标准独立,想问题、办事情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既不完全赞同个人主体与社会规范的冲突,也不完全选择自我选择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价值取向。他们既不会单纯地用社会贡献来考虑自我价值取向,也不完全脱离时代和社会需要,而是把对生活质量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与对社会的认同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追求在个人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成才标准多元,海龟与土鳖、政府与企业、东部与西部、都市与农村、“下海”与“科研”、固定职业与自由职业等,都成为大学生的主动选择,大学生的成才观念不再局限于单位、职业、地域,能够以更加远大的目光、宽广地胸怀看待自身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想流行,大学生倾向于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与怀疑,对权威予以解构和重建,“恶搞文化”、“山寨文化”相当流行。价值取向趋于宽容和开放,大学生对同居、网恋等现象多持肯定或不反对的态度。自我意识强烈,勇于超越,敢于创新,追求成功的思想受到普遍支持,80后作家、80后创业群体、80后富豪等现象受到一些大学生的肯定。宗教思想、有神论在一些大学生中传播,少数大学生成为宗教信徒。此外, “星座热”、“卜筮热”、“算卦热”等在不少大学生中流行。

 

二、改革开放30年思潮特征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现实政治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思想文化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思潮屡经变迁,但作为思潮内核的大学生追求国家和民族富强、追求美好的道德境界、追求个人发展的理念,始终没有改变。

“爱国主义”始终是大学生思潮永不褪色的旗帜

“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6]爱国主义,是个人与国家关系中的核心问题,是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宽容度、政治价值判断等方面所持有的内在尺度”[7]。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部分力量,在历次爱国主义运动中都走在前列。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富于理想主义和激情色彩的爱国主义,到90年代之后的理性、务实的爱国,大学生爱国主义表现形式虽有不同,但热爱祖国的核心思想一以贯之。特别是当面对事关国家主权的重大事件,大学生坚决站在党和政府的一边,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核心利益。9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民族主义思潮,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的升华和发展。当代中国大学生已经充分地认识到,爱国就要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社会主义社会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爱国就要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动摇;爱国就要坚持对外开放,善于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西化”图谋[8]

“真、善、美”始终是大学生追求的道德目标

“真、善、美”是人类道德所追求的最高和最佳境界,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变迁,实质上是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80年代,文革之后的大学生自我意识觉醒,开始了对“真、善、美”的追求。与此同时,由于各种思潮的涌入,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出现分歧,“大学生张华舍己救老农”在大学生生中引起激烈的争论。90年代,市场经济开始“物化”大学生的道德观,大学生坚持物质利益决定道德标准,实用、务实成为道德观念的核心,但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始终没有放弃。21世纪,随着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增强,道德观念走向理性、包容和成熟,“真、善、美”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践行。大学生更加认同个人与集体共同发展的新型集体主义,坚持知行合一,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今天,大学生坚持“求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性看待客观事物,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断提高对社会发展客观性的认识;坚持“向善”,推崇高尚的道德品质,实践志愿服务精神,树立绿色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度;坚持“获美”,提高审美能力,培育健康的生活方式,追求人类世界一切美好的事物,不断使“真”和“善”在“美”的基础上达到统一,追求更加美好、更加和谐的社会和人生。

“求发展”始终是大学生核心价值取向

大学生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9]具有追求发展,实现成长成才的强烈渴望。改革开放伊始,伴随着大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追求个人发展的思潮方兴未艾。80年代,“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大学生更加注重知识对个人发展的决定性意义。这一方面是对科学文化的充分肯定,抓住了“求知”这一大学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又忽视其他方面的锻炼,导致了大学生发展的片面化。大学生常常以“天子骄子”自诩,导致往往自视过高,少数大学生片面强调个人利益、盲目参与政治活动等,都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了不利影响。90年代,大学生开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增长才干。但由于当时知识分子待遇较低、知识贬值等多种社会因素影响,少数大学生中流行“读书无用论”,滑向了世俗化、功利化的另一个极端。进入21世纪,大学生个人发展观更加理性成熟,从片面的“求知”或者“求社会经验”,向提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发展观转变: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社会现实迫使大学生冷静思索自我,重新评价自我,个人定位更加客观务实;理性地看待个人与社会、集体、他人的关系,反对将个人与社会对立,认识到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坚持个人取向和社会取向标准的和谐统一,“在奉献与索取标准之间求得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最佳平衡点”[10];高度重视求知知识价值,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对学校学生工作呈现出自觉的配合性,对校园文化表现出较强的适应力,对与外部世界进行联系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坚持文明生活、追求健康成才已经成为广大学生的群体特征[11]

 

三、新时期大学生思潮展望

 

大学生思潮形成、发展和变化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大学生思潮是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突出矛盾的反映。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稳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决定了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会向着健康、稳定、理性的方向持续发展。大学生个人价值观更加和谐,能够更好地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加认同集体主义价值理念,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更加高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中去。大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增强。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更加提升,以正确的道德思想为荣,以错误的道德思想为耻,志愿精神等优秀的道德品质将在大学生中扎下根来。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加突出,创新意识更加高涨,勇于突破传统、敢于创新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所接受。大学生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化,对待社会问题和社会思想更加宽容和理性。由于大学生思潮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和反复性[1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社会问题可能会激化,这会导致某些错误思潮出现,乃至长期存在,甚至于某些随着历史的发展被大学生所抛弃的错误思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改头换面重新出现。部分大学生对腐败、失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平现象等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不能正确看待,怀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甚至宣扬民主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新自由主义思想。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增强和爱国主义的高涨,可能导致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增强,出现过激、非理性的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仍会有少数大学生坚持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错误思想。价值观的多元化,一方面动摇了大学生的无神论思想,使得宗教在大学生中发展迅速;另一方面使某些庸俗、错误的思想在大学生中占有一席之地。互联网普及,使得大学生网络成瘾、网络犯罪以及“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现象增加。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高度重视,积极研究,采取措施,教育引导,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和高度。

 

责任编辑:霍晓丹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北京,2001

[2]姚本先:《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轨迹、特点及原因》,《高等教育研究》,20079

[3]林钧敬、王登峰、王武召:《北京大学学生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8

[4] 刘书林:《当代大学生与社会思潮:主旋律回响下的多重变奏》,《中国教育报》,200432

[5] 杨涛:《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探究》,《中国成人教育》,200712

[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 2005年。

[7]黄希庭、郑涌等:《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8]李宗澍:《筑牢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关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求是》,200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