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转型阶段基层学生工作项目制发展模式的分析与探索

作者:◎文/杨晓雷 发布日期:2010-05-21

摘 要本文首先对转型、转型学生工作的性质、特点以及发展规律进行了尝试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传统基层学生工作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传统基层学生工作模式与转型不相适应的基本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了以项目制的方法构建转型时期的基层学生工作模式,并进行了相对具体的分析与探索。最后文章得出结论,即:在转型期,基层学生工作项目制发展模式将会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转型   学生工作  基层模式  项目制

 

一、转型阶段基层学生工作模式的问题分析

 

当前,随着全员育人功能、服务与管理职能的确定,高校学生工作已进入全面转型阶段[1]。“学生工作的基础在基层”。基层学生工作的转型状况,直接决定着高校学生工作转型的全局。在基层,如何逐步通过管理与服务职能的发挥与强化,在基层教育工作发展中实现学生工作育人功效,最终形成符合现实需要的学生工作新格局、内容与功能,从而成功完成学生工作的全面转型,已成为当前基层学生工作所面对的重要实践任务和理论课题[2]。从实践的需要出发,实现工作的成功转型,首先必须确定以转型为内容、符合转型工作需要的学生工作指导思想、方法与运行机制,也就是工作模式;而要确定这样的学生工作模式,从理论的角度而言,对“转型”工作本身的性质特点进行充分合理的认识,则是所有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由此,本文首先从对“转型”的性质与特点分析出发,进而探索当前符合转型阶段的工作需要的学生工作模式。

(一)关于转型

一般而言,“转型”是指事物从一种形态、类型或者模式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类型或者模式的过程,表现为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时期或阶段[3]。转型具有综合性、过渡性、长期性、渐进性等多方面性质与特征,最主要的集中在综合性与过渡性。

所谓综合性,指的是转型阶段事物系统内部结构的横向关联;也就是说,随着转型目标的确定,在这个目标的引领下,事物转型的内容会涉及到事物内部的所有组成部分全方位、彻底的有机协调变化,而非仅仅是某一个部分的局部改变。比如,社会转型指的是全局的社会结构性改变,会涉及到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改变,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的深刻变革[4]。概括地说,就是这种改变既是全局的,又是协调的,这是综合性所表现出来的最根本的两个特征。

所谓过渡性,指的是事物在转型阶段旧的形态与新的形态之间的纵向关联;也就是说,过渡性体现的是事物如何从旧形态发展成为新形态的过程,转型表现为对事物的两个成熟形态或者母体之间的转换性连接,而本身并不是一个相对典型的、成熟稳定的事物发展阶段。如经济领域的非市场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型,政治领域由专职集权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型,以及文化领域由过去封闭、单一、僵化的传统文化当今开放的、多元的批判性文化的转型,都是过渡性的表现[5]。概括地说,既然是转换阶段,那么,过渡性所表现出来的最根本的特征不是对旧形态的彻底否定或者是革命,而是从旧形态转化为新形态,体现的是新旧形态间的扬弃关系。

(二)关于转型的学生工作[6]

转型的综合性与过渡性,是转型作为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如果把转型作为一种工作,这种工作则体现为人对事物本身属性和对发展规律的确认与遵循,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那么,转型本身的综合性与过渡性在转型工作中则相应表现为工作的系统有机性与发展继承性,也就是学生工作转型的本身属性表现为这种工作的全面系统有机地展开以及继承原有的学生工作形态并发展成为符合转型最终目标的学生工作形态,具体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系统有机性的角度来看,学生工作的转型,将涉及到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学生工作的价值定位、思想观念、格局、内容、体制、人员技能、制度等多方面,这些方面有机构成了整个学生工作结构体系和学生工作模式。另外,这些方面的改变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按照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各个部门有机关联,实现系统有机化的转变,比如说,不能只是改变价值定位而不改变人员的人员的思想意识;只是改变格局而不改变体制;只是改变具体的内容而不改变相关的规则、制度以及只是改变工作思想而不改变工作方式与态度等等。系统协调性为我们展现了转型工作的对象、内容与结构关系。

第二,从发展继承性的角度来说,学生工作的转型,体现的是一种职能不间断基础上的继承发展关系。过渡意味着学生工作要不间断地从旧的形态变化为新的形态,所谓的“不间断”,是指学生工作的转型不是“革命”或者实施“休克疗法”;不是将全部工作全部停下来,待重新确定格局、体制、价值定位、工作内容、方法等许多方面后,然后再开始工作,而是在旧有的形态基础上持续地开展着学生工作,在发展的过程中,根据转型的目标,逐步地、渐进地进行以上各个方面的转换。因此,在学生工作的转型过程中,必须时刻坚持当前学生工作职能的最大化实现,不能停下生产搞革命;同时,在转型工作的起点上,必须要在原有的工作框架下和基础上进行,要充分尊重原有的工作格局、分工、内容、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合理性与历史成果积累。

当然,过渡性还体现着发展的关系,如果说“继承”体现出过渡性的稳步与保守的面貌特征,那么“发展”则体现出过渡性的解放与构建的精神倾向。只有继承而没有发展不能够实现成功的过渡,根据转型的目标要求,继承是为了发展,而发展是过渡的核心价值所在。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工作的全面转型,使学生工作从旧有的形态转化为新的形态,从而使学生工作能够充分发挥服务与管理职能,从而实现高校教育体系中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发展继承性则为我们展现了转型工作的道路、方法与基本动力。

(三)关于传统基层学生工作的基本模式的问题

回到开篇所提到的学生工作转型与当前学生工作发展模式关系的问题,从逻辑上说,当前的学生工作模式的设计与选择,就既要充分体现予尊重学生工作转型的系统协调性,又要使学生工作模式的运行机制符合转型的发展继承性的具体要求,只有如此,才能使转型顺利完成并实现其目标。然而,当前传统的基层学生工作模式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基层学生工作的转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基层学生工作模式的基本定位和指导思想是传统学生工作的基本要求体现,即:保持稳定[7]。这样的指导思想和定位决定着传统学生工作主要是上令下达的行政管理模式。这样的行政模式的学生工作得主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以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价值的学生教育工作、学生行为的奖惩工作、学生就业名额的分配或者指导工作等,与高校其他行政管理工作共同构成了整个高校教学工作的辅助性工作。由此产生的高校学生工作部门不像是一个如今所想象的成长成才的服务管理机构,更像一个政府行政管理机构。所以,与如此的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内容相对应的,便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分工明确的传统的学生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规则与制度。

如果仅从转型学生工作的系统有机性的角度来看,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也是一个系统的有机体。只是面对所要转化成的学新的学生工作形态,却无法在这样的模式中找到所由产生的源头、契机与动力。主要的原因在于,首先,以保稳定为目标的传统的学生工作的行政管理与思想教育性质,导致在学生工作价值定位上不具有充分的服务育人基因与职业意识;其次,长期的行政性部门[8]分工或者部门式工作区分与运行,导致部门之间的工作的相对不融合以及条块利益分割,由此形成部门之间的信息相互封锁,限制资源的互补与流动;再次,由于部门分割,导致工作定位低,视野窄,事业发展空间受限,工作内容单调,工作成果标准单一,不利于全局综合发展;最后,在长期的传统体制运行下,导致工作本身出现了目标与体制上的“异化”,从而使工作本身愈发缺乏教育的本质定位于特征,反而更加强化行政色彩,使其发展效率低下,效果不佳,缺乏持续的发展动力。

以上诸多方面,面对转型学生工作的双重性质,都构成了显然的不足和弊端。比如说,部门的条块性与封锁性,不利于转型的综合性和全局性的考量,也不利于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因此不利于转型的系统有机性的实现;工作内容的绝对部门化,导致新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思路难以在传统的内容分割状态中得以充分高效实现,甚至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以及浪费,最终难以实现转型工作的发展继承性,等等。

因此,在新的学生工作目标与发展道路上,为了实现基层学生工作的全面成功转型,针对以上不足和弊端,学生工作本身有必要对传统模式进行改变,构建转型阶段基层学生工作的发展模式。如果说转型是当前学生工作的主题,那么,构建转型阶段学深学生工作模式,已经成为实现主题的必要前提条件。

 

二、基层学生工作的项目制发展模式探索

 

(一)关于项目

鉴于以上传统学生工作模式在转型过程中的不足和弊端,那么,什么的学生工作模式才能符合转型工作需要呢?根据已有的学生工作经验、环境和条件,本文认为,在当前基层学生工作转型的初始,基层学生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和空间中引进项目制的发展模式,将会有助于学生工作职能持续地实现与发展,而且能够促进转型工作的顺利进行。

提到“项目”,从传统上说来,人们已经习惯于将其归结为商业领域、建设领域的行为、活动或者话语,而事实上,项目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也发到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以及高校教育工作中。项目就是以一套独特而联系的任务为前提,有效地协调开发和利用资源,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时期所作的努力[9]

项目具有如下的属性和特征首先,其具有目标确定性的特征,任何项目都是为了一个特定的目标确定的;项目具有整体性,项目目标下的所有活动时相互联系的,构成一个整体、完整的过程;项目具有开放性、临时性和灵活性,参与项目的组织往往来自于不同的部门,它们往往是为了一个项目而临时灵活地组建在一起;项目具有独特性、一次性和周期性,每个项目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目标和运行方法,并且具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项目可以是以前工作的延续,也可以是新的工作的开始[10]。一般说来,项目的运行主要包括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控制和项目收尾或结项五个环节。[11]

(二)项目制下的基层学生工作发展模式探索

鉴于项目具有以上的特点与优势,那么,考量当前基层学生工作转型的基本属性与需要,如何在当前工作中运行项目从而构建转型阶段的基层学生工作项目制发展模式呢?本文尝试提出以下思路:

第一,通过项目制的发展解放学生工作的基本思想,改变传统基层学生工作的定位与格局。当前,面对传统学生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可以首先通过项目启动,以新的工作目标为出发点,多维立体地确定构思项目,实施项目发展规划,形成体统系统项目群体和项目体制,科学合理、全方位地覆盖学生工作,比如说,可以构建奖学金发展项目、学生国际交流项目、职业发展与就业项目、实习实践项目、德育与心理健康项目等等。

为什么这样的项目确定与规划能够转换传统的学生工作的定位与格局呢?原因在于上文所提到的项目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作用的发挥。事实上,当这些主题体现在项目中时,在一个基层学院(系)的工作格局或者空间中,这些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学生工作的狭小部门或者已有的事业空间中,它们已经冲破了传统的工作部门所谓的本职工作和部门职责,甚至不再局限于高校的工作空间中,而是沟通校园与社会,直接将高校的学生工作与社会各项发展事业连接起来,如,奖学金项目的发展,不仅需要学生工作部门的推进,还有教学部门提供评价标准,还需要校友部门提供资源支持等等。

如此的项目构思和规划,将使整个工作直接指向学生工作的育人事业本身,使项目的内容被定位于全院(系)的学生教育的高度,而非早已被“异化”了的学生工作或其它部门本位工作。在转型期,这对解放学生工作思想,重现定位学生工作,确定新的学生工作内容与职能,赋予学生工作新的价值与意义,从而为实现学生工作向全方位育人功能的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开创成功的起点。

第二,通过项目制的运行完善学生工作的工作机制。如前文所言,当前的学生工作机制不仅在内部结构上,而且还在一个学院的教育工作体系关系中,都出现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杂货铺”倾向。尤其是在外部关系上,面对新的发展要求,教学、学工、外事、科研等各自为政;在面对新时期一个新的学生工作内容时,比如,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等这样的工作,学生、外事、教学等部门往往只能立足于本身传统工作职能开展工作,而很难顾及部门间的问题。而针对一个崭新的学生工作主题,传统部门间的问题往往是最重要的,但是,传统的工作机制也仅仅是在职能上维系这个主题,不利于学生交流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实现新的工作价值,因此,这样工作机制不利于深化学生工作转型,难以使育人精神深入工作每个构成部分,从而难以使育人工作得以深入持久地发展。

由此,根据以上项目协调性的优势,比如说在学生国际交流项目计划制定阶段,在确定项目任务与分工、项目工作人员、项目资源整合、项目预算安排、项目的基本规则与制度等各项工作过程中,既要根据学生国际交流项目本身价值定位的要求打破部门条块的限制,而且还要为了这个项目既定目标,沟通协调学生、教学、外事等各个工作部门之间的关系,打破工作部门间的障碍;不仅要明确不同部门独立的工作任务和职责,更要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作,针对各个部门的工作扬长避短,继往开来,沟通协调,整合资源,构建新的协调的工作关系与和科学工作规则,创造良好融洽的工作氛围,从而在学院而非仅仅学工项目的较大的运行空间中酝酿演化出科学合理、运行有效的全新的学生国际交流的工作机制。

第三,通过项目制的运营发展学生工作组织与团队,改变学生工作的意识、方法与制度。与前两种情况相类似,面对新的学生工作主题与内容,传统的学生工作组织、团队、人员、工作方法、意识和能力等诸多方面无疑存在捉襟见肘的局面;这不仅是指面对日益丰富的学生工作内容人员数量的绝对短缺和部门身份的符号化造成的相对短缺,而且还指在面对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愈来愈要求专业化知识和经验而形成的组织、团队以及个人的工作意识相对落后、能力相对欠缺的状况。

如何来改变这样的状况,不仅要在思想上进行改变,更主要的是要在实践中进步。项目的实施过程就是实战,因此最需要强力的组织和有效的团队,在组织与团队协作中,不仅需要人员具有相对独立的工作意识和态度、而且还需要人员在组织和团队中具有协作的团队精神;项目工作人员不仅具有某一方面的专业的技术知识和理论,更要有较强的计划与执行的能力以及独特的工作方法;而整个组织和团队的运行需要制定严与执行严谨的项目规则和项目制度。因此在学生工作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学生工作项目计划的实际操作和执行实现更加广阔范围学生工作组织和团队的建立,打造一支专业化管理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服务意识先进的学生工作人员,从而在项目的运行体系中不断培育出能够实现育人功能的学生工作队伍。

第四,通过项目制的运营不断创造、积累并固化新的工作成果与经验。实现工作转型的基本策略就是在既定目标的指引下不断创造工作经验,积累固化工作成果,由量变而最终实现质变。如果全员育人的学生工作形态是正在建设中的一座大厦,那么转型的成果积累就是不断地添砖加瓦的过程。

项目的最主要的特点是目标明确,项目尤其注重成果的产出,也就是没有预期明确成果产出的项目,不是一个成功的项目。比如说,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项目的确定、计划、实施、管理、监控等步骤和环节的运行,最终都是指向该基地建设能够使学院的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获得更多锻炼与学习,由此更加全面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如果这样的目标实现了,那么在这样的一个项目的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作经验就形成了整个项目的工作成果,在整个项目的收尾结项过程中,如果经过项目评估,这样的工作成果被认为符合转型工作与未来学生工作形态的要求,那么,这样的工作成果就会被固化下来,就有可能在未来的发展中逐步成为转型后的全新学生工作形态的构成因素。

 

三、结语:项目制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探索可以看到,项目制对于促进基层学生工作转型,无疑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项目制一方面真正反映了转型学生工作的系统协调性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转型学生工作的继承发展性要求;既保证了学生工作在整个高效教育体系中职能的持续不间断的发挥,也促进了学生工作不断地向新的学生工作形态的转型与进步,这充分体现了转型工作的基本规律。

项目的以上特征作为一种优势被引入到学生工作转型过程中时,项目的灵活运用能够把设想、计划和部署变成实践行动;能够打破学生工作旧的组织和部门的条块分割以及僵化的工作制度,建立新的工作格局,形成学生工作的骨架;能够构建新的工作主题内容和空间,形成学生工作的血肉;能够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赋予学生工作新的育人价值和意义,实现学生工作的价值重塑;还可以作为一种平台或者工具,充分调动、协调以及分配资源,开发新的工作方式方法,以及培养锻炼符合新的工作需要的工作技能和人才队伍,为学生工作注入了新的能量,赋予了更多的精神内涵。

而以上的几个方面,则在项目的发展运行中构成了转化后的学生工作形态的雏形,而它们的有机运行,则构成了转型阶段基层学生工作模式。由此,本文认为,项目制基层学生工作模式,在学生工作转型过程中将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深度。这种模式不但是发现问题的工具,而且也是解决问题的手段,以此形成一个有效的问题发现和解决体系,从而通过问题与方案的互动机制的不断循环促进其所构建出来的学生工作形态雏形茁壮发展并走向成熟。因此,基层学生工作的项目发展模式的经验与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作者:杨晓雷  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杨俊峰



[1] 张彦:《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新局面——关于北大学生工作的基点思考》,《转型与跨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

[2] 马化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学生工作科学转型》,《北大青年研究》,2007年第四期。

[3] 李钢:《论社会转型的本质与意义》,《求实》2001年第1期。

[4] 陆学艺、景天魁主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5] 陈晏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8页。

[6]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涉及的“学生工作”,是指整个高效教育体系中的“学生工作”,而不仅仅指传统学生工作部门职能范围内的“学生工作”,笔者认为,前者的范围更广。具体精神参见:北京大学党委闵维方书记在北京大学2006年学生工作暑期研讨会上的讲话:“一定要把学生工作要放在整个学校工作的大局中加以考虑”和“工作内容由狭义的学生工作向广义的学生工作转变”,引自“序二”,闵维方,载于《转型与跨越》, 张彦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月。

[7]参见:张彦“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新局面——关于北大学生工作的基点思考”,载于《转型与跨越》 张彦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月。

[8] 此处所说的行政部门是指整个与学生教育相关的所有教育行政部门,比如说包括:基层学院的行政、教学、科研、校友会等等,而不仅指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工作部门。

[9] 曾赛星主编:《项目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月版。

[10]引自:《项目管理》丁宁主编  陆永君 穆志强 副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月版。

[11] 关于五个环节的具体内容,请参见以上12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