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香港浸会大学校园文化的建构

作者:◎文/何镜炜 发布日期:2010-05-21

  要:大学的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生价值观、行为模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平台。香港浸会大学以“全人教育”为其教育目标及理想,并致力培育同学在学问、专业技能各方面取得均衡发展。近年来,浸会大学积极推广校园关爱文化助新生培养其对大学的归属感及确立在大学阶段的成长任务;通过系统的训练实践,开办了领袖培训计划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及服务社会的素质;通过多项学生事务评估工具客观而有效地对学生事务工作的成效作出分析

关键词:全人教育  校园关爱文化  服务学习 科学化考量

 

高等教育是青年人踏入社会生活前的最后一个准备场所,在非形式(non-formal)的教育层面上,大学的校园文化实为培育大学生价值观、行为模式和道德规范的一个平台。

英国学者泰勒(Edwrd  B. Taylor)将“文化”定义为“一个包括人在社会中所得的知识、信仰、美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任何其它的能力与习惯的整体”。由此可见,个人与群体是有着一个不可分割的连带关系,而校园文化的建构影响着人的全面教育和行为、态度等。

在个人心理学的研究学说当中,马西亚 (James E. Marcia) 尝试从两个向度来分析青年人自我的身份状态(Identity Statuses),第一个向度是环境的挑战(challenges),第二个向度则是个人对环境的反应,是否能作出承担 (commitment),其中又归纳为四个不同的状态:(1)“身份混沌 (Identity Diffusion)”。这类青年人,由于没有经历任何危机或挑战,亦缺乏承担感,拒绝与其他人接触,因此自我身份是模糊混沌的。(2)“过早认同的身份(Identity Foreclosure)”。这类青年人,在欠缺经历的危机或挑战的情况下基于某些原因,过早选择模仿一些人的行为模式而塑造自己的身份,他们当中会有一定程度的承担感,但并不成熟。(3)“迟缓的身份 (Identity Moratorium )”。这类青年人往往身处危机或挑战当中,依然不能确立自我身份,不能作出承担。(4)“确立的身份 (Identity Achievement)”。这类青年人由于经历过挑战及阅历而建立了正面的自我身份及承担感。

我们认为青年人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必须经历过某些挑战、历练、经验反思及内省,并要建立对自己及对社会的承担,从而确立自己的身份认同,以在社会上立足。

香港浸会大学是一所具有基督教教育传统的公立大学,创校五十多年来均以“全人教育”为其教育目标及理想,并致力培育同学在学问、专业技能和身、心、灵各方面取得均衡发展。注重全人教育是香港高等教育近十多年来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面向21世纪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向。国际21世纪教育协会曾提出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等方面的能力。大学培养人才,除了提供专业知识及技能之外,更重要是让每位学生发挥天赋之潜力,追求人生的智慧与道德判断能力,用以回馈社会、造福人类。

 

一、校园关爱文化 (A Caring Culture)

 

为达致上述目标,浸会大学的社群致力提供一个优良校园环境。近年来,我校积极推广校园关爱文化。为了协助新生培养其对大学的归属感及确立他们在大学阶段的成长任务,我校的学生事务处 (下称本处) 为所有本科生新生在入学时举办“迎新日”,并提供一系列的新生辅导与支援服务,包括建立团队工作坊、个人成长认知工作坊及学生社团表演欣赏,希望从不同角度让新生融入校园。另外我们也要求新生填写“学生成长任务及生活模式评量表”用以评估各项成长活动的参与,及跟进他们的发展需要。

同时,为了加强朋辈间的互爱精神,我们为所有新生安排一位“学友”,“学友”为同科或同系的高年级生,他们都曾接受沟通技巧训练及建立团队的训练,大约一名学长负责十位新生。他们在为新生提供朋辈支援上有着重要的角色,包括在“迎新日”做出支援及鼓励新生参与迎新活动,及在开课以后一个月内继续有效及全面地了解及跟进新生的需要。

本处在每一学年之初亦招募及训练学生成为“朋辈辅导员”及“精神健康大使”,其主旨在于通过一系列工作坊及联校训练活动,加强他们在精神健康上的认知,并在校园内及社区中筹办活动如讲座、展览等,通过朋辈间的互动,宣传精神健康及维持情绪商数的重要性。 

另外,本处设立了全天候线上资源系统“成长网”及“浸大早晨”网,每星期都选取特定的题目,并链接至海外大学的有关文章及资源网,向学生推介包括人际关系、有效学习、时间管理等技巧的文章及鼓励句语,以供学生随时随地自我学习。2007年,“成长网”存有约1000条超链接,并有接近3800的点击次数,而“浸大早晨”则有13000多的点击次数,可见非主动性的资源发布都可以传达十分正面而有效的信息,而我校学生都能妥善地运用网上教育资源以促进个人成长。

然而,我们亦了解到不同背景的学生都会有其独特的需要,因此我们向全校学生提供个别的专业心理与情绪辅导服务及就业支援的辅导服务。另一方面,近年来赴本校攻读的内地生有显着的增加,本处成立了“内地生活动小组”为内地来港的学生提供支援,包括举办广东话及英语会话训练班及定期的联谊活动,并招募本地学生为学友,与内地生一起建立友谊及互相交流。另外,小组亦为部分内地生安排与本地亲善家庭定期联系,从而让内地同学虽然身在他乡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及关怀,以上活动均专为内地生提供在香港生活上及语言上的适应及基本情绪支援,以照顾他们的特殊需要。

除课堂及参与课余活动外,舍堂生活亦是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经验,故此,推动宿舍内的关怀文化亦十分重要。作为模范的“驻舍学长”肩负着亦师亦友的岗位,通过多方面的考核、评估及遴选的“驻舍学长”驻守于宿舍的各楼层,并负责管理约五十位宿生。为了提升驻舍学长的领导及协调能力,我们的心理辅导主任会为所有驻舍学长在新学期开始前提供全天的工作坊,内容包括危机处理、调解技巧及基本辅导技巧。在住宿期,舍堂主任也会给予驻舍学长各样的督导和咨询,以及一些合适的支援训练,以加强他们作为朋辈间的协调及支援,并协助推动舍堂教育的角色。

 

服务学习 (Service Learning)

 

浸会大学强调学生的服务精神,并通过服务体验而建立领导能力。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既是“服务”又是“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体验式的服务,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及服务社会的素质,通过助人自助培育出有承担感的社会领袖。就服务学习而言,我们为训练的内容定下针对性及方向性的发展框架,并通过一连串系统的训练、实践,指导及反思以达致既“学习”亦能“服务”的最终目标。

我们相信理想的全人领袖须包括:义工服务、仁爱服务、公民使命感及环球视野等四方面。而本处按以上目标为蓝本,这两年间开办了以下的领袖培训计划。

1、“义工领袖计划”及“仁爱领袖计划”

义工领袖计划的目的在于培训学生成为明日社区服务的领袖,不仅加强他们关心社会的意识,亦让他们建立一份关心社会的精神,服务祖国的弱势社群包括长者、儿童、残障人士、少数族裔等。而仁爱领袖计划的目的则是加强学生的仁爱及人道精神,培养学生对国际社会上的问题,如艾滋病及人权等议题方面的关注,及服务海外的弱势社群,并有机会带领当地的居民及联同服务机构人员去关怀当地的社群,从而把爱心扩展到海外其它地方。

在过去两年,本校共筹办了约十个义工及仁爱领袖服务团,到过内地及海外不同地方进行义务教学、探访、灾后重建等,而当中积极参与的学生共约二百人次。如南亚海啸,2008年初的雪灾及“五·一二”大地震,我校的同学更自发性地举行筹款、义卖及策划长远的灾后探访及跟进项目,既能展现同学们的仁爱精神或血浓于水的爱国情怀,更能实践同学们所学的领导能力。

2、“使命导航计划”

“使命导航计划”旨在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及素质,让学生在校园中及社区推广公民教育,并带领学生承担公民及服务社会的责任。同时,参加者亦有机会认识国家的历史、政制及国营企业的发展,从而对国情有更深入的了解。

3、“环球领袖计划”

“环球领袖计划”则提供不同的机会让同学们扩阔国际视野,及认识环球公民责任,而我校每年都会挑选及派出学生代表参加国际性的“模拟联合国会议”,令同学可以通过资料搜集及专题探讨,亲身感受作为“地球村”的一分子的应有责任及态度。

以上计划都历时一个学期。在每一项领袖计划中,参加者须参与服务及领导技巧的工作坊、本地社区服务及领袖访问,亦须到内地或海外参加考察及服务团。本处的导师会从众多参加者之间挑选部分同学担任服务及考察团的团长、副团长及筹委的角色,他们需要在领袖计划中筹划及带领团员进行服务及活动。另外,服务计划的所有参加者都需在计划完成后以小组形式制作报告,从而结集所有参加者在服务团的经验及感受。

除了以小组报告形式记录参加者的学习经验外,本处亦制作了“领袖素质评分规程”,由计划参加者评估他们在整个服务训练过程中的自我表现。“领袖素质评分规程”就行为、态度、知识及技能等四大范畴中列出多项清楚的既定准则,以让参加者评核及监察自己在参与计划中各方面的表现,然而,我们亦要求参加者在参与计划初期 (“前测”) 及计划完结时 (“后测”) 分别填写此评分规程,本处会就“前测”及“后测”为参加者的自我评估分数作出比较,这样可令本处更了解他们在参与领袖计划中的学习成效。

除了以上由本处策划的各项领袖计划外,本处亦通过与社区服务机构的合作及互动,借助外力的配合,让我们在在财政或网络联系上都有所裨益,例如我校是香港第一所大学与国际服务机构“年会(YMCA)”合作成立“大学青年会”(Uni-YMCA),通过校园推广社区服务及推动与其他国家地区的青年共融。当中的“社会领袖师友计划”及“就业导师计划”则邀请社会及商界人士成为我校学生的导师 (Mentor) ,让各学生可以走出校园,通过与社会贤达及商界成功人士的相处,学习应有的处事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了解自己及社会所需,以及定立人生目标。另一方面,这两个计划亦可让同学了解社会人士、个别行业及当今社会的发展与实况,既可扩阔视野,亦可为将来投身社会做准备,现时的导师人数已经超过二百人。

另一方面,本处亦借助校外的社会企业资金,推行创意服务资助计划,其目的在于鼓励同学申请有关资助而自行筹划及推行有创意的社区服务计划,激发同学的自发性及创造性。

以上提及的计划的目的都为“训练领导者” (Train the Leaders) ,让学生不仅具备领导知识及才能,亦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及服务心志,进而把社区服务的意念推广至所有同学,并在校园中建立服务文化,让所有学生关心社会需要及建立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承担感。而通过专业的学生事务人员,以诱导及启发的手段,重点利用社区服务及领袖素质训练工作坊/研讨会、公民教育研讨会、本地社区服务训练、内地或海外服务及考察团等活动,培育学生成为领袖人才。

 

科学化考量

 

在学生事务的工作范畴中,“评估”是以科学化的工具,客观而有效地对学生事务工作的成效作出分析,这对于要求不断进步的学生事务工作最为有效。评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评估我们可以了解活动过程能否符合及达到既定目标,而所得到的评鉴资源是对学生及学生事务人员都有相当的价值。

经过多年来的经验、资料收集及研究,我校已推出了多项学生评估工具,其中包括前文提到的“领袖素质评分规程”,就行为、态度、知识及技能等四大范畴中列出二十六个项目,以分析学生在参加活动前及活动后的成长及进步。在过去两个学年,我们已经为十个活动中逾三百位参加者进行评估及分析。根据过去的分析显示,学生普遍在领导技巧,如解决问题与决策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及提升他人能力的技巧等均有显着的进步。此外,资料也显示学生对香港社会状况及国情有相当的了解及内省,这阐明了本处举办的领袖计划让学生在领袖素质及国情教育上有明显的成效。

另外,为进一步加强“关爱校园”的文化,本处去年亦设计了一份“校园关怀评估表”,因应七个不同的领域,包括教学人员支援、非教学人员支援、疏离感、关怀态度、校园投入程度、归属感等七个分项以及抗逆力 (resilience) 作全面的评估。2007学年,本处共收到逾五百名学生就“校园关怀评估表”的回应。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同在校园里感受到教职员及朋辈间的关爱。而其中160位同学亦有填写“情绪自评量表”(DASS-21),结果显示学生在校园感受到的关爱程度愈大,他们的情绪病征状,包括情绪紧张、压力及抑郁等问题愈少。此研究的结果可让校方按学生的回应做出有效而确切的配合及改进。

 

一所高校是否成功,除了要评核它在社会上的认受性及教研成果外,学生的素质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此外,大学在将来会愈来愈重视校园文化的建立,这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除学术能力外,浸会大学的“全人教育”理念亦包括批判性思考、服务与领导团队的能力及理性思考力等作为毕业生应有的素质。而学生事务处则在培养学生素质上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我们定当持续发展学生服务学习的计划及在校园建立及鼓吹关爱文化的风气,以实践大学“全人教育”的理念。而一些科学化的考量亦协助我们进行检讨及改善,及更有效地厘定未来各项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Marcia,J.E.(2006).Ego identity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20 (6), 577-596

[2]思微:《文化是甚么》香港人文哲学会。在线检索日期:20081113日,网址: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hkshp/humanities/ph14-03b.txt

[3]樊富珉、陈启芳、何镜炜:《香港高校学生辅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4]香港浸会大学学生事务处: http://sa.hkbu.edu.hk

[5]“成长网”:http://sa.hkbu.edu.hk/cdc/d-net.htm

[6]“浸大早晨”: http://sa.hkbu.edu.hk/cdc/goodmorningBU.htm

 

作者:何镜炜  香港浸会大学辅导长

责任编辑: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