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 要:学生事务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育水平。这客观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从现实挑战和多元发展出发,围绕学生事务中的三个方面,即全体参与、全人教育和全职关顾,通过比较研究,寻求规律,同时联系创新成果,以推动全方位学生事务成效。这对于开拓视野、提升两岸三地学生工作水准,促进学生事务工作发展势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学生事务管理 全体参与 全人教育 全职关顾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论坛(北京•2008)”的宗旨是围绕当前学生事务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和多元发展进行探讨。更进一步讲,我认为探究学生事务中和学生休戚相关的各项基本原则从而全方位推动学生事务也是同样重要的。
强调学生工作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或许听起来像是陈词滥调,但是毋庸置疑,如果没有这样的基本导向,学生事务将失去它的立足点。去年12月,在香港举办的学生事务论坛中,我们提出几个比较关键的看法,其中一个比较不一样的是,在香港和台湾,对于学生工作,我们不叫管理,而叫学生工作。管理这方面,我们不是管学生,而是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发展。所以在整个学生事务方面,对港台同事来说,中心是学生为本,从学生角度来看工作,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己的发展更全面。总之,我们的核心关注点必应是学生,而我们所从事的学生工作的最大回报也应该来源于学生。
目前,高等教育环境下的学生事务办公处面临持续不断的发展变化,而这一系列变化正源于它内涵的动态发展及其在学生和机构发展中扮演的战略性角色。Lynn Llon 在她1997年发表的题为“Educational Repercussions of a Global System of Production”的论文中将其论点简要概括如下:
全球经济体制对就业机会、工资率、政府筹措公共基金的能力、个体投资教育的收益等方面都有直接影响。当这些基本参数发生变化时,教育的组织体制自然也受其影响。(Llon 1997)
“全球化”和“变化”正演化成学生事务工作者的“无声的伙伴”(Bray&Koo 1999),在决定学生事务未来走向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不可避免地,它们也在总体上决定了这个行业的未来趋势。认识到我们“无声的伙伴”的存在,学生事务的发展就客观要求我们的同行们用全球化的思维方式开展工作,接纳并促进这个“无声的伙伴”和学校社群的互动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工作的价值最大化。我们必须在学生的全人教育中提供专业的服务和帮助。这篇论文就是要探讨下图中所展示的学生事务中的三个方面:即全体参与、全人教育和全职关顾。
一、 全体参与:学校社群(尤其教学人员)积极参与
我们对学校社群以及他们关心的问题有多少了解呢?学生事务中的学校社群及他们的特点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
(1)高等教育战略目标的演变改变了大学准入的情况,学生群体的状况也随之改变。
(2)近来学生群体的改变趋势:非本地生源数量增加;接受多种学习模式的学生增多(如双学位、校际联合培养等形式);“提前入学计划”等等。因而我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我们还知道我们的学生是哪些吗?
(3)科技发展带来了新的交流和互动的方式,因此重塑了学生在大学交流中的回应性,这种交流的有效性在本质上正是学生对于学习经历的一种期望。
2、 老师
(1)如果学生事务工作者被比作是家庭中关怀的给予者,照料着学生大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么大学中研究学术的相应人员是不是可以被看作是“养家糊口的人”?其实没办法把学生工作专职人员和老师分开,我希望,在我们的大学当中,所有的老师都能参与学生工作。
(2)教学评价:是朋友还是敌人?是强化还是弱化了师生关系?在此补充一下:在香港,评价一个老师的一个标准就有他在书院怎么工作。评价他的研究成果之外,怎么参与学校工作也是一个大的衡量标准。
3、 行政服务部门
内部服务的相应部门:档案室、入学管理办公室和经济资助办公室,院系联络办公室,设施管理办公室、会议中心等等。
4、 校友
(1)校友扮演的积极角色:辅导员,潜在雇主,行为榜样等。
(2)学生的发展走向也将反过来塑造新校友队伍。校友一起探讨大学的理念、大学的管理和大学的校园规划。这些对学生也是非常好的,着重探讨我们学校的传统、理念,对于我们学生也是一个相当好的启发。
5、 家长
(1)家长参与孩子教育的程度因文化背景而异。
(2)入学谈话:是为了学生还是为了家长?
6、 政府
(1)资金,资金,资金;
(2)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全景来说,政府的政策改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7、 公众
公众意识和媒体管理意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占据着愈发重要的地位。
如果我们笃信必须将这些群体纳入到这项工作中来,我们就必须要识别或界定出一种可以加强和这些群体进行高效合作的工作模式或架构。尤其是过去那种从事学生事务的专职人员和致力于学术科研的教职人员之间界限分明的情况应该转变。学生所经历的校园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无论是学生事务还是教学事务都应该对学生的发展塑造起到相应的作用。而其中,教授和教职人员参与到学生事务中则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所谓第二课堂,除此之外,身教非常重要,因而老师全体的参与显得格外必要。
学生事务专职工作人员和教师之间构成一种亲密关系是显见的,但同时又充满了挑战。尽管如此,在和教学单位的合作中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1、一般基础: 无论是学生事务单位还是相对应的学术机构的宗旨都是促成学生的成功。
2、教学方法之间的协调、发展维度的协作鼓励不同观点之间的开放交流。
3、理想状态:认识到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同一条船上;两者的合作将提升学生的形象和对学生发展的认知。
二、全人教育:启发学生多元技能,提升人文素质
当校园中的每个人都被纳入学生事务中时,学生事务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呢?对于每个机构来讲,明确学生的首要发展方向都是必要的。针对学生发展上的架构,我们究竟希望我们的学生毕业之后达到什么样的素质?通过大学期间的经历学生的发展得到了怎样促进?大学如何让学生具备终生发展的能力?
一种对学生进行全人教育的方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实际经历、亲身探索、自我完善、激励自主。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培养千篇一律的大学生,而是让学生发展一些自主选择的品质和技能。这些我们希望能在毕业生身上看到的品质和技能就是学生事务实施各种活动、项目、资源和设施的指导目标。其中的一些品质和技能是:
1、品质:
(1)全人发展——智能、情感和社交方面
学生应该在智能、情感和社交等方面全面发展以面对充满挑战、瞬息万变的世界。在锻造事业、思想碰撞或社会互动的背景下,培养一种开拓的国际化视野以应对国际社会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2)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学生应该培养一种批判性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这不仅可以提升智力,同时也有益于制定决策。批判性地思考,并吸收学科内外的知识,是一种终生必备的能力。
(3)与国际接轨
在联系愈发紧密的国际社会中,学生应该知晓国际事件,理解一个有作为的全球公民意味着:在校园里或海外求学过程中获取第一手的和外国文化接触的经历都是十分重要的。
(4)社会关怀
学生应该理解一些问题的社会意义,比如人权问题、言论自由、平等和其他参与、游说和公民自知等形式的社会问题。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并鼓励他们承担民权社会的公民义务。
(5)领导能力
每个学生都是社会和各行各业的潜在领导者。因而,通过课外活动和领导力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领导力是十分重要的。
(6)自我管理
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是他们是否能创造成功事业的关键,同时强调崇高的道德标准也是必要的。
(7)文化经历
学生切身参与文化活动,无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中国的还是世界的、精英的还是大众的都是十分重要的。
(8)终生学习的能力
学习不应该随着学生毕业而停止。激发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2、技能:
(1)语言技能:在大学中,书面英文和中文以及英语口语和普通话的交流应该在课堂和其他活动中被强化。校园应该是一个双语的校园。
(2)IT技能:IT技能在这个时代是必备素质,大学应该为培养学生的IT技能提供充足的基础设施。
(3)社交技能:应该鼓励学生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发展社交技能,培养有效沟通能力、得体的社交礼仪等。
(4)领导技能:我们的学生都是社会未来的领导者。领导力可以在实际经验中教授和强化。
(5)事业能力:学生应该学会适当的面试技巧、工作规范和个人仪表打扮。在内部和外部的人际关系中寻求与他人的合作也是应该重点培养的能力。
三、全职关顾:专业学生事务团队投入关顾学生的工作
最后一方面是学生事务团队的专业性。学生事务团队在创造和提升丰富校园生活的过程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个学生事务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资格呢?在美国,学生事务设有学位,而这正是学生事务团队的准入资格。但在中国内地和香港都是没有的。多数人在参与学生事务之初都是行政管理人员,在随后的工作中才发现他们在学生事务工作方面的资质秉赋。
在岗培训和专题研讨会对于学生事务团队与最新的学生事务工作动态接轨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事务工作者需要在很多领域进行深造,比如咨询、学宿管理、课外活动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留学生管理等。
但是,有些人认为,为了进一步确保学生事务团队的专业性,在中国必须建立一个学术项目,在学生事务领域提供学位。有人更进一步指出,获得相关领域的学位才能作为学生事务团队的准入资格。这也许能在未来实现。
总的来说,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学生事务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是不言自明的。中国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财富足对于塑造当前的大学生及对其未来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大量接触国内外的信息单纯对于管理来说不存在太大的挑战,但是对于将学生的精力引导到洞察力的培训、辩证决策的制定上却是挑战巨大。
大学教育的国际化给了我们致力于全球意识和文化多元性的机遇。这一定会丰富和提升学生的校园经历。学生事务团队专业化的运动将提升帮助学生自我发展的项目以及为学生提供必要咨询的项目。这些会在长远的发展中,塑造一个学生群体,这个群体经历了大学生活,同时在大学中准备好了运用适当且持续性的品质和技能接受走出大学后的各种挑战。
作者:何培斌 香港中文大学辅导长、建筑学系教授
(原文为英文,此文为译者结合作者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论坛(北京•2008)”上的发言,翻译整理而成。翻译:王丽君 韩 笑)
责任编辑:杨 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