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理工科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参与情况的分析与对策

作者:◎文/陈征微 发布日期:2010-05-21

 

摘要:在素质教育已获得社会广泛认同的今天,高校的第二课堂活动成为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然而文理科学生在第二课堂的活动的参与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理工科学生由于学业的压力以及对第二课堂活动重视程度不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主体地位不突出,参与性弱。理工科院系应立足本院系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第二课堂活动,以促进“1+1+X”素质拓展计划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理工科学生  第二课堂

 

大学里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随着大学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发展对大学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因此,大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更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专门性的学科知识,通常是第一课堂的教学任务,而除此以外学生需要掌握的其他知识或技能、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则统统要由第二课堂的教育完成。第二课堂实际上已成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主要阵地,并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舞台。

 

一、充分认识第二课堂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

 

与第一课堂在固定的时间地点授课形式不同,第二课堂主要由非固定时间、地点的各项活动组成:理论学习沙龙、国际交流论坛可以让各种思想自由交锋;学术竞赛涌现大量学术希望之星;社会实践让已“读万卷书”的学子,再“行万里路”;社团活动能够联络志趣相投的朋友;而各类文化演出、体育活动,则起到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作用。有不少学者认为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而在笔者看来,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需要通过第二课堂教育获得的能力可能比掌握第一课堂的专业知识还重要。因为,在第二课堂里,学生们要学会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本领,学会与经历迥异、性格不同的人进行沟通,学会团结协作,也学会良性竞争,学会宽容,学会承受挫折,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概括起来可以说,第二课堂是要培养一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虽然学校的环境与围墙外的社会还有差异,但是有些为人处世的规则是类似的,我们看到的是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游刃有余的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后通常能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异彩纷呈的第二课堂活动向来是北大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最重要特征,这里的空气也浸染了北大的文化,使得北大“空气养人”。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同样呼吸着北大的空气,生活在园子里的北大人却并不都能够从空气中获取同样的养分。这一点,较为突出地体现在文科学生与理工科学生身上。

 

二、理工科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存在的问题

 

相对来说,理工科学生在第二课堂中的表现与文科学生相去甚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工科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参与程度较低,积极性不高。理工科院系团委组织活动经常面临的困难就是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像听讲座这样的活动,向来只有少部分学生捧场;而体育类活动,如拔河、跳绳,也需要通过硬性要求,才能聚集起一定人数的学生。而且经常参加各类活动的始终是同样的一群人,大约能占全院学生的30%,他们是学校、院系组织各种学生活动的主力军,通常是学生骨干。另外60%的学生可以看作是“沉默的大多数”,这部分人的态度摇摆不定,容易受周围同学影响,有时乐于参与活动,有时对活动漠不关心。还有10%的学生则是第二课堂的“逃课群体”,他们几乎不参加任何活动,游离在院系的边缘,这些人的身上往往有着学业困难、经济困难、心理脆弱等一个或多个问题,是院系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第二,理工科学生在第二课堂中主体地位不突出。校内的许多活动,主要是文科生活跃的舞台,例如演讲比赛、辩论赛、征文、一二·九合唱、文艺晚会等等,理科生在这些活动中相对文科生属于弱势。绝大多数理科生在学校、院系组织的活动中不够积极,只能在活动中充当参与者、旁观者,而非组织者,所以他们对于活动的认同感不强,也缺乏主体意识,甚至有时候会把参加活动当作完成任务。

第三,理工科学生自主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能力弱。理工科院系中,即使是那30%最积极参加各类活动的学生骨干,在自主开展活动方面的能力也不强。理工科学生中不乏那种只要接受明确指示就能扎扎实实做好工作的“乖孩子”,但是很缺少能够创新活动方法、改革活动形式的“革新家”。学生骨干尚且如此,遑论其他学生了。相对而言,理科学生骨干踏实肯干,但缺乏创新能力,文科学生骨干张扬浮躁,但是思路开阔,常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受。笔者就读于文科院系,任职于理工科院系,对这一点深有感触:文科生的活动多为自发举办,每个人独立协调能力都比较强,院系只在宏观上提要求;而理科生的学生活动需要团委较为细致的指导。

 

三、理工科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

 

为什么理工科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如此差强人意?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首先,理工科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

多数理工科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方面,由于学科的差异,理工科学生习惯于把学习成绩当作一个人的唯一评价标准,而不像文科学生那样能够在各领域内发挥自己的特长。文科生在第一课堂受到的思维训练多为发散式的,书本上的理论和学者们的言论都只是一家之言,不必尊为金科玉律,甚至老师在课堂上也经常喜欢说“欢迎大家推翻我的结论”。所以文科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文科学生之间的差异体现在学习成绩上并不明显,他们会在更多能发挥自己优势的领域内大显身手,例如参与到学生组织、社团活动及各类文体活动中。而理工科学生所学的知识大都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其知识体系和具体理论都是确定的,学生如果掌握了这些知识,就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众多理工科学生看来,学习成绩就是学校里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因此他们在学习中只会投入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获得他人对自身的肯定。

另一方面,理工科学生较少意识到第二课堂活动重要性,没有体会到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对于自身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具有怎样的意义。理工科学生与外界社会距离相对较远,对走入社会还没有概念,即使选择读一个经济类双学位,也往往是盲目从众的结果,没有把自己的能力素质与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联系起来,因而缺乏在第二课堂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动力。而且理工科院系的本科生,一半以上到了大四会保研,他们会在学校里连续度过六到九年的时光,甚至更长;而文科生,保研的名额本来就比较有限,所以他们及早做好出去工作的打算,并为步入社会做了更多准备,他们深知参加各种活动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能够增大自己找到好工作的概率。而理工科学生本科找工作的,往往是学习成绩不佳,参加各种活动不够积极的那部分人,他们在找工作方面的弱势也更加明显。

其次,理工科学生的学业压力过重。

如果把不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全部原因归结于理科生主观上对第二课堂重要性认识不足,那么未免有失公允,因为几乎所有理工科学生都承受着沉重的学业压力,这些压力使他们不得不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到学习上。理工科专业知识难度大,掌握起来有困难,而且知识之间的关联非常密切,一环扣一环,如果有哪一部分知识落下了,后续与之相关的课程也很难学明白,因此许多基础课没有学好的学生,就会在重修基础课和新修专业课的时候,面临双重压力,在双重压力下,不少学生就此掉队,无奈地休学、退学。

虽然学业压力很大,但还是有很多学生能够参与第二课堂的活动,只有两类人较少参加。一类是学习成绩很好、一心一意打算出国深造,并且对于课外活动没兴趣、也没什么特长的学生,他们早早进入实验室,在许多课余时间用于科研。另一类人,是学业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即使想参加活动也是有心无力。以某理工科院系的同学为例,该同学大一时有三门必修课不及格,接下来的三年里,他一直都很努力,大二大三稍有起色,但大四毕业前夕还是有一门重修的必修课不及格。这名学生在总结自己这四年生活时,反复提到“很难受”,因为他放弃了所有的兴趣爱好,却还是无法在学习上获得肯定。对于这类学生,学业困难是他们的当务之急,很难要求他们在第二课堂有更多作为。也有的学生因为学习不好而产生自卑情绪,导致不好意思参加第二课堂活动。

另外,理工科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时间不足。许多理工科学生在解释为何较少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时,总是会说“没有时间”,这并不是一句类似于大家挂在嘴边的“我很忙”的借口,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现实。理工科院系的教学知识点较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和掌握。理工科学生每学期的专业课有46门,基本上每门课都有期中考试,期中考试历时近一个月,很多理工科学生每天都要赶专业课的作业。在这样紧张的课程压力下,试问他们能有多少时间用来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呢?即使参与了,也还在为没有完成的作业牵肠挂肚,也会为没有准备好的考试忐忑不安。因此,就目前理工科院系的实际来说,还是要先保证学生第一课堂学习的质量,然后才能考虑对第二课堂活动的要求。

 

四、提高理工科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对策

 

虽然理工科院系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受到如此多因素的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对理工科院系的第二课堂活动降低要求,恰恰相反,理工科学生比文科生还更需要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来得到锻炼和发展。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第二课堂的重要性,既不能与第一课堂开展“竞争”,为搞活动而搞活动,也不能甘居弱势地位。立足理工科院系实际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才是真正应该做的。

第一,要抓住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点,提高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并增强第二课堂活动的吸引力。专业课的学习始终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不可动摇的,也是理科学生立足之本。第二课堂首先要服务于第一课堂的学习,才能获得广大学生的认可和专业课老师的支持。在理工科院系,学术科研类活动可谓第二课堂发展的抓手。例如,校内的学术竞赛——数模竞赛、ACM程序设计大赛,校外的机器人大赛等,这些都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学生们能够通过比赛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每年一度的“挑战杯”——五四青年科学奖大赛,则更是倡导了一种下苦功夫钻研学术的精神。不仅如此,以院系为主体组织文体活动时也可以充分发扬院系的专业特色。例如近年来兴起的定向越野活动,如能在定向越野的传统题目中加入与理工科专业知识相关的内容,就能启发学生们在生活中应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起到放松身心和寓教于乐的双重效果。

第二,加强指导院系学生会和研究生会开展工作,大力培养学生骨干。依托“两会”开展活动,能够及时把握学生思想状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不过,学生会和研究生会的活动多集中于文艺、体育、娱乐方面,院系团委需要指导他们提升活动的层次,即使是文体娱乐活动,也要办得精益求精,使同学们每次参加活动都要有收获。此外,院系组织活动时,要充分依靠学生骨干,培养他们在组织协调、宣传鼓动、交流沟通方面的能力,进而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带头作用,扩大第二课堂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第三,根据学生特点,细分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班级活动。学生会和研究生会的活动以文体活动为主,而班级活动主要是建立归属感、增强凝聚力,更多地解决思想上的问题。班级活动要依据学生的发展规律,结合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开展活动,主要针对学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有选择、有步骤地开展。大一学生刚入校对专业还没有太多了解时,可以组织专业相关的参观、讲座活动,稳定专业思想。大二时面临转系、双学位、选专业等多重选择,可能会有困惑,需要有老师和学长们进行细心指导,使学生们在了解许多信息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选择。大三学生常常在出国、读研和就业几种选择中犹豫徘徊,而到了大四,保研尘埃落定以后,又可能凸现出各种学业问题、心理问题。在不同的时期,要组织不同类型的班级活动,以此来解决班级共性的问题,并把同学们紧密地团结起来。班级活动就是要紧紧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

其实每个理工科院系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传统,推动第二课堂活动深入开展的方法也并不限于此。但各院系开展活动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从2007年开始,校团委在一些院系开始试点素质拓展计划,在笔者看来,理工科院系要想推进“11X”的素质拓展计划,通过正覆盖和逆覆盖实现惠及每一个学生,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但是“11X”却真正是符合学生实际需要,与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是一致的。

11X”是一个有机整体,前面的两个“1”,一个代表第一课堂的知识,一个代表第二课堂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素质拓展计划的两个“1”是需要同步推进的,无论在第一课堂还是在第二课堂如果有突出表现,都能够增进另一课堂的教育效果,反之,有些学生是在两个课堂的学习都不合格,对于这样的学生就要两个课堂的教育一起抓;此外,第二课堂的素质拓展要依靠学生骨干力量推进,他们已经在第二课堂里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我教育,通过他们才能带动更多学生。“11X”的素质拓展计划虽然在理工科院系不太可能一蹴而就,但作为一个奋斗目标,通过依靠广大学生骨干,通过指导学生组织,立足院系实际开展有益的活动,就一定能够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期待着看到呼吸北大同样的空气养分,能够成长起来一批批不一样特点却一样优秀的文理科学生!

 

作者:陈征微  北京大学工学院团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洁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