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2008年5月4日,北京大学高级团校学员代表与校团委副书记孙明老师一起,在校团委221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北大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与会学生踊跃发言,从各个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及学习体会。下面是此次座谈会的发言摘要:
张 慧(国际关系学院2005级本科生):总书记视察北京大学时提到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他希望以北大学生为代表的当代大学生胸怀天下,立足当下,将对于民族国家前途的思考根植于这个时代,根植于中国的具体国情。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实力的增长、软实力的上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都将21世纪的中国定位在“崛起”的路线上。作为中国人,当然会感到自豪,甚至有些时候表现为冲动和自满。纵观历史,每个大国崛起的时候几乎都伴随着民族主义的膨胀,这既符合心理学也符合政治学,是面对国际局势中地位变化的调试阶段。每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在摸索最适合本国的发展模式。经过近60年的努力,中国的发展轨迹逐渐清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被概括为“北京共识”并被广大发展中国家参考和借鉴,在许多学者眼中,中国已经走出了发展中国家阵营步入世界强国的行列。
总书记在这时候提出“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这是嘱咐我们要冷静地面对国家发展,平和心态。弘扬爱国主义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路线不动摇,坚持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实际情况不动摇。在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保持头脑的冷静,客观对待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实力的上升。在对外交往中继续保持谦虚友好的心态,树立一个文明古国和教育大国的儒雅形象;在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中刻苦努力,全国一心,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张 硕(经济学院2004级本科生):在“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了北大校园亲切看望师生。在这里,他向我国当代青年作了殷切嘱托,提出了四点希望,使得自己以及在场和不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鼓舞和感动。
89年前那振聋发聩的呼号至今犹然在耳,89年前中国青年的那种壮志豪情、澎湃热血正在得到继承、弘扬。当时间的指针指在2008的时候,在改革开放的第30个年头,中华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豪情和信心阔步走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历史瞩目青年,时代呼唤青年,责任期待青年,波澜壮阔的事业等待着年轻人来搏击沧海、施展作为。这既为当代中国青年创造了一个宏大的舞台,也对当代中国青年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究竟成为一个怎样的建设者,究竟如何成长为“五四”薪火的传承者?这是我们当代青年共同的课题,值得所有青年认真思考:
今天的我们要成为热血澎湃而又理性爱国的青年人。今天的中国青年需要有大国公民和时代青年的成熟和理性,按照胡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刻苦学习、发奋工作、支持奥运的实际行动”。
今天的我们要成长为勤学善思而又勇于实践的青年人。青春是学习最好的时光,广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过硬的本领是我们将来建设国家的根本。开发开放的西部需要我们,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需要我们,腾飞的中国需要一群躬行不辍、知行合一的青年。
今天的我们要成长为继承传统而又敢于创新的青年人。中华民族和中国青年在历史的发展中积淀了大量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有必要也有义务将这笔无形的资产继承好、发挥好。而与此同时,瞄准先进、争作一流更期待着我们善于创新,在科教兴国、自主创新的蓝图上挥洒才智。
今天的我们要成长为奋发有为而又甘于奉献的青年人。伟大的时代呼唤着青春的业绩。今天,十万中国青年志愿者挽起臂膀,高举火炬,用真诚的微笑打造北京最好的名片。2008年的奥运赛场上期待着青年的微笑,古老的中国期待着成长起来的一道播种理想、奉献青春的风景线。
吕原野(生命科学学院2005级本科生):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努力造就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依托”。我们知道,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也是人才竞争空前激烈的世纪,如何让我们的国家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牢牢把握发展的道路,归根结底是要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北京大学的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努力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努力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人才”,不是一句空话,而要身体力行,从我做起。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在提高综合素质上狠下功夫。既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又积极陶冶文明素养,既努力增加知识积累,又积极加强品德修养,既努力锻炼强健体魄,又积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一句话六个方面,简洁而又辩证,内容深刻,发人深省。作为一名正在求学的青年,在注重知识汲取的同时,我们还应特别注意培养道德情操、提高身心素质,让知识积累和能力储备相辅相成,让才华见识和品格心胸相得益彰。只有真正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才能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厚积薄发,成为一名经得起祖国考验的“高素质人才”。
孙启明(数学科学学院2005级本科生):
在这里,我想讲一个故事。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费马大定理,17世纪的一位法国数学家,提出了这样一个数学难题,使得后来的数学家一筹莫展。为了寻求费马大定理的解答,三个多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数学家们前赴后继,却壮志未酬。1995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安德鲁·
除了景
我的老师,去年刚刚获得“陈省身数学奖”的
要“引凤”首先得“筑巢”,一流大学就应该与之相对应的一流学术氛围。正如胡总书记在讲话中所说,要“进一步完善科研体制机制,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环境,切实把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出来。要广泛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及时了解国外最新学术动态和学科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学术成果的国际化水平。”
令人欣喜的是,北大一直在改善教学科研环境,提高学术成果水平方面进行不懈的尝试和努力。许智宏校长在建校11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希望北大师生“放下一己之私利,目光远大,胸怀宽广,勤于思考,脚踏实地,奋发图强”。让我们一起守护这块学术圣地。
李 勰(社会学系2005级本科生):5月3 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北大考察,我有幸站在了总书记身边,近距离聆听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总书记希望北大师生“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进一步强调:“当前,要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刻苦学习、发奋工作、支持奥运的实际行动”,点明了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实践的密切联系。
作为一名社会学系的学生和负责北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学生骨干,我想从学科专业和学生工作的角度谈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培养正确的爱国主义精神。
当代中国,已经从传统的乡土社会慢慢走向社会管理组织的公共服务性机构状态。爱国的内涵除了天然的共同血缘与文化关系造就的民族认同感,更包含了对作为社会共同体及其管理组织的尊重与认可,从而焕发出来的公民之间一种彼此关心、为群体利益着想的公共精神。
那么,如何在新的社会共同体和公共精神的语境下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一个重要的手段。社会实践不仅使大学生能够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状况相结合,同时也能够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从而更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精神。每年北大都有不少实践团队前往一些革命圣地开展“红色之旅”的实践活动,通过探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信念;还有一些实践团队通过社会实践深入回顾改革开放历程,激发理性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随着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中国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更加需要大学生作为负责任的知识精英在民众中发挥导向作用,做理性爱国的表率。这就要求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更加积极和理性地参与公共事务,培养群体意识和理性思考的品质,用思考和实践的力量化作爱国主义精神的能量,为共同营造和谐世界作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