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 要: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加快西部和基层发展的战略方针,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新的舞台。在此背景下,高校毕业生选择到西部和基层就业,不仅仅是实现就业的权益之计,也不仅仅是奉献,而是成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西部 基层 高校毕业生 人才
所谓人才,是指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人。高校毕业生受过良好的教育,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具备成才的基本条件。但要最终成才,还要有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甘于奉献、能吃苦、能拼搏的精神,特别是要有将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高校毕业生要想能所学有所用,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必须要有干事业的平台。所谓“玉不琢不成器”。高校毕业生必须在社会实践的熔炉中锻造打磨,才能百炼成钢。因此,就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这并不是人才已经饱和,大学生已无用武之地。实际情况是,当高校毕业生的传统就业观念导致他们在东部和大中城市无业可就之时,在广大西部地区和许多基层单位却普遍存在有业不就的情况。其实与东部和大中城市就业岗位僧多粥少的情况相比,西部和基层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就业空间。特别是国家西部大开发计划的实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了更好的创业平台,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施展智慧和才华奉献社会提供了舞台,对他们的成才起着重要作用。
一、西部和基层的发展是高校毕业生成才的重要机遇
国家与社会的需要,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条件和驱动力。个人的发展只有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其贡献才能得到国家、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才能成为有用之才。个人的选择越是符合社会需要,创造创新的可能性越大,成为人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鼓励和支持信息产业的发展,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敏锐地抓住机遇,在信息产业领域做出了重要成绩,创造了巨大财富,成为时代骄子。时势造英雄,高校毕业生只有把自己的成才理想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质,更好地实现人生理想与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社会已取得了全面进步,但地区差异比较明显,贫富分化较为严重。如何在社会整体财富较快增长的同时,实现平衡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求加快基层和西部的发展。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6年度人力资源开发报告》中指出,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3/4是靠人力资源,只有1/4是靠资本设备[①]。在西部和基层,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才紧缺,需要广大高校毕业生投身其中。对于广大高校毕业生而言,能用自己所学为西部和基层的发展做贡献,不仅仅意味着就业,更是个人发挥特长、实现理想和抱负的难得机遇。
相对于过去的大学生,信息时代的高校毕业生可以从更多渠道获取知识和技能,其知识水平等方面的素质能力相对较高。但是,也正是由于物质条件的优越,缺少再在社会上尤其是在基层社会摔打磨砺的经历,当代高校毕业生在心理承受力等方面却要较以往的毕业生略逊一筹。因此,当前高校毕业生更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选择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的最佳切入点。充分把握国家发展的机遇,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和基层工作中多多磨练,从磨练中汲取成长的营养,把自己练就成为更具发展潜力的全面型人才。
二、西部和基层为高校毕业生成才提供了重要平台
人才的成长需要一定平台。只有拥有一定的平台,个人才可能发挥其才智,取得一定成绩,甚至干出一番事业。没有一定的平台,一个人即使自身条件再好,也会英雄无用武之地,无法发挥其才华,更不可能有所成就,最多只是潜在人才。况且,人的才能用进废退,不善加利用,久而久之,自身的才能将逐渐弱化,最终“泯然众人矣”。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东西差距和城乡差别较大,西部和基层的条件远不如东南沿海地区,许多人毕业后都不愿到西部或基层就业。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东部大中城市人才需求增长的相对稳定,这些地方已不可能吸纳所有高校毕业生,不可能为每一个毕业生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这种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在更广阔的空间寻找就业机会和事业舞台。
目前,西部和基层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才短缺问题。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西部地区每万名劳动者中拥有中专或初级职称以上人员仅为92人,是东部地区的1/10。1998年西部地区科技人员状况是:从业人员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全国为3.5%,东部地区为6%,而西部地区为3.05%;县以上研究与开发机构,全国为5778个,东部地区平均数为238个,西部地区平均数为118个;县以上研究与开发机构中从业人员全国合计为935159人,而西部地区只有22448人[②]。可见,西部地区的人才数量不仅低于东部地区,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和投资增长的驱动,西部地区的人才需求将有较快增长。据国家人事部估计,仅十五期间,西部的人才需求即增加400万,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40万。基层人才队伍的现状也与西部地区类似。西部和基层人才总量的不足以及人才需求的较快增长,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和基层就业,并不是权益之计,而是把握人生与事业发展机遇的重要选择。一般认为,“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其实不然,人才从较好的地方流向较差的地方(权且称为“逆向”流动),常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效地施展自身才华。实践中,那些“逆向”流动的人往往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实现了更大的人生理想。台北新竹的发展程度低于美国硅谷,但许多从台湾去美国留学的学生还是回到台北新竹,推动了台湾IT产业的飞速发展,他们也由此步向成功。北京中关村无法与硅谷媲美,但很多从硅谷回到中关村的大陆留学生取得了比他们在国外的同行更骄人的成绩。尽管与东部大中城市相比,西部地区和基层的整体条件有一定差距,但同样能提供更适合的空间和平台,发奋其中也更容易创造和实现自身价值。
三、政策支持为高校毕业生在西部和基层成才提供了重要保障
政策是国家战略的反映,对人才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通过实施一定的人才政策,广泛吸收和培养各类急需紧缺的人才,为特定目标服务。而特定的人才政策,也为人才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合理有效的政策在推动地区、行业发展的同时,也成就了个人的发展。
近年来,为加快西部和基层建设,中央和各地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和基层建功立业。例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以下简称《意见》),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即给予了多方面支持,主要包括四点。一是取消户口限制,基本解除了高校毕业生“下得去、上不来”的担心。二是提供干事业的机会,使高校毕业生有了施展才华、服务社会的舞台。三是财政支持,缓解了高校毕业生经济压力。四是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为高校毕业生的成长成才开辟了通道。《意见》出台后,各地各部门以及有关高校都分别制定了配套政策或措施,为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奉献社会、实现自我拓宽了道路。以北京大学为例,其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做贡献的措施相当有吸引力:“对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工作满两年,经考核合格报考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3年合同期满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可推荐免试入学;对今年响应国家号召奔赴京郊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学校将给予表彰与奖励;对3年合同期满愿意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的,学校将继续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接收手续齐全、签定就业协议书的,学校为其办理就业派遣手续”。[③]
总的说来,这些政策和措施对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首先,作为人才成长的重要导向之一,为个人努力奋斗指明了方向。其次,提供了舆论和财政支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了更好的社会氛围和物质基础。再次,为个人施展才华搭建了舞台。最后,为个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障。
四、实践表明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西部就业大有可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实行自主择业的政策以来,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宽松,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少。这也是造成人才主要集中在东部大中城市的主要原因。尽管如此,仍然有不少满怀理想、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毕业生主动到基层和西部去。他们结合实际,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施展才华,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很好地实现了他们自身的价值。
比如,现西藏自治区常务副书记、常务副主席胡春华,1983年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即申请到西藏工作。当时正值改革开放的第五个年头,祖国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东部地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经济发展蒸蒸日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十分需要高层次人才。而经历十年文革动乱,国家青年人才十分紧缺。这使大学生无疑成了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作为文革后毕业的第三届大学生,头顶最高学府的光环,胡春华完全能在东部地区找到十分理想的工作。但为了报效祖国、献身边疆建设的理想,他毅然踏上了远赴西藏的道路。西藏天高路远,自然条件差,物质匮乏,生存环境恶劣。西部大开发之前,来自中央的支持力度相对有限。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胡春华选择到西藏就业。在西藏工作期间,胡春华不顾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深入各地开展调查研究,不辞辛劳,长年奔波,跑遍了西藏绝大多数地方,对西藏各地的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指导,用自己的辛勤与汗水,浇灌出了一片硕果累累的天地,在奉献中很好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胡春华的选择表明,无论何时,西部都是一片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高校毕业生不去西部、怕去基层的主要理由,主要是认为西部和基层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观念落后、市场环境差、人力资本薄弱,开展工作很难,要干出一番事业更难。无可否认,同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相比,西部在基础社会等硬环境和人力资本等软环境方面的确有诸多不足,但创业本来就意味着需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付出艰苦的努力。即使在首都北京,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的情况下,也不是人人都能创业成功。变不利条件为奋斗的动力,更难能可贵,也更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只要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合理利用资源,勇于开拓创新,在西部和基层同样能做出一番事业,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例如,现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吴奇修,1987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申请回到家乡——湖南省涟源县工作。1995年,他又申请去该县南部贫困的石门村任该村党支部书记,立志要改变该村贫困落后的状况。此后的七年中,吴奇修多方奔走,积极实践,带领村民兴办了近30个工业企业,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欧洲,人均收入由460元提高到8600元,成为全省首富村和全国文明村。吴奇修将一个落后、封闭、贫困、边远的小山村变成全国闻名的小康文明村,自己也因为工作上的突出表现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还有许许多多的高校毕业生像胡春华、吴其休等人一样,在西部和基层取得了优异成绩。实践表明,只要艰苦奋斗、勤于实践,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不仅可以有所作为,而且能够大有作为。近年来,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为祖国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作贡献,国家采取了更积极有效的引导和鼓励措施,为广大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建功立业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只要我们勇于承担历史使命,抓住机遇,努力创新,一定能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西部和基层找到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成为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人才,更好地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
作者:陈应武 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王 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年2月版。
[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
[3]孙 懿:《西部开发过程中的人才政策调整》,《民族研究》,2000年第5期。
[4]叶俊良:《关于西部地区人才政策的思考》,《经济师》,2001年第9期。
[5]刘 俊:《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战略体系,满足西部开发人才需求》,《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