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作者:于晓凤 发布日期:2010-12-14

摘要: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素养培养工作至关重要。根据当代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应侧重从他们的生活关怀、成长关心和成才锻炼入手,使之在相关实践中体会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进而自觉培养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生活 成长 成才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肩负着国家和民族发展兴旺的重任。这一群体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的高下,对未来社会政治、思想与道德领域无疑将产生重要影响,并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其他领域。因此,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素养的培养问题,就显得非常必要。尤其在市场经济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甚至有人提出:大学只要完成好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就是成功的。把大学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忽视包括思想政治和道德素养在内的素质教育,这种偏颇的观点从反面反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素养培养工作存在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和研究。

对于一个社会的进步而言,培养直接推动经济发展的技术和专业人才无疑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然而,经济发展不是社会发展的全部,单单依靠经济发展不能保证产生社会长期稳定发展。文化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张力,是经济发展的补充和推动力量。文化的内核是思想政治与道德,缺少思想政治和道德作为灵魂,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文化对社会的润泽、鼓舞与凝聚作用,依赖每一个社会个体内在于心灵深处的道德和政治思想观念,进而通过他们的行为体现出来。因此,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出发,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素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对个人来说,精神追求是最重要的需求之一。作为“社会存在物”和“政治动物”,人必然会在政治社会中寻找其精神世界的依据,因此政治思想和道德素养成为人内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价值观和世界观处于成型时期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培养,既符合他们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避免其受到其他不良思想影响的必要措施。青年群体是思想信仰开拓的重要阵地,大学期间的思想教育对于社会公民的未来走向和社会观念无疑将产生实质性的作用。

鉴于此,需要着力对大学生进行政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根据当代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应侧重从以下方面进行:

 

作者:于晓凤 北京大学哲学系团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