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必须端正苦难观

作者:王锦贵 发布日期:2010-12-14


 

摘 要:由于我国特定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大学生尚未完全成熟的成长背景诸因素,近年国内大学里出现了一些负面现象,这是大学生学习与成长中的种种压力所致。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压力包括:时代压力、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这些压力不但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与十六大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驰。要疏解大学生的压力,不仅要在客观上做好各项工作,还要引导大学生自身不断端正苦难观,强调自身素质建设。


 

关键词:苦难观 大学生压力 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本世纪的头二十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形势下党中央提出的一项英明的战略决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队伍中,作为肩负国家未来重担的大学生群体,自然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成员。因此,关注大学生,爱护大学生,努力解决当今大学生的重要问题,使其积极、健康成长,使之早成才、成好才,乃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


 

一、关注点缘起


 


 

笔者对苦难观问题的研究,主要是源于中学母校的百岁华诞。200310月,我回到河南省尉氏三中。应母校要求,题写了四句人生感言,并围绕“四句话”做了一场学术报告。我的四句话是:“苦难是财富,目标是动力,勤奋孕育智慧,知识改变命运”。


 

这“四句话”可以说是个人多年来的一点感悟。和当今高校的许多大学生一样,数十年前,我也来自贫寒的农村。回想起五、六十年代艰苦奋斗的农村社会实践,特别是回想起由小学到中学坎坎坷坷的“求学之路”,我何止是对“苦难”二字并不陌生,诸多往事简直历历在目。然而,对于“苦难”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却一直没有深入、系统地思考过。或许是由于那次“报告”前确实做了一些认真的准备,也或许是由于那次“报告”后在母校师生中引起了始料未及的强烈反响,我不仅由此对“苦难”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由此增进了新的理解。


 

对于大学生苦难意识的日益关注,不仅与我在北大担任本科生的一线教学有关系,也与平素同大学生们的直接往来有关。直到现在,我每年都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而且至今还担任着研究生的班主任。在与同学们的广泛接触中,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逐渐引起我的注意,并且开始深入思考出现这些问题的症结。


 

大学生既是承载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也是承载社会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在最终成才、体现自我价值等主观愿望方面,这个“特殊群体”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但是,由于我国特定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大学生尚未完全成熟的成长背景诸因素,近年国内大学里出现了一些虽不普遍却也并不罕见的令人担忧的负面现象:苦闷、彷徨、焦虑偏执、脆弱,于是乎休学者有之,退学者有之,轻生自杀者有之,甚至凶杀恶性案件者也有之。这些非同寻常的问题实在是触目惊心,它不但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与十六大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驰。


 


 

二、大学生面临诸多压力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这些不健康的负面现象呢?学界普遍认为,这是由于种种压力导致。但是究竟基于哪些压力,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法不尽一致。我认为,如果从整体上看,最基本、最主要的是基于以下四种压力。


 

1、时代压力


 

当今世界正处于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整个社会文明节奏大提速:新知识、新理论层出不穷, 知识老化的周期不断缩短,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不论是什么人,稍不留神,就会落后于汹涌澎湃的信息潮流。虽然这是信息时代所有人都面临的问题,但由于大学生是处于成熟与不成熟、独立与不独立之间的特殊群体,特定的时代背景使他们承受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他们一方面必须努力做好在校学业,同时还要关心所学知识能否适应未来需要;一方面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信息时代获取新知的基本素质(即相应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一方面必须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必须把自己塑造成为能够融入和谐社会的新一代合格人才。诸如此类的高期望值,必然给他们带来心理的紧张和压力。


 

2、生活压力


 

所谓生活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经济压力。学生上学的费用一般来自于家


 

庭。由于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变化,大学所需费用明显提升。如果说这些费用对于来自一般地区的学生已经有所影响,对于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则影响更大。在一些贫困地区甚至出现了高中生拖累全家,大学生拖垮全家的现象。这对于尚未自食其力的大学生来说,自然要造成一定压力,尤其对贫困生会造成更大压力;第二是自理自律压力。目前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高考指挥棒的无形影响,学习就是一切,长期忽视一般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生活技能。因而不少人缺乏自理和自律能力,很多人不会或不善于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于是一旦离开家庭的呵护照顾,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面对挫折和新的环境,往往缺乏相应的自我调节能力,因而也就形成了这部分大学生的压力源。


 

3、学习压力


 

学习是大学生群体最基本的任务,尽管这一压力的强度有张有弛,并非永恒不变,但由于持续时间很长,其影响之大不可低估。尤其是很多大学生为了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还必须进一步创造条件,还要作出进一步努力。他们或是拼搏于考研、考硕博连读,或是参加各种技能的培训班,为的是努力获取各种证书(如计算机、外语、律师、会计等证书)。过多的学习头绪、过重的学习任务,都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


 

4、就业压力


 

21世纪既是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竞争加剧:竞争择业,竞争上岗,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整个社会处于激烈竞争之中。在这一背景下,连续多年的扩大招生本来已经加大了大学生竞争就业的力度,由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特别是城市里大量下岗职工的出现,使得就业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尤其在大学生、研究生择业相当集中的单位(三资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党政机关),以及择业相当集中的地区(北京、上海、沿海发达地区),已经逐渐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严峻局面。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也是形成大学生诸多压力中最主要的压力源。


 


 

三、全社会应努力营造疏解大学生压力的理想空间


 


 

要疏解大学生的压力,应该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入手,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最终奏效。仅从客观的社会要素来看,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1、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奠定健康成长的稳固基石


 

大学生处于涉世之初,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是一个不太成熟、可塑性较强的群体。就高校思想工作而言,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生分配,围绕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有许多工作要做,而且应该一抓到底。例如为了引导学生树立远大人生目标,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有必要经常开设社会上典型人物与典型事迹系列讲座,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又如学习动力主要由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三要素构成,学习动力又是内在、持久的发动机,有必要针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理想和信念教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提供优良环境,培养综合素质


 

21世纪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了适应这种需要,高等院校必须彻底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也就是说,必须把以往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育方式,转变为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的教育,亦即转变为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并重的综合素质教育;其次,高等教育必须坚持教学相长,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创新教育环境让大学生在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中,通过相应的学习活动,增长见识,增强才干,使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积极适应社会需要


 

要造就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高度重视合理的课程设置。近年来,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下了很大功夫。经过不断的调整、改进,很多学校已经形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大部分,或是形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公共选修课等四种形式。这种变化对于告别旧时代那种过分单一的条块分割的教育模式,对于为当代社会培养出大量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科学的课程设置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的课程设置还存在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提高。


 

4、切实解决大学生尤其贫困大学生生活困难


 

我国大学里出现贫困生、特困生,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这些学生大多来自贫穷农村或贫困山区,生活水准一般处于当地贫困线以下。由于几乎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异常艰难,学费成为押在他们身上的沉重负担。为了帮助这些大学生完成学业,许多省市和学校相继采取了奖、贷、助、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绿色通道”等多种措施。然而由于这支贫困大军人数多、难度大,仍然无法从根本上使所有学生摆脱贫困的压抑。从根本上说,贫困生源于我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国情。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决非权宜之计,必然是一项需要高度关注的长期性工作。


 

5、努力作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不但是人力资源中的重要资源,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永久动力。但是,毕业后寻找工作不仅成为近年来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也成为他们最烦心的巨大压力。就业趋难固然与某些人才需求市场呈现萎缩或近于饱和的客观因素有关,也与大学生择业种类、择业地区过于集中有关。几乎集中于同样的单位,几乎集中于同样的地区,这样的竞争能不尖锐吗?


 

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力合作。其中,除了高等教育自身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外,既需要上级正确的政策导向(例如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西移”、“下移”、自谋职业等多元化就业途径),也需要建立更加合理、更加高效的就业指导机制,更需要大学生改变以往过于单一的就业模式,到最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去。归根结底,一是就业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大学生也需要进一步适应社会就业市场。


 


 


 

四、大学生自身必须端正苦难观


 


 

疏解压力的渠道,单就大学生主观因素来说,必须强调自身素质建设。而在当前情况下,笔者以为最主要的问题是端正苦难观,尤其在以下两个方面应该提高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


 

1、艰难困苦永远与人为伴


 

我们必须有一个十分清醒的理念:艰难困苦乃是“不速之客”。它不邀而自来,如影随形,不离左右。无论你愿意与否,艰难困苦总是与人为伴,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艰难困苦伴随着人的一生,既无处不在,又无时不有。


 

所谓“无处不在”,是指艰难困苦反映于人生各个层面。约略言之,譬如有物质生活上的艰难困苦,有学习压力上的艰难困苦,有就业上的艰难困苦,有工作中的艰难困苦,有人事纠葛中的艰难困苦,有感情挫折上的艰难困苦,有信仰危机中的艰难困苦,甚至会“祸从天降”,从不可预料的某个方面突然爆发极其严峻的艰难困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所谓“无时不有”,是指艰难困苦反映于人生各个阶段。就一个人而言,无论是幼小稚嫩的儿童阶段,还是奋发有为的青壮年阶段,抑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老年阶段,没有一个人能够彻底脱离不同阶段的艰难困苦;就不同时代的人群而言,社会背景固然会因为生产力的不同而发生巨变,但艰难困苦的挑战则依然存在,所不同者只是形式上的差异。例如从“三年困难时期”过来的几代人,其艰难困苦主要集中于“物质层面”;从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基本没有前辈那样“物质层面”的艰难,但优胜劣态的生存意识和各种各样的竞争压力,甚至比前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如其所言,他们的艰难困苦主要集中于“精神层面”。


 

艰难困苦的“无处不在”和“无时不有”,并不限于某一个人。无论是一个单位、一个地区,还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无不如此。没有任何人敢于宣布,某个地方或某个时期从来没有出现过艰难困苦。辩证唯物主义一向认为,物质是运动着的载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所有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其实,“运动本身就是矛盾”,艰难、困苦就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过程所含有的“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趋向”。由此可见,没有什么事物不包含有艰难困苦,没有艰难困苦,就没有整个世界。那种试图逃避艰难困苦的想法,那种企图与艰难困苦“绝缘”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既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绝对行不通的。


 

2、艰难困苦是人生宝贵财富


 

佛家“四谛”说中,讲述所谓、集、灭、道四种真理。其中之“苦谛”专讲人生疾苦,人一生下来似乎就掉入了苦海,终生离不开一个“苦”字。例如除了生、老、病、死之苦外,还有所谓“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要想彻底解脱痛苦,惟有涅槃(死亡)才可以达到彼岸。辩证唯物主义固然也承认艰难困苦的客观存在,但其态度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向上的。归结为一点就是:“苦”有新义,“苦”有价值,“苦”中有“乐”。着眼事本质,就人生健康发展的全过程而言,绝对离不开源于苦难峰巅的三道真理光芒的照耀。


 

源于苦难峰巅的第一道光芒:苦难是锤炼意志的利器。坚强的意志是事业成功的要


 

件,然而坚强意志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通过一点一滴的切身经历逐步锻造的,是在接触和解决社会问题中逐步形成的。古今中外许多有作为者,之所以与苦难有不解之缘,说到底,是以艰苦之境,悚动其心,坚忍其性,增益其所不能。许多事例印证了一条古训:“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艰难困苦乃人生熔炉,“钢铁”就是在这里“炼成的”。从这里铸就的意志实则比“钢铁”还硬,它可以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


 

源于苦难峰巅的第二道光芒:苦难中孕育着成功的种子。任何成就的取得,都不可


 

能一帆风顺,而辉煌成就的取得,则意味着更加艰难的拼搏,甚至意味着必须经过更大的挫折和失败的磨练。经过苦难的考验和洗礼,人们会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仅变得更加坚强,还会积淀智慧,使头脑变得更加聪明。无数事实已经证明,苦难中埋藏着成功的种子,成就往往孕育在不断地克服困难之中。司马迁在他的《报任安书》里,从文王演《周易》,到《诗经》的形成,一连列举了许多对中国古代文化有卓越贡献的大家们,他们的成就无一不是艰苦奋斗的产物。现代中国的历史又何尝不是如此:没有三十年代雪山草地的苦难洗礼,就不可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没有六十年代“困难时期”天灾与人祸的刺激,自力更生精神就很难得到举国上下的进一步继承和发扬,震惊世界的“两弹一星”和遨游太空的“神州五号”、“神州六号”同样不可能成为现实。


 

源于苦难峰巅的第三道光芒:苦难意识是制约麻痹堕落的克星。“苦难”中不光埋


 

藏着成功的种子,还生长着继续进步的基因。由苦难衍生的忧患意识首先是清醒剂。无数事例已经证明,取得成功不易,成功后保持清醒头脑更难。一个人如此,一个部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如此。这是因为胜利之前,苦难当头,神志清醒,易于奋发向上;胜利之后,容易出现苦难“消失”的假象,因而斗志松懈,极易贪图享受乃至堕落。人有了忧患意识,就会高屋建瓴,兢兢业业,不会陶醉于眼前“小胜”而故步自封,更不会贪图享受而自甘堕落。忧患意识又是发动机。这种源于苦难的意识,历来与长远的安全观念存在天然的内在联系。有了忧患意识,就会居安思危,从而再燃生命之火,进一步激发内在潜能,就会因憧憬光明未来而追求更高层次的完美。


 

质言之,要疏解目前大学生的压力,既需要外部环境,也需要自身因素。外部环境再好,最终也还是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笔者之所以特别呼吁大学生“必须端正苦难观”,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不止是疏解当前大学生压力的一条重要渠道,更是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文化层次乃至充实今后人生的一条不可逾越的必由之路。


 


 

作者:王锦贵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


 

责任编辑:孙 明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年版。


 

[2] 毛泽东:《矛盾论》,见《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3] 班 固:《汉书·司马迁传》,中华书局,198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