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与前瞻

作者:王浩雷 曾嘉坤 发布日期:2010-12-14

要:本文在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形成基础、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并探讨了当前高校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举措。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价值观 和谐 社会主义荣辱观


 


 

价值观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发展之源。随着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学术界通过问卷调查、案例分析、文献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既达成了很多重要共识,也产生了不少分歧,存在着一系列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1、价值观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关于价值观的定义主要侧重五个层面,一是矛盾说,是指一定主体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二是需求说,是个体以自己的需求为基础而形成的对客体的重要性做出判断时所持的内在尺度;三是文化说,是社会文化中相对稳定、代代相传的因素,往往成为社会群体的“集体无意识”现象,是团体精神或民族性格的基石;四是核心说,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对人生的意义、人生的追求、人生的理想和价值取向的根本表达;五是心理说,既是个体的选择倾向,又是个体态度、观念的深层结构,它主宰了个体对外在世界感知和反应的倾向,是重要的个体社会心理过程和特征。


 

由此可见,价值观作为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价值主体(人或社会)自我意识和自我需要的基础上,在对于客体进行价值判断时所依据的一系列最基本的准则或尺度,是个体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现象的综合反映,对人的社会活动起着行为导向或规范的作用。


 

2、大学生价值观的定义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既有紧密联系又独具一格,与普遍意义上的青年价值观也不完全一致。大学生价值观是大学生群体所共同持有的对周围世界中人、事、物的基本看法,是大学生区分对与错、好与坏、违背意愿或符合意愿的观念时所依据的一系列对价值和价值关系的理解和追求。大学生价值观是影响大学生行为目标、选择行为方式以及解释行为结果和意义的核心因素。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基础


 


 

价值观的形成有两个直接的前提条件: 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之间关系的认识、体验)和自我需要(个体对自己存在和发展的觉知、愿望、目标),这两个条件都是通过社会化过程得以形成和实现。具体而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基础可以从时代环境、社会整合、群体共性三个维度来考察。


 

1、潜移默化的时代环境影响


 

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敏锐的触觉、先锋的文化意识等特点,促使其易于不自觉地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也因此成为社会变革和文化交融的“晴雨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青年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发展愿望不断增强,但由于社会转型期所具有的不完善性和不稳定性,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逐渐增多,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交锋日益加剧,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心由高度政治化、道德化的价值取向转变为以利益为基础的功利倾向,进而从根本上推动了大学生价值观“自我意识”和“自我需要”的强化和发展。一方面,面对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从群体认同逐渐被市场认同所替代,市场效能上升为价值判断的主要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大学生面临的巨大竞争压力,使大学生的“自我需要”从天之骄子的象牙塔回到充满竞争抉择的现实生活,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基本逻辑起点。同时,转型期的社会分化也引发了青年群体的分化,从而形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复杂化、现实化发展的社会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文化交流的曲折发展,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在保留民族特色和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将会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深刻地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80年代初,西方思潮伴随着国门的初开逐渐涌向国内,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尼采、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等为代表的西方经典论著,引发了大学生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出现了崇尚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西方现代市场竞争理念和后现代主义文化等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更为强烈,其中主要有:实用主义、自由主义、民主主义、个人主义、道德相对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非理性主义、狭隘功利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等[1]


 

2、目标导向性的社会整合


 

当代大学生处于高度社会化阶段,其价值观的形成依赖于制度、政策、教育、宣传等各种因素的社会整合。党和政府一向重视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紧密相关的教育制度、就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了具有明确目标导向的体制环境。同时,以高校为主要场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以媒体为主要平台的社会舆论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并促使大学生价值观在整体上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保持基本一致。然而,在社会整合过程中,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可控性。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各领域的竞争压力逐步加大,其价值观的功利化、复杂化倾向有所加重;另一方面,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和苏联教育模式的传统德育工作,其教育理念和方式往往也跟不上学生思想状况的变化,正面临着由价值观整合力量弱化所导致的现实困境。另外,在信息化浪潮的巨大冲击下,尤其是随着网络的普及,舆论、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日益明显,加速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


 

3、大学生自身的群体共性


 

除了环境影响和外界引导,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还源自大学生本身的群体共性,主要包括青年的“青春性”和基于独生子女的社会性。青春性具有开放、先锋与叛逆、情绪化的两面性,前者决定着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新一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必然是趋新求新、引领时代潮流的;而后者则易使大学生放纵自我、缺乏理智,因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疏导必不可少。同时,当代大学生多来自于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独特的成长环境也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一方面,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有利于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由于父母的溺爱、家庭期望值过高,使得大学生容易出现任性自私、贪图享乐、集体观念淡薄、心理负担过重等问题[2],大学生价值观理想主义的消失和世俗主义的流行的根源由此可由。也有学者指出,由于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对经济保障的强调逐渐减弱,而归属感、自我尊重和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将变得愈益重要[3]


 


 

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基本特点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在具有时代特色和群体特点的基础之上,呈现出多元化、本体化、现实化、矛盾性和可塑性并存的状况。


 

1、多元化


 

多元化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最重要的特点,包括群体价值观体系的多元化和个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两个层次。当代大学生群体本身的非均衡性,决定了不均衡发展与不同层次的观念冲突,大学生群体价值观体系的建构,已不是以某种价值观为核心的单一价值观,而是处于以多元价值观为基础的兼容性状态;同时,大学生个体也普遍存在着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等特点。诚然,由于存在着共同的生存环境、文化底蕴、教育背景和竞争压力,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并不是完全散乱的,而是在基本认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以追求自我实现为共同目标的多元化,是在实现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充满宽容精神、合作精神的多元化。而这种多元化趋势也带来了不少问题,造成部分大学生政治不坚定、成才意识模糊、信仰迷惘、自信缺乏,尤其是对社会道德约束和集体组织生活产生反感,并削弱了理论说服力和榜样感召力[4]


 

2、本体化


 

本体化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需要的张扬,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带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怀疑精神。当前,效率、竞争和资本等在传统教育中较少提及的概念已颇受大学生推崇,个人努力、独立思考、自主判断、自我选择、自我奋斗等观念更为强烈使得大学生更注重自我享受、自我发展和个人意愿的表达,更加关切正当的个人利益。本体化的价值观虽不再推崇无条件的、绝对的奉献,但并不等于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主导、以自我价值实现为载体,兼顾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新型集体主义。因而,民族大义、社会正义、集体荣誉感仍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灵魂。出于对个体的尊重,大学生善于由己及人,相互之间充满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整体上呈现出充满竞争同时又不缺关爱的群体氛围。当然,本体化的趋势也可能造成部分大学生过分追求自我价值,盲目追求高消费和及时行乐,迷失在自我满足中;过于自负或自卑,我行我素,自我束缚,不愿与人交流,心理疾病严重,个体的发展方向偏离健康的轨道。


 

3、现实化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人们的道德目标趋于务实,更加注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加上当前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优胜劣汰的现实,都使得大学生的优越感明显淡化。大学生价值观普遍现实化,以客观效果和实际效益作为评价人和事的尺度,由追求理想转向注重实惠,由重精神重荣誉转向重物质重务实。大学生价值观现实化既是社会现实潜移默化的结果,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应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受现实化影响明显,政治理念总体趋于成熟,比较注重政治权利和民主意识,但政治参与热情降低,政治目的功利性强[5];现实化特点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中也有突出体现,毕业生首先考虑的是待遇好的职业或去向,在校大学生热衷于上各种辅导班、考取各种文凭为求职铺路,往往不能构建合理的求学计划,潜心攻读专业的风气减弱。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价值观现实化可能导致大学生迷失前进方向,对现实利益趋之若鹜,对具体利益斤斤计较,忽视对自身素质的全面完善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准备。


 

4、矛盾性


 

大学生价值观的矛盾性主要体现在个体人格价值观的非同一性上,观念和行为相脱节,具有明显的双重性。大学生往往指责社会的不公,却回避自己的责任;赞同呼吁改革,但在改革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时却又不肯让步;对自我多采取肯定性评价,对他人却常采取否定性评价;自律能力差,容易自我放纵。矛盾导致困惑,个人取向和社会取向的矛盾冲突、理想憧憬与现实条件的矛盾冲突、外在功利与内在精神的矛盾冲突,都造成大学生价值选择时的困惑和迷茫。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得较为突出,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大学生价值观矛盾性的日益加剧。这种矛盾性充分体现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需求的复杂性,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不稳定、过渡性等特征。


 

5、可塑性


 

发展心理学研究指出,青年期发展的核心环节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及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时代正是人的自我意识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一般而言,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仍比较模糊,自我需要仍在不断调整中。大学生没有充足的实际社会体验,尚未形成完整而稳固的价值观念体系,更没有真正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深层动因。虽然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本体化特点突出,比较强调自我发展,排斥灌输式、强迫式的说教,但现实化和矛盾性的特点也说明,大学生的价值观是脆质的、容易改变的。通过长期耳濡目染的熏陶,或某个触动大学生心灵的特定环境,就可能引发大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需要的根本调整,树立全新的价值观。这种可塑性,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也蕴涵着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正面引导的必要性。


 

价值观是一个系统的思想意识活动,大学生价值观的上述特点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完整的有机整体。多元化是大学生价值观最基本的特点,多元导致个体的张扬,多元产生矛盾的冲突;本体化是大学生价值观最核心的特点,现实化和矛盾性是本体化特点的必然结果,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正是一种融合了多元化的起点、现实化的目标和充满矛盾性、可塑性的过程。


 


 

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趋势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前景如何?将产生哪些新特点?学术界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国外发达国家青年价值观的变迁历程,对其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1、在进一步分化中趋于整合


 

学者认为,大学生本身所具有的逆反心理以及强烈的自我实现欲望,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大学生价值观的独异性与非规范性特征仍将持续,开放性、先锋性、情绪性仍将是未来大学生价值观的独特因素,不确定性与非均衡性作为青年价值观发展的特点还将存在较长时间,青年自身的身心失范问题也将以更复杂的方式表现出来。今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异质性将进一步扩大,本体化将进一步加强,其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在促使大学生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得到社会的宽容与承认[6]。而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价值认定,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同,对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基础上各种规范的共同信念,加上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凝聚作用,中国大学生价值观在未来将实现深层次的整合。另外,未来大学生将把具有全球性特征的生活质量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追求与对社会的认同结合起来,形成相对趋同的价值目标。


 

2、 在进一步调和中趋于理性


 

学者指出,自我与社会的冲突和调适将是未来大学生价值观走向的主流,即以自我实现为外显形式,以社会整体利益为衬底和背景。大学生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之间互动的态势将更加明显,大学生价值观的叛逆、先锋意味将逐步收敛,接受反映时代潮流的主导价值观的辐射、调控,而主导价值观也将在一定条件下吸纳大学生价值观中有积极意义的成分,使社会因得到反哺而走向年轻化[7]。由于对冲突的不断调适,青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将得到提高,价值观念中的矛盾性也会由于在适应基础上的不断调和与统一而得到削减,社会价值观将更趋于务实和客观,道德观念将更趋于理性,会少一些盲从、被动,多一些沉稳和冷静;自控力、坚持性、进取性等也将明显增强[8];豁达、乐观且理智把握成才与择业机会将会成为主要的职业价值追求。


 

把握这种发展趋势,一方面,应当坦然面对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本体化的现象,鼓励大学生在正确树立自我意识和自我需要的基础上追求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应当从构建主导价值观着手,引导大学生价值观的整合,使之朝着理性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五、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大学生和谐成才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战略性、系统性工程。作为其主阵地,高校应当落实科学教育观,坚持以学生为本,明确育人目标,健全育人体系,优化育人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实现和谐、健康、全面发展。


 

1、明确育人目标,着力突出社会主导价值观教育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结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理论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从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矛盾性的特点出发,当务之急是加强社会主导价值观教育,既要基于、适合大学生的需要又要高于、引导他们的需要,要以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建立科学的自我意识和自我需要结构。要旗帜鲜明地引导大学生切实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常怀报国之心,常修立命之德,常存成才之志;要毫不动摇地引导大学生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激发蓬勃朝气,保持昂扬锐气,塑造一身正气;要坚持不懈地引导大学生培养和谐的人格以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引导方式上,要注重导向目标,坚持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并重;注重导向对象,坚持扩大育人覆盖面与关注个人相结合;注重导向效果,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难题相结合,引导大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实现文明生活、健康成才、理性报国。


 

2、健全育人体系,切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基础性和关键性的问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而思政教育也是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有力途径。以往思政教育比较注重观念的灌输,在方法手段上缺乏灵活性,不能真正触及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需要。构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体系,要注重系统性,打破思政系统各单位各自为战的封闭格局,整合工作资源,统一工作思路,营造价值观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环境;要发挥主体性,尊重大学生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实现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统一;要提高针对性,积极开展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理论研究工作,把握各年级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和实际需求;要增强创造性,根据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现实化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要着重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当前,尤其要集中精力解决好特殊群体教育、研究生群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思政教育等比较突出的问题。


 

3、优化育人环境,大力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3、优化育人环境,大力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空气养人”功能,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生动课堂。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符合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本体化的特点,能够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对陶冶人文修养、培养和谐人格具有显著作用。要大力发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与整合优势,构建主题教育机制,贯彻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理念,整体推进主题教育,营造浓厚氛围,扩大活动影响,大力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价值观教育内涵和育人成效;要重视发挥先进典型在价值观教育中的示范作用,将先进典型的宝贵精神升华为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动力源泉;要大力创新校园文化品牌育人机制,着眼青年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大力发展能够反映时代需要和党的号召、能够得到社会和学生高度认可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通过品牌的凝聚、引导和辐射效应,使主导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渗透到学生成长成才和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努力深化青年参与机制,引导大学生通过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无私奉献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要着力完善校园文化合力育人机制,切实加强共青团基层团组织建设,实现育人工作的全面覆盖、灵活覆盖、有效覆盖,并充分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功能和广泛联系学生的天然优势,使之成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先锋阵营。


 

作者:王浩雷 北京大学团委研究室与青年工作部部长


 

曾嘉坤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05级硕士生


 

责任编辑:孙 明


 

 


 







[1] 苗天慧等著:《西方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及防范对策》,《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0



[2]段怡萍著:《21世纪中国青年人的价值观》,载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S2



[3]杨雄著:《第五代青年价值观特点和变化趋势》,载于《青年研究》,199912



[4]刘玉方著:《转型期青年学生价值观念的新变化》,载于《 必须端正苦难观 >> << 北京大学青年流行文化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