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 要:近年来媒体对高校新闻关注度不断提升,尤其是都市类媒体对高校负面新闻的报导呈现出频度失衡和导向偏误的不良倾向。本文采用传播学研究中的抽样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以北京两大知名都市类报纸2005年4月到11月期间对相关重点高校的负面报导为例,挖掘其主要表现和特征,分析其主要方法方式,以此为基础,在提高理论认识、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工作内容等方面提出六点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都市类报纸 高等学校 新闻 内容分析 对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社会与高校之间的有形与无形的围墙逐渐被打破,社会媒体对高校的发展和变化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这种不断深入的关注和报导,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众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及高校现状的信息需要,对于反映校园生活的积极方面,树立高校及当代大学生的正面形象,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然而,由于社会媒体数量日益增多、行业竞争压力加大等原因,部分都市类媒体(尤其是都市类报纸),为了以敏感话题来吸引读者眼球,扩大报纸的影响力和发行量,更加热衷于报导乃至炒作校园负面新闻。兼之近年来高校教师及学生意外事件发生频率较高,部分都市类报纸往往在第一时间“爆料”,并附之以高密度的追踪报导,很容易促成某段时间的一个“热点”,在校园内和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这些“爆料”报导,对于关注高校的社会民众而言固然是一种信息的“满足”,然而对高校形象的塑造、校园稳定的维护、学生心理的调适等方面却有着消极的影响。总体看来,都市类报纸对高校负面新闻事件的报导和宣传呈现出一种频度失衡和导向偏误的不良倾向。其主要表现如下:
1、报导重心的正负失衡。为了更好的展开相关分析,我们采用传播学研究中的抽样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选取了A、B两份较为知名的北京都市类报纸,并将二者自2005年4月份至11月份关于某重点高校的相关报导作粗略统计如下:
A报的相关报导为105篇,其中正面报导、中立报导、负面报导分别为15篇、68篇、22篇。B报的相关报导为56篇,其中正面报导、中立报导、负面报导分别为12篇、25篇、19篇。
(注:此处的负面报导包括人身和物质伤害、校园不文明行为等相关内容)
从上述数字看来,两家媒体关于此高校的负面报导都超过正面报导,占据了相当的比重。尽管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着亟待改革的诸多问题,但报导主题如此偏重于非正面新闻,长此以往必然会误导读者,扭曲高校在社会大众中间的形象,让大学校园在大众心目中不再是学术和科研氛围浓郁、学生积极健康上进的校园,而成为充斥着不健康新闻乃至丑闻的场所。当负面报导充斥了读者关于校园信息的视野,并通过暂时和部分满足大众的猎奇甚至阴暗心理来形成畸形的阅读习惯和心态后,大众对于高校的正面宣传报导也会渐渐“不感冒”,转而对各类负面新闻形成过度偏好——这显然是一种报导重心失衡产生的恶性效应。
2、报导中的商业炒作方式。北京都市类报纸对于高校校园新闻的报导,可以更多的反映校园生活,满足受众对青年学生成长的关注,但如果一味考虑媒体竞争和吸引读者眼球的需要,就会陷入“炒作”的境地。如A报刊载过的《XX高校学生撕票发泄不满》、《男子XX校园内摆地摊遭群殴》等新闻报导,尽管事件本身与学生并无直接关联,或者事件牵涉的问题并不能全面、深入的反映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但上述新闻都有着将报导重点引向高校学生的倾向,容易对民众产生误导的效果;再如此类报纸大多开设“新闻热线”征集线索,甚至在报纸和网上公然标明“爆料人”、“爆料奖金”,这显然不利于客观公正的报导高校校园新闻。
3、报导中的采编技术运用。 热衷于高校负面新闻报导的北京都市类报纸往往会通过标题设置、版面大小、篇幅长短、图片效果等采编技术手法的处理,使负面新闻报导呈现的相对突出。主要包括:相对突出的版面安排,如A报关于某高校学生杀人事件的报导,刊载于社会新闻版头条,运用通栏题目,配以案发现场的两张图片,使整个文章占到3/5版面;引人注目的标题,如绝大多数负面报导都鲜明的冠以“XX高校学生”,并且多运用“坠亡”、“身亡”、“被杀”、“猥亵”、“嫖娼”等字眼作为标题;较为模糊的叙述手法,如此类报导大多没有确切的消息来源,多运用“据了解”、“有消息称”等词语进行模糊描写,等等。
4、在涉及学生自杀事件报导时的描述性报导趋向。我们发现,A、B两家比较有代表性的北京都市类报纸在有关大学生自杀事件的报导中,以普通的描述性报导居多,而反思性的深度报导和分析很少,且其描述性内容往往详细标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场景、死者情形、他人讨论、自杀留言等细节性因素,有的甚至是通过自杀现场的图片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有研究表明:对自杀方法的描述越详细,对大众的负面影响越大;而某些自杀地点经媒体曝光后,轻生者到该地赴死的记录明显增高。[①]一个例子可以为之佐证,今年4月某高校一位女生坠楼自杀身亡,而时隔半月后另一位同校学生在同一地点用同样的方式自杀身亡。纵然自杀原因不能一言道之,但北京都市类报纸相关报导所引发的模仿效应很可能成为一种推动因素。
5、校园极端负面事件报导中的偏误导向。一位B报记者在一篇关于某重点大学学生自杀事件的报导结尾说:“记不清这是今年第几个自杀的大学生了。在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悄然逝去后,人们往往慨叹自杀者脆弱的心灵,但有多少人能看到他们正背负着日渐沉重的学习和就业压力?XX曾坚强的与自己声带的疾病做抗争,曾梦想着给父母带来更幸福的生活,可在压力面前,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自己的承诺。希望这么多逝去的生命可以唤回人们对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建立一个真正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机制,帮助他们彻底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很明显,这种说法表达出对自杀者的同情和怜悯,且有着将自杀诱因指向父母、学校和社会等外在环境压力的涵义,很容易让有自杀倾向者感到自杀行为能够引起别人的重视,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显然是一种有待商榷的报导态度和导向。
6、对发生校园极端负面事件的重点高校重点“照顾”。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发表的《自杀预防-供媒体工作者参考》白皮书中说,名人的自杀案例对公众有更大的负面影响。北京市重点高校作为社会“精英”的聚集地,也具备某种意义上的“名人效应”,容易引起社会民众的关注。而A、B两家北京都市类媒体也认准这一点,在重点高校及其学生出现意外事件时往往更加关注之。如A报在今年4月到11月涉及学生自杀事件的17篇报导中,有四篇都是关于某重点高校的报导,且不管是在叙述语言还是报导数量上都超出了应有的限度,这就更有可能导致负面示范效应的出现,更容易将自杀行为在大学生中间“传染”。
关注不等于炒作,猎奇尤其是阴暗心理不能成为媒体成功的着力点。北京都市类媒体对于高校校园负面新闻不恰当的报导和炒作(尤其是关于高校学生自杀事件),会对校园的稳定、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很大危害。有学者曾经提出自杀行为的“维特效应”[②],反映出社会感应(模仿)是自杀行为的一个重要诱因。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杜尔凯姆也认为,“正是从自杀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才能找到个人自杀的根源与背景。”[③]自杀者的心态在具有类似体验的人心中容易得到共鸣,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成又未成的青年学生中间尤其具有较高的可模仿性,而新闻媒体的报导往往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学者研究发现,自杀率与媒体报导自杀事件有一定程度的关联,主要有几种表现形式:一,媒体的非小说形式报导后,公开和隐藏的自杀显著增加,尤其是高度宣扬和美化的自杀事件报导后,自杀数上升较大;二,自杀数上升的幅度在那些过度宣扬和报导的地区最大;三,媒体报导可增加后来的自杀率。[④]
就高校的情况而言,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方面媒体过多的报导这类负面消息容易使民众忽视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绩,而将更多的目光集中于各类负面新闻和不幸事件,给校方在相关事件的处理上增添无形的舆论压力,影响学校正常发展;另一方面,北京都市类报纸对学生意外事件尤其是自杀事件的信息传递容易形成较强的心理暗示效应,削弱原本和谐稳定的校园心理氛围,引发相关行为的连带反应。
大学校园作为一个特殊的社区,和成熟完整的社区相比而言是相对脆弱、敏感的地带,这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不成熟、社会角色不确定以及该社区成员成分过于单一化等原因密切相关。因此,北京都市类报纸的相关宣传报导在涉及高校这个特殊社区和大学生群体时,理应恪守传媒力量的职责,避免过多的负面新闻报导和炒作,发挥正面宣传的积极作用,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从另一个方面而言,高校在面对负面事件或突发、危机事件时(例如自杀等极端事件),需要尽量掌控媒体资源,具备应对都市类媒体负面报导的机制和方法,以减少新闻媒体对事件解决的负面作用,将都市媒体负面报导机制对大学校园和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减到最低。具体而言,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高度重视新闻媒体尤其是都市媒体对校园负面事件报导的可能作用,将其视为处理解决校园突发危机事件、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促进学生健康成才的重要环节。只有在认识上予以高度重视,才能在思考解决处理此类问题时做到全面统筹、有条不紊、措施得当。
2、深入调查研究当前新闻媒体发展和实务运作的规律及方式,严肃对待、认真总结高校遭遇历次意外事件时与社会媒体沟通的经验教训,建立新闻预警长效机制,成立专项工作队伍,提供制度保障并加大相应投入。
3、公开信息,主动出击。实行信息通报制度,在容易引发不良反应的负面事件出现后,通过网上信息发布、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可控渠道和方式在第一时间公布相关权威信息,澄清事实,统一媒体报导口径。
4、与相关媒体建立良性的沟通合作机制。[⑤]由高校相关主管部门出面,以学校名义与北京都市类报纸的高层主管(尤其是掌握报纸终审权的负责人)作好沟通工作,力争在负面事件发生后,控制负面报导内容,调整负面报道方式,加强正面宣传报导,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和新闻媒体的正常规律出发,以负责任的姿态报导新闻,实现教育与传播的双赢。
5、由高校负责学生工作的相关部门出面,与各家媒体负责高校报导的一线记者(尤其是热衷于校园负面新闻报导的都市报类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引导他们增加对高校的正面宣传,并在遭遇学生意外事件时尽量不报导,或是减少报导、软化报导。
6、调查摸清都市类报纸获取高校负面事件信息的各种渠道,加强学校内部的整顿和管理,严控信息传播渠道,引导校内同学以学校稳定和发展的大局为重,避免负面信息被不负责任的向外传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努力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作为社会的良知,作为影响高校和大学生的重要舆论力量,都市类报纸应当与高校共同努力,正确运用舆论宣传力量,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进步承担应有的责任,做出相应的贡献。
作者:蒋广学 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副书记
于明明 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吴阳春
[①] 《自杀预防 供媒体工作者参考》白皮书,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版。
[②] 翟书涛:《选择死亡 自杀现象及自杀心理透视》,北京出版社 2001年版。
[③] (法)埃米尔·杜尔凯姆:《自杀论 社会学研究》,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
[⑤] 当今社会信息来源众多、信息流动速度极为迅捷,尤其对于重点高校而言,媒体极易获知相关信息;而很多记者往往非常看重此类事件的“新闻价值”,即使事先打过招呼,他们也可能以本单位其他记者的名义发稿,或将新闻线索透露给别的媒体同行,从而难以避免消息的传播。因此,与媒体高层的良好沟通是减少负面报道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