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作者:杨 河 发布日期:2010-12-14

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执政党,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自上世纪后半叶以来,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变得更加复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长期的历史任务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掌全国政权以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解决的重大课题,党的最根本的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地位来进行的。


 

执政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改变了旧中国留下的贫穷落后状况,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的执政面临着新的任务,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


 

首先,党在新时期肩负着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这三大历史任务的完成,对于实现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次,在新的时期,完成这三大历史任务的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的变化,从国际上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天下很不太平,世界格局继续向多级化过渡,但各种力量组合分化十分激烈。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更加突出。我们将长期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战略。从国内看,改革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从2003年起,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关键阶段,社会利益关系愈加复杂,经济快速发展与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并存,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难度增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这个发展阶段,如果举措得当,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如果应对失误,就会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如何争取实现前一种可能,尽量避免后一种结果,这对我们党是一个严重的考验。


 

最后,建国以来,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已经发生了两个根本的转变,一是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二是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转变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要求我们党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如何实现这两个提高,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这些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是新的考验,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上一批老党、大党相继丧失政权,特别是建党88年,拥有近2000万党员,执政74年的苏联共产党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丢失了政权,后又被解散。苏联的变化引发了长期受其影响的东欧一系列共产党执政国家的动荡,最后导致了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事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苏东剧变表明,政党的执政地位既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党也是这样,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


 

苏东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没有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自己,使得执政体制僵化,执政能力衰退,执政基础弱化,执政成绩不能令人民满意,最后导致严重脱离人民群众而丢失了政权。说到底,是失去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应该具有的先进性。


 


 

二、以党的先进性要求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主要是指党的理论、纲领及其实践过程要始终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先进性是党在任何历史时期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这一点,对于我们把握在新的历史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我们党的执政性质上看,靠什么立党,为谁执政,是执政党建设中的根本问题。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这就决定了我们党在执政宗旨上的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延安时期,毛泽东同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讨论共产党能否跳出历代统治阶级“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性问题时,曾经坚定地指出,我们共产党一定能够跳出这个人亡政息的周期律,因为我们有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几十年过去了,超越这个周期律的考验并没有结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性不仅存在,而且大大增加了。在和平环境中长期执政的有利地位,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社会变迁和财富积累,既给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使党群关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方面,人民群众的构成成分和内部利益关系发生了多样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矛盾;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党员干部中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滋长,领导干部中的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严重的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可以借用这么一个说法:近些年来,是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好的时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但是却不是人民群众最满意的时期。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失民心者失天下,党的先进性的基本标志,就是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这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坚持正确的执政宗旨,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其次,从我们党的执政方式上看,靠谁执政、怎样执政,是关系到实现党的执政目标重要问题。政党的执政方式与政党的阶级属性相关,也与政党所处的时代条件相关。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具有彻底革命精神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执政方式上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进步趋势的要求。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科学、民主和法制,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结合中国的实际和党的优良传统,积极吸取和融合这些成果,是党在政治文明建设中保持先进性的应有之义。也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人类文明发展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的过程,按照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社会主义社会在政治文明的建设上,应该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集科学、民主和法制为一体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但是由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直接脱胎于经济、政治、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我们党是在政治文明建设的起点较低的情况下直接承担了领导全国的重任,难免会在推进这方面的工作中走一些弯路,甚至犯一些严重的错误。


 

总结建国以来我们党在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的经验教训,最重要的就是要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如何坚持和不断改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科学执政,就是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执政,具体地讲,就是要结合中国实际探索和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同时也要研究政党的一般执政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执政,就是顺乎民意执政,具体地讲,就是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依法执政,就是根据法律、依托制度执政,具体地讲,就是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提出,相对于“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那一段历史时期党的执政状态,表明我们党对于执政方式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但是我们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方面还有许多不适应、不完善、不到位的地方,要真正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还任重道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坚持不懈地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再次,从我们党的执政素质上看,共产党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政治思想品格和精神道德风貌,是执政党建设中的基础性问题,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党的执照能力建设,也要落实在广大党员队伍这个最基本的执政基础的建设上。


 

党的先进性是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具体地而不是抽象的,在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我们的党员队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永远保持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先锋队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贯彻到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去,更好地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总的看来,我们的党员和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和基本面是好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员队伍的扩大和党员队伍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变化,在理想信念、作风纪律、勤政廉洁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与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不断的解决这些问题,在党员和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上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极其重要而又极其艰巨繁重的任务。


 


 

三、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统一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


 


 

20世纪后半期,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发生了两件一直影响到现在并且还将继续影响下去的事件,一件就是前面讲到的苏东剧变,另一件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这两个事件是对两个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其先进性与否的检验。


 

胡锦涛同志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从苏东剧变的过程上看,虽然最后的变化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但是引发剧变的各种原因的积累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社会矛盾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越来越尖锐,最终爆发成为社会的大动荡,成为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政策的牺牲品,苏东共产党不能有效地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从政党的执政规律上分析,其根源正是在于,它们的执政路线和纲领落后于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和要求,制约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从而失去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应该具有的先进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的经济发展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新的技术革命开始孕育,经济全球化趋势扩展,逐渐在历史条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这些国家的执政党没有自觉认识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和僵化的政治体制对于生产力发展可能产生的阻力,没有自觉地认识到新的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的可能性要求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要求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趋势,忽视、延误甚至拒绝体制上的社会主义改革,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停滞的状态,引起了人民的不满,导致了各种社会矛盾的出现。相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在这方面表现出了较大的灵活性,它们先是在总结三十年代中后期经济大危机的严重教训中主动借鉴和汲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前期搞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后又在二次大战以后特别是七十年代以后,根据信息革命带动经济全球化的前景趋势,注意了多方面的调整,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应和促进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经济政治组织和运行机制,使自己再一次保持住了国际经济实力的领先地位。


 

苏东剧变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改变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但是,这种对比性的变化在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上所产生的重大影响表明:在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和竞争中,制度的优越性问题将决定制度的存亡,而制度的优越性与否仍将像马克思讲的那样,从根本上取决于谁能更大可能地容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就维系于此,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责任就在于此。从可能性上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了远比资本主义制度更为广阔的道路,但是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变成为现实,却要取决一系列条件,重要的一条,是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是自在地存在的,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表现出来的,这种矛盾运动,从根本上讲,是由生产力的推动而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生产力的主体和基本推动力量。因此,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就是要把握生产力的动态,把握影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状况,就是要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首先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的责任和任务,只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正是在总结时代发展所出现的这些新情况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所出现的这些新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党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核心,就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先进性,是指党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领导人民推动历史的发展,我们党就是靠自己的先进性来团结人民群众,实现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权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体现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根本要求,离开了党的先进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会失去方向。将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落实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这就是历史的要求,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的要求,不断适应和满足这些要求,就能使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增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


 


 

作者:杨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王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