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新华网专访]蒋广学:“全环境育人”理念的发展阐释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创新

作者: 发布日期:2015-06-19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主任蒋广学博士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教育界逐渐探索形成了“三全育人”的理念,即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分别从教育主体、教育载体和教育过程的角度对育人工作加以科学统筹和系统实施。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三全育人”理念也逐渐暴露出自身的局限和不足。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网教办)主任蒋广学博士认为,当前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抛开表相层面的各种形式和问题,从实质上归纳来看主要出在“环境”和“主体”两个关键要素。

  在环境层面,信息的极大繁荣与极度失序并存。一方面,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共存的世界,不少国家、组织和个人都希望能够把自己的政治制度、道路选择和价值观念向外推广、传播、实践,从而加剧了现实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中信息、观念、价值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后发工业化大国,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管理体制向现代性全面转型的复杂过程,矛盾更加错综复杂、纷繁激烈。现实层面表达渠道的不畅通与网络世界发表看法的低门槛形成了鲜明对照,这种分散型、低门槛的话语权分布格局与负面声音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因此舆论尤其是网络舆论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社会消极情绪的扩音器,加剧了网络表达的复杂程度和负面倾向。

  在主体层面,一方面,我们始终习惯于维护教育者的“单一主体”、“绝对主体”地位不动摇,而将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完善丰富作为思政教育创新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我们对于受教育者的地位变化和教育环境的本质变化关注不够敏感和深入,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进行思想灌输,而没有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与他们开展平等交流,更没有深入分析青年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社会基本形态改变对他们造成的冲击和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教育界逐渐探索形成了“三全育人”的理念,即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分别从教育主体、教育载体和教育过程的角度对育人工作加以科学统筹和系统实施。然而,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变化形势,“三全育人”理念这种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富有前瞻性的理论,也逐渐暴露出自身的局限和不足:例如,“全员育人”虽然大大丰富了教育主体的来源,但却没有意识到科学处理教育主客体关系的重要性和主客体关系变化的可能性;“全方位育人”虽然使得教育载体和路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充,但却没有提出针对不同载体和路径之间的平衡和取舍的原则和方法;“全过程育人”虽然从教育过程的细分着眼、使得育人链条大为延长,但却没有针对不同阶段的主次关系、轻重缓急进行深入研究。

 

  从教育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看,不平等日益为平等所取代。知识的信息本质意味着,在教育活动中,谁掌握了有效信息和信息的有效传播,谁就能占领教育高地。网络社会所带来的信息获取的低门槛,逐步消解了传统教育主体既有的权威地位,使得受教育主体从信息的单一被动接受者逐步转变为信息的接受者、传播的参与者乃至有效信息的创造者的“三位一体”角色。

  从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相互关系看,“内容至上”的观念正在不断被颠覆和修正。在传统的认识上,“内容”作为信息的核心要素,在教育过程中理所当然地被摆在首要位置,而作为信息载体的“形式”只能退居次席。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高度饱和、高速传递的社会中,信息的检索难度、辨别难度、同质倾向愈发严重,如果不能占领有效平台、精准传递给目标受众,即使是再优质的信息也只能被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而湮没无闻。因此,“内容决定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形式先导与内容提升的同步推进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从教育环境的开放程度看,封闭物理空间的主体地位已经逐步让渡给开放的虚拟空间。在传统的育人体系中,课堂是育人工作的主要阵地,这种教育形式决定了自上而下的填鸭式教学必然成为主流,教育者可以借助课堂的形式将受教育者牢牢栓柱,而不必过多地考虑他们的感受与诉求。但在网络社会蓬勃发展的今天,开放的虚拟网络空间成为了受教育者接受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在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渠道中,教育者固有的强制力优势不复存在,受教育者获得了自主选择教育资源的权利,受教育者的关注度、认可度、欢迎度将决定知识信息的接受度,从而直接影响到育人效果。

  从教育客体的发展路径看,早熟性、叛逆性的自我成长已经取代规训传承成为大势所趋。当前的受教育主体初次触网时间更早、用网频率更高、用网范围也更为广泛,被称为“网络世代”。他们以其对于网络技术的熟稔掌握,实现了从网络社会生力军向主力军的转变,昭示了自己在育人过程中的主体性回归,享受着“技术赋权”带来的全新体验。以往那种在师者的严厉规训下被动传承的经历,日渐被自我成长、自我教育的模式所取代;青春期充满叛逆的逆反心理,与被压抑良久后的突然爆发纠缠在一起,形成了反对灌输的强大惯性,考验着新时期教育主体的智慧和能力。

  蒋广学博士强调,做好教育工作,首先需要明确“谁来教”、“教育谁”、“教什么”、“怎样教”这四个基本问题。其中,“谁来教”、“教育谁”涉及到教育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属于“人”的范畴;“教什么”则需要回答与教育内容相关的问题,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怎样教”则包含了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使教育内容在教育主客体之间实现有效传递,因而牵涉到时间、空间和方式的问题。

  “三全育人”理念中对于教育主体、教育载体和教育过程的统筹安排,实际上暗合了教育的这四个基本问题,针对人、时间、空间、内容、方式等多个范畴进行了系统设计。在“三全育人”的体系中,分析视角不是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而是从全局着眼,预测环境变化趋势、了解政策导向要求、把握学生群体特点,进而对育人的某个维度进行科学规划与全面设计。

  然而正如上文中提到的那样,随着社会基本形态的变化,尤其是网络社会的出现、发展、繁荣及其与现实社会的交互融合,“三全育人”理念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慢慢显露出来。作为对这一状况的积极回应,和对可行解决方案的主动探索,我们提出了“全环境育人”理念并进行系统的理论阐发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作为对传统“三全育人”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全环境育人”理念的立论基础在于对“育人本质链条”这个概念的阐释。我们认为,“信息”是影响人、造就人的基础因素,无论是什么样的教育理论学说,只要它想作用于人,无一例外都得遵循“信息——观念——价值——行为”的链条。因此,我们将人的成长环境划分为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这两个既相互独立、又有所关联的教育场域,并将不同的教育场域细化为若干个立体系统的教育单元(家庭、社区、学校、网络社交平台等),要求超越教育主体、客体、内容、形式的分析框架,寻求每个场域单元个性化作用的充分发挥和各场域育人合力的有效形成;要求注重把握受教育者的内在特点及其发展变化,通过准确有效的内容生产和形式包装来获得富有针对性的教育效果,从而达到信息的有效传播、观念的有效影响、价值的有效塑造、行为的有效引导这个系列目标。

   蒋广学博士称,对于网络思政的理解,长久以来存在着三个常见误区:一是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加强网络舆情监管、营造和谐舆论氛围的“狭隘论”误区,二是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网络平台为工作阵地开展教育活动的“片面论”误区,三是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传统的思政教育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网络平台上的“机械论”误区。

  结合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和对实践过程的剖析,我们认为,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背景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网络为基础阵地,注重信息观念传播影响效果,调整教育主客体关系,发挥青年自我教育主体性,整合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等教育资源和手段,建立健全全环境育人理念指导下的立体复合的“大思政格局”实施模式,并以信息有效传播、观念有效影响为基础,最终以价值有效传递、思想有效引导和行为有效塑造为核心目标的一种观念教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这突出表现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上。与思想政治教育一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就是意识形态教育,其教育内容主要就是一个国家、一种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价值的法理和逻辑基础。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色彩不仅没有削弱,而且有强化和复杂化的态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教育阵地的变化拓展和教育方式的丰富完善上。

  用“全环境育人”理念来统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尤其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可以为我们探寻实践路径提供诸多启迪。

  首先,实现观念变革,紧扣时代性、把握青年性。要深刻把握当前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深度融合的大势,积极整合两种社会形态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有效教育路径,实现不同教育场域中教育行为的互为借力、相互补台和无缝衔接;要着重打破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壁垒界限来制定教育策略,从尊重青年的主体权利与独立、自由、自主的存在状态出发,把传统的限制青年主体性发展的异己力量剥离出去,把开掘和提升青年的主体性作为价值目标,使青年获得“更高的解放”,从而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时代风气之先,真正成为青年的自由自觉的行为选择。

  其次,推进制度建设,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地位。要从顶层设计、底线思维、各方联动三方面着手以强化制度建设,彻底破除以往九龙治水、收效甚微的尴尬境地。所谓“加强顶层设计”,就是要以中央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为契机,在教育系统内部、各高校内部设立相应的议事协调机构或者工作实体机构,从体制机制建设的角度提升工作格调、优化工作格局。所谓“树立底线思维”,就是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思政教育是一项具有强烈政治意味的工作,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论争不断、国家间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能否做好、做通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人才培养、人心向背、发展后劲,因此要对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所谓“强调各方联动”,就是要统筹不同教育场域的资源,坚持“信任青年、依靠青年”的原则,共同加强以“融入•节制•创造”为核心的青年网络文明观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实现自我觉醒,积极融入网络社会,汲取网络正能量。

原文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5-05/15/c_127804614_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