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2016年度本刊推荐外发文章统计

作者: 发布日期:2017-01-07

 

1.         郭佳奇:《辅导员谈心工作中的双向心理换位及其应用案例分析》,本刊2015年第1期,《高校辅导员》2016年第1期。

2.         郑凌冰、于晨、段瑞阳:《医学生境外短期交换项目管理的现状思考与实践创新》,本刊2015年第1期,《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年第2期。

3.         路姜男、唐金楠:《类型化视角下对学生事务发展的思考——澳门大学住宿书院模式的启示》,本刊2015年第1期,《北京教育(高教)》2016年第4期。

4.         吴旭:《大学内部社会资本与依法治校问题探研》,本刊2015年第1期,《北京教育(高教)》2016年第5期。

5.         杨虎:《高校党政干部教育培训中的班级文化建设——以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探索实践为例》,本刊2015年第3期,《继续教育》2016年第1期。

6.         吴旭:《大学“校院”分权治理的有效性分析——基于“建制性权力”的视角》,本刊2015年第3期,《北京教育(高教)》2016年第1期。

7.         冯宁、邵子剑:《再论高校校园志愿文化的建构、培育与发展》,本刊2015年第3期,《北京教育(高教)》2016年第1期。

8.         张勇:《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挑战、观念变革与实践思考》,本刊2015年第3期,《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3期。

9.         张晓萌:《互动式教学法探析——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经验启示》,本刊2015年第3期,《北京教育(德育)》2016年第3期。

10.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网络信息时代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与主体建设》,本刊2015年第3期,《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6期。

11.     吕轶舟:《高校辅导员权责矛盾分析与制度发展建议》,本刊2015年第4期,《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年第1期。

12.     张帅、张烨、郭奕冲:《网络词语的演化特征与青年话语方式——基于封闭性语料的数据分析》,本刊2015年第4期,《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年第1期。

13.     刘金秋:《刍议国家创新体系视野下的北京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本刊2015年第4期,《北京教育(高教)》2016年第3期。

14.     张洪峰、姚静仪:《中英高等学校学生学业支持工作比较浅议》,本刊2015年第4期,《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第3期。

15.     户国栋、刘卉:《以绿色发展理念探索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新模式——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级硕士党支部社区服务为例》,本刊2015年第4期,《北京教育(德育)》2016年第3期。

16.     郑清文、王艳超、陶治旭:《从“班级”到“班集体”——学习共同体视角下高校班集体的形成特征分析》,本刊2015年第4期,《高校辅导员》2016年第2期。

17.     冯倩倩、曹宇、邱小立:《从通选课到通识教育核心课——北京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建设与发展》,本刊2015年第4期,《北京教育(高教)》2016年第4期。

18.     宋鑫:《北京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本刊2015年第4期,《北京教育(高教)》2016年第5期。

19.     窦书霞: 《基于安全教育递进模式的大学安全教育规划》,本刊2015年第4期,《北京教育(德育)》2016年第5期。

20.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全环境育人理念下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思政教育的主体性问题再探讨》,本刊2015年第4期,《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第10期。

21.     张翼星:《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意义何在?》,本刊2015年第4期,《北京教育(高教)》2016年第6期。

22.     张婧: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高校教师党支部功能研究》,本刊2015年第4期,《北京教育(高教)》2016年第6期。

23.     吴旭:《高校党组织“覆盖面”的内涵及路径探析——基于嵌入性理论的视角》,本刊2015年第4期,《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10期。

24.     曲丹、吴雅文、曹璐:《高校职能部门保安员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本刊2016年第1期,《中国保安》2016年第1-2期。

25.     叶静漪:强化问题研究意识 提升队伍能力素质》,本刊2016年第1期,《北京教育(德育)》2016年第3期。

26.     唐金楠、任羽中:《从“教授治学”到“师生治学”——以民主法治精神塑造大学文化的核心》,本刊2016年第1期,《北京教育(德育)》2016年第3期。

27.     林建华:守正创新 引领未来——关于北京大学办学使命的几点思考》,本刊2016年第1期,《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4期。

28.     祖嘉合:《也谈增强对马克思主义认同度、接纳度和忠诚度》,本刊2016年第1期,《北京教育(德育)》2016年第4期。

29.     庄明科、李瑞鹏:《焦点解决在高校学生辅导工作中的应用》,本刊2016年第1期,《北京教育(德育)》2016年第5期。

30.     唐金楠:《浅议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本刊2016年第1期,《高校辅导员》2016年第3期。

31.     姚静仪、张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新生教育探究》,本刊2016年第1期,《北京教育(高教)》2016年第9期。

32.     汪春花:《存在主义式共情和选择在研究生师生关系中的作用探析》,本刊2016年第1期,《北京教育(德育)》2016年第9期。

33.     马丽晨:《对当前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方式的思考与建议》,本刊2016年第1期,《北京教育(德育)》2016年第11期。

34.     吴旭、廖秋子:《党组织在大学治理中的功能探析》,本刊2016年第1期,《北京教育(高教)》2016年第11期。

35.     刘宁:《试析日本延期博士生培养管理机制对我国的启示》,本刊2016年第1期,《北京教育(高教)》2016年第12期。

36.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互联网+ 时代青年思想教育的传承创新》,本刊2016年第1期,《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12期。

37.   冯路:《高校部分青年学生的宗教行为过程分析——以北京某高校青年基督徒为例的讨论》,本刊2016年第1期,《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年第6期。

38.   王宇凡:《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本科生“拔尖计划”为例》,本刊2016年第1期,《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年第6期。

39.     程美东、刘辰硕:1927—1928:陈独秀与〈寸铁〉》,本刊2016年第2期,《北京教育(德育)》2016年第7-8期。

40.     陈永利:《青年学生“精准引领”的理论探析与实践创新》,本刊2016年第2期,《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8期。

41.     张勇:《“互联网+”如何助力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本刊2016年第2期,《北京教育(德育)》2016年第9期。

42.     叶静漪:《尊重青年主体性、发展性和创造性——新时期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务管理工作理念的传承与变革》,本刊2016年第2期,《北京教育(高教)》2016年第10期。

43.     霍琨:《高校青年干部对外交流工作的思考》,本刊2016年第2期,《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10期。

44.     姚静仪、侯亚杰:《关于提升选调生选聘工作精准化与专业化的思考——以北京大学选调生职业生涯指导为例》,本刊2016年第2期,《高校辅导员》2016年第5期。

45.     金英、陈方俊、孙唯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研——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为例》,本刊2016年第2期,《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年第5期。

46.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青年网络语言的变迁与高校育人事业的变革——兼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青年主体性问题》,本刊2016年第2期,《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第10期。

47.     许申:《高校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本刊2016年第2期,《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10期。

48.     张洪峰、冯黎:《高校院系学生职业指导实践与探索——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为例》,本刊2016年第2期,《北京教育(德育)》2016年第10期。

49.     王新茹:《校友会如何促进学生成长与就业的实践探索——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为例》,本刊2016年第2期,《北京教育(德育)》2016年第11期。

50.     陈征微、李晓鹏、张莹:《关于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毕业教育体系的思考》,本刊2016年第2期,《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12期。

51.     吴旭:《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瓶颈及解决路径:集体行动理论的视角》,本刊2016年第2期,《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12期。

52.     白书农:《与研究生谈谈有关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本刊2016年第2期,《北京教育(德育)》2016年第12期。

53.     张翼星:《青年同学向老一辈学习什么?——祝贺张世英先生九五寿诞感言》,本2016年第2期,《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年第6期。

54.     周谊:《关于大学智库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本刊2016年第2,《云梦学刊2016年第6期。

55.     于超美、赵静贤、张岩:《全员育人理念下高校本科新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本科新生导师制为例》,本刊2016年第3期,《高校辅导员》2016年第4期。

56.     李晓农:《医学人文教育应与德育教育想结合》,本刊2016年第3期,《北京教育(德育)》2016年第9期。

57.     张翼星:《大学魅力何处寻?——新同学不妨读读两篇经典范文》,本刊2016年第3期,《北京教育(德育)》2016年第10期。

58.     孙启明:《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的问题与对策》,本刊2016年第3期,《北京教育(德育)2016年第11期。

59.     宋鑫、苏彦捷:《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探索与实践》,本刊2016年第3期,《北京教育(高教)》2016年第11期。

60.     叶静漪:《北京大学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本刊2016年第3期,《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年第6

61.     吕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短期和长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本刊2016年第3期,《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年第6期。

62.     康涛、任羽中、樊桔贝:《大学“管理育人”的三个维度》,本刊2016年第3期,《高校辅导员》2016年第6期。

63.     张会峰:《思变: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对“慕课”浪潮的反思》,本刊2016年第3期,《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12期。

64.     刘海骅、张桐语、刘天舒:《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在新生适应中的压力应对》,本刊2016年第3期,《北京教育(德育)2016年第12期。

65.     高静、段陶然:《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为例》,本刊2016年第4期,《北京教育(德育)》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