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高校院系学业辅导体系建设探索——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

作者:张璐瑶 唐 平 发布日期:2021-07-28

摘要:学生的学业发展和能力培养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高等教育日益发展,学生对于个性化、多元化、普遍化的学业辅导需求逐渐增大,建立院系层面的学业辅导体系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获取学习方法,提升可迁移性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产生正面影响。文章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业促进中心为案例,分析其育人理念、体系架构、运行机制和工作成效,总结院系学业辅导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院系;学业辅导;体系

 

学生的学业发展和能力培养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2014年底,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北京高校学业辅导工作的意见》,指出北京各高校要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学业帮扶,为学业有潜力的学生提升个性化指导,有针对性地为首都大学生成长成才做好服务。学业辅导体系作为第一课堂教学体系的补充,可以整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资源,发挥朋辈辅导的优势,在巩固专业知识、传授学习方法的同时,提升可迁移技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

 

一、学业辅导体系建设的提出背景

 

高校对于学科发展、学风建设、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逐年提升,大学生因为一时难以适应大学节奏、不掌握某些科目学习方法、专业分流生涯发展困惑等主客观原因,普遍遇到过学习困难问题。少数大学生因为一时一事的挫折产生严重的学习障碍,甚至产生心理问题,最终导致退学。北京市教育工委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联合开展的《首都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监测》项目调研结果显示,2010年首都高校学生课程及格率仅为75.4%,虽然此后几年及格率有稳步上升,但多门课程不及格的学生比例有所增加[1]。为解决学生的学业困难问题,部分高校开展了学业辅导项目。然而,目前大部分学业辅导项目的关注点主要在少部分学业特殊困难的学生,不能满足更广泛学生群体的学业辅导需求。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各项招生政策的推行,不同学业基础、能力水平的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速度和理解程度存在差异,对于学业指导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普遍化。对此问题,教学上的解决方式是在高校推广小班教学。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然而,普遍实行小班教学对于高校的教学资源、人力投入都有较高要求,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度)》中提到,高校专业课小班化课堂(30人及以下)平均开设率仅为29.11%。同时,为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课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课程知识,还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可迁移性学习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上进一步加大了学生的学业压力。

据清华大学2010年对学生需求调研显示,87%的本科生和76%的研究生认为开展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学业指导工作很有必要[2]。所以,为了解决大学生学业困难问题,提供覆盖广泛群体的个性化的学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个体需要,服务国家科教兴国战略需求,有必要建立点面结合,分层关注,贯通第一、第二课堂的学业辅导体系。在院系层面,建立学业辅导体系有利于整合专业资源,培养专业人才。

 

二、国内外高校学业辅导体系建设经验

 

国外高校的学生学业辅导工作作为学生事务工作的重要部分,普遍受到重视。美国在1979年成立了全美学术指导协会(National Academic Advising Association),提供高等教育学术指导方面的业务培训、学术交流、资源共享等机会[3],目前已经拥有超过14000名会员,会员身份包括参与高校学术指导的职业咨询师、教授、行政人员及学生等[4]。类似的组织还有2015年成立的英国咨询与指导协会(United Kingdom Advising and Tutoring association),1984年成立的荷兰学术指导协会(LVSA)等[5]。这些组织不仅整合国内资源,为高校学业咨询的从业者提供培训交流的平台,同时借由期刊、学术会议等媒介形成一定国际化水平,对高校学业辅导体系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

很多国外高校均有较成型的学业辅导体系。以哈佛大学为例,在校级层面设置学业咨询处,提供与专业咨询师“一对一”面谈的学业咨询机会,组织高年级学生开展朋辈辅导答疑解惑,开设学业团队工作坊及培训课程等。除学业咨询处外,住宿书院等其他部门也有与学业辅导相关的职能设置,例如,住宿书院聘请高年级或已毕业学生为辅导员,为低年级学生解答专业选择等方面疑惑[6]。哈佛大学等国外高校发展学业辅导服务时间较早,团队专业化水平较高,形成了贯穿本科四年的项目体系,甚至与学生教学、住宿等日常管理相结合,在组织架构、人员管理、项目模式等方面均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比之下,我国尚无学业辅导方面的全国性专业组织,高校内学业辅导专职化程度不高,学业辅导工作以分散型组织模式为主,即院系分别承担本院系学生的学业辅导工作[7]。部分高校以学院为单位建立了多层次的学业辅导体系,例如,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成立了学业辅导中心,重点把握不同对象、不同需求、不同年级、不同边界四个层次,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地开展院系学业辅导[8]

 

三、生命科学学院学业辅导体系建设实践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出发,重视学生的学业辅导、能力提升,在上级文件精神的指导和学院党委的支持下,较早开始建设学院的学业辅导体系,并在实践当中不断研究探索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规律、满足同学成长需求的学业辅导服务。目前学院的学业辅导体系包括学业辅导课程、专项提升讲座、考前集体答疑、能力培养工作坊等,学业辅导团队包括专职辅导员、教授、专项学生助理、学生辅导员等,在巩固专业知识之余,着力提升学生的大学适应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基础学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写作能力等多方面可迁移性技能。

(一)组织架构

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学业辅导服务,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2015年成立了学业促进中心,挂靠在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职能包括关注学生在学业发展方面的需求,组织开展学业辅导课程、讲座、工作坊等项目,建设学生辅导员团队,调研学生对于学业辅导工作的满意度与建议意见等。

学业促进中心在学工办主任的指导下,由2名同时具备多年主干课教学经验和班主任经验的专任课教师、1—2名专职辅导员具体负责推进。负责人需制定学业辅导工作年度规划,分层设计学业辅导项目,并根据意见反馈结果进行改进,综合学生的学习成绩、人际关系、性格特点等信息,向有需要的学生定向宣传学业辅导项目。同时聘任2—3名学业辅导专项助理,负责日常学业辅导课程的人员招募、组织宣传、意见收集,参与组织讲座等活动。每学期招募15名左右学生学业辅导员,以朋辈辅导的形式开展学业辅导小班课程,进行知识点串讲、考前答疑等。除以上人员外,学院学生会、研究生会、团委等团学组织相关部门也会参与到学业辅导工作当中,承担部分讲座、工作坊的组织宣传工作。

(二)辅导形式

生命科学学院学业辅导采取多种形式,突出个性化、专业化服务特色。

1.朋辈辅导

学业促进中心坚持选拔高年级本科生,尤其是在所辅导课程中成绩较好或进步较大、掌握该门课程学习方法的同学担任学业辅导员,以自身的学习经历、心得去帮助其他同学。对于接受学业辅导的学员来说,朋辈辅导创造了更加轻松的课堂氛围和更加平等的交流关系,一定程度上降低心理压力,同时学业辅导员作为学长学姐勤奋学习、战胜困难的经历也能够帮助激发学员的学习自主性和驱动力。对于开展学业辅导的辅导员来说,讲解的过程能够加深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也培养乐于助人精神,提升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2.小班授课

由于教学资源限制,目前高校的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等基础课大多是大班授课,开课时间相对集中在大一和大二上学期。大一新生根据招生类别、生源地域的差异,在不同基础课程的学业基础、学习能力上存在普遍的差异,大班额的班级很难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院系学业辅导工作中,充分的宣传调动可以保证朋辈辅导教学资源的充足性,使得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业辅导课程可行。生命科学学院学业促进中心开设的学业辅导课程,采取人数限制25人以内的小班教学形式授课,每周授课1—2次。小班额授课能够尽量兼顾到学员的不同需求,保证每位学员在学业辅导课堂上均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

3.专题讲座

学生在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所遭遇的学业困难不仅限于课程层面,例如,本科生会遇到专业分流上的选择困惑,科研起步上的技能焦虑,博士生则会遇到中期考核的备考问题,以及科研论文写作、学术演讲准备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生命科学学院学业促进中心设置了“享学”系列讲座,邀请教授、校友、行政老师和学长学姐们进行经验介绍、方法分享,以需求为导向,指导同学们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学业生涯思考上的困惑。

4.工作坊

在技能培养方面,一次性的讲座往往不能产生明显效果。生命科学学院学业促进中心通过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工作坊形式,提升学业辅导的实效。例如,对实用的生物信息学工具、大型仪器装置使用进行专题招生培训;又如聘请校友开设英文学术论文写作工作坊,传授写作规范,并对学生的习作进行修改、指导、反馈,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写作规范的理解,提升英文应用写作能力。

5.线上辅导

在疫情期间,学生分散在家,教学活动通过网络进行。生命科学学院学业促进中心坚持疫情期间不停摆,创新工作形式,开展线上学业辅导。学业辅导员通过视频会议为同学们开设学业辅导小班课程,部分辅导员还利用平板电脑等工具书写板书,学员们通过电脑、手机开展学习。“去中心化”的网络视频使得小班课程的优势进一步加强,每一位学员的听课感受接近于“一对一”辅导。同时,大部分视频会议软件还支持视频录制功能,学员们可以方便地录制辅导员的讲解过程,进行复习。

学业促进中心还开展了线上专题讲座。网络可以连接全世界各地,降低了主讲人的交通成本,也使得学业促进中心得以邀请到更多其他京外高校教授和校友开展讲座,甚至在一个专题内邀请多个位于不同地点的主讲人同台讲授。

(三)资源投入

在教学经费支持的基础上,生命科学学院从2016年开始由校友捐资设立学业辅导专项奖学金“庭芳奖学金”,奖励工作出色的学业辅导员和参与学业辅导并且进步较大的学业辅导学员。为了激励能力突出的同学长期担任学业辅导员,奖学金特别设计为多年制,有意愿继续担任学业辅导员的获奖人在每学期开学6周内可提交学业辅导计划,经审核评定后可获得不同档位的特别资助,也激励了辅导员创新开展学业辅导工作。

四、学业辅导体系优势与思考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学业辅导项目对学生的成绩提升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以2018级本科生为例,在大二学年参加学业辅导项目的同学共计25人,其中18人的成绩发生进步,其中6人GPA提升0.2以上,9人综合排名提升10位以上。在参加学业辅导项目的同学中,有6人大一的综合排名在后20%,其中4人在参加学业辅导后成绩发生进步,3人GPA提升0.3以上,综合排名提升20位以上。

图1:生命科学学院参与学业辅导项目的2018级本科生成绩变动情况

参与同学对于学业辅导项目的评价普遍较高。在2020—2021学年度秋季学期的学业辅导测评中,学员对学业辅导员的授课效果进行评分,14位学业辅导员平均得分为95.64分,其中13人得分在90分以上。学员对学业辅导员的评分普遍高于对任课教师的综合评分,反映了在同学感受上学业辅导员的工作已经成为课程教学的有益补充。

图2:2020-2021学年度秋季学期生命科学学院学业辅导员评价结果

综上所述,高校院系学业辅导体系作为传统教学系统的扩展与补充,充分挖掘朋辈教育潜能,打破第一、第二课堂壁垒,加强了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同时,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滴灌式”教学服务,提升学业指导的针对性、精准性;第三,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帮助其他同学,形成互帮互助的集体学习氛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产生正面影响。实践证明,院系学业辅导体系在服务学生学业发展方面具有显著实效。

目前,高校院系学业辅导体系的构建仍然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新探索,在制度建设方面仍有许多值得思考和完善的地方。首先,在组织动员方面,可以加强对学业特殊困难同学的“点对点”动员,提高成绩排名靠后同学的参与率;其次,进一步发挥促进师生交流的作用,鼓励任课教师在学业辅导平台中与学生交流教学方法、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学习方法的同时,也激发授课教师的教学热情;再次,对于代表性案例可以结合跟踪访谈来深化学业辅导的成效追踪,形成典型案例,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最后,加强管理者的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提升学业发展指导专业化水平,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作者简介:张璐瑶 北京大学党办校办秘书室副主任 讲师

   唐 平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讲师

 

 

参考文献:

[1]王达品.大学生学业发展状况与对策分析——兼论高校学业辅导体系的构建[J].教育研究,2014, 035(005):43-49.

[2]耿睿,詹逸思.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体系构建研究——以清华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为研究案例[J].江苏高教,2012(06):71-73.

[3]Grites, Thomas J., and Virginia N. Gordon. The history of NACADA: An amazing journey. NACADA Journal 29.2 (2009): 41-55.

[4]NACADA: The Global Community For Academic Advising: https://nacada.ksu.edu/.

[5]McGill, Craig M., Mehvash Ali, and Dionne Barton. Skills and competencies for effective academic advising and personal tutoring. Frontiers in Education. Vol. 5. Frontiers, 2020.

[6]陈延哲,刘德英.哈佛大学学业辅导制度的设置与启示[J].高校辅导员,2013(5):64-66.

[7]詹逸思,耿睿,刘响.中国“985工程”院校学习指导发展现状研究——基于全国39所“985工程”院校的调查研究[J].江苏高教,2014:83-86.

[8]常彪.基层院系学业辅导模式构建——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为例.北京教育:德育Z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