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邻里关系的变化对当代青年宿舍关系的影响

作者:吕 丽 发布日期:2021-05-31

摘要:邻里关系作为农业社会时期的产物正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这一关系的淡出在青年成长过程中对青年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影响。青年宿舍问题频发中所表现出的对于个体空间的过分要求,与室友相处的不善于当面沟通和表达,倾向于通过网络方式的键盘文字解决争端或获取情感认同与支持等,都可能同青年在成长过程中缺乏邻里关系处理技能的习得有关。家长和学校作为对个体成长行使教育权利的主体,承担着通过自身行为表现和特定教育环节设置练就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满足现实情感需求的能力。

关键词:邻里关系;宿舍关系;青年成长;宿舍教育

 

“邻里”一词出自《论语·雍也》:“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用以形容在地理位置上相邻,进而形成初级互动关系的一个群体。这一群体由于居住地域相连接,具有同一的身份认定,因而彼此间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容易建立情感连接,这一情感连接就是邻里关系。古语云“远亲不如近邻”,说的就是邻里之间因为物理空间距离较近,而在很多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提供帮助。因此,和睦的邻里关系成为社会和谐关系的重要基础。

宿舍是个体成长到一定阶段离开家初次进入的陌生居住环境。从初中寄宿,到大学住校,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宿舍是一个读书后停留时间比家还要长的地方。因此,宿舍关系就成为很多学生个体独立面对社会所经历的第一个邻里关系。他们会习惯性地认为在这个空间里有一部分的区域是属于自己的私人领地,但同时,在这个物理空间内还有一些无法清晰定义的公共空间,而这无法避免的公共空间,也让个体之间建立了互动,形成“宿舍关系”。宿舍关系对于学生的个人心理健康、健全人格的养成、幸福感提升、学业能力发展等均具有重要影响[1-3]。

 

一、邻里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邻里关系形成于农业社会,在早期农业社会中,人们具有相同的认知水平,经历着相同的发展阶段,在生活和生产物资匮乏的年代,共享劳动资源,共同使用劳动工具,创造劳动价值,保障基本生活。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邻里关系也在逐渐发生变化[4,5]。

(一)经济快速发展,保障体系发生变化

随着私企民企外资企业逐渐登上经济舞台,它们的管理模式、福利保障模式发生变化,导致原本由单位保障性质产生的邻里关系逐渐消失。更多自主和条件因素相交融下,“邻居”的新局面表现为在环境中完全没有交集的个体。原本由企业或者地域主导的邻里关系,从结构上看个体之间有着高度相似性,相同或类似的文化水平,相近或一样的职业性质等,而在新式邻里关系中这些结构尽数被推翻重构。经济推动城乡都市化发展的同时,也在推动着群体社会情感的疏离化发展。

(二)交通网络发达,迁移范围日益扩大

交通设施的便利程度提升,教育资源的平均化程度发展,给予了人们越来越多走出原本所在生活地域的可能。由祖祖辈辈都生存在这个地方,可能追溯到几代人都有着血缘关系,熟悉周围的每一个人,变成到全新的地区、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开始建立新的连接。

(三)生活水平提高,居住环境不断改善

原本空间交叉性强,居住功能不完备的由墙而隔半开放式居住环境,逐渐被私密性强,居住功能齐全的钢筋混凝土,坚固防盗门构筑的封闭式居住空间所取代。新环境开放空间减小,邻里间交叉功能区减小,阻断了环境的喧嚣,降低了邻里纠纷的同时,也同样减少了邻里间交流的机会,割断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

(四)科技飞速发展,生活节奏日趋加快

原本从北京到上海近24小时的绿皮火车,逐渐被4个多小时的高铁取代。人们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被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与时间赛跑。从朝九晚五到如今的“996”“007”,生活节奏的加快留给邻里关系的时间更加有限,导致茶余饭后坐在家门口大家一起聊聊天的场景成为历史,对于“邻居”的认识也就仅停留在门上对子的模样。

(五)网络互连便利,沟通方式深入变革

互联网的普及,智能手机、电脑等终端的穿戴式发展,让沟通不再受制于物理空间的约束。“天涯若比邻”的网络互联效应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以更加低廉的成本在网络空间获得互动的满足感。当情感诉求在网络真实或虚拟空间中得到满足,就会极大减弱线下生活中面对面沟通和交流的必需性。“邻里”的概念表现出更加广泛化和互联化特点,例如,对业主微信群中的头像很熟悉,但现实生活中却成为了面对面路过却不相识的“网邻”。

 

二、邻里关系对宿舍关系产生的影响

 

上述环境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已经不再了解自己周围居住着的群体有怎样的统一属性,而这一群体本身可能也不再具有任何统一属性。个体变得更加独立化,也导致关系的建立更具难度。从小就被教育不要随意相信陌生人,而如今的邻里环境中充满的恰恰都是陌生人。也正因如此,居住在这一群体环境中的个体无法同这一群体建立连接,也推动着个体情感诉求更多地转移到网络空间去寻求满足。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内化理论指出,个体会将其在与周围环境和社会互动过程中获得的知识逐渐内化为自身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进而实现心理的发展,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由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在这一任老师这里没有学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或者学到的是因嫌楼上住户的小孩太吵而敲打暖气管道、直接到楼上敲门吵架,亦或把邻居挂上网络等方式,就不难理解当代大学生为何不善于处理宿舍关系。如今的学生如果不是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的同学,可能虽然对方就住在自己对门,虽然可能经常出入寝室时可以碰到但是也不知道对方叫什么,大学四年可能都没有打过招呼。有的同学加之自己性格偏内向,可能在宿舍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中,跟自己的室友一学期也没说过几句话。有的宿舍4个人,微信群就有很多个;有的觉得室友打游戏影响到自己休息,躺在床上的他不是坐起身走过去拍拍室友的肩膀提醒一下,而是选张图片配段文字挂在社交网络上声讨;有的觉得室友事事都在针对自己,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表现了对自己的不满;有的觉得寝室就是“我的地盘”“我想怎样就怎样”“我不愿意收拾不想收拾,那其他人也无权要求我一定要保持它的干净与整洁”……而这种种表象的背后都蕴藏着当代青年如今不会、成长过程中也未曾习得的“邻里”相处之道。

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有人类的心理变态,主要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来。”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和培养青年成长成才的学校,应重视对于青年群体的情感教育,让青年在成长成熟的过程中,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浸染下,学会面对面地沟通,减少键盘侠和网络暴力现象的出现。

 

三、父母如何借助邻里关系影响青年

 

(一)以身作则,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伴随着心智的成熟和自控力的提升,因此青年成长阶段是对健康身心形成的锻造期。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希望孩子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父母首先需要以身示范。除了基本的法制公德以外,通过与邻居建立互帮互助、和睦友好的邻里关系,让个体从成长时期就受到物理空间决定的人际关系情感教育,耳濡目染中学会如何跟物理距离相近的陌生人更加融洽和谐的相处。反之,如果在成长时期听到的就是父母对于邻居占用公共空间的抱怨,垃圾不及时倾倒的埋怨,深夜仍产生较大声响的破口大骂,那么成长中的个体所习得的与人相处的技能也是不积极的,也会先入为主地做出负面假设,进而进入更加封闭的状态,增大交流沟通的难度。子女会倾向于把父母对待邻居或他人的相处方式迁移到自己宿舍关系的处理过程中,父母通过建立和谐和睦的邻里关系,将有助于影响和推动个体在成长期塑造完善的社交功能,形成健康健全心理。

(二)循循善诱,注重孩子全面人格养成

“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现代家长,普遍有着望子成才的心切与焦虑,全身心地投入和关注孩子学业成绩的同时,忽略了孩子情感诉求的培养与满足。伴随人民物质水平的提高,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尽其所能地满足孩子对于物质方面的需求,让如今的一代青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是独享各种物质生活资料,缺乏与他人分享的现实体验,缺乏遇事退步忍让等品质的锻炼机会。同时,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休闲方式的极大丰富,孩子足不出门就可以获得多种游戏的快乐,轻松与同学伙伴建立网络上的联系。当键对键的沟通成为习惯时,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缺失了对于面对面交流的渴望,同时也就没有机会习得当面沟通的技能与方法,因而缺失对于物理距离拉近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遇到问题的处理能力。有些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形成两面性,现实生活中的性格特点可能同网络环境下透过文字所体现的性格特点具有很大差异,在健全人格的养成方面出现缺失与不足。

 

四、学校如何借助宿舍邻里关系培养青年

 

(一)增强宿舍文化建设,以环境孕育和影响学生,提升现实环境情感获得

宿舍文化具有非常广泛的定义,它不仅包含校园物质精神文化、制度规范文化,同时也包括群体的价值观、精神风貌等等,这些文化现象都会通过宿舍这一媒介来进行传播。宿舍是居住其中的每一个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意识、生活习性等的集合体,长期生活在其中的宿舍成员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这一环境氛围的影响[6]。

宿舍就是学生在读书期间的另一个小“家”,学校应重视宿舍这一特定场景环境下青年群体的教育培养。在一项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宿舍调查研究中,“你认为哪项因素对于生活在宿舍内幸福感的影响最大?”一题中,80.79%的调查对象都选择了“宿舍内人际关系”这一选项[7],能够反映出学生是可以感受到宿舍对于居住其中的每一个个体的影响,同时能够意识到良好的宿舍氛围和融洽的宿舍关系对于个人学习生活的重要性。学校作为青年在成长阶段行使教育权利的主体,应积极营造宿舍“家”文化建设,促进宿舍中个体间关系的改善,进而提升学生的幸福感[8]。学校通过组织“以舍为家”的主题文化节,宿舍团队建设竞赛,丰富多彩的宿舍场景文娱活动,创建“学习之家”“志愿之家”“科创之家”“文艺之家”等不同主题的宿舍标签等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建设文明、互助、友爱的宿舍环境。引导学生对于良好宿舍环境的建立意识从外界环境迫使的“它要求”,变成自己积极主动地认为“我需要”,让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与和谐宿舍关系形成相互循环促进的正反馈机制,进而在这一新形势下更好地实现学生思想品德、能力素质、心理健康、课程学业的良性发展。

(二)增强集体意识建设,以班级凝聚力为核心,培养学生与环境建立连接的能力

当代青年学生群体的宿舍矛盾问题频发,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个体随年龄增长,变得愈发独立,对于外界的依赖感降低,对私人空间的需求增加,对隐私的认识增强等,都会加大对于他人的戒备心理和距离感。因此,当几个陌生的个体处于同一物理空间高度聚集的状态下,就更加容易产生被束缚感,希望在这一空间中找到自己的“掌控权”。高校可以通过加强班集体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方式来打破学生刚进入集体宿舍环境的这一微妙心理状态。通过丰富的班级活动拉近学生个体间的距离,让大家由陌生变成相识再到熟悉;通过班级间的评比等活动增强整个集体的凝聚力,进而提升班级成员的集体意识,弱化个人主义,筑牢班级同学间的队友、战友情谊。同时,通过集体建设过程中的通力合作来培养和锻炼个体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促进个体与班级同学、外界环境之间建立连接,提升个体在群体中的归属感,形成良好的群体意识。只有当个体在现实环境中找到安全感,在所处群体中收获获得感,得到被包容感时,在遇到突发矛盾事件时,个体才会第一时间向这个现实环境、周围群体寻求帮助,而不是通过半陌生的开放网络环境,向陌生群体去寻求关注,让问题进一步激化,由此更利于宿舍矛盾的及时化解,建立良好宿舍氛围,进一步推动形成和谐的校园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筑牢基础。

(三)营造清新校园网络空间,倡导风清气正网络文化,减少青年在网络环境的扭曲情感获得

网络是伴随着青年一代一同成长的,因此新时代的青年往往被贴上“网络原住民”的标签,网络这一事物的产生也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这一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发达的网络互联时代,为人们提供了及时快速高效的联络方式,使得物理空间距离不再成为交流的核心要素。同时,网络的扁平化结构设置,以及其迅速扩展和传播的能力又赋予了每个人发声的权利和成为大众焦点的可能,对于个人期望得到群体关注的心理给予了极大的满足感体验。但这种将内部矛盾通过网络途径扩散传播,博得群体关注,进而收获“满足感”与“胜利感”的行为方式,并不会有效地促进矛盾事件本身的解决,反而会逐渐将青年群体养成时期的心理塑造推向扭曲的情感获得方向,对青年的“三观”养成产生不健康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原则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人的思想“综合影响”的形成和“渐次发展”的规律,要将其与各种教育方式和教育因素进行融合,让教育的过程循序渐进地发生在潜移默化中。这样才能形成新形势下的教育合力,减少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育阻力,顺应时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更加易于被受教育者所接受[9]。马克思说过“思维从什么地方获得这些原则呢?……思维永远不能从自身中,而只能从外部世界中汲取和引出这些形式”。因此,学校通过利用各种网络媒体渠道征集和宣传正面典型,在宿舍、食堂等生活场景滚动播放各类宿舍暖心故事、室友间的趣闻趣事,营造和谐友爱宿舍氛围,塑造优良舍风,引导学生积极努力向和睦温馨的宿舍状态迈进。通过正面塑造,扩大主流声音,引发群体共鸣,减少由宿舍矛盾纠纷引发的网络暴力舆情事件对于学生群体的负面影响。从源头上遏止此类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有效避免网络扩散对事件本身造成的激化,以及对于涉事学生带来的不良公众影响。促进宿舍矛盾事件的有效沟通和纠纷解决,帮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养成健康心理,塑造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良好品德。

 

五、小结

 

时代的快速发展推动很多事物的更替和变迁,既有新兴事物的不断产生,也有原有事物的渐行渐远。个体在面临新事物做出新反馈时,常会经历适应期和调整期,会遇到新情况下产生的新问题,而原有事物的逐渐消失,伴随着一个阶段形成的某种处于成熟期和平台期的方式和机制的消失。当我们没有关注到邻里关系这个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不同发生了什么变化时,这种变化本身可能已经对同样经历着这个变化的时代的群体产生了影响。因此,通过父母的以身作则,家庭邻里关系的重构,建立宿舍“家”文化,构建和谐宿舍邻里关系,这一途径将有助于解决当今青年宿舍矛盾频发的问题。通过家、校、社会合力构建全方位教育网络,完善多维培养体系,塑造青年养成健全人格。

 

 

作者简介:吕 丽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 讲师

 

 

参考文献:

[1]刘欣.不同宿舍人际关系类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6):557.

[2]杨雪花,陈万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宿舍人际关系及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6(2):300-303.

[3]潘玮,高雪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学习适应与学业成就[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1):73-76.

[4]邢晓明.城镇社区和谐邻里关系的社会学分析[J].学术交流,2007(12):163-165.

[5]桂勇,黄荣贵.城市社区:共同体还是“互不相关的邻里”[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6): 36-42.

[6]罗兰.大学宿舍文化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7-11.

[7]卢丹蕾.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研究[J].职业技术,2019(9):72-76.

[8]杨丽芳,尹观海,余四华.当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模式研究述评[J].教育与职业,2011(10):38-39.

[9]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