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论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及其对策

作者:曹 璐 发布日期:2021-05-31

摘要:新媒体时代,准确把握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客观分析其形成原因,切实提出有效的应对与预防措施,对于促进“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意识形态;新媒体时代

 

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我国国家主权、民族利益存在被侵害的严重风险,社会面临转型和改革,高校大学生受到各类外界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具有社会联动、社会关注、社会传播的群体性事件。此类情况具有难以预测性、行为目的性、事件复杂性、事态扩散性、群体活跃性、处置紧迫性和结果严重性等特征。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对高校安全与稳定和意识形态工作造成威胁,严重地将直接影响到和谐校园的构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绷紧意识形态斗争这根弦,继续发扬敢于斗争的精神”,并多次强调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要求“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新媒体时代,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新思想、新知识、新信息高度交融汇集,是意识形态领域交锋交战的重要战场、你争我夺的关键之地,预防群体性事件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工作,必须认清形势,冲锋在前,守好阵地,坚决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一、什么是大学生群体性事件

 

2007年1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明确规定,所谓公共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与一般的突发事件相比,在概念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1]高校群体性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地或者社会政治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的,大学生起主导作用的,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者危害的事件。[2]也有学者认为,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是指由于受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因素影响,或者高校改革、高校行政管理忽视学生的权益,校内外某些侵害学生利益等问题原因,有着共同情感认同、共同价值取向的一定数量的高校学生,为实现共同目的、共同利益诉求,群体实施极端行为,主要表现为非法集会、示威、静坐、游行、集体罢课或罢餐、聚众闹事、狂乱起哄、打砸破坏公共设施等,影响高校正常秩序及社会稳定。[3]

结合实际,笔者认为,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是部分大学生受国内外负面宣传报道的影响,对高校现有管理体制不满,与拥有同样目标的大学生一同步入恶性维权行列,通过非法聚集、示威、静坐、游行、聚众闹事、快闪、新媒体传播等极端方式的群体行为,实现所谓的“正义”诉求,给高校校园秩序、社会安全稳定等带来严重影响。

 

二、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诱因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冲击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严峻,呈现着复杂化、多元化、隐蔽化等特点。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但阅历、认知相对不足,容易被西方意识形态所蛊惑而造成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其诱因大致包括:

第一,面临多元思潮文化冲击的挑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持续飙升,西方国家试图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更加强烈,借以“经济全球化”为由,运用各种手段极力推行民粹主义、普世价值观、激进左派思潮、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扩张。

第二,面临泛学术化误导解读的影响。一方面,敌对势力常以“资助研修、项目合作、研讨交流、合作办学等”为幌子,把意识形态的传播隐蔽在高校学术论坛、学术研讨会、文化交流会等学术活动之中,对大学生和部分青年学者进行思想文化的“洗脑”。另一方面,国内高校对“海归”人才、外籍教师的引进计划逐年增加,并为高校教师提供出国研修的机会,部分教师存在被西方思潮影响的情况,其中极个别人员缺乏职业自律,借用课堂话语权,在大学课堂、学术论坛中传播片面的“学术自由”和“科研民主”,将某些错误或违法言论出现在公共场合,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严重侵蚀。

第三,面临网络媒体不良信息的侵蚀。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青年大学生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网络成了意识形态最大的变量。一方面,西方国家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借助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将错误思想、负面信息的传播夸张化。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将网络中的“学术”问题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强加联系,把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交互性极强的慕课技术已成为高校学科建设的又一新趋势,高校学生可以通过慕课平台随时随地观看国外大学教师授课视频,但这也为西方社会思潮传播打开了另一扇大门,大学生极易受到西方思想的误导。

第四,面临教育人才方法缺乏的瓶颈。部分高校在创新与变革方面有所滞后,应对意识形态风险挑战乏术乏力。一方面,部分高校沿用照本宣科、硬性灌输的传统方式,专业课与意识形态方面内容脱节,思想教育基本由政治理论课所承载,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另一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部分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向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导致部分高校存在非专业人员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并仅依靠辅导员、班主任承担“看好门、管好人”的重任,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造成了压力。

第五,面临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足。随着国内高校大学生扩招,近年来学生人数急剧增大,不同背景的学生在知识水平、道德水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性格爱好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易出现矛盾、不和谐的情况。大学生自身生理、心理都尚未完全定型,青年易冲动、易受他人影响、从众行为明显,性格孤僻、家庭遭遇变故的学生较容易被蛊惑、被利用。

 

三、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点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线上信息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个人的诉求、需求出现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各式各样的信息手段层出不穷,多样的传播媒介给高校秩序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增加了舆情研判难度。分析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突发性。根据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也存在此变化过程。有外界诱因的存在,大部分群体性事件都不是突发的,都是在一定的隐蔽准备期后突然爆发,难以预测。近年来,国内社会频繁出现以某内容为由的“维权”事件,也有高校大学生参与其中,引起多方关注,牵制联动。

第二,目的性。大学生属于简单纯粹的群体,也是相当有意志力的群体,一经选择往往就会坚持不懈。总结过往案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确不是漫无边际而是有明确导向的,其目标则是由其价值观决定的。

第三,扩散性。高校大学生是以团体生活为基础,依托于校园课堂、学术论坛、社团活动、大型活动等学术、科研、生活环境,大学生范围内的信息传播范围广、信息传播速度快。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根据过往案例,通常以线下群体聚集,运用高科技网络平台或采取自媒体传播方式,扩散事件相关信息,发表引导性的个人见解,分享现场动态画面,带动社会舆论,实现广泛宣传引起社会关注的目标。

第四,危害性。个别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出现问题时易采取暴力等手段解决。受敌对势力影响后,这类学生更关注国内外形势、学校管理行为、校内外侵害学生利益等事件,重点关注与大学生生活、利益、价值观密切相关的事件与话题。高校内发生学生群体性事件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危害,极大地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和声誉,破坏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危害校园和谐的环境和师生的身心健康,若参与学生为多所高校联合,将对一个区域的社会秩序带来危害,甚至危害到社会稳定和国家政治安全。

 

四、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

 

新媒体时代,国内高校肩负伟大历史使命,履行责任与义务,必须坚决回击抵制敌对势力的渗透和遏制,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抓住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笔者对各高校以往出现的学生群体性事件进行梳理,根据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实际情况,结合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和特点,笔者建议采取如下应对策略:

第一,建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全面防控风险,有效引导大学生合理表达利益诉求,控制事态升级。切实发挥高校党委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突出党委主体责任,书记、副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各执其责,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工作形势、及时研究布置任务、加强督查检查,健全完善考核评价、重大舆情研判、应急处理、述职评议、责任追究等一整套科学管用的制度体系,明确党政团各部门、基层各党组织、教学科研管理各环节职责,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第二,落实安全责任和风险防控机制,通过面对面交流、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查找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形式和意识形态风险点,由高到低进行风险评级,如有必要可通过法律手段,抵制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的对抗性敌我矛盾。

第三,有效干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健全信息收集和舆情研判,建立“校园压力安全阀”机制,完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危机信息的沟通交流机制,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大学生答疑解惑,对于各种错误思潮和倾向,必须态度坚定、敢于亮剑、旗帜鲜明加以批驳,着力营造积极向、充满正能量的育人环境。

第四,规范制度,完善出入境相关的申请、审批等流程。国内高校以学术科研视角出发,会涉及中外合作、国际会议、国际学术交流、留学生和外籍教师管理等重点内容,必须规范行政申报、审批、督查制度和审批程序,坚决遏制西方敌对势力的兴风作浪和隐蔽渗透。

 

五、正确引导遏制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爆发

 

高等教育作为对外开放的先行领域之一,西方资本主义利用其在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力,形成以娱乐、信息、文化等形式的意识形态输出浪潮,对大学生形成极大冲击。高校必须充分发挥抵御西方和平演变策略的战斗堡垒作用,利用丰富教育资源让青年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各类社会思潮发展历程、思想观点、理论特征、代表人物及产生影响,认清各类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和错误观点,帮助大学生提高辨别力、判断力,不给西方敌对势力任何可乘之机。笔者认为,预防大学生群体事件应当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守好意识形态建设阵地。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加强政治理论课堂建设。必须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质量作为根本前提。要坚持教材内容与时俱进,及时把“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全面”“四个意识”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等一系列战略思想纳入哲学社会科学课本,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要创新课程体系,探索建立大班教学、小班讨论、在线课程融为一体的思政理论课程,加强思政理论慕课开发,采用大学生易接受的话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精神、中国故事充分结合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师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加大对教师特别是新入职青年教师和归国留学教师的教育引导力度,严格教学纪律,规范学术研究行为,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等重大问题上,坚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杜绝各种错误思想蔓延。

第二,纯净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积极寻求主流意识形态与校园精神文化同频共振的契合点,于春风化雨中培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注重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开展“传承革命文化,尽展红色风采”主题教育活动,组织观看、创作革命题材的影视、话剧、晚会、音乐作品等,宣扬艰苦奋斗、忠诚爱国的革命精神。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古典著作诵读、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把高校建设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辐射源。注重有形的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充分利用校训标牌、宣传橱窗、墙壁、走廊、雕塑等,传递校史沿革、校风校训、行业传统、核心价值等元素,使师生受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启迪和教育。

第三,加强高校网络建设和管控。以高校“两微一端”为重点,一方面积极搭建平台,建好、用好、管好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微课堂、微党校等,鼓励教职员工和学生社团创作弘扬主旋律的歌曲、文学、微电影等作品,激发广大师生自觉参与线上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热情。另一方面加强校园网络监管,研究网络舆论传播、大学生网络使用规律,建立健全网络舆情跟踪分析和预警监测机制,对网络谣言、负面炒作、攻击渗透等各种网络乱象,充分做好应对预案,精心培养一批思想水平高、网络技术强、熟悉大学生上网特点的网络宣传员队伍,主动发声,及时回应,防止错误思想言论发酵扩散,不断提高对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发现力、研判力、处置力。

总之,新媒体时代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回击抵制敌对势力的渗透和遏制,始终坚持党管意识形态根本准则,把握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舆论导向,牢牢掌握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领导权,从而使广大大学生思想更加纯洁巩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精神动力。

 

 

作者简介:曹 璐  北京大学保卫部治安办公室主任  助理研究员

 

 

参考文献:

[1][2]王树华.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民办教育研究,2010(5).

[3]李梦茹.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特征与成因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