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价值与路径探讨

作者:林永兴 翁习文 发布日期:2021-05-31

摘要:创新是国家发展进步的灵魂,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文章通过对创新型人才的特质分析,结合对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经验与不足的梳理,提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基于人的自身全面发展,以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支撑,形成相关教育理念,着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创新型导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改革等途径,建立相应的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完全人格;人才培养

 

当前,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依靠科技的竞争,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学校教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母体,所以教育领域的表现对于谁将赢得未来的科技竞赛起着决定性作用。《Nature》子刊《自然人类行为》杂志的一篇论文对中印俄美四国工科大学生学业表现进行了样本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在经过大学学习后,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学术能力水平均出现了下降[1]。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如何优化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如何培养出大批适应数字时代的创新型人才,是摆在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中国四十年前恢复高考,是要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更多的是要抢时间,选拔出一批可用的人才,可以称之为“追赶型人才”。今天的中国在诸多科技领域都已进入并跑甚至是领跑的赛段,前面已是“无人区”。面对新形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逐步实现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需要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由网络空间主导现实空间的新时代,“地球村”也由于全球开放的网络空间而真正成为现实。这从人们每天在“线上”的时间,从现实中的各个场景在互联网上被“复刻”中可见端倪。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工业化与数字化并存的阶段,从人群上看,“70后”及之前的人群属于学习型的数字居民,“80后”尤其是之后的人群由于一出生就被互联网等科技环绕,他们是天生型的数字居民,他们的成长环境、认知能力都已发生深刻变化,对于“数字原住民”而言,游戏与教育的边界已变得非常模糊。基于此时代变化,对于将“数字原住民”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的研究,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创新型人才的特质分析

创新型人才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蕴含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个性品格,这些创新要素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其它要素紧密关联,缺一不可。因此,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首先要深入研究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注重对健全的人格、批判性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与探索精神等内因的研究;其次才是通过研究各种教育模式、方法,以调动各种外部条件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

(一)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指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也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从“人格”词义上来讲,它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含义:一是人格包含了外在的行为和内在的品格两方面的内涵;二是外在的行为和内在的品格之间的关系是难以把握的,但也是可知的,需要考察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表现。人格可分为四个层次:生理反应、内在体验、动机和外显的行为[2]。外显的行为是大家都可以观察到的,四个层次之间有着复杂的交互作用,社会文化环境和个人化的环境不但会影响到三个内部的内容(内心体验、生理反应和动机),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外显的行为[3]

王国维曾提出“完全之人物”的教育宗旨,开启了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之先河,他曾说:“古今东西之哲人,无不以道德为重于知识者。故古今东西之教育,无不以道德为中心点。”[4]蔡元培进一步提出“健全的人格”的教育理念,将王国维提出的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教育宗旨进一步系统化与理论化,指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5]可见,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是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二)学习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

学习能力是人类从客观环境中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学习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由于人类是以代际学习为基础的生物进化机制,所以其学习能力进化速度要比其他动物的有机进化机制快得多。出色的学习能力至少应包括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独立思考能力是一种洞察力思维,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是思维的深刻性、专一性及多向性高度统一的结果。爱因斯坦曾指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6]创新的本质就是从无到有、从一般到优化的过程,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独立的思考,独辟蹊径地将新思想新方法应用到实践活动当中,因此,成为创新型人才对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三)批判性思维与探索精神

学术界对批判性思维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目前认可度较高是恩尼斯提出的“为决定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7]分析、评估和推理能力应是批判性思维的最基本内涵。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曾指出,批判性思维是“我们反对错觉、欺骗、迷信以及误解我们自己和现世环境的唯一保证”,是“对付生活难题的一个方法”。[8]通常认为,批判性思维属于认知策略(一种支配心智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技能),并且是一般的认知策略。较之某个领域特殊的认知策略,批判性思维的适用范围极为广泛,具有最大的普适性,人类的任何思想成果及其决定的行为,几乎都可以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加以审视。可以说,任何创新活动都需要批判性思维的介入,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

探索精神是一种遇到困难与挫折不轻言放弃、坚持不懈的精神,更是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创新不是简单的模仿,并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一蹴而就的,因此在扎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探索精神的牵引是必不可少的。

(四)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

创新意识是指具有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作出贡献的远大理想,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而献身的精神和进行发明创造的强烈愿望。在此基础上的创造性思维,将发挥巨大作用,并将转化为持续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大脑皮层区域不断地恢复联系和形成联系的过程,它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点的心智活动[9]。创新意识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部分;创造性思维则是倾向于如何形成创新的思想和理论。因而,创新意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与动力,创造性思维则是创新意识的显性、具化与发展。

三、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经验与不足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不断自我革命、不断创新精神的政党,始终关注并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创新型人才的不足成为了制约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障碍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在教育体制、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本文仅从高校的角度,在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既离不开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教育,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新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爱国报国的理想信念,培养坚定的意志品质,塑造创新人格。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帮助学生坚定“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结合不够紧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教师侧重于从理论知识和学术研究角度强调创新,从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引导相对缺乏,创新能力提高目标与推动社会进步任务的联系尚不紧密;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指导能力有限,学生很难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创新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三是高校在创新活动的教学评价中往往注重创新结果的成功与否,而忽略了学生在创新过程中能力的提高。

(二)师资队伍方面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创新教师队伍。“世界各国著名大学的共同经验证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是决定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10]目前,承担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主要由三方面人员构成,即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和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其中,创新创业指导老师往往由专业教师担任,以学术型导师为主,他们大多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学术研究水平,对学生的指导也以学术研究为主,对创新意识的教育比较缺乏,同时,具有丰富企业创新经验的老师则相对较少,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效果不够理想。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往往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强调对学生的价值引领,而对学生的创新活动则指导不足。

教师激励机制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现有的教师评价机制,会促使专业教师在完成以大班授课为主的教学任务后,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科研上面。由于在创新指导方面缺乏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教师很少有动力去指导学生创新,而耽误在科研上的投入。相对而言,英美的教育体制更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可以为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培养计划,甚至可以为一些具备特殊才能的学生量身打造专门的培养方案,常常出现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和一个老师的一对一的教学情景。[11]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方面

在数字经济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传统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面临较大的挑战。在课程设置方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有更多元、更包容、更能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课程。目前,尽管有些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是课程体系仍然处于探索当中,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课程设置仍然不够。尤其是一些理工科院校,在通识教育和人文素养培育方面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过于强调科学理论与技能,忽视人文情怀的培养。目前,国内有些高校借助兄弟院校的力量补充自身通识教育的不足,对于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大有助益。

在教学模式上,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新潜能的激发,部分高校推行“翻转课堂”以及小班教学,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由于教学设施及教学经验的限制,实际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创新与实践密不可分,在创新培养上,实践课程的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参与度不够,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机制还比较缺乏。

四、完善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首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解决“为什么要创新”的问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观,明确创新工作在推进社会进步、实现个人成长进步当中的重要性,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创新兴趣,培育创新精神,积蓄不断创新的内在动力。其次,要解决“能不能创新”的问题,也就是创新能力的问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要充分挖掘“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通过课外实践活动锻炼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问题为导向的社会调研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研发部门的实践活动以及“创新之星”评选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第三,改革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突出创新精神的重要地位。在学业成绩评定、评奖评优、综合考核等活动中增加创新成果的比重,引导教师和学生重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完善创新型导师制度

教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灵魂,能否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在于能否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指导水平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是要完善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师队伍结构。在专业教师之外,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增加来自实业界的指导老师,可以设立实践导师制度,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加入到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拓宽学生与技术型或管理型师资的接触渠道。二是提升现有创新教育导师的指导水平。专业教师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思想政治教师要提高对学生创新活动的专业指导能力,两者相互结合、互相促进,打造高水平创新教育师资队伍。例如,可以在专业教师中遴选一部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比较突出的教师,在创新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现在高校都配置了相当数量的辅导员,可以通过加强辅导员创新素养培训,从而提高辅导员对创新活动的专业指导能力。此外,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创新型教师的榜样模范作用。

(三)打造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然而,课堂仍然是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因此,打造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课程体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为此,一是要不断完善核心专业课程,扎实的专业基础是开展创新的前提条件。二是开设交叉学科课程。当前,越来越多的创新性成果诞生于学科交叉地带,具有跨学科性质。基于科学发展的这一规律,大学生应该适当增加跨学科知识,并在科学研究中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这样才能在学科交叉领域取得创新成果。三是继续完善通识教育课程,尤其是人文艺术类课程。创新需要“依靠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因为创新首先要有强烈的动力,而动力不仅来自自然科学,也来自人文和社会”[12]。“现代性”的不断扩张正在造成一种高技术与低情感的悖论和混乱,现代人对情感的呼唤日益急迫和强烈。由于教育在任何时候都是维系社会进步和开发个人潜能的统一,在人的潜能开发中,艺术、人文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加强人文、艺术教育将不仅是开发人脑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的重要手段。因为在疲于应付高技术发展的巨大压力的同时,人类若想健康发展,必须更注重对情感的呵护与陶冶。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是创造热情牵引下创造技能的实现,离不开人文素养的培育。同时,高校课程应该更强调师生互动式的学习、研究和探讨,激发学生创新潜力。

五、结语

创新型人才,绝不是单一技能的优秀者,而是有着良好道德水平、心理素质和一流的专业技能的思辨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既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也不是单一方面力量能够实现的,应该由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力量充分协同配合,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创新、鼓励创新、奖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制度设计。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居于关键地位,应从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打造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确定长效机制,久久为功,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简介:林永兴 北京大学党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助理研究员

     翁习文 北京大学政府运行保障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参考文献:

[1]Loyalka P, Liu O L, Li G, et al. Skill levels and gains in university STEM education in China, India, Russia and the United States[J]. Nature Human Behaviour, 2021.

[2]王登峰,崔红.人格的定义及中西方差异[J].心理研究,2018,1(1):3-7.

[3]王登峰,崔红.行为的跨情境一致性及人格与行为的关系:对人格内涵及其中西方差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心理学报,2006,38(4):543-552.

[4]刘刚强.王国维美论文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22.

[5]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高平叔.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76.

[6]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许良英,赵中立,张宜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7.

[7]Rober H.Ennis. Critical Thinking:A Streamlined Conception[J].Teaching Philosophy, 1991, (1).

[8]武宏志,刘春杰.批判性思维——以论证逻辑为工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1.

[9]周明星.创造教育与挫折教育[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101.

[10]眭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兼谈美国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11]吴树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7(36):1-2.

[12]王义遒.探索新型综合大学:王义遒教育文选[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