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刍议

作者:张会峰 靳 璐 发布日期:2021-05-31

摘要: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铸就伟大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奋斗精神、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以及应对“两个大局”严峻复杂考验的现实需要。在实践路径上,构建课堂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文化育人的多方协同育人体系,充分发挥脱贫攻坚精神的育人优势,深化育人效果。

关键词:脱贫攻坚精神;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新人;育人

 

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承诺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脱贫攻坚的序幕。2020年2月1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并指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丰富了中国的精神谱系,并与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抗疫精神等中国精神一道,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理解脱贫攻坚精神的基本内涵,探索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及有效路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一、脱贫攻坚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上下同心、尽锐出战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是中华民族的内生动力,是中华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战胜困难、开拓新路的制胜法宝。靠着这种精神,新民主主义时期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过渡时期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新时代能迅速控制疫情并打赢脱贫攻坚战,亦是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的结果,没有上下同心,尽锐出战,就没有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到了脱贫攻坚后期,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如何攻克扶贫难题?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万众一心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1]以十八洞村为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实行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持久动力,同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依靠外部力量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并在移动、电信、联通等通讯公司的支持下,实现网络全覆盖,形成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上下同心的精神风貌;为了发挥脱贫攻坚中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中央派出驻村帮扶工作队,精选队伍,配备扶贫攻坚的“精兵悍将”,强调务必打赢脱贫攻坚战,展示了中华民族尽锐出战的必胜信念。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和实现伟大复兴的内在力量,正是在这种力量的驱使下,党和人民群众凝心聚力,坚定信念,彻底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二)精准务实、攻坚克难

精准务实、攻坚克难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高度出发,保持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满腔热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我们的行动、考验我们的能力。”[2]脱贫攻坚精神真实反映了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在扶贫脱贫过程中精准务实、攻坚克难的勇气和魄力。在“大水漫灌”的扶贫模式下,农村地区暴露出返贫率高、内部贫富差距大等问题,为了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扶贫方略,为了将精准扶贫这个顶层设计落到实处,在实践方略上,党中央聚焦到“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践行“五个坚持”,实现“分进合击”,以精准务实的态度细化脱贫攻坚工作;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又面临疫情冲击下的“加试题”,党中央准确判断形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攻坚克难,有效地巩固了脱贫攻坚的成果。脱贫工作每前进一步,党中央精准务实、各个击破;每遭遇挫折,党和人民就攻坚克难、迎难而上。正是在精准务实、攻坚克难的永续接力赛中,党和人民战胜了绝对贫困,夯实了“全面小康”的根基。

(三)开拓创新

开拓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习近平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脱贫攻坚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来激发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脱贫攻坚精神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开拓创新、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意志品格。开拓创新精神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在理论创新上,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这一重大战略,使得中国消灭绝对贫困“毕其功于一役”,也为世界脱贫减贫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制度创新上,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综合治理模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制度支撑;在科技创新上,推进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手段,拓宽了农产品的销路,也为农民带来了额外的收入、交出了一份科技助力脱贫攻坚的完美答卷;在教育创新上,通过远程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来平衡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正是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我国成功开创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党中央通过多方面创新,着力破解贫困地区发展瓶颈,解决脱贫攻坚中的难题,充分延续了中华民族开拓创新的民族禀赋,确保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四)人民至上

“人民至上”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习近平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4]百年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弱变强,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最根本的在于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崇高信仰。人民至上,首要的是关注及满足人民的需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5]人作为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存在物,肉体的物质满足是生命得以延续的最初理想境遇,而精神和心灵的慰藉在更高意义上凸显了生命的目的善性。一方面,在确保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意义上,习近平十分敬佑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利和生命价值,针对贫困地区发展现状,提出使“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两不愁”“三保障”思想的提出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注重改善人民群众生存状况的伦理精神与伦理智慧。另一方面,在生命价值赓续发展的意义上,党中央十分关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主体尊严,强调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提出“文化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等一系列扶贫新路子,深刻阐证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者的善治思蕴与人文关怀。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党中央从多方面把握人民群众多元化的价值诉求和多维度的需要结构,体现了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作为不变的价值追求,真正做到了不负人民,这也是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所在。

二、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培养大学生奋斗精神、坚定大学生爱国主义信仰、加快建成科技强国以及应对“两个大局”严峻复杂考验的高度上,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其时代价值。

(一)是培养大学生奋斗精神的需要

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基因,在不同的时期,奋斗精神表现出不同的时代内涵。在革命战争年代,奋斗精神是不畏艰险,敢于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奋斗精神是顽强拼搏,勇于奉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奋斗精神是敢为人先,砥砺前行。习近平指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6]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视域和时代视角下,研究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青少年奋斗精神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接续奋斗精神的需要,一部脱贫攻坚史,就是党和人民的“浴血奋战”史,困扰中国多年的“绝对贫困”已经解决,但在“后扶贫时代”仍然面临着乡村贫困治理与相对贫困治理等一系列工作,习近平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必须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将这种接续奋斗的精神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中,培养大学生不畏艰难、不畏挫折、勇于进取的精神。其次,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需要,在脱贫攻坚战中,为了深入开展扶贫工作,党中央选出驻村工作队深入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同吃、同住、共同劳动,不怕吃苦,奋斗在扶贫一线中,才打赢了这场脱贫攻坚战。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观,使大学生看到个人奋斗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并在永久奋斗和砥砺奋进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是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需要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民族,爱国主义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团结力,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统一。孙中山先生说过,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当今,面对西方新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渗入中国以及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磨蚀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等多重困境,研究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坚定大学生爱国主义信仰的意义,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爱国主义情怀是爱国主义认识、情感和信仰的统一体。其一,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化大学生爱国主义认识的需要,使其认识到所谓爱国主义,就是坚持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并自觉为维护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而不懈奋斗,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正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党员干部同广大人民群众都主动将扶贫脱贫化为自身使命,将个体“小我”融入民族“大我”之中,自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深刻诠释了爱国主义的思想真谛。其二,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需要。“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7]在脱贫攻坚战中,党员和人民群众主动将爱国情感转化为脱贫攻坚之志,用爱国精神托举起不朽伟业。其三,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坚定大学生爱国主义信仰的需要,情感只有转化为信仰,才是彻底和深刻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的张桂梅等模范人物,用生命捍卫着爱国主义信仰,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面对当今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大学生只有将爱国主义情怀厚植于心实践于行,自觉将报国行、强国志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才能自觉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三)是加快建成科技强国的需要

建成科技强国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一环。建设科技强国,离不开创新人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人才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要和先决条件。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进行科研创新的重要阵地,在提升个人创新素质和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需要。创新素质是创新思维、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的总称,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开拓创新精神融入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使大学生提高创新思维、锤炼创新品格、提升创新能力,从而培养一批真正具有脱贫攻坚精神的创新人才和新型科技人才。其次,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激发我国创新创造活力的需要。习近平说:“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青年创新人才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一个国家的创造力如何,主要体现在青年一代身上。高校作为培养青年创新人才的主阵地,要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培养创新精神同爱国精神、团结精神、奋斗精神结合起来,助力青年坚定爱国信仰,自觉承担起建设科技强国的历史重任,发扬科技创新的良好风尚,进而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再次,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的需要。建设创新强国,需要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坚持走“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之路。自主创新之路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奋斗精神、爱国精神等脱贫攻坚精神的新型创新型人才。具备脱贫攻坚精神的新型创新型人才,善于发现并钻研新的科技问题,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攻克科技壁垒、破解我国高精尖科技受制于人的局面,发挥着领跑人的作用。因此,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中国实现“内生创新”的突破,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提升中国科技核心竞争力,助力中国建成科技强国。

(四)是应对“两个大局”严峻复杂考验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我国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判断,是基于对国情世情的深刻认识作出的,“两个大局”下中国面临一系列严峻复杂考验,逆全球化思潮盛行,全球形势不稳定、不确定性突出,国内各种矛盾风险挑战凸显等一系列问题,青年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团结精神、攻坚克难精神、精准务实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有利于在“两个大局”严峻复杂考验下使广大青年学生坚定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厚植爱国情怀,明确责任担当,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主动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和奋斗精神,积极应对各项风险挑战,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弘扬中国精神、传递中国声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职责,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入手,切实将脱贫攻坚精神中的德育价值转化为育人实效。

(一)脱贫攻坚精神融入课程育人

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立德树人的实践中,要发挥好课程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在“大思政”格局下,这里的课程不仅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包括其他专业课课程。因此,高校必须构建自然科学课程、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高度融合的育人体系,挖掘其他课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育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课程育人,要结合各门课程的课程属性和专业特点,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真实诉求,强化专业课课程的价值引领,探索专业课显性与隐性德育功能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挖掘各门课程中关于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的隐性内容与素材,将脱贫攻坚精神有机融入各门课程中,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一套切实有效地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的育人体系与方法,提高课堂教学中脱贫攻坚精神的育人功能,培养一批真正具有脱贫攻坚精神的时代新人。

(二)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实践育人

实践育人就是通过大学生理论学习、社会实践与创新思维相统一,从而影响和教化人的一种育人方式。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大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求真务实的脱贫攻坚精神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实践育人,就是要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改进实践育人方法、提升实践育人效果。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实践育人,首先,思政课教师要“走出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纯地采取“理论灌输”的形式,还必须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8]思政课教师可以开展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辩论赛、演讲比赛、红歌比赛等活动,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起来,使脱贫攻坚“爱国、求实、奋斗、创新”的精神通过鲜活的活动再现和传播,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脱贫攻坚精神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感染,使其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可以开展以寻访脱贫地区为主题的社会调研活动,脱贫地区作为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的重要物质载体,大学生可以通过重走扶贫路的方式深入了解贫困地区脱贫的艰辛历程,通过寻访脱贫地区的干部和群众来体悟党和人民的奋斗历程,从而把培养青年学子的脱贫攻坚精神贯穿实践活动全过程,使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体认、践行与弘扬脱贫攻坚精神,造就一批敢于创新、勇于奋斗、笃行务实的新时代青年。

(三)脱贫攻坚精神融入网络育人

2020年5月12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出台《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意见中指出“要加强网络育人,提升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说服力、吸引力和粘合度,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网络育人就是立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有机融合,在网络空间中加强价值引领,注重方法创新,发挥网络在育人上的独特优势。脱贫攻坚精神融入网络育人,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的网络育人机制。其一,健全网络育人新体系,可以借助“思政热点面对面”这样的思政课视频节目深入解读脱贫攻坚精神,通过校园微信推送、微课程教学等方式深入宣传脱贫攻坚精神,推出“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学习先进扶贫人物”等网络专题,借助网络平台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脱贫攻坚精神。其二,构筑网络思政新生态,积极参与“易班”、全国高校思政网、学习强国等平台的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技术有机融合,增强内容的吸引力和时代感,形成宣传脱贫攻坚精神的网络合力。其三,拓展网络育人空间,在大数据时代,思政课堂可以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的互动频率、正确率等进行跟踪,就大学生思想中的问题进行归因、汇总,找到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的切入口,切实将脱贫攻坚精神落到实处。

(四)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就是以文育人,是运用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来感染、熏陶和培养人,从而提高大学生科学修养和道德修养的一种育人活动。“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育人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新颖活泼的形式,在提升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涵育师生品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文化育人作为隐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具有渗透性强、覆盖面广、影响持久的特点,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来育人,使得大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熏染。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开展“传承脱贫攻坚精神、勇担历史重任”相关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编排一批以脱贫攻坚先进人物为原型的舞台剧、以脱贫攻坚精神为内涵的网络作品,引导学生发扬“爱国、求实、奋斗、创新”的脱贫攻坚精神,使大学生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科学及人文素养,把自身塑造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简介:张会峰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副教授

   靳 璐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的指示[N].人民日报,2018-6-12.

[2]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1-27.

[3][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9,52.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3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7]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2.

[8]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