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数字节日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影响与应对途径

作者:吕 丽 发布日期:2021-01-26

摘要:在数字节日文化高度盛行的当下,高校应积极落实好青年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以传统文化的发扬为起点,致力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一方面以德育为基本保障,加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发扬;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理性思维,落实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培养具备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全方位人才,进而理性应对数字化战略和消费模式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全面提升高校在青年价值观引领中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高校;青年;数字节日;价值观培育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建议。在文化发展与传承方面,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强调要“加强国家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1]。目前数字文化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数字文化和数字节日日渐普及的背景下,引导青年大学生不断提升对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做到积极践行并自觉信仰,对于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重要性

 

大学生价值观是在传统节日文化、时代文化以及自身经历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对于事物的基本态度和看法,其内涵体现在其思想、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其实质是人民群众高度认同、忠诚信仰并自觉践行的过程。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是互联网文化传播的主力军。以微博、微信、数字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的重要载体,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和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渠道[3]。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期、自控力和意志力的养成期,数字时代的到来对他们的价值判断形成冲击,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并且有向功利化转变的倾向。纵观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文化氛围及时代背景,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尤为重要。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4]中国传统节日及西方节日文化之间实现了延续历史的对话,明晓二者关系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刻的意义。

中国的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基奠传承部分之一,对青年价值观养成具有重要影响。第一,中国传统节日有利于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端午节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端午节充满浓浓的爱国主义色彩,大学生通过继承端午节传统习俗,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促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第二,传统节日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情怀。大学生参与到春节的各种庆祝活动中,亲身体验节日的欢庆,提升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第三,传统节日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我国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文化、“和”思想,《论语·述而》中记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这里的“和”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大学生青年透过参加传统节日活动亲身体会“和”文化与思想,并展现在人际交往与互动的过程中,提升大学生青年人际往来的和谐性。第四,传统节日有利于坚定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文化根基,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道德价值观,从而坚定“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三、数字节日的起源与发展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除了名目繁多的民族节日和西方节日,与传统节日形式不同的新型数字节日也应运而生。传统节日出发点主要在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缅怀,而如今,随着国民经济水平大幅提升,为了满足人们的新诉求、新观念以及新生活方式和电商平台迅速发展对外部市场环境的需要,多因素联合作用下催生了大批新型节日,其中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就是数字节日。

数字节日指与数字有关、以数字命名的节日,如“双十一”“双十二”“五二零”等。数字节日的产生并不具有深刻历史内涵,例如“双十一”数字节日的诞生。淘宝商城总裁和他的团队为了策划2009年的网上购物嘉年华活动,挑选了11月11日这个位于十一黄金周和圣诞感恩季中间,天气转冷适合添置冬装的日子,策划了所谓的“双十一”活动。所以,原本只在某些高校学生中戏称的“光棍节”就变成了一个如今的“消费狂欢节”。如果说“双十一”的“光棍节”已经脱离了小众群体而走进大众视野,那么,网络上还有一堆“出身”类似的“数字节日”正在被挖掘。以光棍节为代表的众多“象形节日”“谐音节日”都是本土出品,网民们以娱乐的态度运用汉字造字技巧,不断推陈出新的新兴节日,例如谐音读成“我爱你”的“520”“521”,成为年轻人心中表白、结婚的“圣”日。还有一些节日由传统节日演变而来,例如,3月7日是那些不愿被称为“妇女”、但又希望得到节日特权的女性发起的“女生节”。

数字节日往往体现出电商平台主导、商家造势、青年人广泛参与的特点。例如,“双十一”购物节在其诞生的2009年,销售额为5000万元,到了2020年,销售额已经达到4982亿元,是创立之初的近1万倍。这一数据体现了我国庞大的消费能力,而其中的主要推动力则来自于青年群体。数字节日相比中国传统节日及西洋节日,缺乏深刻的文化内涵,也因此不局限于程序和仪式,具备更高的开放性和互动参与性,更加吸引当代青年。有心理专家分析道:这些数字节日的产生,是因为网络解放了人们的“草根”智慧[5]。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里,标新立异的表达比较容易受关注,当这种首创性的表达受到众多网友的认可并大范围传播,在此一过程中创造者会获得一种价值感[6]

 

四、新型数字节日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通过问卷调研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不会对所有数字节日都乐此不疲,但众多的数字节日中往往有其兴趣所在。出于家人朋友影响、猎奇心理、娱乐消遣等原因,很多大学生参与到数字型节日中。但是,由于数字型节日的内涵不足,并不会让学生长期沉迷于此,对传统节日产生的冲击有限,更多体现在为学生生活带来新的乐趣与体验。

然而,电商推动下的数字节日文化正在催生不理性消费观。大学生消费欲望强烈且对新事物的接受度高,但风险管控概念、消费观仍在塑型期,这个时期最易受到物质因素刺激。《中国青年报》一项覆盖20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77.8%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身边超前消费现象普遍[7]。花呗、借呗、白条等网络借贷平台,为这种超前消费提供了便利,催生了更多的不理性消费。这种不理性消费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1)享受型消费。部分大学生沉迷于新型电子产品的购买,利用借贷平台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超过支付能力的电子产品。例如,某学校大三学生数字节当日抢购新款手机,后在每月不多的生活费中挤出大半用于还贷,网络平台借款利率高达10.86%,银行利率仅为4%—5%。(2)攀比型消费。大学生购买产品的初衷开始偏离实用性,而是出于攀比和从众心理。例如,某学校大一新生,按照某网站挂出的“新生必备”清单购买入学“三件套”,花费总额远超四年学费,尽管如此,和舍友的高配相比,学生依旧对父母表示不满。(3)恋爱型消费。为了在节日中营造浪漫氛围产生的过度消费行为。例如,某学校大三学生一个月基本生活学习开销1000元,而在“520”“521”的恋爱花销超过5500元。

通过对于各大社交媒体上大学生关于“双十一”“双十二”等购物节讨论话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同时段的热点内容基本类似,具体体现为:节前,购物计划或邀请同学一起参与商家拼单活动;节后,因为购物节冲动消费或囤货太多,表示后悔或物品需要转手。进一步调查探究大学生的消费动机,发现部分同学是真实存在购买需求且在商家的宣传下认为购物节消费更加经济,因而选择在该时段消费;但也有部分同学是从众心理,受周围同学消费行为的影响,或网络平台热议话题的吸引,进而产生了消费欲望,而很多同学在节后表示后悔或在平台上转手商品的行为正反映出冲动消费的特点。

造成青年大学生过度消费现象的深层原因是复杂的,需要从社会、家庭、青年人自身等方面进行分析。

社会层面,生产发展为消费提供了客观的物质性前提,当代青年生活在物质丰富的时代,享受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40年的丰硕成果,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使得青年对于物质生活有着更高的期待与更加个性化的追求;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消费主义思潮肆虐,其本质是“代表资产阶级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的”、“以推崇消费至上、享乐主义价值理念和过度消费行为的”、具有“物欲性、虚假性、控制性”的社会思潮。青年大学生将消费与地位、身份、等级等相关联,在消费中追逐潮流时尚与身份认同,逐渐发展为消费欲望强、虚荣心膨胀、炫耀成风,进而走向过度消费和攀比型消费。此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技术手段的不断升级等也在客观上为过度消费行为提供了滋养的环境。

家庭层面,孩子“富养”理念在新时代家庭中根基深厚,但多数家长对于“富养”的定义不清晰,单纯理解为物质上的满足,片面追求为孩子提供丰富过量的物质生活,部分家长甚至出现“从众”心理,产生不符合家庭经济情况的消费行为。

青年自身层面,自我为中心成为当代青年的一种普遍特征。在拜金主义的价值影响下,财富理性缺失,对享乐主义、消费主义表现出认同。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文化自西方传入后日益盛行,同时,经济增长、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伴随而来的奢靡风气日渐凸显,使当代青年人将享乐主义视为一种常见的生活方式[8]

 

五、高校在数字节日浪潮中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途径

 

高校需要结合时代、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思想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价值观引导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有效方法,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一)开展科学消费观、价值观教育

高校应将大学生理性消费观教育纳入德育体系,通过校风校纪的完善,倡导勤俭节约,遏制校园商业化发展趋势。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各种新型节日的出现,理性分析其对自身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而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加强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增强互动教学、探究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与核心要义,通过思政课堂教学清晰、准确、深刻地传授给大学生,不断深化大学生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同时,通过定期开展青年消费行为调研,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变化趋势的了解,将教育与落实效果相结合,定期对效果进行调研评估,得到大学生消费行为变化情况的反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教育引导工作。

(二)揭露消费主义思潮的本质与影响

帮助大学生全面、客观认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本质及其对青年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养成的影响,引导青年回归理性决策、践行合理消费。从国家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协同的角度出发,将青年消费行为标准与青年成长发展特点同国家的发展阶段紧密联系,建立大学生理性消费行为标准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推动思政实践育人,引领大学生通过在祖国大地生动课堂中的学习,了解国家发展现状,感受自身肩负使命,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坚持独立自主的消费原则,培养大学生形成自给自足消费观念,抵制攀比消费、过度消费行为的发生。

(三)以不同形式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

积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增强当代青年文化自信,助力青年形成正确价值观。节庆的实施可以促进文化的复兴和传承,通过宣传展现我国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数字节日的差别,加强传统节日周边创作宣传投入与力度,增强传统节日的互动性、参与性及趣味性,例如“中秋月饼DIY”“元宵节游园会”等。以学生为主体,将传统文化特点与现代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相结合,挖掘更多具备传统文化元素的新颖活动以吸引大学生群体,在传统文化氛围中促进青年正确价值观养成。

总体来说,高校育人工作要从青年群体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从学生成长成才、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助力其全面发展。多渠道、系统化增强高校在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中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作者简介:吕 丽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 讲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0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3]毕亮.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0, 24(05): 97-101.

[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5-10-15(002).

[5]本刊记者.玩数字游戏 过“非主流”节日[J].绿色视野, 2012(01):57-59.

[6]吴宝欣.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30): 63-65.

[7]蒋云飞.借“超前消费”,看品牌意识——两位大学生的真实心声[J].国际品牌观察, 2019(2): 56-57.

[8]李志鹏,刘白明,王桃珍.当代青年过度消费的问题、成因与对策分析[J].青年发展论坛,2019,29(06):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