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高校基层院系学生活动的设计 ——基于静态整体与动态过程视角的分析

作者:郑清文 发布日期:2021-01-24

摘要:学生工作整体可视为一种教育活动,具有日常性和广域性、丰富性和复杂性、参与性和自主性等特点,蕴含丰富的教育内涵。学生活动教育目标的达成与育人实效的提升,并非自然而然的结果,而是需要经过过程化的科学设计。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基层院系学生工作的经历和思考,基于静态整体和动态过程两个视角尝试进行分析。静态整体上,强调要依照教育规律、结合学科特色,坚持因时因材因地,合力构建学生活动体系;动态过程上,强调要兼顾过程结果、强化设计指导,在参与互动中适时引导支持,切实提升育人效果。

关键词:学生工作;活动;静态整体;动态过程;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党的十九大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高校不仅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才的素质结构一般由知识、技能和品质三部分组成,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些素质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同专业教育的交融渗透,打破“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传统界限,构筑起各类教育工作共同服务于育人根本目标的整体教育格局。

 “相对于教学工作而言,学生工作能更直接、更综合、更日常地体现出对学生成长的促进,而这,正是教育本质之体现”[1]。学生工作蕴含众多教育活动,生成丰富的教育资源,涉及领域广泛,内含着对学生行为方式的培养、思维方式的滋养、精神力量的激发,具有专业教学不具有的独特性,在育人方面责无旁贷,大有可为,而且应有所为。学生工作的基础在基层,基层院系既要围绕教育目标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也要根据自身特点和育人规律学会“怎样培养人”,致力于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从活动角度对学生工作教育内涵的认识

活动理论被称为“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强调主体通过中介工具将客体进行转化以满足主体需求是活动的一种基本模式[2]。中介工具指人工制品,包括工具、符号、方法、组织等。“活动是理解个体行为的最基本的、具有意义的情境”[3],分析主体行为时需要考虑最基本的发生情境,以目的为导向,将情境和行为、主体内部与外部活动相结合。

从教育的角度看学生工作,可将学生工作整体视为一种教育活动,并概括出如下特点:(1)日常性和广域性。学生工作既融于日常生活,贯穿大学生活,又涵盖校内外、网上与网下及校园生活各个角落。(2)丰富性和复杂性。既情境生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又多点综合、有机联动,处于动态变化之中。(3)参与性和自主性。既为学生提供很多亲身参与的机会和平台,多主体(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校友等)共同参与、共同实践,又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当代学习科学强调知识的建构性、社会性、情境性、复杂性和默会性,与之相应的是人的学习的建构本质、社会协商本质和参与本质。学生工作生成了众多的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情境,汇聚了巨量的资源,聚合了多类的主体,给予了多种的支持,同时在个体层面及群体层面促进了多样互动,进而创建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给养。

学生活动教育目标的达成与育人实效的提升,并不是在活动尾声就能自然而然取得的结果,而是需要通过过程化的科学设计,将其分解至学生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设计进行合理有效的形式考察、内容整合、主体参与、资源调度,才能最大程度地将育人目标和理念细化落实在学生活动之中,才有可能达成预期效果。无意识的影响不等于有设计的结果,活动设计建立在意识活动目的性与计划性的基础上,当我们对活动的参与主体、活动形式、传播手段、激励机制、意义载体、应急预案都做出完备的设计,因不确定性与不足引发的影响就可能被最小化,诞生的反而可能是共同应对问题的共同体。

那么,如何设计学生活动才可能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呢?笔者结合曾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外院”)从事多年学生工作的经历和思考,尝试从静态整体和动态过程两个角度做一分析。

二、静态整体上,依照教育规律结合学科特色,设计构建学生活动体系

在高校开展教学与学生工作的一线,常常出现学生活动与专业教学“争学生”“抢时间”的尴尬,这不仅会减弱专业教师对学生工作的认同,更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活动成为学生收获成长的第二课堂,是契合教育学原理的,学习理论将“学习在哪里发生”的焦点从教室与学校转向了更大范围的工作、社群与世界,认为学习者应该“从自己的经验中建构意义”[4]。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资源,特别是指导资源得以极大丰富,专业教师、辅导员、实践导师、朋辈同伴、学生组织、社会机构皆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库。

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不能简单地堆砌或者无逻辑地拼接,而应遵循教育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成长规律,才能成为有机的学生活动体系。在学生活动布局谋篇之初,就应坚持因时因材因地施教,从整合资源、增强联动、深化协同的层面加强设计,既在整体上分阶段、分层次,又在对象上分群体、分类别,同时在功能上形成优势互补、汇聚育人合力。

(一)坚持因“时”施教

即分阶段、有层次地对学生成长成才进行引导,形成“新生抓适应,中间抓规划,毕业抓方向”的工作体系。一是抓好新生入学,加强教育引导。通过新生开学典礼、选课指导等系列活动,形成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增强新生对学院和专业的认同感。二是针对发展需求,做好规划指导。通过新老生交流会、双学位选修交流会、实习实践交流会等活动,针对学生的发展需求做好规划指导。三是着眼长远发展,做好毕业教育。通过职业辅导、毕业典礼等多种方式上一堂生动的毕业教育课。

(二)坚持因“材”施教

即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和内容,把握成长规律,着力引导学生在达到基本素质能力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发展。一是针对不同学生的专长特点或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在学生基本素质能力养成的基础上,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设计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比如,针对语言学习入门难组织“纠音活动”、支持英文戏剧研习社的发展等。二是重视研究各类群体的不同特点,基于多重标准加强分类指导,比如,引导本科新生积极参与“一二·九”大合唱、开展跨院系研究生交流活动等。三是发挥各类学生组织以及党支部的力量,比如,从团队、制度、文化建设等层面科学指导多家学生社团等,同时外院连续多年开展优秀学生团队评选工作,树立团队榜样,推动集团成长。

(三)坚持因“地”施教

打造立体课堂,即明确两个课堂的不同育人特点和优势,使两个课堂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课堂是学生所从事的相对于课堂教学(第一课堂)而言的活动,是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的重要载体,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补充和升华,二者构成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立体课堂”。一是结合专业特点,夯实语言基础。比如,针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和逻辑思辨力,每年举办新生演讲比赛和英语辩论赛等。二是结合学科特色,繁荣校园文化。比如,基于外语学科专业特色,设计开展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特色突出的文化活动,努力推动校园文化国际化。三是拓展国际视野,树立中国意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交流的桥梁,可以让世界增进相互理解。外院语种众多,“学东西之文,融中外之学”,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世界历史和他国文化,与国际青年加深沟通和了解,在交流互动中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在体验思考中通晓国际规则,包容多元文化,在放眼全球中批判性地吸收当今世界先进文化,树立中国意识,在提升综合素质时培育开放包容、心怀世界的气度,积极面向未来。

三、动态过程上,兼顾过程结果强化设计指导,在参与互动中提升育人效果

(一)过程效果并重,注重立体评价

学生工作是教育活动,需要坚守教育立场,突出教育性,又要以人为本、加强设计、兼顾过程与效果。结果与过程之辨源于物质的运动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变化是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由此,学生活动中的动态过程是永恒的、绝对的,静态结果是暂时的、相对的,过程中会产生多个结果,结果是过程的特殊形态。当学生活动过分注重排名、奖项、显示度等唯一确定的最终结果,就忽视了活动过程中多个变动的阶段性结果,如学生对活动意义的认知、对价值理念的体悟、对参与朋辈的认同等。当然,结果也很重要,既可以标记实力、扩大影响、提振士气,也可以对标差距、持续精进、凝心聚力。活动设计需要强化过程管理,从注重短期确定的结果到关注长远变动的过程,从注重量化可测的指标到关注不可量化的体验,从注重烜赫一时的名次、奖项、显示度,到关注活动对自身的思维启发、能力提升和长久影响。

比如,外院每年组织师生参加“一二·九”合唱比赛,勇夺桂冠是显性目标,而其中还蕴含着爱国精神、集体主义、美育教育等多重内在目标。忽视动态管理和过程设计,活动就会落在日复一日排练、“打鸡血”、争取能歌善舞同学的操作层;反之,当我们将宏大而丰富的客体置于活动视野,就能在选择歌唱曲目、学习创作背景的过程中追忆历史,在推送班级风采、鼓励服务参与的过程中感念集体,在教学歌唱技巧、设计舞台方案的过程中提升审美。如此,舞台上的学生不仅是参赛者,还是爱国精神的传承者、集体荣誉的承载者、审美愉悦的享受者;坐席上的学生不仅是观战者,还是鞍前马后的服务者、奇思妙想的提供者、组织策划的支撑者。

(二)强化活动设计,促进学习发生

以人为本是前提。一方面,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设计,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另一方面,要研究工作对象(80后、90后)的分群体特征和具体学生的个性化特点,研究其成长和发展规律,依此开展学生工作,才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心灵和思想的工作,需要体现“人本”和“人文”精神。

研究机制是基础。基层院系学生工作育人资源丰富,需要深入研究“教”与“学”的规律,以及不同环境、组织形式(社团、班级、宿舍等)、载体(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等)的育人功能,深度解析不同方式方法(深度辅导、各类学生活动等)对于学生学习成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加强设计是关键。“无意识的影响并不等同于自觉的教育”[5],这就要求在学生工作中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育人作用机制加强设计,结合本院系实际情况,将校内外各类资源转化成教育资源,给养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要依据教育实践的逻辑进行综合设计,从主题规划、时空安排,到载体选择、资源配置,再到阶段推进、动态调整,直至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形成富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的设计方案。

比如,“重洋难隔赤子心”——外院2014级本科生党支部专题学习活动被评为“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精品案例。该活动一开始就围绕如何让身在海外的党员保持思想教育的连续性这一问题展开精心设计。一是创新开展形式,跨越重洋听党课,通过线上协作平台共同开展学习讨论,借助即时通讯软件进行远程连线授课。二是创新主题设计,结合专业讲党课,坚持既要落实党的思想理论和大政方针,又能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做到“大格局、小切口”。支部有效利用新媒体,将世界各地的支部党员紧密团结在一起,将支部党员出国人数多的问题转化为利用国际视野看中国的优势,借助语言专业优势,树立了世界眼光和中国意识,明确了同学们语言学习的使命与责任。三是创新参与方式,多种方法学党课,强调共同参与激发主体性,增设试讲环节提高理论性,同时创新海外连线提升参与度,结合专业实践保持先进性。

(三)加强参与互动,适时引导支持

学习科学强调知识的建构性,突出知识是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协商过程中对意义的建构,而不是人的大脑之外关于绝对现实的反映,包含个体知识建构与社会协作建构,注重互动、交流和反思,关注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做中学”,在参与体验中知行合一,重视各种人工制品和信息技术的应用。[6]学生参与教育活动,是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必须与共同参与者不断地沟通、交流与互动,进而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认识。不同学习者基于不同文化背景和经验积累,对知识会有不同的建构和理解,互动越深入,理解越全面,认知越深刻。

在学习科学中有个“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的概念,它是指“学习者分别在独自工作时和受到更有经验的人帮助或与他们合作时所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能力之间的差距”[7]。支架(Scaffold)又名“脚手架”,是在建造楼房过程中给予的暂时性支持。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相应的支架,适时给予学生有效支持,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学习者实现在‘发展区’中的通达提供最优化的支撑是一门艺术,这更多地取决于在情境中激发起来的教师及设计者的实践智慧”[8]

因此,学生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的重点是共同参与和深入互动,以及适时支持和有效引导。一方面,学生工作融于日常生活,成为教育活动,是“实践大课堂”,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在集体共同参与、交往、实践过程中互相影响、共同成长。另一方面,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校友等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设计者、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等多重角色,在与学生平等相处、共同参与过程中,适时适度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同时在耳濡目染中使学生产生认同、习得技能、提升素质。在一个具体学习活动中,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是动态变化、持续深入的,共同参与才能及时把握学习进展和认知状态,深入互动才能细致了解学习需求与问题所在,基于此才能适时给予支持、有效进行引导。

比如,外院“丝路诗语”多语种诗歌诵读栏目,定期邀请学院师生、校友及所有爱好诗歌的人选择优秀诗歌进行双语朗读,并通过外院微信公众号、网易云电台等新媒体平台予以推广,以诗会友,以文抒情,共享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所带来的盛宴,体验诗词歌赋的神秘魅力。“丝路诗语”不只是活动,更是平台;不仅是朗读,更是交流;既立足于国内,也着眼于国外;既结合了专业知识,又丰富了校园文化。

总之,基层院系学生工作可视为教育活动,其中蕴含丰富的教育内涵和育人资源,其教育效果的实现不是自然而然就形成的,而是需要经过过程化的科学设计与多主体的参与指导才可能达成。既要从静态整体上依照教育规律、结合学科特色,坚持因时因材因地,合力构建学生活动体系,又要从动态过程上,兼顾过程结果、强化设计指导,在参与互动中适时引导支持,基于此才能水到渠成,切实提升学生活动的育人效果。

 

 

作者简介:郑清文 北京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 副教授

 

 

参考文献:

[1][5]李家成.论学生工作的教育意蕴[A]//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Schooling Reform and Development,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教育改革的哲学反思”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2011:10.

[2]吴刚,马颂歌.工作场所中拓展性学习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3]曾家延.活动理论视角下学生使用教科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4]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

[6]郑清文.构成要素、互动机制与支持方式:一种高校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的分析框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37(04):46-53.

[7]何善亮.“最近发展区”的多重解读及其教育蕴涵[J].教育学报,2007(04):29-34.

[8]裴新宁,赵健.学校学习情境中的教学设计[J].全球教育展望,2004,33(11):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