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建设实践与探索——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

作者:王 恒  卢 敏  刘东奇 发布日期:2020-10-27

摘要:党支部是院系党组织的基石,是院系党组织联系广大党员群众的桥梁,也是院系党组织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1]外国语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始终立足学院学生群体特点、党员群体特点,着眼于学生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在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与探索中,致力于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累了富有特色的工作经验,推动学生党建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

关键词:学生党建;学生工作;思政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在青年,学生党支部是青年的先锋旗帜和战斗堡垒。当前,国内外意识形态斗争越来越激烈,这给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难度,如何构建学生党支部创新模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工作便成了当前迫切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3]


一、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4]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始终立足学院学生群体特点、党员群体特点,着眼于学生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在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与探索中,致力于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学院学生群体特点、党支部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共同构成了此项研究的背景,并提供了必要性支持。

(一)外国语学院学生群体特点

1.专业众多,分布较广

在本科生层面,外国语学院共有20个本科招生语种专业,平均每个本科年级11—13个专业,为方便教学管理,按照专业划分班级。除常见通用语种外,外院还有十几个小语种专业,小语种招生一般隔年或几年招生一次,专业人数少。在外院本科生中,近800位同学分布在40多个班级,班均人数不到20人,10人以下班级也并不少见。

在研究生层面,学生培养专业划分更加细致,同时研究生人数远低于本科生,因此以年级和专业为基础的班级划分导致班级人数更少。以2019级硕士生为例,日语专业学术硕士仅有1人,法语专业学术硕士仅有3人。除翻译专业硕士为较为正常的20—40人班额外,其他各班人数常在5人以下,学生分布更为分散。

2.来源多样,个性鲜明

受招生影响,外国语学院学生来源较为多样。首先,小语种保送是外院重要的本科生生源。小语种保送主要面向全国多所知名外国语学校(中学)招生,针对除英语外的其他语种专业,每年1月初进行招生考试,通过考试的学生可以获得保送外院小语种资格,之后填报志愿进行录取。各外国语学校往往坐落在经济较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学生家庭经济实力较强,眼界较为开阔,知识面相对较广。其次,高考提前批也是外院本科生的主要来源。受未来就业情况及大众认知影响,外院部分语种专业在高考招生中并不占优势,因此在一些省市的高考招生中,可能将部分语种放在提前批次招生。再次,除提前批外,还有部分较受学生欢迎的国际通用语种专业,在本科一批次招生。此外,根据教育部政策要求,少部分学生通过各类专项计划进入北大,并选择外语类专业。

由以上可知,因招生特点决定,外院学生来源既多样又集中,来源不同的学生往往带着不同的个性特点。进入外院后,不同类别来源的同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聚集效应”,深化了学生自身的个性,集群化的个性特征更为明显。

3.文化多样,思想活跃

外国语学院目前共有20个本科招生语种,21个本科专业,有15个系(所、中心)。从横向上看,20个语种中既有国际通用的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更有日语、韩语及南亚、东南亚、中亚等亚洲国家语言;还有梵巴语等虽然没有人使用但对于区域历史研究和宗教研究有重要价值的“化石”语种。除各个语种及相应语言文学专业外,还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研究生培养专业,以及与其他院系联合开设的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在教学内容上,外院不仅重视语言教学,更注重文化培养,丰富的语种、专业背后是各国的多样文化以及从中反映出来的多样思想。外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语言对象国文化、历史、宗教等知识的深刻影响,更有部分同学在英语和所学语种之外选择第三外语,学习内容更加丰富,文化领会更加多样。

从纵向发展上看,外国语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2年设立京师同文馆,在158年的历史发展中,北大外语学科立足时代需要,各个语系相继蓬勃发展。外院各语系与专业有着浓厚的学术传统,同时受到北大浓厚人文氛围的影响,外院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各语种的文化感知。此外,系所设置几经变迁,不同语种之间经历了融合—分离—融合的多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各个语系互相影响互相借鉴,文化和思想内涵更加丰富。

因此,基于丰富的专业设置和悠久的学科历史,在多样文化的影响下,外院师生大多思想活跃,尤其是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与思想了解较为深入,这是外院学生群体的特点之一。

(二)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瓶颈

2019年之前,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横向设置,不同专业的同年级学生组成一个支部。在当前高校学生党建的大背景下,这种设置形式为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发挥党组织在学生群体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带来了瓶颈。

1.党支部建设基本面先天不足

首先,外国语学院本科一个年级约有200人,低年级党员人数极少,到大三、大四年级经过批量发展后,党员数迅速增加。研究生党员比例相对较高,但是由于不同学生类别的招生人数差距,从党支部人数基础上来讲,不同支部人数差距过大,在活动开展、组织建设等方面都给党支部建设工作带来困难。

其次,横向设置的支部中,各专业党员分布分散,除却党支部活动外,不同专业党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上的沟通交流较少,不利于同支部党员间向心力的塑造。党支部建制导致支部内凝聚力不强,不利于党员身份认同的形成,不利于党支部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2.党支部建设发展动力不足

首先,在学生党支部活动组织中,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是常见的、高效的活动内容选择,这种思路不仅有助于增强活动覆盖面,更能把思政教育与党支部建设融入专业的学习之中,以专业学习促进党员发展。党支部横向设置时,内部各专业人数分散,以本科生支部为例,一个支部内包含十几个专业的党员,不同专业间基本没有专业学习内容的交叉,难以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支部活动。同时由于语言类专业课时较多,不同专业的党员在时间上难以协调,给支部活动组织带来一定困难。

其次,在党支部的传帮带上,横向设置的支部中,本科生低年级党员人数较少,同时受到递交申请书的年龄限制、党员发展流程规范的影响,大一大二年级基本没有正式党员,导致支部内难以产生支书和其他支委,往往需要上级党委以指派的方式设置支委班子。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党支部无法在内部完成骨干的传、帮、带,支委班子发展过程中可能陷入青黄不接的窘境,不利于党支书等党员骨干作用的发挥。


二、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途径


院系党组织设置有不同模式,各院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的支部设置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一个系或院设立一个学生党支部的传统模式,适合党员人数较少的学院;2.在各个年级设立学生党支部;3.在各个班级设立党支部;4.在每个专业设立学生党支部,这种模式解决了按年级划分党支部导致的各支部人数不均衡,也解决了按班级划分党支部导致支部设置过于细碎的问题。

(一)外国语学院重新划分党支部的实践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进行的支部重新划分采取的就是上述第四种思路,根据学院实际情况,由按年级划分党支部调整为依专业纵向设置党支部:

1.本科生20个招生语种,目前按照专业纵向分为4个党支部,并以本科生第一党支部至第四党支部命名,方便以后如有需要继续拆分。

2.专业硕士设置英语翻译硕士党支部、日语翻译硕士党支部。

3.学术硕士、博士共建党支部,按照专业纵向设置10个党支部。分别为南亚研究生党支部、亚非研究生党支部、朝韩语研究生党支部、阿语研究生党支部、日语研究生党支部、俄语研究生党支部、语言所研究生党支部、德法西葡研究生党支部、世文所研究生党支部。

在党支部的基础上设置党小组,本科生将党小组建立在班级上,作为党班团一体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党员人数超过3人的班级,均设立党小组;党员不足3人的班级,与本专业其他年级联合成立党小组;一般每个党小组人数在3—5人。大一、大二还没有学生发展成为党员时,参照党小组设置原则,设置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小组,纳入党支部管理。专业硕士依据年级、专业,就近设置党小组。学术硕士博士党小组建在三级学科、师门上,依据专业、导师,就近设立党小组。根据党员人数分布,一两个导师,或一个三级学科设置一个党小组。

(二)发挥专业优势,创新支部活动形式

在上述建制的基础上,外国语学院充分发挥党支部、小组建立在专业上的优势,将党员活动与本专业活动紧密结合,将本专业相关活动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平台,加强党性修养,提升专业水平。

如外国语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召开支部的每周党员讲党课活动,党课内容主要为支部成员互相分享经典著作中的思想信念,并以党小组为单位开展。某次活动的主讲人分别为第一小组的W同学和Z同学。

W同学结合中东近现代历史著作《征服与革命中的阿拉伯人》第一章内容,分析了奥斯曼帝国的封建制度与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之间的异同,介绍了奥斯曼帝国政治体系中的关键因素和制度设计,将其地方总督制与中国自秦朝建立起的郡县制进行了比较,向其他同学介绍了中国地方政治制度设计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以历史视角为支部成员增强制度自信提供了支撑。

Z同学介绍了伊朗文学名作《蔷薇园》,其中的名句“阿丹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不仅被联合国奉为行动宗旨,更被写在了伊朗援助中国物资的包裹上,展现了中伊两国间的友谊,该诗篇中号召人类克服偏见与歧视,共同面对危难的精神,恰好符合了当下的国际形势,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只有携手共进,才能共度难关,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迈进。

党课从历史、文学、经济等不同专业视角切入,在加强支部成员的理想信念,加深对党和国家政策的理解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积极动员党员,打造精品活动

党小组作为落实学校党团日主题教育活动主体,以4分钟微党课的形式,身边人讲身边事,保证每位党员在小组会上发言。党小组活动与班团活动、专业活动紧密结合,带动团建和班级建设。

例如,英语研究生党支部充分调动起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疫情期间,从防疫期间接触到的具体人物、事件、影像等出发,以收集相关主题的英文诗句为主线,兼顾对时事报道的关注与学习。在本次活动中,支部党员踊跃投稿,作品不仅涵盖了脍炙人口的名诗名剧,还有新近创作的抗疫歌曲。大家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解读了疫情中的感人瞬间,凝聚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为抗击疫情贡献了绵薄之力。

例如,党支书F同学摘抄了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的代表作《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希望这铿锵的诗句能给疫情中的每一颗等待的心注入美好愿望。冬天已至、春日不远。Y同学摘抄了二十世纪美国诗人埃德加·格斯特 (Edgar Guest)的诗歌《守得云开见月明》(“Things Work Out”)。这首诗告诉人们面对困难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积极向上的信念。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最后汇总起来一本诗意盎然、激励人心的诗册。无论是经典诗歌还是新近创作,都是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艺表达。

(四)积极主动引导,拓展支部共建渠道

外国语学院注重拓展党支部共建渠道,引导学生党支部积极共建,在活动中培育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和理想信念。疫情期间,学院联系了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来凤县第一中学,共同举办了“千言万语共学习,燕园来凤同成长”线上陪伴活动。活动旨在通过两校学生两两结对的方式,充分运用线上资源开展英语学习辅导、学习经验交流、好书好文推荐等活动,为来凤县的学生们提供线上学习辅导以及关怀陪伴,也为外院学子发挥专业优势、投身防疫志愿服务提供平台。在活动组织中,以各学生党支部为依托,学生党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活动中,党员志愿者们积极报名,精心准备课程内容,科学设计互动环节,为来凤的小同学们提供了高效实用、生动有趣的英语学习课堂。英语研究生党支部的X同学在正式开始线上辅导前,特意制作了“自我介绍”表格,通过向小同学介绍自己的专业背景和需求爱好拉近了与对方的距离;除此之外,她还通过与结伴的来凤同学的小问答,了解了对方的学习状况、实际需求以及性格爱好,为更好地针对对方的情况提供合适的指导打下了基础。而来自本科生第二党支部的Z同学不仅为每周的辅导和交流列定了详细的计划表,还积极将专题讲解与习题答疑相结合,更加有序、高效、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辅导时间。

除了常规的交流学习,党员志愿者们和湖北来凤县的同学们还共同参与了一次特殊的活动——“云”升旗。通过在线网络直播的方式,在祖国各地的外院志愿者们与湖北来凤县的同学们共同参与了在北大校园举办的升旗仪式,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三、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经验启示


(一)培育一颗红心,以思想引领为本

做好青年思想引领是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更是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专业学习中,学生受多样文化影响较多,党支部活动和专题学习等是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

首先,爱国主义始终是外院学生党支部建设的主线。日常党支部活动中,学生党员在理论学习过程中系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支部活动中,通过特色活动引领学生党员深入了解中国,引导他们挖掘自身价值,积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青年党员的坚强力量。

其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积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外院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治性是党支部建设的第一属性,在党支部建设中,党支部不仅要做好自身政治建设,更要坚定全体党员的政治立场,引领他们更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例如,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学生党员冲锋在前,在健康信息收集、一线志愿服务、专业志愿服务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织就一面大旗,团结带领青年

学生党支部不仅是学生党员成长的港湾,更是广大青年的心之所向。在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始终坚持党旗所指是团旗所向,以党建带团建;坚持引导各类学生骨干向党支部靠拢;坚持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首先,坚持党建带团建,通过团支部拓展党支部在学生中的效用。在学生党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团支部的作用发挥党团组织对青年的领导力是外院党支部建设的经验之一。在活动组织中,党团支部虽然有要求上的微小差距,但是在方案设计上都注重党团支部的联动,鼓励党支部带领相关团支部共同开展活动。在组织建设上,鼓励学生党员担任团支部书记,引领他们做好党团建设之间的纽带,带领更多团员青年通过向骨干、向榜样看齐的方式向党组织靠拢。

其次,在其他各类学生骨干的培育中,注重发挥党支部的堡垒作用。除党团支部外,外院兼职辅导员、两会骨干、团委机关骨干等都是重要的青年力量。在骨干培养中,尤其注重党支部和党员作用的发挥。例如,在学生兼职辅导员队伍选拔中,注重向学生党员倾斜;在兼职辅导员培训和培养中,注重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对工作内容的设置,引导他们自觉在同学们中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传递正能量。

(三)牵好多条引线,搭建立体空间

学生党支部的建设除了依仗自身的先进性和发展动力外,更需要外界力量的推动,外界资源的支持。外院注重为学生党支部挖掘多种力量,通过打通专业学习、实践活动与党支部之间的桥梁,为学生党支部搭建立体化、全方位发展空间。

首先,牵好党支部建设与专业学习的引线。外国语学院学生专业课业较重,专业学习中接触的思想也较为多样,因此将支部建设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更有其客观需要。在党支部活动中,外院注重发挥专业优势,引领同学们感受专业力量,增强专业认同,在专业学习中内化党员身份。例如在国庆70周年期间,不少党支部开展国外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相关报道的翻译活动,从国外的话语中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一些党支部开展专业志愿服务翻译活动,用专业力量促进党员作用的发挥。

其次,牵好党支部建设与实践活动之间的引线。在实践中引导党员和全体青年树立理想信念是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点,在外院,党支部建设从来也不是“纸上谈兵”。除理论学习外,各党支部充分调动各类资源,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校园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国内外暑期实践等,带领学生党员和广大青年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将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运用到对中国社会的观察和实践中。在实践中,学生党员和广大青年不仅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更坚定了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与信心。

 

 

作者简介:王 恒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 讲师

     卢 敏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 讲师

     刘东奇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团委书记 助教

 

 

参考文献:

[1]骆郁廷.论高校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责任[J].思想理论教育,2017(03):4-9.

[2]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

[3]姚小玲.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使命与责任[N].光明日报,2013-12-08(7).

[4]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