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大学生如何树立健康的家庭观

作者:汪春花 发布日期:2020-07-09

摘要:原生家庭关系成为新冠防疫后期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突出因素。文章结合大学生自我发展阶段的特殊性,介绍了功能不良的原生家庭关系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阐述大学生所持有的不合理的原生家庭关系认知加大了这些不利影响。最后,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实践工作提出一些构建健康家庭观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原生家庭关系;家庭观;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伊始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全国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了阻断新冠疫情的蔓延,举国上下不得不居家进行隔离。在此特殊的阶段,广大人民的心理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这些从我校心理危机热线所接触的案例接听规律中就可反映出来。通过对这些案例进行系统总结,不难发现疫情早期涉及到比较多的关于死亡、疾病的焦虑情绪,后期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人们则开始为学业、求职、亲密关系等相关事项而焦虑。大学生们对影响自己对这些事物投入度的解释中,家庭关系被程度不同地牵连其中。在同学们的主诉中,比较常见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严重干扰了学习和休息,其次是父母在爱的名义下对自己进行各种道德绑架和控制,试图从各个方面来影响同学的决策,还有就是父母自身的限制无法给自己在未来生涯规划中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父母处长期习得的一些认知和行为习惯导致自己的亲密关系出现问题也是令同学感到苦恼的问题之一。因原生家庭关系引发的种种问题成为本次抗疫情心理战中的一个焦点和重点。

家庭关系焦虑现象的出现并非意外。在没有事先准备的情况下,长时间、近距离的相处,不仅让以逃避作为解决冲突的策略无法继续有效发挥作用,还让家庭成员存在的一些其他问题暴露出来,而网络教学所带来的各种适应问题、疫情防控导致开学和求职出现诸多不确定、平时用于缓解压力的活动受到限制等一系列的因素,也更激化了个体对这些有问题的家庭关系的焦虑反应。

不过,大学生意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学业、生活有着重大影响并不仅从这次疫情开始。在平常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中,大学生就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关的问题前来寻求专业帮助近年来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理论上来说,大学生阶段应该是能够更加独立于家庭影响的时期,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大学生反而将其很大一部分时间用来加工分析原生家庭对自我的影响。比如,在不少大学生看来,自己很多不够适应、不够有功能的认知行为模式都是源自家庭的塑造,即便自己想要做出一些改变,从原生家庭中习得的一些惯性反应让这些改变很难真正发生;一些同学则认为原生家庭无法提供必要的知识等资源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发展前景,这些让原本就不够确定的未来变得更加迷茫。这些情况提示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如何帮助同学们建立起具有功能性的家庭观具有比较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大学生重视家庭关系对自我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看,大学生反思家庭(包括其他亲密关系)对自我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

首先,大学生阶段是个体探索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时期。个体认知水平在此阶段发展到一个更复杂精细的水平,这奠定了加工多重社会心理学因素对自我影响的认知基础。与此同时,大学生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来作为支撑自己某些因果假设的依据。个体开始逐渐觉察到家庭关系对自我人格、行为模式的影响,也开始意识到自己和他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差异性。所有这些促使他们将探索答案的领域导向原生家庭。毕竟,父母及原生家庭是自我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其次,在大学阶段,人际交往成为重要活动之一,是个体获得自我认同感、生活满足感、身心愉快感的重要来源。即使是在学习专业知识的领域中,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为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助力颇多。和中学时期相比,因为学习成绩优秀,而“一白遮百丑”的人际关系补偿效应不再明显。即一些大学生无法通过被动等待的方式获得满意的人际关系。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有效的人际沟通技能进而获得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让不少大学生感到非常焦虑。为了获得一定的可控感,同学们开始反思为何自己和其他同学存在人际交往差异的原因,原生家庭的影响成为首当其冲的原因。从这些反思的过程来看,一些大学生将人际交往中非适应性的过程归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更多地是用来缓解人际交往劣势所带给自己的心理冲击,短时间内有着一定的避免自尊受损的效应。而一些同学在亲密关系的试水中,每每因某些无意识的行为模式而破坏亲密感的建立时,对原生家庭所造成的顽固的影响力既深恶痛绝又无能为力。这些心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们对原生家庭的注意倾向。

最后,大学阶段是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过渡时期,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做出最佳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体一个迫切而意义重大的任务。而我们知道,在经历改革开放的这些年中,作为社会构成单元的家庭由于各自的机缘而具有了不同的发展结果。具体表现就是每个家庭拥有的各种资源大不相同。如果说新中国第一代的大学生们还几乎都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启程,当代大学生不得不面对自己奋斗一生的成果可能都无法比得上家庭资源丰富的同学原地踏步这一事实。不仅如此,一些同学的家庭可能连给予自己一些比较合适的建议的能力都不具备,更不用说原生家庭中某些“代际传递”的非适应性的人格特质对自我发展所造成的诸多限制。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将大学生当前各种困惑、迷茫、低自尊状态归因到原生家庭。

 

二、功能不良的原生家庭对个体发展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首先,家庭在文学作品中是灵魂休憩的港湾,对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功能不够健全的原生家庭却无法为个体创造出支持、民主、开明的家庭氛围,致使个体形成孤独、内向、缺乏信任感、不善于和人交往的性格特征。一些家庭本身还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比如父母关系不和、冲突、暴力、酗酒、抑郁等,这些对个体构成长期慢性应激源,影响个体在学业等重要任务上的投入度和专注度,具体表现为这些家庭的青少年在学业等社会功能表现上不如其他来自于良好家庭支持环境的同伴[12]

其次,一些父母自身人格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或是经过耳濡目染等使得个体习得父母身上有障碍的人格特征,或是因为父母处于某些心理疾病中无法提供给个体有效而正常的回应,导致个体无法学习建立起某些行为与特定结果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人际交往中的种种不适应。

再次,一些同学的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受过比较严重的创伤,这些创伤模式可能再一次在同学的成长过程中被重现和复制,比如,忽视、身体或心理的虐待等。这些创伤影响个体一系列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功能。

最后,个体容易形成对所谓完美家庭、完美父母的幻想性认知。父母或家庭的缺陷导致个体构建出某个理想的父母或家庭形象,以为别人家、别人家的父母都比自己拥有的要好、要优越。这种歪曲的认知除了加深对自我的不接纳和低自尊外,也使个体容易形成对所谓权威人士的特殊依恋[3]。一些个体也比较难以从和“平凡的对象”的关系中获得滋养和成长。由于缺少对人际关系的客观认识和理解,认为是有缺陷的对象导致自己各种负面感知,这导致个体在遇到一些关系中的困境时,更倾向选择逃避或中断关系,而不是面对挑战,进而错失自我获得成长的各种时机。此外,由于歪曲、错误认知无法在实践中加以矫正,个体可能抱持某种限制发展的信念而浑然不觉。

 

三、妨碍健康家庭观形成的几种不合理认知

 

尽管原生家庭对人们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但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影响,或者有了不良影响后便无从消除。大多数的人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以及生活中的各种体验后,还是能够获得相对不错的家庭生活满意度。不过在现实中,一些不合理的认知可能阻碍人们对原生家庭形成公正的评价。比如:

1.家庭对人的影响是不可改变的。这类认知往往导致个体对自我发展持有一种宿命观点,认为自己无法突破家庭施加给自己的各种影响。在觉察到自己个性中的一些弱点时容易陷入被动和悲观中,无法在创造想要的人生结果中担负起必要的责任。

2.同家庭和父母分离意味着情感上的背叛。尽管一些同学深受父母“爱的名义下的绑架”的痛苦,从小到大,事无巨细都听从父母的安排。同学一方面抱怨父母让自己失去自主性,但另一个方面,从父母羽翼下走向自己人生的前景也令他们感到不安和恐惧。引发这种冲突的一个内在信念是:选择和父母、原生家庭的分离意味着是对他们的抛弃和背叛。在这种感情负担的影响下,个体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决定时总是心怀内疚、自责的情绪, 长期处于这些情绪中也容易引发抑郁的发作。

3.是父母一方或双方的错误导致了家庭的问题,唯有他们改变错误,家庭才能恢复正常。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某个家庭成员成为众矢之的,全家的不幸都是其造成。比如,家中脾气暴躁又唠叨的妈妈,酗酒的爸爸,或是淘气惹祸的弟弟。由于这些个体比较吸引人注意力的行为导致家庭成员对其额外关注,而忽视了家庭系统中维持该行为模式的背景[4]。比如,妈妈的暴脾气可能是因为感觉不到家庭成员对其支持的一种反抗,单纯让妈妈改变暴脾气却不去改变家庭中不够支持的氛围可能会导致其他问题的产生,比如妈妈的抑郁等。这种关注局部而忽视系统的视角,可能导致个体只看到家庭问题的症状而无法看到问题的根本。由于维持问题行为的背景没有得到修正,个体的问题行为将难以改变或发展出其他问题行为。长期以往,会加重个体习得性无助体验。

4.和其他家庭相比差距过大,努力奋斗或主动改变只是无用功。这种认知和价值观交织在一起影响个体的动力和动机状态。显然,该认知的前提是个体觉得拥有比他人物质或其他资源好的家庭才是当下改变有意义的目标。这也是大多数功能不够良好家庭的内在信念。受这一观念影响,家庭成员容易形成抑郁、无助、虚无等情绪,滋生一系列其他不良的行为问题,比如,辍学、校园暴力、物质滥用等。

 

四、构建健康家庭观的几点建议

 

有人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无论是从日常生活的经验来看,还是从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结果来看,原生家庭都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5,6]。尽管如此,原生家庭的影响并不是唯一的和无法改变的。很多家庭治疗理论致力于修正原生家庭对个体产生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构建具有适应功能的家庭观。个案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些努力的有效。不过,心理治疗并不是个体获得具有功能性家庭观的唯一途径。即便是在诊室中,个体获得某些对家庭的感悟,促成新的行为模式建立从而带来积极后果的改变也需要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完成。事实上,一些原生家庭功能不够良好的个体,从未曾寻求心理咨询和治疗,同样能够收获令人满意的家庭关系。这些提示拥有健康的家庭观有助于个体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日常生活的各种挑战中,从生活中获得的丰富经验进一步修正原有的家庭观中某些不合时宜的部分,所有这些过程都有利于个体将注意力合理而灵活分配到各种家庭任务活动上。简单地说,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们,修正某些不合理的认知,形成相对健康的家庭观,即可处理好原生家庭对自我发展的影响。那么,如何构建出相对健康的家庭观呢?结合家庭治疗理疗和实践工作,我们有以下的一些建议:

首先,处理好接纳与改变的辩证关系。改变的前提是立足于对原本家庭和自我的接纳。这种接纳不仅包括原生家庭中的一些局限,也包括被我们忽视的积极方面。良性而健康的家庭观需要个体扬弃相结合地继承和发展家庭的结构和功能。某些不再具有功能的家庭规则或模式可能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具有特殊的功能,而这些是否在新的时期和环境中继续大放异彩,需要个体审慎定夺。对原生家庭赋予其应有的公正评价,有利于个体在改变过程中保持对原生家庭和成员的尊重,也有助于建立不同时期的灵活的家庭关系模式,从而最大化家庭对人生任务顺利完成的保驾护航的功能。

其次,建立与原生家庭成员之间的合理边界。合理的边界具体表现在成员之间彼此能保持一种有链接但又不纠缠或疏离的状态。现实生活中,原生家庭中的某个成员的情绪能干扰到其他成员的情绪状态,这个即是边界不清的典型表现。这种边界不清的家庭关系导致个体无法分清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认知、目标,从而无法有效为自己负责。一旦家庭成员出现问题,则殃及所有其他成员,使得家庭功能陷入瘫痪之中。同理,如果家庭边界过于松散,家庭成员之间体验不到彼此的支持和关爱,则也不利于家庭功能的运行。

再次,从问题家庭到健康家庭是一个连续谱,大部分家庭可能会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一定的问题,但随着家庭功能的恢复,这种问题状态将转化为正常状态,比如新婚期,孕育孩子的初期,孩子的青春期,老年空巢期等。即使在所谓的健康家庭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不够满意的情况。将问题家庭和健康家庭放在一个连续体的两端,一方面可以避免个体形成认知两极化的倾向,避免过度焦虑于所谓的问题或追求所谓的完美家庭、完美父母,另一个方面也可以促进个体将注意力转移到强化健康部分的心理建设中。

最后,列举人生有价值的目标,立足自我现实,有步骤地实现目标。尽管我们认为原生家庭对自我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原生家庭并不是人生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一些同学,因为不合理认知的影响,觉得原生家庭的限制使得自己无法去追求丰盛的人生,这是一种不合理认知束缚执行建设性行为的伪命题。去掉这些认知行为融合后,即使存在某些特定的认知,行为的正确打开方式也可以是:即便我有着不够完美的原生家庭,不够完美的父母,但它们并不能束缚住我追求幸福的步伐:我依然能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美妙的食物,决定在傍晚时分是去慢跑,还是听听音乐看看书。罗列人生有价值的目标,分步走向它们,直到最终实现它们。在持续不断和生活中的各种事项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对人生与家庭的相对客观的认知将会出现。那时个体将会认识到即便原生家庭曾经带来很多的痛苦,这些痛苦也只是用来磨砺出自我的韧性的助力器。

“瑞峰产乎钝石,明火炽乎暗木,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7]体现了事物相互转化、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个体与其原生家庭之间有立有破的关系。对原生家庭进行探索和反思的结果,为大学生真正实现心理独立提供独特的养料。如何帮助大学生们形成健康的家庭观,从原生家庭中获得力量和优势,拓展出独特的自我发展之路,值得在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继续摸索。

 

 

作者简介:汪春花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干部 讲师

 

参考文献:

[1][5]刘晓洁,等.家庭功能与幼儿社会适应的关系:幼儿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0(3):619-623.

[2][6]朱婉灵,许颖,林丹华.家庭弹性与青少年心理学适应的关系:年级差异比较[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0(02):269-273.

[3]毋嫘,等。原生家庭功能和共依附对亲密关系质量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2019(4):898-904.

[4]易春丽,钱铭怡,章晓云.Bowen系统家庭的理论及治疗要点简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53-55.

[7]葛洪.抱朴子·外篇·博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