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高校辅导员促进国防军工领域就业的实践与反思

作者:周 伟 金 英 发布日期:2020-07-07

摘要:为有效推进疫情期间毕业生就业,应对线上求职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教育部明确指出,应充分发挥辅导员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北京大学推出“敲门行动”,由2019级专职辅导员担任行业对接人,根据行业领域对毕业生进行分类指导、分群引领,主动服务,陪伴成长。文章以国防军工领域为例,梳理辅导员深度参与该领域毕业生就业引领与服务的背景与实践,并探讨辅导员应该扮演的角色及相应的能力需求。文章认为,国防军工领域就业的系统性、保密性、封闭性等特点,使得相关就业信息更难获取,行业情况壁垒森严,就业指导更加重要,辅导员应该扮演好联络员、咨询师、行业导师三重角色,全面提升就业指导能力,引导更多毕业生去往国防军工领域就业,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关键词:辅导员;毕业生就业;国防军工;敲门行动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毕业生就业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为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实现“不让一个毕业生掉队,争取百分之百充分就业”,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联动2019级专职辅导员队伍,启动“敲门行动”,一手敲毕业生求职之门,一手敲用人单位选才之门,通过主动联系、主动询问和主动服务,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关心关怀和切实的服务保障。

笔者作为国防军工领域对接人之一,与同事一道迅速适应角色、积极开展工作,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对国防军工领域就业形势与特点的认知以及辅导员促进国防军工领域就业的思考。

 

一、辅导员参与国防军工领域就业指导的必要性

 

相较于其他就业领域,国防军工领域就业具有显著的特点,一方面,它直接关系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强军目标,需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的人才供应;另一方面,该领域延续至今的系统内用人传统、高度的保密性和封闭性,又使得在校生难以有效获取行业信息和岗位信息,对国防军工领域就业缺乏了解,需要加强教育、引导和指导。

笔者在前期行业调研和与国防军工领域就业校友的访谈中,大致形成了对国防军工领域就业特点的认识,总结如下:

(一)人才来源的系统性

基于独特的历史路径和时代需求,我国形成了一批专门化培养国防军事人才的院校,成为国防军工单位的主要人才供给摇篮,“国防七校”①和“兵工七子”②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此类高校从立校价值、专业设置、科研方向、人才培养等全方面向国防军工领域倾斜,全力保障国防军工领域人才输送。相比于专门院校的“举校动员”,综合类大学的国防军工领域就业更偏向于“自由生长”,学生基于个人兴趣、家庭影响或专业应用等原因自觉接触、主动争取,进而走向国防军工领域。两类高校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其国防军工领域就业人数和比例的巨大差异。

下表分别选取了3家专门化院校和2家综合类院校,对其2019届毕业生赴国防军工领域就业的人数和比例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部分高校2019届毕业生赴国防军工领域就业情况统计

高校

国防军工领域就业人数

总就业人数

占比

北京理工大学

1474

4626

31.8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152

3713

31.03

哈尔滨业大学

1140

4664

24.44

北京大学

106

5235

2.02

浙江大学

101

7369

1.37

 

 

专门化院校因为历史渊源、专业设置、校友导流等多种因素,形成了一个闭环人才培养输送和使用体系,单位招录人员优先从该系统内部招录,学校培养人才也瞄准国防军工单位用人需求,外部高校很难获得相关就业信息,培养人才的适配性也相对较低,两类高校国防军工领域就业人数的巨大差距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综合类高校要输送更多毕业生到国防军工领域就业,需要主动发力、积极作为,努力从闭环的系统中找到缺口,与国防军工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在校内营造国防军工领域就业氛围, 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招录信息的保密性

保密性是国防军工领域最重要、最根本的特性之一,保密要求贯穿国防军工领域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的全过程。密级较高的国防军工单位和军队文职招聘,更倾向于通过线下宣讲的渠道进行岗位发布和说明,而较少将相关信息上网。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此类单位的招聘也尽可能避免在线上留痕。这为毕业生寻找国防军工领域就业机会和岗位信息带来了阻碍。笔者在接触毕业生的过程当中发现,绝大多数对国防军工领域就业感兴趣的毕业生,均对从何处获取就业信息存疑,需要辅导员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三)行业信息的封闭性

国防军工领域的封闭性与保密性一脉相承。因为保密性的要求,国防军工领域与外界接触较少, 各类信息的传递主要靠朋辈互助,口耳相传,比如行业信息、就职体验、薪资待遇等毕业生求职关注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内校友越多,在校生接触和了解行业的机会越多,前往该领域就业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亦然。高校辅导员可以作为校友与在校生之间的信息桥梁,面向行业内校友广泛收集信息,再通过合适路径精准送达在校生,有效解决信息鸿沟问题。

国防军工的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后盾,中国军队正处于由大向强的关键一跃阶段,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军之道,要在得人,要求全面实施人才强军战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在此背景下,综合类高校也不断发力国防军工领域人才培养和输送,北京大学“敲门行动”就是其中的一项创新性探索,将辅导员引入就业指导过程中, 通过辅导员担任国防军工领域的行业对接人,实现传导、指导、引导的作用。

 

二、 辅导员参与国防军工领域就业的初步实践

 

国防军工领域作为北京大学就业中心人才培养“红绿蓝”三色战略中的“绿色”,是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防建设需求的重要途径。北京大学虽然长期以来每年都有毕业生去往国防军工领域就业,但成体系的就业指导和服务还刚起步,为了更细致扎实地开展工作,就业中心专门调配2 名专职辅导员作为行业对接人。

敲门行动”开展以来,笔者先后通过微信群、一对一电话联系等方式对接了90 余位对国防军工领域就业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就业信息定向推送、笔试面试求职指导,并配合2 家国防军工企业完成内推工作。来自“敲门行动”的电话和送上门的服务, 帮助毕业生有效缓解了疫情带来的求职停滞和毕业论文进展缓慢的双重焦虑,也让对国防军工领域感兴趣但不知从何入手的同学们找到了打开这个行业的钥匙。

面向用人单位,笔者配合就业中心线上双选会和空中宣讲会的开展,联络62 家用人单位,动员参加双选会、协助完成资格审核和材料修改、跟进企业笔面试进度和对北大毕业生的反馈。与用人单位保持长效、密切的沟通与合作,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是“敲门行动”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未来,笔者还将通过邀请相关企业就业的校友或企业Hr 等来校与学生交流,组织在校生去用人单位参访实践,推荐在校同学去单位实习等方式,增进校企关系,也帮助同学们更早、更好、更深入的了解企业、了解行业,更快速地认清个人职业选择,少走弯路。

面向校友,一对一联系388 位国防军工领域就职校友,完成电话访谈近2000 分钟,快速建立起对行业的基础认知和对校友的基本了解,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了极大帮助。校友们坚守初心、献身国防的生动事迹,是在校生进行职业选择的榜样和良好的思政教育素材。未来笔者还将与同事一道,邀请校友回校宣讲,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进一步深化求职就业中的思政引领。

 

三、 辅导员促进国防军工领域就业的角色与定位

 

对于辅导员在促进国防军工领域就业中的角色与定位,笔者认为要从表及里、由浅入深,扮演好三种角色,处理好三重定位。

(一)做好联络员,当好信息交换平台

联络员是辅导员参与就业工作最基础的角色、最基本的职责。在前期接触毕业生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信息需求是对国防军工领域就业感兴趣的同学面临的第一道关卡。辅导员促进国防军工领域就业工作,对内要联络学生,通过就业中心、院系两层宣传和朋辈关联推荐等方式,将对特定行业感兴趣的学生凝聚起来,定期开展需求调查、行业介绍、经验分享、调研参访等活动,一来帮助学生(特别是非毕业年级)更准确全面了解意向行业的发展形势、能力要求,更好地开展职前准备,合理制定预期, 最大限度降低外部风险因素对于学生求职的不利影响。二来以行业为纽带,将意向就业的不同院系学生组织起来,发挥同伴互助效应,实现共情共生和抱团取暖,减少个体求职焦虑伴随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

对外要联络校友和用人单位,一方面通过联动行业从业校友,获取行业真实状况和从业体验,实现面向在校生尤其是毕业年级的求职面试指导和经验交流,同时也可以视情况对接行业内的思政教育资源,合作开展联合党团日活动等;另一方面对接重点用人单位,通过主动服务,争取更多就业岗位和育人资源。

拉群建站,聚人引流”是国防军工领域行业 对接人的重要努力方向。当下,国防军工领域的微信群主要面向应届毕业生,聚焦毕业生岗位信息提供和具体就业单位的答疑。应届毕业生工作告一段落后,面向准毕业生和低年级学生的求职咨询群和兴趣群也将陆续建立,并进行职能划分,前者紧密围绕国防军工领域求职就业,将引入校友、企业HR 等资源进行行业介绍、求职辅导和就职体验分享, 后者则主要着眼于国防军工领域求职兴趣培养和献身国防军工的价值观涵化。

(二)做好咨询师,当好职业价值引领旗帜

咨询师是辅导员参与就业工作的进阶角色,在做好沟通联络、信息收集与交换工作的过程中,辅导员要逐渐建立起对所在行业的认知体系,对于整个行业的生态和特点、行业内的企业结构和布局, 对不同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薪资待遇、校友发展情况、晋升通道,对不同类型、不同年级学生的信息需求、经验需求等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进而为在校生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求职指导和生涯规划。

专职辅导员深度参与就业工作,未来会成长为某一行业领域的咨询专家,将思政教育和价值引领潜移默化融入就业指导过程中,从就业“同路人” 成为思想“引路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的不断创新。

在国防军工领域的行业对接当中,在校生对国防军工领域对接人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整个国防军工领域的信息需求,包括内部分类、主要用人单位、重点企业的历史沿革和核心功能、具体求职信息和主要信息源等。国防军工领域特殊的行业性质,使得其企业介绍、业务介绍、招录选聘流程都更为低调,较难在常规的求职信息网站找到相关信息,需要通过线下渠道或者专门的线上平台方能有效获取信息。第二,国防军工领域求职面试的经验需求,同样是出于保密和安全考虑,网上很少有国防军工领域企业和军队文职人员的笔试面试经验分享,需要行业对接人通过校友资源进行一对一或小范围的辅导和交流。第三,国防军工领域的就职体验需求。这是咨询最多的一类需求,也是最能发挥行业对接人“育人”使命的需求。行业对接人要尽可能充分、全面地了解行业就职体验,综合各专业、各企业、各年龄层的校友的体验,并加以总结提炼。在回应学生需求时,一方面立足现状、实事求是,同时也要注重挖掘校友体验中的精神力量,对有意愿但心存顾虑的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争取让更多合适的同学去到国防现代化建设一线,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三)做好行业导师,当好校友情感归属核心

辅导员如果在一个就业领域里深耕得足够久, 其核心价值就不再局限于信息的收集分发、求职指导和就业咨询,而更多的是人际关系的积累、校友情感的凝聚、资源的互联互通、校内外合作平台的搭建等。咨询师的工作主要面向个体,行业导师则着眼于群体。根植于联络员层面和咨询师层面的努力,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向国防军工领域就业,校友们的后续发展需要学校持续提供现实支持和精神动力,行业对接人可以在这个维度上发挥积极的协调作用。在对接国防军工领域校友的过程中,校友们普遍希望加强与母校的联系,加强与同行业校友的交流,保持与校内教师和研究所的互动, 实现科研项目和攻关难题的合作对接。服务已毕业校友,以学校的名义给校友提供更多的发展支持和持续的关怀关心,也是行业对接人的职责和使命。

通过定期组织行业校友聚会,并邀请对行业感兴趣的在校生参与,既为已毕业校友提供交流平台, 又能为在校生打开了解行业、企业的窗口,一举两得。同时,针对校友们集中反映的希望与学校相关实验室保持业务合作和科学交流,行业对接人也应该及时将需求反馈至学校负责部门,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也为校友们反哺母校提供便利渠道。具体执行层面,北京大学选调生工作办公室面向基层选调生持续的关怀关注和培训指导,可以成为国防军工领域相关工作的有效参考。同时,国防军工领域校友发展支持还需考虑到行业的特殊性,立足现实, 稳步推进。

 

四、 辅导员促进国防军工领域就业的能力培养

 

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辅导员要有效促进学生就业,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就业中心针对辅导员的能力缺口,已经组织了专门化培训,专项辅导、定向加强。

(一)就业政策与手续办理

就业政策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向和指引,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各环节,也关乎非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想法和导向。辅导员直接与学生接触,需要随时关注、更新就业政策,消化吸收指导精神,按照政策导向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就业手续是就业服务中的基础性环节,服务的准确周到直接关乎学生体验和满意度。敲门行动对接学生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解答就业政策和就业流程问题,能够及时准确地答疑解惑,是我们与学生建立关系、培养信任的第一步。

(二)就业概况与行业需求

学校历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和行业分布是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背景性信息,了解以上信息有助于建立起对全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基本认知, 在面向学生进行求职指导的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进行指导。与此同时,辅导员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学校毕业生求职的基本节奏、求职周期、在就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和特点,同时尽可能分学部、分院系细致了解和掌握。

(三)求职指导与生涯规划

求职指导和生涯规划是学生对参与就业工作的辅导员的核心期待之一,前者侧重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技能提升,后者服务范围更广,可以面向所有在校学生开展职业兴趣测量、启发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应该了解求职全流程的基本要求、基础环节, 并能够对毕业生提供有效的简历修改、网申技巧、笔试辅导、面试指导。与此同时,辅导员需要掌握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技能,熟练使用职业兴趣量表和其他生涯规划工具,专业、高效地进行在校生的生涯规划指导。

(四)特定行业认知

对对接行业的全面了解和精准把握是担任行业对接人的辅导员的看家本领和核心竞争力。对接人确定行业后,辅导员应着眼实际工作需求,迅速建立起行业认知体系,梳理行业内重点企业和重点用人单位,了解行业用人需求和招人窗口,洞察重点企业的薪资待遇、发展路径和前景,联络行业内的校友对接求职经验分享等。

作为北京大学“红绿蓝”三色就业战略中的重要部分,国防军工领域的就业工作特点显著、责任重大、空间广阔。作为对接国防军工领域的辅导员, 笔者一方面要全面提升就业指导与服务能力,落实教育部指导意见,充分发挥自身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瞄准国防军工领域就业,锻造行业对接人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成为国防军工领域就业的咨询专家,从了解逐渐走向理解,从新生入学陪伴学生走向毕业,讲好职业故事、行业故事、育人故事、家国故事,真正能从就业“同路人”变成思想“引路人”,真正将有益的事情变得有意义。

 

 

作者简介:周 伟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专职辅导员 助教
              金 英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副教授

 

 

注释:

① 国防七校,又名“国防七子”,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七所高校,具体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② 兵工七子,指原兵器工业部下属的七所本科高校,分别是北京理工大学(原北京工业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原华东工学院),中北大学(原华北工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沈阳理工大学(原沈阳工业学院),西安工业大学(原西安工业学院),重庆理工大学(原重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