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罗永剑 发布日期:2020-01-17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正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也为高校思政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时代条件和挑战。文章尝试分析和概括“互联网+”时代的本质特点,全面把握“互联网+”时代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政工作

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其特点

伴随着信息技术等的快速发展,学界普遍认为,目前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但学界多还是从外在化的角度理解“互联网+”时代,把其看作是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来改造和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等。笔者认为,“互联网+”时代,实质上是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它的能量和作用不断彰显和扩展,必然要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深度融合,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新业态、新生活、新社会现象等不断涌现,使人类文明进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更便利、更高效、更开放、更融合、更共享的新时代。当前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方位向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渗透和延伸,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变革。

“互联网+”时代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一是信息、知识的开放、共享。互联网的开放性、参与性和创新性,使它要打破所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地域的阻隔垄断,实现世界的互联共通,让不同的信息、知识和文化集中、统一起来,融合共存、共享共造、激荡发展,为人们的学习、进步创造基本的信息条件、知识条件和文化条件。二是互联网成为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联系的中介。通过互联网,万物变成了人类自我发展更便利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人与人之间建立了更加便捷、通畅、紧密的联系渠道,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交往有了超越时空的实践中介。三是网络社会助推现实社会的改革进步。网络形成了一个更加注重个人平等、民主、自由等的新社会、新空间,这个新社会、新空间必然影响和促进现实社会更加注重人的本质实现。四是经济生产活动更加精准化和人性化。通过大数据等手段,能有效、精准地实现生产与需要有效对接,使生产活动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要,推动生产和服务不断走向深入和持续化,为个人需要的满足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保障。

二、“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政工作带来的机遇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各个领域、各项工作都毫不例外地与互联网紧密地融合、联系在一起,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带来了改进和发展的新契机、新手段和新动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毫无疑问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条件。

(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信息对比,进一步增强了师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

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好与不好,往往不能仅仅靠自我的宣传和教育。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增强关键在于人们通过信息对比、辨识,而自觉地选择、接受。高校师生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其他群体更为显著,他们在主流意识形态方面的自我辨析性、选择性更为强烈。“互联网+”时代到来,各种信息的开放和丰富,为师生全面掌握国内外发展状况和不同社会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优劣等提供了难得的信息对比机遇和条件。

世界经济的低迷、欧美国家较低的增长率,与中国经济稳定的前进、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张,形成了信息上的鲜明对比,更让师生看好中国道路、中国模式;西方“三权分立”、选举制度导致的国家重大决策在政府和议会的打闹中迟迟不能出台、政策短视缺乏长远性等,与中国制度的集中力量干大事、高效统一,形成了信息的鲜明对比,西方制度的普适性不攻自破,更让师生重新审视我们自身制度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西方主要国家枪击事件不断、民族歧视事件频发、恐怖主义暴力事件难以平息等,与我国保持稳定统一、和平有序、各民族融合发展,形成了信息的鲜明对比,使师生更加珍惜当前难得的稳定发展局面,更是对我们自身文化的和谐包容充满自豪;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巨大变化,形成了鲜明的信息对比,让师生更是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更是对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无比的自信。“互联网+”时代的开放、信息多元并不像有些人担忧的那样,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全面的冲击和干扰,相反有利于师生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不同社会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优缺点,在对比中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这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条件。

(二)“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新变化,正在有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创新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党性教育等多种举措,确保高校牢牢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还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和被动服从,手段比较单一,效果有待加强,“互联网+”带来的新特点和新变化,迫使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得不适应形势变化,创新发展。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变化,主要表现为:

一是网络社会成为与现实社会并列而存的新空间新社会,这个新空间新社会的思想状况,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思想状况。做好新时期的高校思政工作,必须做好网络空间和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好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和领导权。

二是网络社会是更加看重网民自由、民主、平等意识的社会,共识的形成是相互尊重、互动沟通的结果,不存在强迫性灌输和接受。网络社会的民主、平等的特性,深刻影响现实社会师生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意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新理念,用平等的视角对待受教育者,探索通过互动、交流来做好教育。

三是“互联网+”时代师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特别是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体成为了主要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走进师生,就必须利用这些手段。“互联网+”时代进入了读图的时代,这也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采取更好的呈现和表达的形式,使教育内容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充满吸引力和趣味性。四是网络社会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网络语言和表达习惯,并深深地影响着现实社会的师生。在“互联网+”时代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注重教育的思想语言体系,多利用和采取师生熟悉的网络语言和表达方式,消除思政教育的隔膜感和疏离感。

(三)“互联网+”时代提供的新手段,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深入师生

“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利用社交媒体新手段,加强管理,吸引师生民主参与,做好思想宣传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应对新闻危机等提供新渠道、新载体。

首先,微博、微信等是高校加强民主管理、凝心聚力的新手段。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可以将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等及时传达给师生,让师生全面把握学校有关情况。也为学校了解民意、掌握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快速的平台,通过了解、查看师生在学校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就能及时了解到师生不满意的问题,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微博、微信等的出现,为领导和师生、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一个便捷、亲切、轻松的渠道,通过互动,师生之间可以建立起密切的稳定联系,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

其次,微博、微信等是高校创新宣传工作的新手段。当前国内外高校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能不能做好宣传、树立好学校的形象,直接决定着学校的竞争力。微博、微信等可以更加及时、快速地实现对学校重大事件的同步报道,使外界第一时间了解学校最新发展;微博、微信等报道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可以更加深入、全面地展示学校的文化,树立学校正面形象;微博、微信等是当前社会大众了解信息的第一渠道,通过微博、微信等进行宣传报道,可以深入民众,扩大宣传的覆盖面,更好地引领舆论和塑造形象。

最后,微博、微信等是高校处理新闻危机事件的新手段。当前高等教育正处于大发展大跨越时期,蕴含的矛盾和问题相对也增加许多,出现新闻危机事件的几率相应提高。当前高校新闻危机事件多发,已成为影响学校形象和声誉的重要因素,妥善处理各类新闻危机事件已是摆在高校面前的棘手而又突出的任务。在新闻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通过开设官方微博、微信的形式建立自主的舆论阵地,高校可以自主决定、随时发布应对举措,牢牢控制新闻危机事件处理的舆论主导权。并且接通了与网络舆论场进行直接对话、沟通的便利渠道,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和扩大新闻危机事件处理举措的影响力,最大程度地实现预计的处理效果。

(四)“互联网+”时代为师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带来全新的契机

“互联网+”时代信息和知识的开放和共享,言论自由性和主体性的确立及思想市场的形成和激荡,都为师生自主学习、提升自我、促进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契机。

一是极大扩充了师生的主体性。微博、微信等的特点是,一个人建立一个自己的微博、微信,他就拥有了自主的舆论阵地,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和建议等。有人把社交媒体时代,称为一个人人拥有“麦克风”的时代。

二是极大便利了师生的学习进步。人的发展进步,在某种意义上依赖于学习和掌握信息。微博、微信等的兴起和发展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互联网知识共享的特征,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深化互联网知识的专业性汇集,为不同知识专业的网友提供更加丰富、直接的专业知识。微博、微信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大大便利了学习和掌握信息,便利了人的本质性的实践。

三是极大地促进了师生的社会交往。人的交往实践是促进人的社会关系丰富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进入新时期,微博、微信等的出现更是把人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无限延伸,人的本质也更加丰富和全面。社交媒体条件下的人的社会交往实践呈现鲜明特点:人的交往可以是通过微博、微信的单个人交往,也可以是群体之间的多个人的同时交往,同样也可以是不同群体之间的紧密交往,社会交往是立体式、密布型交往,人人处于这个交往整体中,人人从这个交往整体中获得更加丰富的本质。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和动力,也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化解这些压力,已成为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考验,是我们必须解决的紧迫的时代课题。

(一)“互联网+”时代的思想多元并存,正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指导地位

网络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思想和意识的更加多元,去中心、去权威,反主流、反精英、斥理性、斥抽象是一个基本的倾向。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发展,使社会舆论更加多元和复杂,不同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激烈交锋、互相碰撞,很难有一种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居于主导地位,具有统摄全局的能力,主流意识形态面临严重的挑战。尤其是当前敌我双方在网络舆论场的争夺十分激烈,不同思潮都正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高校师生独立性本身就很强,再加上受网络时代思想多元化的影响,师生的思想更加多样。一些师生由于自身阅历、经验及对意识形态斗争性的了解不足,往往很容易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及国内异见分子的俘虏,不自觉地就以西方的文化、道路、理论、制度为评判标准,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看作虚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看作落后。一些高校师生面对着网络舆论场思想和价值观对立更加激烈、社会共识被割裂的局面不知所措,没有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人云亦云,被各种思潮牵着鼻子走。一些高校师生从多元性和独立性走向偏激和极端,厌恶主流宣传,排斥主流教育,不加分析地否定一切权威和核心。

(二)“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新变化,正冲击着传统思想教育和宣传的模式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思想教育的环境相对封闭,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不良的信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思想教育很少受到外部因素的冲击和干扰,效果相对比较好。二是教育者的主导性和权威性突出,教育者无论在信息的获取、知识的掌握、道德的水准、社会阅历等方面,都明显高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相对比较信赖和服从教育者。三是教育过程的时空有限性。多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面对面的教育和交流,教育的对象范围和影响力有限。四是传统教育格外突出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教育内容的价值判断是是非鲜明的二元对立,具有很强的斗争性和批判性,必须不容质疑地认可和接受。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思想教育宣传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是思想教育宣传是在完全开放、多元的环境中进行的,信息的开放性、多元性和交互性使得被教育者受到正面的、负面的、光明的、阴暗的、高尚的、低俗的、合法的、非法的信息的综合影响和作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效果受到削弱。二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信息的开放性和获取的随时随地性日益加强,教育者在信息和知识上已不是权威者和垄断者,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决定性地位被取消,传统的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递信息的定向关系被解构,平等、互动成为这个时代的常态。三是在“互联网+”时代,思想宣传教育成为了跨越时空的动态行为,受教育者“全天候”的网络生活和实践,都要求建立立体化、全时空、全覆盖的教育体系和格局,这对教育者在信息和知识的掌握上、在工作时空无限延伸上、责任和工作量明显增大上,都面临着传统教育者所没有的压力和挑战。

(三)“互联网+”时代新闻危机事件频发,正冲击着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

“互联网+”时代,使得师生和民众对高校的关注和批评有了自主的渠道和载体,善于利用新媒体壮大批评力量、施加影响力,已是师生和民众的普遍做法。近年来,由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率先曝光引发的高校新闻危机事件急剧增加。尤其是一些著名高校,更是网友炒作的重要对象,有关新闻危机事件几乎频频发生。

一是高校新闻危机事件产生的因素更加多元、多样,因素有无限增加的趋势。在社交媒介条件下,每一个社交媒介拥有者都可能是新闻危机事件的潜在制造者,制造高校新闻危机事件的主体范围大大拓展。高校新闻危机事件产生的诱发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并正从有明显过失的因素,转到没有明显过失的因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交媒介条件下,与高校有关的虚假信息、谣言等也会在网友的大量转发下,成为制造新闻危机事件的重要因素。

二是高校新闻危机事件发生、发展的不可预防性、不可控性明显增强,新闻危机事件产生、发展更加突发和偶然。在新媒介下,高校新闻危机事件可能像定时炸弹那样随时引发,为高校的提前预防和应对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难度,很难提前制定周密的应对战略,高校常常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三是微博、微信裂变式的传播方式,导致新闻危机事件快速扩散,造成的影响几乎瞬间即成、十分巨大,对高校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很难及时消除。一起新闻危机事件的处理往往需要一所高校调动学校几乎全部的力量来应对,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生活、工作、研究和发展秩序,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扰。

(四)“互联网+”时代网络的过度依赖,正冲击着师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伴随微博、微信等的不断发展,和师生对社交媒体的依赖不断加强,微博、微信对师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的消极作用也日益显现,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深入研究。

一是对社交媒体的过度依赖,导致师生的生活、工作、心理、身体、交往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伴随着微博、微信等的发展,微博、微信日益成为师生生活的一部分,有的师生甚至形成了对微博、微信的过度依赖,对人的生活、交往、心理和身体都造成一定问题。社交媒体交往增强可能导致现实交往减少,出现人与人冷漠的情况。这也是社交媒体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自身发生异化的地方。

二是对社交媒体的过度依赖,导致师生的阅读和认知出现碎片化、肤浅化、即时化等特征。微博、微信等的表达常常是浅显的、碎片化的,当人们长期把微博、微信阅读作为自己阅读的首要选择,微博、微信就会潜移默化对人的阅读方式、认知方式、思考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会让我们想当然地接受网友提供的各种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作为自己判断的基础和前提,很少加以怀疑和反思,很多师生成为了虚假知识或谣言的相信者和助推者。

三是对社交媒体的过度依赖,对师生的价值观等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通过“有色眼镜”看待事物成为重要表现。微博、微信作为一种表达、言论的工具和手段,人们会更偏向于在其中曝光负面的东西和批评,呈现的现实社会多是带有主观偏见和有色眼镜的。微博、微信上长期的负面内容的堆积和流行,很可能导致微博、微信依赖者价值观的扭曲和变形,不知不觉就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心理和价值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依据时代的新特点谋划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做好“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自信,充分认识和利用好“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机遇、新契机、新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助力作用、推动作用。要清醒认识“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和复杂挑战,强化政治意识和本领担当,深入研究、科学应对,创新理念、机制和举措等,努力讲好“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故事”“改革开放故事”“高校故事”,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简介:罗永剑 北京大学国内合作办公室副主任    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