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新时代推动国际理解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探析

作者:虎翼雄 谷 宁 发布日期:2019-11-27

摘要:现代国际理解教育肇始于二战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立及推动,其希望以文明间的理解包容促进和平,实现多样性共存。中国的国际理解教育起步晚、发展快,着眼于培养适应全球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新时代需要扩展国际理解的内容和范围,增强其双向性,并将国际理解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以顺应国际形势快速复杂变化,更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尽管二者融合仍面临理论内涵兼容、教师培养和教育资源有限等诸多问题,但只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地推进教材改编、教师培训并丰富课堂组织形式,将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新时代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实现四个正确认识,即: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1]这为我们提供了探索国际理解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根本指南。笔者认为,新时代发展符合国情的国际理解教育,促进其与思想政治教育交融,是回应全球化时代国家发展需求、培育具有“四个自信”的国际化人才的必然选择,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国际理解教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理念所开展的具体教育活动。[2]这一思想萌芽于“地理大发现”之后的欧洲:400多年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Comenius)就曾提出,应建立全球性的高等教育体系,以共同捍卫和平、追求真理、实现宗教宽容和知识分子的团结[3];一战后,发展国际理解教育以预防战争的思想开始频繁出现在杜威(Dewey)和蒙台梭利(Montessori)等著名教育家的著作中;而其真正肇始则应回溯到二战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成立及对国际理解教育的推动。《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法》序言开宗明义讲道:“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可见,自创立之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把促进国际理解,并以此推动世界和平与安全作为其基本使命和目标之一。

七十多年过去了,为顺应不断变化的时代潮流,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不断发展变化,日益丰富:由最初“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促进不同国家与文化的相互理解,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演变到重视民主、和平、基础人权与基本自由等理念,再到今天包罗资源和环境保护、尊重物种与文化多样性,促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相互依存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强调“学会共存”这一核心目标。同时,各国国际理解教育的展开及其本土化,持续扩大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外延,使得国际理解教育在全球化时代百花齐放。

我国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基本与加快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全球化的进程相适应。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2010年世界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更进一步促进国际理解教育走上发展快车道。2002年,北京教育学院编写出国际理解教育教材,并以此为基础在北京市范围内进行滚动式教师培训。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颁布,第一次在国家政策层面明确提出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纲要”指出,“加强区域范围内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理解教育,推进跨文化交流,增进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要求,面向地方和学校,着眼培养胸怀祖国、面向世界,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未来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4]可见,推行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国际化人才以呼应全球化时代国家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新时代进一步推进国际理解教育不仅是为了让中国和中国青年“懂世界”,更是为了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懂中国”。

二、国际理解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回应新时代呼唤

为什么要在新时代促进国际理解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要言之,这是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的客观要求,是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客观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的题中之义。

(一)国际形势快速、深刻变化的客观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5]“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时代论断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一方面,随着一大批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特别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世界经济中心向亚太转移,世界权力结构“东升西降”。百年来西方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情况正发生根本性变化。另一方面,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快速进步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5G通讯等科学技术深度改变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与组织模式;但同时,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抬头,守成大国不满相对利益优势下降,大搞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正带头破坏国际规则,欲重调世界秩序。这样复杂且迅速变化的国际形势,使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前所未有地紧密连接。在教育领域统筹这两个大局,就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际理解教育深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务须增加更多国际理解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国际理解则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指引,以习近平外交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理论武装青少年的头脑,使其不迷失于庞杂的国际舆论与思潮中。

(二)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我国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逐梦者和圆梦人”。[6]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这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理论课,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国际理解教育显然不能缺位。

第一,促进国际理解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有利于引导学生实现 “四个正确认识”,增强“四个自信”。自信是一种自我意识,也是一种比较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于国内,但其内容实则时刻对标国外其它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因此,论及培育自信,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而然是一种比较教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仅来源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深刻理解,更来源于以国际视野环望、了解不同文化,通过辨别“他者”——当代西方文化霸权的现实性和不合理性 ,加深对“自我”——中华民族和我们党的文化理想的视野和把握的认知与认同。在这种反复比较中得出的真知与自信才有真正的底气,才不会被其它歪理邪说蛊惑或被别有用心的批评所误导。

第二,促进国际理解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有利于培养新时代大国国民。新时代中国的大国国民,成长于“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进程中,须有与之匹配的知识、视野和品格。国际理解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就是要引导当代学生,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在“懂自己、懂社会、懂中国、懂世界”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民族与世界的辩证关系,做合格的中国公民与世界公民;体悟服务民族复兴和促进人类进步的紧密联系,能从国内局势放眼国际舞台为国家发展谋利益,并有胸怀为全球治理做贡献。如此,才真正将个人命运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

第三,促进国际理解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有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从“四有新人”,到教育的“三个面向”,再到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育人标准的迭代鲜明表现出我国教育在强调人才素质全面性的同时,增加了更多国际化“底色”——这是当代教育发生于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必然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加更多国际理解教育内容,有利于培养当代青少年具备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和国际能力,尤其是理解和审视各类国际机制与国际组织制度的能力,进而为我国更主动积极地发挥国际影响奠定人才基础。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题中之义

守正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守正是灵魂,树立根本方向;创新是生命,延续并增强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7]而将国际理解教育内容春风化雨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是实现这一重要目标的有效路径,将至少在三个方面进一步焕发思政课的时代活力:

首先是思维创新。国际理解内容的加入,将强化四种思维:一是国际化思维,思政课教学需拓宽全球视野,在知识与案例的选择上国际化,在传授方式和教育方法上国际化,也将教育对象视为全球化时代的大国国民和世界公民;二是比较性思维,介绍不同文化、不同政治意识形态、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地区本土化的内容,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对比,使学生在辨别中领悟后者独特性和优越性;三是针对性思维,针对学生关注且有重要理论意义的各类时事热点进行评点,跟紧时代步伐;四是包容性思维,认知和比较、分析与理解,最后的目的是包容,这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备要素。

其次是内容创新。思维的转变必然带来内容的革新与丰富。如前所述,国际理解教育将拓展思政理论课的授课广度,以全球视野,选择理论进行比较,选择热点进行评点,选择时弊进行针砭。这不仅能进一步延展思政课最新理论的内涵与外延,也可为其所包含的经典理论增加更多时代特质,助其自证常青特性。

最后是形式创新。国际理解教育重在国际交流,教育发生的场合既可在国内,也可在国外;既可在课堂上,也可在社会中。在教育形式方面,思政理论课可借鉴国际理解教育的一些有益方式,尝试组织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加入课堂讨论,呈现对共同关注的某些热点问题的多元认知,如,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西方发达国家的民粹现象等;还可进一步拓展课外教学,与思政实践课程相结合,组织各类主题活动和国内外社会调研,丰富教学形式。

三、国际理解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需妥善解决的问题

毋庸讳言,国际理解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是当代中国教育的新领域,必然面临不少难题:如二者的“兼容性”问题、教师的培养问题和教育资源的投放与再分配问题等等。辨识、厘清这些困难,进而找准教育需求的痛点,是在实践中推动二者有效融合的必要前导步骤。

(一)如何促进国际理解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进一步兼容

应当看到,国际理解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性质和基础理念是一致的:都致力于帮助青少年更深刻认识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交往的本质;基本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和平与发展、实现发展权等基本人权,并最终推动人类的整体进步。这正是二者可深度融合的根本前提。但也应看到,二者教育理念的侧重点尚有不一的部分,一定程度上给其融合增加了障碍。比如,国际理解的教育内容侧重于跨文明、跨国的交流,培养学生的世界主义、国际主义精神;而思想政治教育则重在阐发本国、本民族、执政党的历史与发展理论,着重培养自信的爱国者。这就要求我们在促进二者相互融合时,必须注意这些不同带来的兼容性问题,从而有所选择、循序渐进地推动。

(二)如何加强培育适应国际理解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型授课的教师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与关键。经过长期建设,我国拥有了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但同时,进一步促进国际理解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必然要求授课教师能够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三)如何以有限教育资源丰富课堂组织形式

国际理解教育的课堂组织形式多样,除了在课堂上传递知识以外,还包括较丰富的课堂教学设计,如课堂辩论;课外社团活动,如模拟联合国;以及海外短期游学等等。教育资源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际理解教育的渗透。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教育阶段,学生需接受课业考察,这必然使得教学资源的分配更倾向于应试及熟悉相应知识点,而不是更多给予国际理解在传统意义上被归为素质拓展的内容;另一方面,教育资源在不同省市、以及同一省市的不同学校间的分布很不平衡,这使得涉外资源不多的内陆省市特别是其非重点中学很难在思政课上添加国际理解内容。

四、推动国际理解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建议

在上述困难中继续着力推进国际理解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原则、方向指引和精神依归,统筹把握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的基本原则,在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和课堂组织等方面,不断深化实践创新。

(一)明确目标,分类进行教材更新

国际理解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础是教材的改编与更新。

首先,内容更新应有如下四个目标:其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国际理解内容,应直击国际时政重点,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时效性。其二,国际理解不应停留在了解、认知国外文化的较浅层次,而应进一步加强对不同文明、不同政治意识形态、不同社会组织方式的深刻理解;不仅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更要深入到为什么乃至怎样做的解惑阶段。其三,看待当前的国际形势与当今世界的中国,既是“观世界”的问题,也是“世界观”的问题。因此,对于各类观点,既要兼听则明、兼容并包,更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观察起点和理论依归,找准思想行进的方向。其四,要注意发挥国际理解的双向特点,在了解国外文化的同时,着重锻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的能力。

其次,要注意教材更新的方式方法。一是分类进行教材更新,对初高中思政教材着眼于挖掘隐性教育资源,拓展现有内容广度,增添有关国际理解案例,在增加生动性和趣味性的同时避免给学生增负;在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思政课上,要着力提升理论深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将百余年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有机渗透到教材各个部分。二是有效吸收国际国内教材编写的先进经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引导这些经验的交流与推广,地方教育部门则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依据自身情况有序推进。三是加强中小学与高校思政教材的兼容性和承继性,使学生吸收知识“不踩脚”、不断档,着力避免有关内容的无谓重复。四是优先开发教师培训教材,尽力丰富国际理解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阅读材料和教辅材料,教师通过扩展学生课外阅读书目,促进其对国际局势的全面把握。

(二)坚定信念,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师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要”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8]这些要求正是培育新时代思政教师的努力方向。

第一,新形势下,要更加坚定思政课教师的信仰信念,通过日常党建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武装和师德师风教育,使他们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第二,丰富思政课教师学科来源,除以马克思主义学院培养为主外,还应当注意在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甚至理工科专业学生中选拔培养思政课教师,拓宽教师个人和群体的思维及视野。第三,拓展高校思政教师的涵括范畴,除专职授课教师外,注重选聘党政领导、高校辅导员、各行业代表人物担任思政课教师,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包括国际交流及跨文化经验都是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优秀教学内容。

(三)因地制宜,丰富多层次教学组织形式

在国际理解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方面,尝试多种形式教学,需依据当地基本教学条件有序展开。教育发达地区和开放前沿城市的学校,可不断巩固和加强既有国际交流优势,将国际理解内容更多引入思政课堂;通过机制化的双向国际交往,探索学生思政教学课内课外相辅助,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9]的先进模式。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可主要通过创新教材内容、加强课堂思辨组织、建立有关主题的学生社团等方式,促进国际理解内容向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网络工具进行国际交往与远程教学,用好高校和教育发达地区的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国际理解有关资源的共享。

 

 

作者简介:虎翼雄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 副研究员

          谷 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副研究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人民网,2016-12-09.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5-6.

[5]习近平: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8-6-23.

[6]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新华网,2018-09-10.

[7][8][9]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人民网,2019-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