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以学理性增强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

作者:孙代尧 发布日期:2019-11-26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四个增强都离不开学理性。高校思政课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以学理讲政治;针对性指教学中要坚持问题导向,教师要有问题意识并敢于和善于直面学生提出的问题,释疑解惑;亲和力指要用贴近学生的话语讲政治理论,和学生形成情感交流和互动,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学理性;针对性;亲和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深刻指出了办好思政理论课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的“六个素质”和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统一”。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有幸参加座谈会,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重要论断感触尤深。我认为,这一论断抓住了当前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思政课特别是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都离不开学理性;以学理性为抓手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是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升思政课水平的方向。

一、以学理讲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统一”,第一个就是“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我理解,讲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是前提,学理性是关键。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政治性是思政课的首要的根本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需要澄清社会上的两种模糊认识。一是有人说,“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是在上世纪特定时期形成的,新时期教育目标急需“转型”或“升级换代”,调整为培养“合格公民”。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且不说培养合格公民在任何国家都是最基本的要求,而且合格公民也不是抽象的和“去意识形态化”的,合格的现代公民最重要的素质是思想政治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个定位必须明确和坚定,不能模糊。二是有些人说,西方国家的教育是“价值中立”的,中国教育应该与“国际接轨”,似乎我们开思政课,理不直气不壮。这也是一种误解。实际上,西方非常注重利用课堂这个主渠道宣扬他们的价值,如英美学校开设的通识课程,讲授公民教育、西方文明史、西方宗教史等,都可以说是典型的西式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1]青年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塑造期,作为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其教学内容必然带有鲜明的政治性和价值导向性,这是思政课的性质所决定的,也非中国学校教育所独有。

在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要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为学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经典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马克思主义都是具有很强学理性和系统性的科学思想体系,要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讲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魅力,既要求教师“政治要强”,又要求教师“本领要硬”,兼具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可以说,思政课的术、学、道,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政治强和本领硬,有信仰和素养,才能讲得有底气,才能让学生真信真懂;如果教师自己都是疑惑的,就不能释疑解惑。

教育和课程有其发展规律,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也应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对高校学生来说,经过基础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课(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学的“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和大学阶段其它渠道的接触,学生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储备。与基础教育阶段的两门课程相比,大学本科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更强调“理论”。到了研究生阶段,则更注重“研究”,如硕士生思政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博士生思政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讲授内容的学理性和理论深度又要明显高于本科阶段。如果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思政课仍然只是复述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和结论,没有新的知识支撑,学理性贫乏,就既不能使学生“解渴”,还会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自己的专业是学术,其它社会思潮也是学术,而思想政治理论是“非学术的政治”,是“意识形态说教”。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才能变成物质力量。思政理论课应当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2],通过“以学理讲政治”,达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使青年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二、思政课的针对性寓于学理性

针对性是思政课的生命力所在。教师能否讲好思政课、学生能否接受和学好思政课,都与思政课是否具有针对性密切相关。

思政课的针对性,不能仅仅理解为根据学生的专业差异和需求不同,用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进行因材施教,而主要是指思政课教学要坚持问题导向。教师要有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找到学生的关切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还要敢于和善于直面学生提出的问题,释疑解惑,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思政课堂上,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有疑惑的、甚至尖锐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我国社会深刻转型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些是学生认识上存在的误区或“模糊地带”,有些是各种社会思潮和观点。这对教师讲好思政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和“视野要广”,都是对教师有针对性地讲好思政课在理论素养上提出的要求。思维要新,即教师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中既不回避存在的社会问题,更要引导学生正面思考,要辩证地看,哪些是树木,哪些是森林。例如,学生们会很关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社会治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要通过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丝毫不比不发展时少,既要看到问题的复杂性,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视野要广,即教师要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体现讲授内容的前沿性和前瞩性。例如,对于美英等国出现的“逆全球化”现象和中美贸易战,需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历史上贸易保护主义给国际社会带来的恶果,运用相关数据,讲清楚逆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国家企图借助民粹主义,向外转嫁国内矛盾、继续维护其全球垄断利益的表现,不仅不能解决其本国的问题,还会使世界经济陷入更深的危机。美国借贸易战围堵打压中国的发展,是单边主义思维作祟的产物,既不可能使自己成为赢家,还有使经济霸权主义演变成新冷战的危险。

由此可见,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要求教师要有问题意识并能正面回应学生们对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关注。而针对性是寓于学理性中的,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从学理上,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中把道理讲明白。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一直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质疑和非议,一些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成是所谓“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等,似乎改革开放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又如,国外一些舆论说,“一带一路”是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中国是在借“一带一路”转移淘汰过剩产能,等等。这些观点都会对学生的认识产生很大误导,需要教师从学理上讲清楚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者之间源远流长的关系,使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3];讲清楚冷战时代的“马歇尔计划”虽冠以“欧洲复兴计划”,但从一开始就将8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排除在外,带着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实际上是搞“美国俱乐部”。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不是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与“马歇尔计划”完全不同。“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有旺盛需求,中国成熟而强大的基建能力和资金实力与此需求不谋而合。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的是高铁、水电站、发电设备等高端技术,而不是所谓“过剩产能”;各国搭乘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顺风车”和“便车”,而不是“战车”。

总之,对于学生关注的问题,教学中既要正面讲授和传导主流观点,又要直面和批判错误观点和思潮,有“立”有“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4]还需要指出的是,强调思政课教师“自律要严”,不意味着不能讲问题。教师不能回避问题、绕着问题走,更不能批评学生提出问题,否则就会出现教师自说自话、无的放矢,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用贴近学生的话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

亲和力并不意味着以偏离思政课内容的教学形式来迎和、取悦学生,使思政课娱乐化、媚俗化,而是要求教师用学生听得懂、听得进去的话语讲清楚理论和道理,和学生形成情感交流和互动。因此必要的教学话语转换是需要的,要用贴近学生的生活化语言讲述理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政治理论的理解。

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讲到我们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学生们会提出,共产主义是遥远未来的理想,我们现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这么远,一个这么近,怎样理解两者是统一的?我在教学中以田径比赛为例,田径比赛中有4×100米接力赛,跑好接力赛,运动员既不能“抢跑”;也不能“后退”;更不能“掉棒”。体育比赛有接力赛,历史也有“接力赛”,实现共产主义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赛”。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现共产主义“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5],“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6]。跑好历史“接力赛”,我们既不能“抢跑”,搞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冒进”;也不能“后退”,回到僵化封闭的老路;更不能“掉棒”,像苏东剧变前一些人那样对共产主义前途丧失信心而走改旗易帜的死路。今天,历史的“交接棒”传递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棒跑好,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的努力。所以说共产主义既是未来的理想,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样学生就比较好理解了。

又如,2014年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演讲时讲过一句很有文采的话:“纵观人类历史,把人们隔离开来的往往不是千山万水,不是大海深壑,而是人们相互认知上的隔膜。”[7]这里是讲国外有一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认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对别国是一种“威胁”,甚至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墨菲斯托”,似乎哪一天中国就要摄取世界的灵魂。[8]不消除这种认知上的偏见,就不能理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也就不能理解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存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在讲授时引用中国文化的一句经典: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牵手。这个“缘”就是认知。如果不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不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就不能形成命运共同体认知。这样,学生既能听得懂,又能听得进去,思政课的亲和力也就有了。

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的很多讲话和文章,都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出了非常深刻的道理。例如,在强调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时,习近平总书记用花朵作比喻:“正像我们不能要求所有花朵都变成紫罗兰这一种花,我们也不能要求有着不同文化传统、历史遭遇、现实国情的国家都采用同一种发展模式。否则,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9]在植物园里,如果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只有百花竞放、争奇斗艳才能春色满园;同样的道理,只有不同的文明和发展模式并存,世界才是丰富多彩的。又如,在倡导国际社会合作解决安全问题的“新安全观”时,习近平总书记以搭台唱戏作比喻:“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10]寓意我们生活的地球村应该成为共谋发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竞技场,更不能为了一己之私把世界搞乱。再如,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英国文学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一句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以之比喻我们今天也生活在一个矛盾的世界之中,21世纪的人类世界既充满希望也充满了挑战。以此为切入点,“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底怎么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就提出来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这个世界?习近平总书记从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出发指出,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即要树立世界眼光,善于拨云见日,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发现本质,把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看准、看清、看透;接下来需要回答的就是,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我们应该怎么办?中国的方案是,顺应历史潮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世界怎么了”,到“我们怎么看”,再到“我们怎么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宏大世界历史视野的伟大构想,就因时因势提出来了。教师用这种贴近学生的教学话语,既能增强讲授的亲和力,也能使学生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思想的理解。

四、北京大学探索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经验

北京大学在探索如何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过程中,除了创新教学形式外,形成了“课比天大”“理论为本”“内容为王”“问题导向”的理念。这都要求教师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近五年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马院办院宗旨并采取若干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一,2014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国率先提出“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办院原则,要求教师在马学马、在马研马、在马教马、在马用马,无论是讲授哪门思政课程的老师,都要真学、真懂、真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做到习总书记所要求的“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我们认为,“两个办好”相互关联的,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马言马,提升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素养,是办好新时代思政课的基础。

其二,在课堂教学上,采用以经典带原理的方式,教师领读经典与学生研读经典相结合,切实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其三,为了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优质后备人才,我们提出了“埋首经典,关注现实”的要求,把“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作为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开列全院研究生不分专业共同必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博士生约60部、硕士生20多部),开设经典研读课,举办经典读书会,专练马克思主义“内功”,并在全国率先采用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为中期考核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于鸿君院长形象地称之为研究生必须“打过三关”才能“下山”。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大马院时,同正在进行经典读书会的师生进行交流,分享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验,肯定了我们学院读经典重学术强实践的氛围,鼓励我们师生认真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拿出更多有分量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近几年北大马院通过新培养模式“通关”成功的博士生,得到了兄弟马院、学界同行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和认同。

 

 

作者简介:孙代尧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授

 

 

参考文献:

[1][2][4]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

[3][7][8][9][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1.

[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321.

[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