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个性化资助成长方案探索 ——基层院系角度

作者:占子玉 王雨琪 发布日期:2019-07-15

 

摘要:文章从高校基层院系角度,探索学生资助育人过程中的个性化成长方案。在保障经济资助的前提下,遵循教育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以积极的心态尊重和重视个体自我成才的体验,构建囊括精准资助、心理浸润、能力培养三个维度的成长方案。通过宣传资助政策,完善认定过程;构建学生档案,扩大资助覆盖,保证育人前提。通过关爱心理健康,开展深度辅导;强化思想引领,塑造自强品质,巩固育人之基。通过开展学业辅导,促进交流讨论;搭建实践平台,拓展社会视野;了解就业需求,指导生涯规划,夯实育人之本。在此基础上,切实调研分析需求特点,制定困难生成才计划,积极探索有益模式,培养“德才均备、体魄健全、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全面人才。

关键词:个性化;资助;成长方案;院系

一、引言

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将资助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明确要求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在学生资助政策不断完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当前的很多研究都集中于讨论学校层面如何完善资助体系,对其认知更多地从问题角度出发,资助体系主要覆盖经济资助及物质补偿,对于经困生的个体差异关注较少。已有研究表明经济困难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化需求。本文从笔者所在院系近年来工作实际出发,遵从学生发展目标,研究如何在经困生的社会性人格尚未健全之前,不因经济性负累而形成受助依赖,将传统的对于经困生的问题视角转化为发展视角,调研其需求特点,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实现教育内化统一融合。从基层院系的角度去探索资助路径,加强培养方案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一对一访谈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寻访等方式,了解学生需求,完善个性化成才方案,并在研究期间落实相关方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学院在校经困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2份,占经困生总数的68%,覆盖全院各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

二、个性化资助育人方案

(一)精准资助是育人前提

1. 宣传资助政策,完善认定过程

目前高校的助学金分配依然采取的是申请制,资助认定主要以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为基础,由经困生本人提出申请,各院系资助评议小组根据申请材料进行评议。根据问卷反馈,样本中100%的受资助学生对学校和学院资助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情况满意,但有48%的受资助学生表示对国家、学校和学院资助政策不太了解,可以反映出多数学生处于“被动”申请和“被动”受资助的状态。在工作中发现,依然存在有部分学生因为不了解资助政策、不了解生源地申报材料办理相关程序、不熟悉网上申报方法等,无法独立按时进行申报。对此,校院两级可多层次举办资助政策宣讲,及时给予辅导帮助;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和日常教育,听取同学们对学生资助工作的诉求和建议,让资助更加透明、公开、便捷。

在认定过程中,结合从同学、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各方面了解到的综合情况,通过多种渠道、多项指标来认定学生的困难程度。在准确认定的基础上合理分配助学金,并根据申请同学的特殊情况为其提供帮助。例如:A同学的家庭重大负债未体现在家庭经济情况中,在充分了解到该生的家庭情况后,学院与资助中心协调,通过开具的借据调整家庭净收入,该生最终获得了一定的经济补助;B同学由于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中文不熟练等问题,导致网上申报困难,辅导员主动与其联系,一对一地帮助他完成申报工作;C同学因为已经获得较高额的校级助学金而没有主动申请院级助学金,但他平时为了减少开销补贴家用,每顿饭仅靠吃馒头充饥,辅导员发现这一情况后马上与他联系,鼓励他申请院系资助,并提醒他一定要注意饮食保障和健康。通过一系列个性化的帮扶,提升资助成效。

2. 构建学生档案,扩大资助覆盖

个性化应该是在精准了解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真实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专属的培养方案。目前笔者所在院系在读本科生中,32%申请过助学金。经困生中家庭人均年收入在10,000.00元以下的,或者家庭因突发重大疾病或事故而无法维持生计的人数占到经困生总数的85.1%。构建包含经困生基本情况、家庭经济情况、学业情况、心理健康情况、成长成才情况等多方面的档案库,有助于有的放矢,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随着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逐步建立健全,资助类别、额度和范围逐步扩大。目前高等学校资助形式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兵役国家资助(含直招士官)、高校学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师范生免费与补助、退役士兵学费资助、大学新生入学资助、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资助、校内无息借款资助、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等。根据统计,我院自2010年至2018年本科生获得校级资助总额、资助人数和人均资助额总体呈上升趋势,2018年相比于2010年资助总额、资助人数和人均资助额分别提高129.8%、53.3%和49.9%,资助力度明显提升,还有少部分学生同时享有学费减免及助学贷款等优惠政策。

基于此前开展的2016级、2017级新生适应性调研,学院了解到部分学生在得到校级资助之后依然存在生活费不足的情况。学院多措并举,积极拓展社会资源,发动校友力量,筹划设立了多种院级助学金,包括铁汉助学金和1984级院友助学金等,面向所有本硕博在校生开放申请。根据问卷调查,受资助的本科生年平均生活消费约为15000元,而2018年加上学院补充的资助金额,本科生年人均受资助金额达到15179元,基本能够满足经济困难学生的正常生活支出。结果显示,86.5%的受助学生生活费的主要来源是奖助学金;86.5%的受助学生认为受到资助能够缓解经济压力,让自己专心学习,是很好的事情;63.5%的受助学生表示希望通过提高成绩,获得更多的奖助学金,减少家庭压力。

对于理工科院系,由于学业压力较重,大多数学生没有额外的精力做一些社会上的勤工俭学工作。学院结合实际,发挥学科优势,在各项工作中充分挖掘便利的勤工助学岗位,优先考虑经困生,使其在勤工助学岗位上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更能够提升自身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同时也能锻炼与人交往和处理事务的能力。调查显示,53.9%的受助学生通过助研、助教、学工助理、社区助理、校园引导等勤工助学岗位获得一定劳务补贴。

(二)心理浸润是育人之基

1. 关爱心理健康,开展深度辅导

许多研究和工作经验发现,贫困大学生不仅在经济上处于贫穷地位,同时还存在精神和心理上的贫困,即“双贫”现象,具体表现为自卑、孤僻、抑郁,不愿意参加社交、集体活动等[1,2]。这就使得以往以“问题取向”为模式的“消极心理”资助,很容易产生一些理念上的错位,比如,容易带上“自卑、有问题”的有色眼镜来看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也容易使教育者只专注预防心理危机,同时让学生感觉到不适应,从而出现逃避接受各种资助。事实上,在本次调查中也有5.8%的受助学生表示“老师对受资助的同学过度关心,让自己觉得不自在”。

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排查和辅导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提前介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院建立依托学院党委、学工办专兼职辅导员、学生骨干、班主任、导师而形成的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工作网络,调动各类资源、多渠道了解和掌握学院全体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有效避免危机事件的出现;定期排查上报,形成学院心理危机排查表。以“发展取向”为模式重新审视心理辅导工作,经困生不会作为单独的群体被贴上标签,而是以尊重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语言面对经济困难学生,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人生精神。通过宿舍走访、随机晚餐、团体辅导、一对一深度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情况,持续性地关注和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建立动态化学生成长档案库,从而给予学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心理状态下的引导和帮助。为了和同学们一起在探索中自我成长,学院专门开辟并布置了“环心工作坊”专用谈心空间,提供随时交流、答疑解惑、沟通情感、分享感受的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谈心预约方式,在全院广泛宣传,除了师生间深度访谈外,鼓励学生主动分享沟通,加深相互信任。

2. 强化思想引领,塑造自强品质

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活动,培养困难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使他们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调查中发现,学院经困生的主要开支是吃饭、买书、进修学习,消费较为理性。工作中可进一步通过消费指导讲座,引导经困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合理分配补助资金,避免铺张浪费,冲动消费,促进学生节俭品德、节约意识、节约习惯的形成,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经济行为。同时教育经困生要珍惜、知足、感恩,把补助资金花在刀刃上,减轻家庭的负担。受助并不是理所应当,坐享其成,告诫经困生正确认识资助的意义,正确看待受助的结果,不能对此产生依赖,要借助资助给予的力量,充分发挥资助的价值,提升自己的能力,创造更好的生活。

鼓励受助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学院从2011年开始,师生志愿者一同与河北兴隆留守儿童学校的小学生们结对子,形成“两只大手拉小手”的帮扶形式。在帮扶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模式,同时也实现对学生的再教育。学院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将留守儿童自立自强、自信乐观的精神气质传递给学生,使他们能够以知足感恩的心态学习生活,实现了“你我相伴共成长”的初衷。同时,在提供志愿服务的同时,为经困生搭建平台,鼓励其参评公益之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

(三)能力培养是育人之本

经济资助至关重要但不能治本,“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帮助他们提升自信、提高能力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发展和安身立命的切实需要。根据已有研究,经济困难学生除经济需求外,还有成绩提升、学业发展、参与科研、社会实践、兴趣拓展、能力建设、视野拓展等七个方面的需求[4]。对于需要学院提供的帮助,65.4%的受助学生希望获得实习实践机会,59.2%的受助学生需要职业规划等求职方面的帮助,40.4%的受助学生希望得到更多学业方面的指导,调查结果也为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有效依据。

1. 开展学业辅导,促进交流讨论

部分经困生由于生源地教育资源不均衡,或是本身受到招生类别的优惠条件,学业基础不佳。目前笔者所在院系在校本科生中,贫困专项及筑梦计划生源比例高达41%。调查显示69.2%的经困生在高校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学业压力。因此急需搭建学业辅导平台。对此就学生们需要的辅导模式展开进一步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学生们最喜闻乐见的辅导形式依次是互助小组、在线答疑和习题课,此外还有少部分同学希望有先修课和一对一辅导。学院学生会做好传帮带,在期中季和期末季时整理复习资料进行线上传达,同时,组织优秀学长传授学习方法。此外,在深度访谈的过程中也了解到,增强学业互助,促进交流讨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点。学院建立学习互助小组,积极与教务、任课教师、助教、高年级学业优秀学生建立联系,帮助学困生进行线上答疑、作业辅导、考前辅导等。针对生源地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积极分享基础学科的先修课程,便于学生弥补学业短板。科研方面,建立班主任制、本科生导师制,给本科生提供更多接触、了解科研的机会;开展学术文化节、杏坛讲学、博士生学术报告、学术创新大赛等活动,分享科研经验,规划学术生活,学习文献管理及论文写作;开辟线上科普专栏“环迹”,创办院刊《环境经纬》,制作环保宣传片,采访环院人物,塑造学术榜样,宣传环保理念;牵头成立与北京六家高校联合的北京高校环境联盟,以“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当代青年的责任”为发展宗旨,促进学术交流,营造学术氛围。

图1:学业辅导需求形式

2. 搭建实践平台,拓展社会视野

积极吸纳困难学生加入学生骨干队伍中,在为集体、为同学服务的过程中,让他们融入集体,得到认可,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鼓励经困生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加强社会实践锻炼,通过提高社交能力和综合素质,逐渐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争取更大的发展平台和更多的发展机遇。部分经困生可能起点不高,但是在匹配了充足的资源后,由于自身的自强自立,进步很快,目前我院很多经困生担任学生骨干,在院系、班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院不断拓展社会资源,宣传环保教育理念,探索大中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构建模式,在全国多地搭建实践平台,开展美丽中国学科德育,鼓励学以致用,增强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实践类型的调查中,67.3%的受助学生希望获得海外游学、交流的机会,说明经困生在学校全球化培养的背景下,期待拓宽国际视野。学院也积极开拓多样化的出境交流渠道,开展面向本科生的“墨尔本暑期游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暑期交流”,面向研究生的“天公奖学金日本游学”等活动。同时,还提供赴日本东洋纺公司寒暑假实习等机会。在向全院同学发起邀请的同时,优先考虑经济困难学生的申请情况,提供一定的往返差旅补助,在办理手续时提供语言支持,使其不会因为经济原因等错失国际交流的机会。

3. 了解就业需求,指导生涯规划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受助学生毕业后最多的去向是国内高校升学或深造,占到51.9%,还有25%的受助学生计划出国深造,针对这部分学生通过学长沙龙、国外申请讲座等形式,让他们了解保研升学政策、出国申请技巧,提前做好准备。另外还有23.1%的受助学生计划毕业后就业,这部分大多是研究生。

图2:就业指导需求形式

如图2所示,求职学生需求最多的是提供实习或就业机会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看出一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求职方向没有明确规划。学生们普遍希望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咨询、一对一简历指导服务、面试培训及举办系列专场招聘会等,提高求职软实力。学院立足学生求职创业的实际需求,本着“服务环境—共创未来”的教育理念,组织筹办了 “环境职场人”“企业面对面”“JA事业启航训练营”等系列活动。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就业动态。院友会也积极与院友及社会成功人士联络、沟通,为经济困难学生争取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就业或实习机会。

三、结语

经济困难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化需求,高校基层院系应该探索经济困难学生的个性化成才模式。在保障物质资助的前提下,变以“问题取向”为模式的“消极心理”资助,为以“发展取向”为模式的“积极心理”资助,遵循教育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以积极的心态尊重和重视个体自我成才的体验。建立困难学生档案库,调研分析需求特点,制定困难生成才计划,积极探索有益模式,塑造积极心态,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完成”,培养“德才均备、体魄健全、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全面人才。

 

 

作者简介:占子玉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 讲师

     王雨琪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刘芳,黄木长,梅清华.经济资助与精神“扶贫”不可或缺——对高校贫困生“双贫”问题的思辨[J].科技创新导报,2009(23):221.

[2]赵璐.对高校贫困生资助中“双贫”现象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5(2):47-48.

[3]张本钰,廖深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援助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9):70-73.

[4]徐敏,朱芮,刘辉.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文教资料,2015(11):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