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分层分类统筹强化对学生骨干的指导和培养 ——以北京大学学生骨干培养为例

作者:刘卉 发布日期:2020-01-15

摘要:在当今中国,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日益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而学生骨干则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随着时代变化,北京大学学生的思想观点日趋多样,不同社会思潮在学生中交流交锋,学生骨干在校园生活不同层面不同阶段发挥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文章围绕强化对学生骨干的指导和培养,旨在研究如何落实学生骨干的培养和有效覆盖,扩大学生骨干的范围和规模,增加学生骨干的获得感,提升学生骨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使学生骨干群体与高校思政教育构成更为高效与良性的联动关系,进而为新时代大学思政教育寻找新的突破口、生长点与可能性。

关键词:北京大学;学生骨干;分层分类;联动

 

 

一、研究背景

(一)高校学生骨干的基本内涵与重要作用

对于高校学生骨干的基本内涵,历来众说纷纭,但综观各家界定,其核心意涵仍是较为稳定的。一般来说,高校学生骨干是指高校中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对大学生群体有引领作用的优秀学生,既是联系沟通老师与普通同学之间的纽带,更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其自身在精神层面的需求,高校学生人数也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学生人数的增加一方面给辅导员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组织规模日益庞大。在这一背景下,无论是高校还是辅导员本身对于高质量学生骨干的需求都在不断增强,学生骨干也期待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充分施展自身才能。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特别指出,将“学生骨干的遴选、培养、激励工作”纳入到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中。[1]因此,选拔和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学生骨干队伍目前不仅仅是对辅导员工作提出的要求,更是高校展开学生工作与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其核心则是牢牢把握住学生骨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思想引领的主线,造就一支综合素质全面、工作能力强的学生骨干队伍。

(二)当前高校学生骨干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主体,学生骨干队伍已经发展出较为庞大的规模和完备的体系,但综观各大高校学生骨干队伍的现状,仍能发现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部分高校学生骨干对于自身定位不甚清晰,未能充分把握学生骨干的服务职责。现阶段的高校学生以“95后”为主,大部分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部分高校学生出现自我意识强烈、服务意识薄弱的特点,忽视了学生骨干所应具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2]的本质属性。

其次,部分高校学生骨干的工作热情容易呈现阶段性特征。目前,高校学生骨干的工作热情往往伴随着学生课业压力、心理状况变化等呈现出不稳定波动。长期来看,这种工作状态不仅会影响高校学生工作的成效,也必然会反过来影响到学生骨干步入社会后进一步的发展与成长。

第三,部分高校学生骨干在学生工作中主观能动性尚显不足,创新意识不够强烈。高校学生骨干对待工作的责任意识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相互影响。一方面,责任意识的不足会导致他们在开展学生活动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参与度低的结果反过来也会打击活动组织者的热情,导致学生骨干的主观能动性降低,产生负反馈效应。

(三)开展学生骨干培养的目标与理念

高校学生骨干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模范作用,新形势下加强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与培养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外在培养体系存在的不足,二是学生干部自身素质方面存在缺陷。因此,一方面,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要朝着实现学生骨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方向努力,完善学生骨干队伍制度建设,实现骨干队伍的自进化;另一方面,对于学生骨干素质的提升,要着力加强,培养其政治、人文素养,锻炼其表达、沟通、协调能力,帮助学生寻回加入学生骨干队伍的初衷。

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两个层次的目标并非孤立存在,而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正如《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现状研究——基于“领导力五力模型”理论》一文中指出的:“领导力概念谱系中的领导能力具体来说有五种:感召力、影响力、前瞻力、决断力和控制力,高校学生作为青年领袖,领导力也是其不可缺少的能力。”[3]外在的培养体系建设会影响到学生骨干自身个体的素质能力,而学生骨干自身素质能力又决定了学生骨干队伍的整体水平,因此,对于学生骨干的培养要同时注重整体与个体,完善高校学生骨干选拔与考核标准,加强对学生骨干思想道德修养与价值观方面的引领,合力齐下,才能使其充分向好发展。

(四)分层分类开展学生骨干培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同思想之间的相互碰撞日益频繁,加之网络环境便利化程度不断加深为思想传播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不同学生个体之间思想呈现日益多元化的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笼统采用单一的培养体系已经很难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对于高校学生骨干更是如此。这就要求高校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构建更为完善的教育培养体系,在学生所处的年级、组织特性、自身定位与未来需求的维度上入手构建进行分层分类培养的体系。

高校学生骨干的分层分类培养是当下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学生骨干是高校学生中较为活跃的群体,发挥着全方位的带头模范作用,是思想引领层面的高水平人才。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基本工作,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则是贯穿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主线。”[4]学生骨干在这一过程中则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因此,要在把握“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优秀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5]这项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在发挥教育“立德树人”作用的前提下,全面抓好学生骨干这一群体,并进一步探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分层分类指导与培养体系,这是我们教育工作目前所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

 

二、基于北京大学学生骨干群体的问卷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北京大学学生骨干分层分类培养情况,笔者设计、分发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共收集295份问卷,有效问卷295份。在295份问卷中,本科生问卷151份,硕士、博士研究生问卷144份。151份本科生问卷涉及大一到大四全部年级,大二年级问卷数量最多,达到65份(43.05%),大一和大三年级持平,均为35份(23.18%),大四年级最少,可见我校本科生学生骨干的中坚力量为大二、大三等中间年级,与现行的学生骨干任职体系保持一致。硕士、博士研究生问卷144份,硕士88份,博士56份。

图1:填答人员任职层级分布

问卷首先考察学生骨干的任职层级,13人在校级任职,263人在院系任职,18人在社团任职,1人在项目制组织任职。可见,院系是学生骨干发光发热的主阵地,是学生骨干培养的基础单位。任职层级的分布与问卷来源有一定关系,与此同时,考虑到一个学生可能担任多个职务,故由选择者自由决定选择任职职务之一来进行回答,从侧面表明社团、项目制等学生组织中,学生骨干对自身骨干身份的认可度相对较低。

图2:加入学生组织并任现职的主要原因

以学生的年级进行区分,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在加入学生组织并担任现职的主要原因上呈现极高的相似度(向量相似度值为0.997405),排名前三位的原因分别是增加新的经历、发挥个人特长和个人发展需要。

图3:在学生组织中的主要需求(5分制)

针对在学生组织中的需求进行排序,综合计算平均得分后显示,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向量相似度值为0.998033),但在具体权重上呈现出差异,本科生排名前三位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组织归属感、尊重需要,硕博研究生方面,则是组织归属感、自我实现、尊重需要。本科生具有灵活度但相对而言班级作为最基础的组织联系仍较为紧密,硕博研究生则相对分散、组织联系较弱,由此在需求层面上产生了一定的差异。

基本了解本硕博学生骨干动机及需求后,对我校学生骨干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受调查的295名参与者中,本科生在担任现职或任职前参与过针对学生骨干培训的同学占比40.4%(61/151),硕博研究生参与培训的比例则为30.6%(44/144)。

图4:支持现在任职能力的习得途径

在选择未接受培训的本硕博学生骨干中,支持其现有任职能力的习得途径主要为个人成长经历和专业技能,是个人成长经历的经验总结和获取的专业能力形成的综合素质。在选择接受过培训的本硕博学生骨干中,社团仅有2人、项目制仅有1人。

接下来,将对在校级和院系功能型学生组织任职的102名学生骨干(本科58人,硕博44人)参与培训的有关情况进行分析,借此呈现我校当前学生骨干培养体系概况。

研究数据显示,我校本科生学生骨干中,人均每学期参与校级以上培训0.0690次,校级培训2.0121次,院系级培训6.4594次,人均每学期参与培训8.5404次。院系是培训的主要阵地和基础单位。在参与的培训中,培训内容以理想信念与思想政治(2.7931次/学期)、实用技能(2.5517次/学期)、实践调研(1.4862次/学期)为主,表明我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学生骨干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鼓励学生实践,切实提升学生骨干素质。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的满意度反馈中,占据前三位的则是实践调研(2.0791)、领导和管理技能(1.7495)、职业生涯发展(1.6667,可见我校当前的培训体系与学生需求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错位,具备改进的空间。

表1:本科生参与培训次数及满意度

培训内容

 

校级以上

校级

院系级

小计

理想信念与思想政治

每学期人均参与培训次数

0.0690

0.8103

1.9138

2.7931

满意度

-3

2.3058

2.2882

0.5313

领导和管理技能

每学期人均参与培训次数

0

0.1466

0.8214

0.9680

满意度

0

1.6598

1.8392

1.7495

实用技能

每学期人均参与培训次数

0

0.1724

2.3793

2.5517

满意度

0

1.1765

2.1171

1.6468

实践调研

每学期人均参与培训次数

0

0.4345

1.0517

1.4862

满意度

0

2.0816

2.0765

2.0791

职业生涯发展

每学期人均参与培训次数

0

0.0345

0.2931

0.3276

满意度

0

1

2.3333

1.6667

其它内容

每学期人均参与培训次数

0

0.4138

0

0.4138

满意度

0

2

0

2.0000

 

小计

0.0690

2.0121

6.4594

8.5404

 

平均满意度

-0.5000

1.7040

1.7757

0.9932

 

 

研究数据显示,我校硕博研究生学生骨干中,人均每学期参与校级以上培训0.5379次,校级培训4.5379次,院系级培训7.7652次,人均每学期参与培训12.8409次,人均每学期参与培训总次数比本科生多50.35%,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和自身思想意识的提升,硕博参与培训数比本科生显著增加。院系主阵地作用再次凸显,校级培训数量基本翻一番。在参与的培训中,理想信念与思想政治培训以6.2121次/学期高居首位,实用技能(2.2500次/学期)、领导和管理技能(1.8636次/学期)则分居二、三位。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针的指引下,针对硕博研究生的培训侧重了培养其领导和管理技能,培养引领未来的人。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在满意度方面,硕博生更满意实践调研(1.9313)、职业生涯发展(1.8738)和实用技能(1.7781),整体而言,更为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应用方面,一定程度体现了硕博研究生参与培训时的就业倾向,对当前培训同未来发展之间的相关性更为重视。

表2:硕博研究生参与培训次数及满意度

培训内容

 

校级以上

校级

院系级

 

理想信念与思想

每学期人均参与培训次数

0.3182

2.2121

3.6818

6.2121

满意度

0

1.7967

2.3496

1.3821

领导和管理技能

每学期人均参与培训次数

0.1364

0.5682

1.1591

1.8636

满意度

0.6250

1.2174

1.9485

1.2636

实用技能

每学期人均参与培训次数

0.0227

0.5909

1.6364

2.2500

满意度

0.3194

1.8261

3.1887

1.7781

实践调研

每学期人均参与培训次数

0

0.6818

0.7045

1.3864

满意度

 

1.8780

1.9846

1.9313

职业生涯发展

每学期人均参与培训次数

0.0606

0.4848

0.5833

1.1288

满意度

2

1.9605

1.6608

1.8738

 

小计

0.5379

4.5379

7.7652

12.8409

 

平均满意度

0.5889

1.7358

2.2264

4.5511

 

 

图5: 本硕博参与校级培训次数差异

图6:本硕博参与院系级培训次数差异

结合表1、表2,对比图5、图6,可较为直观地展示本硕博在参与校级、院系级培训时的差异。观察图形形状可见,在校级培训中,职业生涯发展是硕博研究生较为显著有别于本科生的方面,可见在当前的培训体系和设计中,注意到了硕博研究生在未来流向中以就业为主的现状,照顾到了硕博研究生的未来发展需求;在院系级培训中,针对本科生的实用技能培训相对较多,有助于在本科这一基础阶段巩固提升学生骨干的实用技能,提升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以上分析表明,当前我校学生骨干培养中,已经注意结合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和需求,进行分层分类培养和引导;未来的分层分类培养工作需进一步细化,更为紧密地结合学生特点和需求,提高学生参与培训的满意度,增强学生骨干的使命感、责任感,提升获得感。

表3:本科满意度和硕博满意度T检验

图7:本科满意度和硕博满意度的均值差异对比

对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参与培训的满意度进行T检验,结合表3和图7发现二者差异性不显著,可见我校现有学生骨干对培训的满意度整体一致,应根据每一类培训的具体满意度进行培训内容、形式等的调整,以提升满意度。

表4:本科生任职时间与参与培训总数相关性检验

相关性

 

 

任职时间

参与培训总数

任职时间

Pearson相关性

1

.353**

显著性(双侧)

 

.007

N

58

58

参与培训总数

Pearson相关性

.353**

1

显著性(双侧)

.007

 

N

58

58

**. 在 .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表5:硕博研究生任职时间与参与培训总数相关性检验

相关性

 

 

任职时间

参与培训总数

任职时间

Pearson相关性

1

.709**

显著性(双侧)

 

.000

N

44

44

参与培训总数

Pearson相关性

.709**

1

显著性(双侧)

.000

 

N

44

44

**. 在 .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结合常识与假设,对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学生骨干任职时间与参与培训总数进行相关性检验,发现结果符合常识,即任职时间与参与培训总数存在显著相关性,即对于学生骨干的分层分类培养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用长远眼光看待学生骨干培养,将培训贯穿在学生骨干任职的整个过程中。培训数和年级等更为细致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和探究。

最后,对所有参与此次调查的学生骨干调查其希望增强哪方面内容的学习和培训,统计显示,领导和管理技能、实用技能、职业生涯发展占据前三位,学生骨干更希望在培训中增强有助于促进现实组织进步和未来发展的培训内容,需要根据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分层分类培养体系和内容。调查中,学生骨干表达了希望增强相互之间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增强凝聚力,提升服务意识的意愿,从而更好地服务同学、担当使命。

综上所述,本次问卷对我校学生骨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校学生骨干培养的现实情况。根据问卷数据,对本科生、硕博研究生进行了分层次的分析比较,有助于针对不同学生类别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对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培训的频次和满意度进行了调查,有助于将学生骨干需求与现实培训供给有机结合,提升学生骨干培养效果和培养质量。调查为分层分类统筹强化对学生骨干的指导和培养,提供了实证参考和依据。

 

三、学生骨干的层次与类别划分

高校的学生群体固有的多元化属性,造成了学生骨干群体的多样性。第一,高校学生群体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其年龄跨度接近十年,学生阅历差别较大;第二,高校学生群体的兴趣多样,青年人的创造力强,有旺盛的精力和好奇心;第三,高校学生群体正处于从逐步成长到成熟的阶段,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没有完全地塑造完成。这些不同的特点导致了学生工作过程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地引导帮助学生的成长,也催生出针对于不同的学生特点而成立学生组织和学生骨干。

从横向的分类结构来看,学生工作主要分为党团体系、“两会”体系(研究生会、学生会)、社团体系,相应地产生了党团骨干、学生会与研究生会骨干以及社团骨干。党团骨干注重对于学生群体的思想引领,在学生群体中起到模范带头和先锋作用,服务学生、帮助学生、团结学生,在学生中间树立起标杆;“两会”骨干注重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带动作用,通过“两会”举办的各类活动,搭建正能量的思想传递和美育平台;社团骨干注重对于学生的个体兴趣和个性化成长的培养,让学生们在繁重的课业和科研压力下放松身心,兴趣会友,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从纵向的分层结构来看,学生工作主要分为校级机关、院系机关、班级和支部,面向群体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校级机关主要面向的是全校学生,能够在更高的平台上把握大局、整合资源,提供给学生更为优质的成长平台;院系机关是基层组织,能够统筹院系事务,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相应的需求;班集体和党团支部是整个学生工作系统中的“细胞”,能够最为有效地团结具有相同性质的同学,便于迅速地动员和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学生的心智和性格有较大差异。本科生对于社会接触较少,思想更加开放,兴趣更加多元,精力更加旺盛;研究生社会经历更加丰富,性格和兴趣更为固定,人生目标更加明确,这些不同的特质决定了学生骨干的层级特征。

图8:根据特征分层分类划分学生骨干群体

注重思想引领的党团干部,注重学生活动的“两会”干部,注重兴趣发展的社团干部,共同构成了学生骨干的横向分类体系;从学校到院系到班集体,从博士生到硕士生到本科生,形成了学生骨干纵向分层体系,多层次、分类别的整合骨干资源,有助于学生骨干的深层次、有重点的培养,更进一步地促进整个学生群体的发展和进步。

 

四、分层分类开展学生骨干培养的体系建立

(一)分层分类开展学生骨干培养的途径

1.按照学籍身份分类

在当前的高校中,对于学生身份进行划分的最显著标准是学籍身份,也即从整体上将学生划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两大类,相应地,对学生骨干进行的分层分类的把握也可从这一标准入手。相对于研究生而言,本科生面临的课业压力相对较小,自我支配的空间相对较大,因此,学校应注重从本科基础年级开始发现、挖掘、培养具有意愿和潜力的学生骨干,并结合个人的专业特长、性格特点等,对其进行引导和培养,以期尽快地把有意愿、有兴趣的后备军培养为学生骨干队伍的中坚力量,保证队伍的良性更迭和互动。

而在研究生学生骨干队伍的建设中,一些新问题往往会更加凸显。研究生骨干的任职时间短,造成骨干队伍建设、社团工作等缺乏较强的延续性。与本科学生相比,在就业压力、家庭限制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少数研究生骨干往往只注重自身发展,团队意识薄弱,甚至存在一定的功利思想,造成骨干执行力缺乏,团队凝聚力弱化。因此,在研究生骨干队伍的建设中,应把握住这一阶段的学生骨干的心理状态、面临的切身问题,由此入手展开对他们的鼓励、引导和激励,使学生骨干的身份成为他们丰富人生经历、增强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自我的契机,从而反过来使这一骨干群体更积极主动并富有成效地参与到学校的各项事务中来,真正发挥出他们的优长之处。

2.按照服务组织、对象分类

在当前的大学管理体系中,绝大部分学校都采取“校—院—系”或“校—系—所”的纵向结构,而在横向上铺开各种学科、研究所、研究中心等名录,总体上形成纵横交错的矩阵结构,北京大学也不例外。而高校学生骨干群体所属的学生组织正是以这种管理结构为依托,形成了独特的组织结构。因此,如果按照服务组织、对象对学生骨干体系进行划分,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样的矩阵结构中,学校、院系构成了学生骨干体系的一个基本剖面。在学校的层面上,面对全校学生在学习、生活、社团活动等方面保障和管理的需求,学校党委、团委、学工部、学生会、研究生会等机构渐次铺开,吸纳符合要求的学生进入担任各式各样的职务;而在院系的层面上,同样针对学院或系所学生的需求,尤其注重因院系学科特点带来的独异性,展开院系党委、团委、学生会、班集体等组织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有志于此并符合要求的同学进入其中,在党支部、团支部、和学生会各部门发挥自身才能。

在这个剖面上,对学生骨干的指导和培养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由于学校事务和活动的体量巨大,加之学校各个层面和各院系都具备相对独立的学科或机构特质、诉求和组织能力,因此,在开展工作或进行活动时,各组织机构间常常会出现缺乏呼应的局面,并非在工作效率和完成度的层面上,而是在大政方针传达的通透性、执行的连贯性与呼应性上,各自为阵的策略一定程度上会对其带来负面的影响。而在当前中国高校的思政工作中,“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又是贯穿这些工作的核心要义,如何通过组织机构之间的有机串联,使得这条线索从隐而不发转变为切实可感,或许应该成为当前骨干指导和培养的重中之重。

因此,从学校层面来看,应合理规划、统筹和调动各个组织机构的职能和优势,通过具体的活动实践使得各组织机构之间逐步培养起分工协作的意识和本领;从组织机构的层面来看,固然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着意耕种的一片园地,但应尤为注意在日常工作中意识与视野的开放性,切忌“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而具体到学生骨干的层面,每个学生骨干在日常的学习生活都会在各个层面上与学校产生交集,而在工作中,同样应该建立起这样的整体观,要做到“大刀阔斧绣花针”,而非“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有如此,各组织机构间才能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成为一个细密而又联动的整体。

3.按照职务功能分类

团学工作在实际运用和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骨干体系,学生骨干在各自的工作业务范围内往往有着明确的分工,不同岗位在工作内容和组织形式上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针对其职务功能进行分类培养,需要尊重群体差异,不搞“一刀切”。要充分考虑各类学生骨干的成长基础、发展需求和素质特征,建立起具有长期性、跟踪性、延续性、梯度性的骨干培养体系,实实在在地团结凝聚一批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学生骨干。根据学生骨干的职务功能进行分类,我们分析目前各自培养工作中的短板,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思路。

第一,针对班长、团支书、党支书等基层学生骨干要激发活力,加强关注,让基层组织活起来。目前的骨干体系中对这部分学生骨干关注度有限,有的学生同时是其他学生组织的骨干,可能经相应的组织选拔参加过团校、骨干训练营等培训活动,但是对于班长、团支书的履职缺乏专题的学习。对于这一类学生干部的培养要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进一步明确其工作的规定动作和责任清单,加强考核和要求,同时根据各院系基本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开展实用高效的专题培训,提高他们的履职水平。

第二,针对院系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部长以及比较突出的干事,要加强思想引领和业务指导,建设政治属性鲜明,注重能力培养的成长选拔体系。考虑到这部分学生骨干是未来的院系团委、“两会”核心干部的储备人选,必须在选拔任用时就要加强思想引领,突出政治属性。院系要在团校、“两会”骨干培训学校等培养体系中加强思政教育,同时院系学工队伍要深入参加他们的活动,广泛开展谈心谈话,打造具有鲜明政治底色和突出工作能力的骨干队伍。

第三,对于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部长以及比较突出的干事,要院、校联动,齐抓共管,强化思想引领和纪律约束,打造政治素养过硬,工作水平突出的骨干队伍。这部分骨干是学校“两会”会长团、主席团的后备人选,在全校学生骨干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全校性校园文化活动一线的执行者,要在学校、学院两级学工体系中同时加强关注,同时优化学校“两会”部长的选拔任用体系,设置专门的培训班,重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把握好这一批学生骨干的成长方向。

第四,对院系“两会”主席团和校“两会”主席团要加强指导,持续培养,打造继续成长的科学体系。这部分骨干是学生会组织的核心学生干部,发挥着“关键少数”的作用。目前,高级团校是他们接受学生骨干培养教育的主要平台,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目前这部分学生骨干在履职结束后缺乏继续培养的机制,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出口”。因此,仍然要继续加强培养,打造队伍。一方面,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能力培养,同时创造持续发展的空间。

第五,对于校团委机关学生骨干要重点加强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提高对复杂工作的胜任力。对于这部分学生骨干要设置专门的培训序列,设计相应的培训课程,重点突出能力培养,给机关学生骨干设计容错程度相对较高的活动,进行初步的组织能力、文稿能力以及相关专业技能的训练,为他们更加深入地参与大型活动、重大项目的组织创造机会,留好台阶,提升综合素质。

综上,不同职能的学生骨干由于工作性质不同,自不同渠道产生,因此形成了各自的素质特征,在培养上需要分类推进,各有侧重。学生骨干的培养是长期的基础性工程,不同类别的学生骨干都有各自的成长发展体系,要深刻把握骨干成长的基本规律,高扬理想旗帜,长期跟踪培养,建立循序渐进、扎实有效的培养体系,引领他们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4.按照共性特征、兴趣分类

学生根据兴趣自发组成的科技小组、以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为目的的团队、校企合作模式的产学研团队、以完成教师科研基金项目为主的课题组团队、各类创业团队及各种学生工作室等,都可以看作是项目型学生组织的代表。有必要结合项目型学生组织的形成基础和发展需求,立足长远,系统设计,建立起具有长期性、针对性的骨干培养体系,真正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在某一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的专业性学生骨干。

第一,加强对学生骨干的政治理论培养及适时适当的思想引导。依托党校、团校等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将项目型学生组织骨干吸纳进来,并聘请优秀的指导教师,在思想层面上关注其思想动态,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性,尤其是科研道德、科研素养。第二,加强对学生骨干的科研素质指导和培训,锻炼实践技能。辅导员要有意识地去为学生骨干和专业任课老师搭建互动的平台,专业任课教师发力,对学生干部进行科研素质的必要指导和培训,使其快速地掌握相关科研方法与理论,并注重以第二课堂为平台,鼓励学生骨干参加各类学术竞赛、发表学术论文、报科技项目、进职场体验、挂职锻炼等,让学生骨干有机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以达到磨练意志、实践成才的目的。第三,合理优化成员结构,提高团队的可持续性,锻炼学生骨干的团队协作能力。注重不同年级团队成员的搭配组合,结合低年级学生的丰富创新思维优势和高年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工作经验优势,保持团队的可持续性。多组织集体活动,促进团队成员之间互相熟悉、欣赏和信任,提高团队凝聚力。

而在社团类的学生组织中,学生骨干群体一般多为社团中的领导者和核心成员。这类型学生组织的培养侧重点是开发、鼓励学生的个性成长,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交际圈、丰富课余生活,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生活技能,增强其对学科的应用和领悟,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类学生组织内部比较容易形成较为融洽的氛围,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骨干,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骨干,开展工作会更为得心应手,使其在活动中逐渐锻炼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学生社团骨干培养方面,学校层面往往采取较为宽松的策略,给予各个社团的骨干较为自由、自主的发展空间,这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社团的多元发展和社团骨干的多元成长,另一方面,也使得社团骨干相较其他学生骨干,在对学校机构和事务的熟悉程度、办事效率和对大局的理解、把握和落实能力等层面往往存在欠缺,因此,如何通过对社团骨干的有效指导和培养,使他们在葆有这一组织机构特有的活力和专门性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承担起共享、传播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

(二)案例研讨:朋辈奖励机制和骨干培养相结合的创新型做法

朋辈辅导项目是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去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的“以助人而自助”的新型健康教育形式。简单来说,就是让大学生自身辅导学生处理各种事务问题和心理问题。朋辈辅导在国外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形式,相关理论学者认为朋辈们中的一些成员,在经过系统、半专业化的培训之后,在专业人员的定期督导下,可以对同辈们的某些问题进行辅导。朋辈辅导员在帮助被辅导者的过程中,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获得提升。与此同时,这种朋辈辅导员在与同伴们一起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还可发挥某些积极情绪、积极心理的“传染效应”,对于校园心理健康氛围的形成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影响。

尽管在朋辈辅导项目开展过程中,利用一些测量工作与面试进行筛选,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及大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心理成长需要来设计和组织项目,可以一定程度上成为对助人有兴趣的朋辈辅导员或者培育朋辈辅导员的内在动机,但作为内在动机的一种必要而有益的补充,一些与大学生生涯发展相关的包括奖励机制在内的外在动机的支持也是非常关键的。

公开提倡必要的奖励机制的制定,看似是满足了某些功利主义者的需要,实则不然。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外在动机一直都作为内在动机的有益补充而存在,并且,在内在动机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之前,外在动机可以帮助个体在一定的任务上投入必要的努力和时间,直到个体建立起某个任务的胜任力、内在动机。因此,奖励机制的设定,不仅可以让原本具有内在动机的朋辈辅导员在未来的生涯规划中拥有更多的选择,而且也可帮助我们争取到一部分对朋辈辅导项目持中立态度的同学,与此同时,也会吸引到一部分相对注重外在奖励的同学。认真研制朋辈辅导具体工作要求与服务时限,可在制度上减少部分同学只求“利”不做“实事”的欲求的满足。

基于朋辈辅导机制与学生骨干体系的密切关联,朋辈辅导员的资深人员(服务时限长、辅导水平高、工作绩效高、同学反馈良好)或可吸收成为未来的学生骨干,从而实现两种机制、体系的互补与互助。首先,学生骨干需要具备一定的奉献、服务意识,这种以奉献和服务他人从而达成服务自我的路径与朋辈辅导项目的理念是一致的;其次,作为学生骨干,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沟通能力、理解能力、甄别能力、解决困难能力、资源利用与整合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培育也正是朋辈辅导项目希望借助相关的培训和具体工作实施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骨干分层分类地培养部分可以通过朋辈辅导过程来完成;再次,朋辈辅导的某些具体工作也是学生骨干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工作,比如,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具体的困难,等等,可以说朋辈辅导是一个“练兵场”,给学生骨干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平台和机会。因此,朋辈奖励机制与骨干培养体系并非“井水不犯河水”的两个领域、两种制度,而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资源、经验和成果的交互、共享和互补,使得学生骨干培养体系的完善在内部的努力之外,也增添一个外部的视角,从而使其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更好地辐射于校园的各个角落,真正惠及校园的人文生态。

 

五、结语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和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学生骨干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依托,对于在学校各组织机构和学生群体间构建联动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当今高校学生骨干群体和指导培养体系的现状和症结,笔者结合对北京大学学生骨干群体的问卷调查,提出以分层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对学生骨干进行指导和培养的策略,以期在充分把握组织机构和学生群体多样性的基础上,多层次、多类别、多角度、全方位完善现有的学生骨干培养体系,不仅注重对学生意识的提升、能力的培养,也对体系本身的丰富性和包容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落实对学生骨干培养的有效覆盖,增加学生骨干的获得感,提升学生骨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学生骨干群体与高校思政教育构成更为高效与良性的联动关系,进而为新时代大学思政工作提供新的路径与可能性。

 

 

注释:

以学生会为例,大一担任干事,大二担任部长,大三担任主席,任职体系基本为此模式。

因“其它内容”的培训仅有1人填写,为保障数据的可信度,满意度排名不计算此类培训。

③、④满意度的数值对应:非常不满意(-3),很不满意(-2),比较不满意(-1),比较满意(1),很满意(2),非常满意(3)。

本科生参与校级以上培训种类单一,仅为理想信念与思想政治培训,此处不做对比。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17.

[2]范洪魁.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存在的问题探究[J].学理论,2016(6).

[3]任白剑,张海蓉,郑秀垟.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现状研究——基于“领导力五力模型”理论[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

[4]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5-4.

[5]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2018-9-10.

 

 

课题负责人:刘卉

课题执笔人:刘卉、王一涵、林思聪、汪春花、朱峰、徐荣荣、丁一、刘牧时、顾甦泳、安芮

课题组成员刘卉、陈捷、王恒、张静、杨晶茹、徐荣荣、路露、黄泽方、陈俊好、白菊、郭幸芝、白礼晴、王一涵、吕媛、林思聪、汪春花、丁一、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