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擦亮劳动育人底色 切实锤炼实干精神

作者:熊校良 发布日期:2020-01-14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深化劳动育人工作、锤炼实干奋斗精神,是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指导,在挖掘高校劳动育人工作内涵、现实意义以及怎样践行实干精神的基础上,从明确育人导向、探索多元形式、整合资源平台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系统化的劳动育人方案,以期为充分明确育人导向、擦亮劳动育人底色、切实锤炼实干精神做出有益尝试。

关键词:育人导向;劳动奉献;实干精神;劳动育人;全面发展

 

一、引言

人类社会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馈赠,其他的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而人类自身也是通过劳动进化到现在的状态。就育人功能而言,劳动具有塑造健全人格、磨炼顽强意志、锤炼高尚品格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新时代中国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给出了时代性科学解答,鲜明地回答了劳动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进一步传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丰富和扩展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深刻内涵。

新时代对当下的育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新青年。从“德智体美”,到“德智体美劳”,在这一变化中可以看到,劳动育人在人才素质培养工作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京大学的学生大多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也更需要在劳动实践中弘扬奋斗意识和实干精神。

本研究将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指导,分析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的内涵及劳动育人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现实意义,并探索当下劳动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思考如何从多元有效的路径中充分明确育人导向、擦亮劳动育人底色、切实锤炼实干精神。

 

二、理论背景

立足于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等学说的基础,马克思结合理性思考,凝练和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这一理论最早见诸《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随后,马克思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中分别强调了劳动的历史内涵以及现代劳动形态的问题。[1]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主要包含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劳动是区分人和动物、人和自然的标志。“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不同于动物依靠本能进行生产活动,人的劳动是能动的、主观的活动,是围绕一定的目标生产必要的物质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活动。因此,劳动将人从自然层面剥离,使人具备了社会属性,也让个人的人生目标和发展轨迹有方向,通过主观实践拔高了人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第二,劳动具有实践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生产自己的物质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 [3]劳动在为人类生活发展提供最根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也在重构社会的分工状况和内部结构。随着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人类从农耕社会的基础分工,逐渐过渡到工业社会、乃至现代的全球化分工,人类社会的集聚和形成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劳动的需要和劳动形式的变迁,构成了社会形成和演化的基础。

第三,对劳动人民和劳动的尊崇。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重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和重要性,批判性地提出了与人的自由本性相对的“异化劳动”的概念,强调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站在劳动者立场提出了无产阶级解放的斗争道路。[4]深入剖析劳动的概念,并站在普通大众的立场,尊崇人所创造的劳动价值,展现了马克思劳动观的最本质也是最值得推崇的特征。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劳动,也随之形成了一系列劳动教育的成熟论点,对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具有积极作用。建国初期,我国便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并随之依托“上山下乡”运动进行实践和劳动教育;1978年教育大会提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5]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得到了释放;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与社会实践结合,其内涵进一步深化;2006年,“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被写入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尊崇劳动的社会风气再次回归公众视野;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更是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三、劳动育人的内涵及意义

(一)劳动育人的内涵

在高等教育和学生工作中,“劳动育人”具体可分解为“劳动自治、劳动逸美、劳动焕新”三个行动支点[6]

首先,劳动自治,即促进学生在“行动”中增长自我服务与服务他人的本领,强调自我规划与约束,从细节入手、力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本科生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以打扫好自己宿舍卫生为基础,研究生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从整理好、营造好实验室公共空间氛围入手。

其次,劳动逸美,重在对人由内而外、健全人格的塑造,是培养美己美人的情怀和懂美会美的品位。即在劳动中提升的品德之美,在动手实践中产生的工艺之美,在动手创作中感悟的艺术之美,以及最终积累、沉淀在学生内心的品位之美。

最后,劳动劳动,关键在“动”,劳动焕新,就是要树立想到即行动的奋斗意识和实干精神。在劳动焕新的引领下,生活中闪现的灵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火花,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方式的养成,激发优秀学子的智慧与潜能。

(二)劳动育人的意义——发挥工匠精神、践行实干精神

当前新时代背景下呼唤的实干精神,其内涵包括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服务精神和开拓进取、勇于突破的奋进精神。[7]而劳动奉献正是对实干精神的最佳解读。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明确育人导向,强调劳动奉献和实干奋斗,抓好劳动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劳动育人是促进高校学生成长成才、发挥工匠精神和实干精神的客观需要。新时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期,处在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过渡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思想观念、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素质都亟待加强。通过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性面对当今社会存在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良风气,真正理解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形成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通过劳动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的结合,在实现“一技之长”培养目标的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产生对学术科研和生产实践的兴趣爱好,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和劳动观念,涵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甘于奉献的服务精神、实事求是的实干精神。

劳动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高等院校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劳动是磨砺意志,提高学生抗挫折、抗打击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引导青年学生回归现实,走进社会,了解身边的劳动人民为生活所默默付出的努力,感受其敬业风气,此外,也能在帮助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涵养劳动精神,从而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反向助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劳动育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劳动创造幸福,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最根本内涵,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基本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时勉励道,“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希望你们珍惜荣誉、努力学习,在各自岗位上继续拼搏、再创佳绩,用你们的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此外,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丰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时指出的,“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这正是对中华民族在社会历史滚滚向前发展的同时实现综合国力跨越式发展的直观揭示。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从年龄结构上看,正处于人生成长成熟的黄金时期,他们自身奋斗目标实现轨迹与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相吻合。因此,面向高校学生加强劳动教育,在校园内引领“劳动光荣、技能荣耀、创造伟大”的新风尚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价值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新年贺词中的这句话,已经成为风靡的流行语,这同时也是他对青少年的殷切希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曾指出,广大青年要学会“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于实处用力。他也多次用古人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等名言警句来勉励青少年做知行合一的实干家。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对广大青年提出了“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四点希望,其中“力行”一点便强调了实干精神的重要性。他对青年学子说,“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他指出,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只说不做,眼高手低。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都要严谨务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干实干。他希望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青年学生是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也是容易沉醉空想而眼高手低、缺少实干精神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不仅是及时的提醒,也是他多年的人生体验,值得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认真借鉴,防患未然,在青春年代的劳动奉献中践行实干、肯干精神。[8]

 

四、抓好劳动育人、锤炼实干精神面临的挑战

在倡导和践行劳动育人的过程中,当下高校教育仍存在着一定的困境。总体来说,高校劳动育人存在着高校及社会环境制约、思想观念认识片面、育人平台单一等主要挑战。

(一)高校及社会环境制约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对学校教育及学生的专业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学习科研压力不断加重,除了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外,更多的内容需要学生去进行自主学习,对学生理论知识宽度及深度要求的不断增强,也使得大部分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学术科研上,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会选择压缩参加劳动实践的时间。在高等教育阶段,专业课程体系过于重视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大部分学校取消了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没有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在日常课程教学中缺少劳动教育的有效渗透。既有的劳动教育课大多采取让学生形式化地参加诸如校园环境卫生清洁等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缺乏时代性和吸引力的体力劳动形式以实现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劳动教育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单一的劳动形式也降低了大学生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分配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发展客观环境也随之出现了新状况、新问题,这些都对践行实干精神形成了制约与束缚,主要表现在:社会分配方式变化对践行实干精神所带来的挑战,在社会分配中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所占的分配比重越来越大,劳动所占的分配比重越来越小,这些都会对践行实干精神形成制约;社会发展的不充分、不均衡也对践行实干精神带来了挑战,同时,社会发展中阶层固化现象也对践行实干精神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思想观念认识片面

思想观念认知对劳动育人实践推进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对劳动教育的片面认知,以《孟子》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论断和《论语》中指出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为代表的封建生存法则,反映了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重智不重劳的片面思想传统,这甚至是鄙视劳动和技术教育的。一些大学生从幼儿园一路读到大学,长期脱离劳动实践,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这就导致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一些大学生对劳动和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比较片面,心理素质差,不善于集体协作,单纯从“个体本位”思想的角度要求社会来满足其个人需要,而从未想自己应该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二是教育、教学理念上对劳动教育的片面认知,在个人观念片面化之余,学校的劳动教育观念也存在缺陷。传统观念认为,教育的重点应该是专业知识教育,尤其是高校教育,更应该是把理论知识的传授放在首要地位。目前我国高校普遍仅将劳动实践教育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将劳动实践教育作为教学科研生活的“调味品”来开展。

我国社会要实现大发展,民族要实现复兴,就需要将全国人民、全体党员的思想意识统一到实干精神上来,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踏实苦干来实现社会发展目标。但现今社会个体的自我解放意识与个性化意识显得尤为突出,这对当下践行实干精神构成了挑战。

(三)劳动育人平台单一

劳动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劳动价值观教育、劳动精神教育、劳动习惯养成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劳动法律法规教育等多个层面入手,对学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化劳动教育,这一切教育内容与目标的达成需要有机完善的工作机制、合理的运行模式、有效的培养手段、多样的实践基地等一体化的劳动教育平台的保障与支持,让学生在参与以生产实践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成长成才。然而在高等教育领域,劳动教育并未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劳动教育的实施机制和现实条件还不够完善,教育平台呈现单一化特点。

此外,劳动教育如果只是一方号召,也难以形成联动。目前劳动教育缺乏得力的保障和切实的反馈机制,难以产生号召力。一些劳动教育活动,如宿舍楼环境建设等,旨在使学生产生对公共卫生和宿舍建设的重视,培养其劳动能力,但通常会遭遇环境清理没有实效、相关部门缺少配合等情况。因此,要形成院系或学生组织—活动参与者—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动,提高劳动育人活动的成熟度,引起学生对劳动教育活动的尊重和积极性,但是目前仍然缺少切实的抓手。此问题也亟待我们深入思考并加以改善。

 

五、加强劳动育人、锤炼实干精神的有效路径

劳动育人走入人们视野并越来越受到重视,绝不是偶然兴起,而是在经历过社会历史的检验和沉淀后,又折射到现实问题之中,在当代社会中,不乏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之人,理论与实践脱节,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后,还需要接受“再教育”的环节,都成为我们目前人才素质培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究其本质,劳动育人的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即施教者从认知和观念出发,使得受教者初步接触一个具体理念,并逐渐在过程中形成相关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并由此改变受教者的意志和行动。围绕着这样一个过程性的概念,我们认为可以从思想观念引导、实践形式策划、资源平台整合等方面开展系统化的劳动育人。

(一)发扬优良传统,明确劳动育人导向

劳动教育是切实锤炼实干精神和奋斗意识的有力保障,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和奉献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激发培育新思想、新文化的“源头活水”。深入的劳动教育,是增进同学感情、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应对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同学们学思践悟、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1937年初,随着抗日形势的变化,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新的形势对北大便提出了新的要求。《北京大学与中国共产党》一书提到,“1937年学生会4月24日宣布定下一周为‘劳动服务周’,内容是:平整操场,修建各宿舍甬道,并进行春季植树。这类活动过去零星地举行过。作为‘新北大建设运动’的内容之一,有计划地重新开展,并进行春季植树。在劳动中,男女同学一齐动手,大家唱着《拉犁歌》《大路歌》等爱国歌曲,精神抖擞,情绪欢快。有些同学是生平第一次体验这种体力劳动的兴味,这在北大校史上也是不多见的。”[9]在新形势下,劳动活动的形式趋于多样化。当时的北大学子也把这种多样化的形式称为“生活路线”——包括“学术活动周”“劳动服务周”“卫生周”“服用国货宣传周”;此外,香山旅行、汤山温泉旅行、樱桃沟春季露营、组织“四省赈灾委员会”等活动得以如火如荼地开展。事实上,从实习实践实干等角度来看,这一系列的活动都包含着劳动和奉献,也确实锤炼了老一辈北大人的实干精神,并形成了北大“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传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劳动观。“劳”,不仅是指劳动,还包含着观念、意识、习惯、技能及与其它方面的关系等。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学生学习、科研压力较大,针对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对于“劳育”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应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实践观,帮助同学树立劳动精神正能量,使学生在思想上首先能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素质,将其作为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实践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真正做到“以知辅行、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升华自己、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

引导学生从小处践行积极劳动观。劳动育人具有人格塑造、价值养成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意义。健康的人格既包含了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也涵盖一些日常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格。因此,在劳动育人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卫生习惯做起,培养诸如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为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服务等优秀的日常规范,也可以上升到在劳动过程中,逐步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体会到劳动者的辛苦,懂得感恩并珍惜所有人的劳动成果。

引导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内化积极劳动观。正确的思想指导正确的行为,蕴含正能量的思想要真正发挥育人作用必须融入校园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和领悟。新时代的大学推动实现劳动育人,应将劳动育人融入思想引领、融入校园文化当中,可以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各个方面以及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各个层面,对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劳动育人文化进行资源整合,通过校园景观建设、校风学风优化、大国工匠宣传、劳模故事宣讲、实干精神弘扬、规章制度保障等手段增强劳动育人气息和劳动育人内涵。例如,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于2019年4月24日邀请“2018最美铁路人”进校园做先进事迹报告会,以学习铁路榜样的方式,引导北大学子感受中国铁路事业的辉煌历程,增强民族自信心,树立务本崇实精神,做知行合一的追梦圆梦实干家。

(二)探索多元形式,提升劳动实干参与度

劳动育人活动不应拘泥于某种单一的形式,要不断促进形式多样化,广泛征集同学们的意见,全面提升受教者的参与度。一方面,要以理论学习、专项讲座、氛围营造等多项举措,推动马克思主义劳动知识的传播和观念的养成。在思修课、马克思基本原理等课堂的学习中,加入对劳动内涵的解读,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劳动的三个主要特点,尤其是对人的重要意义。邀请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时代楷模和感动中国人物来到校园,围绕劳动奉献、拼搏精神等主题,开设专题讲座,重点以平凡人的不凡人生为切入点,引发同学们的共鸣,让他们感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声音和力量。同时,在宿舍、食堂、教学楼等公共区域,依托海报、宣传贴纸,用标语、人物画像宣传等,传播“劳动最光荣”的概念,营造一个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感恩劳动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也要以宿舍卫生、实习见习等专项活动为载体,在实践体验中培育劳动精神。基于前期观念养成方面的工作,进一步以院系为单位,开展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的第二课堂活动。同时,还要结合院系专业特色和学科的特点,开展形式丰富的实习见习活动,如精工实习、医院见习等,延展劳动的概念和内涵,创新智力劳动的形式,在开展第二课堂同时,注意引导和总结收获,适当将落脚点放在实干精神的传播和培养上。

此外,劳动育人的深入开展,也需要将家国情怀和实干精神与劳动育人结合,依托榜样引领和志愿服务,推动实干精神向更广大群体的传播。针对当前大学生群体喜欢互动、热衷交流的特点,应积极引导其走进基层、深入社会,开展一系列的志愿服务活动,如敬老院、社区等公共区域的卫生服务、帮扶服务等,在培育劳动精神的同时,还能切实帮助到他人,形成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用好年度人物等校内大型奖项的评选活动,挖掘劳动实干榜样,在校内外传播积极向上的青年形象。

(三)整合资源网络,构建劳动育人立体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在教学育人中需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既要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统一要求,也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在劳动育人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点加以入手:

其一,健全课程培养体系资源建设。以课程育人为主导引领青年大力推动以“劳动育人”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教学目标,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梳理各类各门专业或通识文化课程中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劳动教育功能,实现劳动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融合。比如,实现思政课程与劳动教育的整合,用德育教育引领青年,实现德育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协同育人效应;实现专业课与劳动教育的整合,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科特色,在充分挖掘企业资源、拓展社会实践平台的基础上,推进产教融合、现代劳动技能教育学徒制等课程育人新模式,通过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引领青年提升劳动素养。

其二,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整合学校、企业、社会等各类实践资源,不断丰富劳动实践的内容,创新劳动实践的形式,拓展劳动实践的平台,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功能。比如,让学生在与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的对话交流活动中以劳养德,传承劳动精神;让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的过程中以劳立志,涵养劳动素养;让学生在劳动技能大赛等的实践中以劳促学,锻炼劳动技能,通过打造品牌化的实践活动历练青年。

 

六、结语

在北大讲“劳动育人”,我们一方面需要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实践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更需要我们明确育人导向,以劳立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以劳创新,回归教育初心,擦亮劳动育人底色。

大音希声、大道无形,教育之道从心开始。最好的教育不是居高临下的耳提面命,而是内心潜移默化的润物无声。内心清明,行动才能清清爽爽、积极向上而止于至善。行动作为内心的外化形式,亦离不开内心对事物的理解、接纳和认同,而行动反过来也能够润泽心灵。自己的劳动成果会有一种“敝帚自珍”的情感,在此基础上的适度引导,便能让学生学会珍惜、保护、进而欣赏别人的劳动成果;集体劳动更能使学生在协作中体会到同学间的互助之情。我们都知道,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个人的梦想需要通过劳动实现,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也必须由劳动来创造。

言传不如身教,作为学工老师,工作在服务学生、引导学生的一线,学工老师的劳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同学。劳动育人,看到的是工作上的繁琐,隐藏的是学工老师的丹心。学工老师在劳动中要做“举旗手”,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思想上行动上与学校党委和行政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在与学生的交流交锋中不动摇、不彷徨、不迷失。学工老师要做“老黄牛”,踏踏实实拼实干,兢兢业业讲奉献,在学生急难险重与极端事件中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在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中与学生交心交友,做青年友,坚决不做青年官。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未来工作中,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方出力、共同配合,摸索出一套更为有效的模式,期望在未来工作中,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创新模式,切实做好“以知辅行、投身实践、以行促知”的引导、保障及推进工作。北京大学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世界一流大学,也更应从宏观视角着眼,从细微之处着手,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实现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课程改革、实践实习的相互融合和有机联动,引导新时代的学子在奋斗的过程中以劳动托起中国梦,成为劳动教育的受教者、受益者和实干精神的践行者、弘扬者。

 

 

参考文献:

[1]聂阳.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D].东北师范大学.2018.

[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0,519.

[4]孟琦.从“意识的异化”到“劳动的异化”——兼及黑格尔的异化理论及马克思对其之超越[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8(10):7-11.

[5]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4(5):17-22.

[6]中国教育新闻网.给“劳动育人”一个新转身[EB/OL].http://www.jyb.cn/zgjyb/201810/t20181024_1252665.html.

[7]李玉俊,朱德威.以实干精神争做新时代奋斗者[J].人民论坛,2018, 610(29):44-45.

[8]朱永新.新时代,呼唤“六有”新人才[J].人民教育,2018(3).

[9]闵维方,周其凤.北京大学与中国共产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23.

 

 

课题负责人:熊校良

课题执笔人:熊校良、王剑、王蓓、王明慧、李玉洁、安琪、乔元姬、李豪、张璐瑶

课题组成员:熊校良、雷晓燕、王蓓、于新亮、王剑、张璐瑶、李豪、柴腾、安琪、李玉洁、王欢、曾炯、乔元姬、杨晓征、王明慧、李晓瑭、李玉华、房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