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关于高校信息化建设机制的若干探索——以北京大学为例

作者:刘福东 蒋广学 发布日期:2019-01-25

摘要:高校信息化建设要服务于学校发展建设需要,尤其要服务于立德树人核心使命;文章立足如何推进网络育人的视角,针对高校信息化建设在供需层面出现的失衡现象,提出一种以异构互补为视角的信息化建设思路;试图从操作层面探索化解现阶段高校信息化在理念、规制、实施中的难点问题,为改进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方式,提升高校信息化发展水平提供若干建议。

关键词:网络育人;高校信息化;异构互补

 

一、引言

 

随着中国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商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快速崛起,为全社会提供了广泛的信息化服务。智能手机、即时通讯、海量搜索、网络支付、电子商务等不仅深刻改变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也显著影响了年轻人以外的群体,这强烈刺激了高校信息化的需求。高校本是信息化的发源地之一,过去因为种种原因相对落后,难以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信息化服务。作为新一代的互联网原住民,“00后”已经走进大学校园。相比于“90后”,他们更加深刻全面地受到网络发展应用的影响,包括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性格特点等[1]。青年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如何进一步加强规范意识、防护意识、基础技能、进取精神,一定程度受到高校信息化整体发展不足及网络环境综合治理不足的制约。网络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必需品,而学生也对校园的信息化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要,对正版专业软件购置、信息资源整合、智能场景应用尤为关注。不仅是学生,校园各个群体从信息化应用中获得便捷和效率,始终对高校的信息化管理服务有较高需求[2]。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对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支撑提出了强烈的应用需求。

过去较长时期高校信息化未能得到充分重视,投入不足致使高校信息化在经历早期的快速发展后逐渐迟缓下来,延时日久暴露出资源失配、能力不足的状态,体现在需求分析不够透彻、技术研发不够及时、应用系统不够智能、人员结构不够合理、机制规范不够明确等多个方面,高校信息化建设面临技术和制度双重短缺。一时的供需平衡甚至供大于需,亦无力有效改变紧迫局面。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型信息技术模式的推广运用,例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使得高校信息化建设面临新的机会与挑战。

近年来高校师生在观念上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已经明显提高,对信息化建设主体意识有大幅提升。根据北京大学校内网络社区未名BBS多个版面的发帖梳理,北大师生长期向学校有关部门表达对正版软件的强烈需求,既有购置建议和使用咨询,也有意见表达和问题反映,其中有一些发帖围绕学校近期的软件购置行为进行了广泛深刻的讨论,形成了热度很高的校内网络舆情,例如2018年12月初Adobe购置大讨论。不仅如此,高校信息化经费供应近些年也显著加大,高校从教育、科研、财政等不同主管部门获得更大的信息化经费及政策支持。以北京大学校级信息化经费为例,从2008至2017年经费明细分析10年、5年、3年年均供支差数据比值为1∶1.58∶2.08,年均供大于支,且支持力度呈增大趋势。部分其他高校凭借国家投入增长、依托成熟商业应用,应对高校信息化供需失衡采取专门措施。实际效果因资源基础、发展目标及建设方式有所不同[3]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内容、阶段与类型

 

高校信息化建设内容广泛,包含网络线路基础、机房设施基础、设备资源基础、软件应用开发、运行维护服务等多个方面,不同学校各有侧重。随着投入增加、技术进步,多数高校信息化硬件基础投入不断加码,应用及服务则多有不足,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重基础、轻开发,重设施、轻应用等资源错配现象。

长期以来,高校信息化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上世纪90年代,部分高校在国家互联网起步阶段推动的网络基础建设,并以此产生了相对初步的网络应用,例如网页等;第二阶段,即世纪交替时期,随着高校网络、机房、微机的普遍使用,校内各个领域开发和扩展的信息系统渐成体系,例如电子校务等;第三阶段,即近五至十年,随着智能终端、移动应用、海量数据处理等技术应用的逐渐成熟[4],信息化开发难度和资源投入都大幅增加,商业领域先进成熟的应用逐渐在竞争环境中崛起并拓展高校市场,高校跨领域综合系统、数据融合应用等开始起步。随着第三阶段的建设投入增大、难度增高、需求急迫,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近些年明确鼓励高校适当购买服务和产品,用于校园信息化建设。

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关于如何适当购买信息化服务和产品,有着鲜明的不同意见,主要有以下三种:(1)基本自建类。部分高校凭借自身强大的研发能力及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除必要的软硬件及基础材料外,能够定制软硬件设备、设计系统、推广应用,具体即从网络基础到机房环境、设备系统、软件应用、维护服务成体系自主发展。这一类主要是少数高校及科研机构在互联网早期的情况。目前除特殊领域外,已经十分罕见,不再具体讨论。(2)主要自建类。部分高校通过向外购置多数硬件设备、少数软件产品,依靠自身在网络、机房、应用、维护等领域长期的建设积累,不断更新完善,比较自主地开展成体系的信息化建设。这一类目前在具有较高信息化水平的高校中比较普遍,北京大学信息化建设比较接近此类。(3)主要外包类。部分高校因自身缺乏相适应的信息化团队,主要采用外包的形式购买成体系的网络机房托管、软硬件产品、数据信息服务,安排少数专业人员参与购置和维护。这一类主要以经费直接购买服务,在办学规模较小的高校中比较普遍。

 

三、高校信息化供需平衡与方式选择

 

不同高校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用不同信息化建设,在正常运行与稳步推进中不难获得供需平衡。然而高校信息化建设进入第三阶段以后,主要自建类所依赖的技术及人力投入成本急增,难以继续保持;主要外包类的高校随着数据规模增大、业务服务再造引起的数据管控和业务升级也难以持续。虽然原因不同,但结果都是投入大幅增大,建设效果难以实现,供需平衡被打破。两种不同类型长期依靠固守各自阵营,导致高校信息化发展呈现失衡之态,前者硬件冗余、应用不足;后者沉淀不足、风险甚大。另外,主要自建类高校,信息化发展需要长期、稳定的大量投入,对于高校财政是一项负担。相应这一类高校也以“985”高校为主,国家有比较大额的财政投入,落实到高校也通常有专项经费、学科经费、科研经费、修缮经费等,经统筹管理后分别配置到信息化领域。上述经费的来源属性,在具体使用中常有一些情况,例如经费使用原则上侧重硬资产,多用于设备购置,难以支持应用开发中的人员费用。换个角度,高校从长期的自建基础和数据的安全顾虑,谨慎向外购置信息系统有其合理因素。客观而言,这些情况对自建类高校重硬件、轻应用的信息化局面有一定的影响。

高校信息化体系结构内部关联复杂度远高于一般工程项目,严重依赖体系既定的数据标准,更改数据标准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意味着推倒重来,改建则需重新设计且容易破坏已有基础。有鉴于此,部分高校信息化决策和管理团队开展谋求超越过去、超越常规的专项建设,补充信息化常规建设的不足。专项建设的主要思路是从失衡中设法再平衡,从不同类型的常规建设中提炼新型外包方式或自建方式。从具体实践来看,新型自建主要侧重组织合适的信息化管理团队,安排若干任务开发与巩固信息化建设成果,另外涉及信息化资源资产管理;新型外包侧重安排若干专项事务,以强化内部力量或者向外购买应用和服务,借鉴消化市场中先进的成熟技术,并削减自身信息化团队的建设负担,使之有所侧重。

 

四、基于结果导向的信息化异构互补

 

主要自建类高校在常规建设内容之外安排建设专项,实现第一层能力互补。源于阶段、内容和类型等因素在信息化专项建设框架中安排自建与外包形成第二层方式互补。这种双层异构互补结构(图1)有利于处理好信息化建设长期规划与短期项目、设备购置与人员支出等一系列冲突因素。单纯选择自建方式,经费来源需要另作安排并且有待提升自身能力,短期难见效果;单纯选择外包方式,兼容、安全是关键[5],具体项目投资效果未必乐观,两种主要建设方式的优劣比较与不易并行会引起信息化建设方式的选择冲突。难点在于哪些部分自建、哪些部分外包,是信息化领域在第三阶段向前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

                                            

图1:信息化建设异构互补机制分解示意(1、2标识双层异构互补)

按照效率导向的价值判断,外包能够让高校更好引进市场中的成熟应用。外包适用于短期项目、辅助型项目,例如:网站设计开发、非核心业务移动应用开发等。按照利益导向的价值判断,自建能够更好保护校内数据资源,方便内部专用建设成果。自建适用于核心项目、长期项目,例如:财务人事系统开发、数字资源跨领域融合开发等。按照结果导向的价值判断,自建与外包优势互补是方式选择的理想目标。实践中在基础性、竞争性业务较难实现互补,例如基础流程和数据标准一般不适合分包设计;研究生系统与本科生系统如果分包,后期将涉及数据融合方面的改建;业务本身隔离的信息化项目相对容易实现技术补充,却往往各自为政,相互之间难以开展技术交流。

极端的效率导向、利益导向都不利于高校信息化建设第三阶段面临的跨领域、组合性方式选择。立足当前及着眼长远,高校信息化既不能过于依赖自建方式,开展落后的建设;也不能冒进选择完全外包方式,搞不安全的建设。应按照结果导向的价值判断,采用自建方式和外包方式互补的信息化专项建设,与信息化常规建设进一步互补。这样既有利于短期建设,满足当前的信息化需求;也有利于在长期规划下做好跨领域关键环节的建设,把握好高校信息化快速发展机遇期。

为了更好实现能力互补、方式互补的异构互补目标,高校自身还需要做出若干工作改进:第一,要优化经费来源结构,多渠道筹措经费,保证设备购置支出与人员开发支出适当比例;第二,要对已有信息化基础消化与巩固,尤其是数据接口设计、顶层架构设计等[6-8],放宽信息化建设应用拓展的适应条件;第三,要对数据资源进行分类管控,建立数据资源跨领域共享平台,加强数据管控、促进数据共享;第四,要平衡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利益结构,开展信息化资源资产确权工作,保障不同建设团队的合理利益[9];第五,要充分协调和发挥不同技术优势的承建主体在具体项目中的价值体现。

 

五、小结

 

高校信息化建设主要任务是为教学科研做支撑服务,以向校园师生提供满意的信息化服务为依循,根本目的是保障和促进立德树人和网络育人。学生尤其是逐渐走进校园并成为校园主体的“00后”,对网络服务的高质量需求尤为强烈,表达出了明确的共建共管意识。这对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而言,迅速改变过去信息化建设的困境不容丝毫懈怠。由于高校信息化不同的发展环境和阶段,各校选择方式不尽相同,决策者和管理者应善于在长期而系统的架构中寻求最优方式及安排合适的常规建设与专项建设。高校信息化的有序发展须依赖于严格明确的建设监督和规范约束、良好的中长期建设规划、合理的建设经费配置及成批次具有实际成效的建设项目。从长期看,项目效果实现与建设能力优化是一组互为支撑的变量,妥善利用及平衡好自建、外包及其互补机制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意义重大。

 

 

作者简介:刘福东 北京大学党办校办干部、网信办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助理研究员

     蒋广学 北京大学党办校办副主任、网信办主任 副教授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网教办.北京大学2018级本科新生网络生活情况调查研究[J].北大青年研究,2018(3).

[2]赵国栋,等.校园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状况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1(6).

[3]吴斌.兰州大学信息化建设的分析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王立伟.基于大数据挖掘分析的高校信息化建设[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4).

[5]张小贝.国内高校信息化服务外包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2015(2).

[6]孙海玲.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9).

[7]李淑娟,等.复旦大学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实践体会[J].教育信息化,2003(12).

[8]蒋东兴,等.大学信息化架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5).

[9]刘永贵,等.我国大学信息化体制创新发展的阶段与趋势研究[J].情报杂志,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