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略论互联网新时代与校园文化建设——从乡土中国到城市社区到全球互联

作者: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9-01-25

摘要:校园网络文化是青年学生自主创造和自我教育的重要文化形态和内容,文章着眼时代变迁与青年发展的内在关联,立足网络文化与青年成长的紧密关系,剖析了互联网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以及大学校园文化进入互联网消费信息时代的新变化新属性,站在高校文化发展和网络育人立场,提出了关于新时代校园文化发展方向和内涵的思考。

关键词:网络新时代;校园网络文化;消费信息时代

 

当代青年作为网络原住民,创造了多样的网络文化形态,同时也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加之时代环境和商业因素以及青年个性的互动,催生了诸多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实践;校园网络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青年学生教育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从人类文化发展历程的角度同情理解并加以建设引导,对于高校网络育人和大学文化建设乃至立德树人事业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在这个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资本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互联网向社会的深度渗透,也为资本的深度扩张提供了充足的空间领域和实现途径,而资本也逐渐开始参与和主导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内容生产的各个方面。

资本的逐利性伴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扩张,塑造着当今的消费信息时代[1],消费主义观念与信息化时代的交融,不仅使信息成为消费实现的重要环节,同时也使消费原则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在消费信息时代,消费主义渗透了信息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信息生产、传播、消费的重要动力,也开始全面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特征,人的理性状态和主体性地位开始受到冲击。

 

一、网络文化与青年成长的紧密关系

(一)网络时代特征

互联网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经历了技术上的巨大飞跃,目前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技术进步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的变化,同时也催生了虚拟的互联网社区,网络社会也随之出现和崛起。网络社会不仅被现实社会所塑造着,同时也对现实社会产生着全面、持续、深远的影响,文化生产的方式和内容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网络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开始繁荣起来。

(二)青年成长特点

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念和人生方向确定的关键时期,因此其成长历程中所接触的事物和接受的信息影响深远。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接入互联网,而当代青年大多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或21世纪初,在此过程中,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全面扩张和深度渗透伴随着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可以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与当代青年成长过程高度重合,当代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网络社会的原住民,这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最为重要的背景和特征之一。

(三)文化育人与环境育人

一方面,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较易受到多种文化、多种价值观的影响,而青年学生长期处于校园环境中,因此校园文化环境对青年价值观念具有很强的塑造力;另一方面,青年又是社会当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青年通过互联网获取技术和思维优势,并在互联网场域中创造文化,在网络社会中,青年已经拥有了充分的自主性和主动权去创造和传播网络文化,在互联网深刻影响社会的大背景下,青年所创造和主导的网络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开始逐渐影响主流文化。因此,青年创造文化和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同时也是接受文化和环境教育的过程。

 

二、文化、大学文化、校园文化与校园网络文化的核心定义

 

文化作为伴随人类社会而生的常见现象,其基本内涵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与此同时,文化也包括“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的含义,因此文化不仅是作为被创造对象的文化,同时也是指代学习创造能力和过程的文化。

大学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青年学生接触最多的文化形式,其具体内涵“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它以大学人为主体和以知识及其学科(专业)为基础,主要凝聚在大学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是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是大学作为人类社会知识权威的文化基础,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可见大学文化是代际沉淀积累的文化总和,在体现时代性的同时同样体现着历史性。

而校园文化则更多地关注到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并涵盖教师员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更加凸显了作为大学重要主体的青年学生的文化输出地位。

互联网时代独具特色的网络文化则特指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在网络空间形成的文化活动、文化方式、文化产品、文化观念的集合。校园网络文化则同时关注到校园和互联网这两个特殊的文化生产传播场域,“是指高校校园内与互联网紧密联系的一种文化形态,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要素。物质文化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制度文化包括与网络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方式等”,正如前文所述,大学文化和校园文化是每个时代文化的累加,校园网络文化不仅是独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形式,影响着这一代的青年学生,同时也将对大学文化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三、互联网与新时代:网络对校园的影响

(一)互联网与时代精神

互联网具有平等、共享、创新的基本特征,塑造了网络社会的基本时代精神。充分自由的互联网环境决定了互联网的平等特质,理论上对于每个行动主体而言,互联网的准入和使用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发出声音、进行互动的机会和权利也是平等的,同时互联网赋权也推动着现实社会向更为平等的方向发展;共享是互联网的核心精神,互联网本质上是信息共享平台,信息的共享互通是互联网的基础功能,共享是互联网得以全球应用和发展升级的驱动力,充分开放共享是互联网时代的深刻烙印;互联网本身是创新的产物,互联网自身的每一步发展和向社会的每一处渗透,同样都是创新的过程,这也就决定了当前的互联网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创新成为时代的本质特征。

(二)互联网与教育变革

无论东西方文明,自古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就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高度同步,大学的精神虽然时而先行、时而滞后,但总与时代、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深度契合。作为其核心使命的人才培养事业,更无法脱离这个时代的羁绊,必与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互为表里,而我们这个时代大学教育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革命性的变化,就是网络化、信息化的不期而至。

在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中,创新成为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将创新作为新时代五大发展理念中最首要的原则;相应地,在社会层面,创新已成为当下网络化时代的本质特征,同时也成为当代青年的鲜明特质,这就决定了新时代教育变革的基本方向。大学作为创新的策源地,当前大学教育的核心使命就是培养引领未来的创新人才,在当前全球化和网络化的世界中,大学培养的毕业生更应当是具备全球化视野、网络化素质的人才,这样的新青年才能成为“引领未来的人”。

(三)互联网与青年成长

当代青年学生受时代影响,出现了与互联网具有高度一致性的时代特征:自我意识主体性崛起和价值观念多元化。互联网平等、共享、创新的特征赋予了青年学生充分的自由和能力去找寻自我意识、确立主体性[4];在成长过程中,青年学生将精神成长置于互联网这一较为自由和私密的空间,相较于传统的以集体为主要成长环境的时代,当代青年学生的自我意识主体性大大增强。同时互联网的开放造就了互联网的多元信息、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青年学生在通过互联网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受到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选择的自由权利使得青年群体呈现出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特征。而当代青年与时代的一致性最终统一于创新,当代青年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拥有技术和思维上的巨大优势,对于网络社会的感知和认识也更为深刻,因此利用互联网进行创新,成为当代青年学生的本质性特征和特有优势,网络新青年即是发掘和培养互联网时代青年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四)互联网与文化生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变革,互联网已经成为文化生产、传播和创新的重要工具和平台,互联网一方面推动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也在塑造和繁荣时代文化,网络文学、网络语言的创造和传播是其中的生动写照。

与此同时,文化生产和传播的主要阵地仍然是大学,而大学文化教育的基本方向是生产、传播和弘扬价值正能量,通过教育的过程和文化的浸染实现对青年知识的建构和思想的引领,起到社会观念整合和历史文化认同及公共良知培育的作用;这些是媒体、宗教、企业等组织都无法完成的,因此唯有大学才能够实现对青年文化的整体塑造和正向引导,完成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而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开放性则对大学的校园文化产生了多重影响,一方面体现为商业文化、大众文化的传入与吸收,如果利用得当,则能够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资源支持,增强校园文化尤其是网络文化的活力,否则,校园网络文化则有可能遭遇过度商业化、庸俗化的风险,难以体现校园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则体现为校园文化的传播与扩散,尤其随着网络新媒体传播渠道的应用,优质的大学文化内容得以辐射更广泛的受众进而传播校园理念,促进社会文化繁荣,并为校园文化成果提供更广阔的展示舞台。

 

四、网络时代与文化发展:关于时间与空间的变迁

 

文明的演进改变着文化生产和传播的土壤,在漫长的文明演进历程中,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发展巨变,相应形成的文化和文化社区也呈现不同的特质。

(一)传统文化的时空特质

在传统的农业时代,中国传统生产方式的小农特征决定了有限的生活环境,农业生产和生活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局限于乡村的基本环境,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和封闭性特征。反映在社会交往方式上,“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在这样的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场域被限定于有限的居住环境附近,交流对象主要是以自己为圆心向外扩散的血缘和地缘人群,交流方式则主要是现实中的言语交流。在此背景下形成的文化社区主要体现为封闭的熟人社区,文化生产和交流主要发生在熟人之间,文化的时空传递主要依靠熟人向熟人、一代向一代的传播,乃至费孝通先生得出“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5]的结论。在这样的文化社区中,文化的传入和传出较为困难,时间和空间距离较为固定,难以改变,相应的,文化生产和传播的效率也较为低下。

(二)大学文化的时代功能

进入近代工业化社会,主要依靠机器的工厂生产模式逐渐得以推广和确立,人们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解脱出来,开始进入机器工厂从事工业生产活动,工人们大量聚集在工厂中,推动了城市社区的勃兴。相较于此前的乡土社会,一方面,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极大压缩了人们的交流距离,文化交流的空间封闭性和局限性大大降低;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提高了文化传播和传承的能力,文化的时间传承和空间流动变得更加稳定可靠。

在工业化历程中,现代大学开始同步创立和发展,集中体现了工业化时代的城市环境特征,与城市文化社区类似,大学校园中的文化交流不再局限于通过亲缘和地缘的传递,而展现出更多的传递途径和形式,文化生产与交流多发生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主要是通过课堂等现实途径,由此形成了半熟人、半封闭的文化社区。在这样的文化社区中,大学作为专门的文化生产机构,文化的生产速率明显加快,外来文化向大学中融入和大学文化向外输入较为便捷,大学开始更多地承担起时代的文化使命。

(三)校园文化的网络时代

在信息革命中,新的技术变革引发了人类组织管理方式、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巨大变革,也导致了人类生理结构、生命形态、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从而引发了社会结构和运行体制及生命属性和伦理体系的巨大变革,人类社会组织与人类自身属性的根本性变革成为这场革命的显著特征。在网络社会中,信息流通范围扩展至全球,信息传播效率呈几何倍数增长。互联网开放、共享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当前的互联网社区是一个全开放的陌生人社区,天南海北的网络社区居民在其中进行信息交互,身份特质被隐藏,自然与社会属性差异被抹去。

沉浸其中的大学校园,在传统线下的文化生产交流渠道之外,互联网也成为重要的线上场域和途径,校园文化环境同样进入了陌生人社区和全开放社区的阶段。在这样的文化社区中,大学与社会的界限更加模糊,校园的开放性极大增强,校内外的文化交互频率更高、内容更广,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更加显著,校园文化创造与传播的社会功能更加凸显。

 

五、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何以可能?

 

互联网时代的校园文化创造,既需要深刻领会互联网的内在精神,也需要紧紧把握互联网的发展规律,同时还要牢牢守住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体而言,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思考。

(一)开放、包容、平等与创新、责任、共享

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接入互联网,而当代青年大多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后,此后,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全面扩张和深度渗透伴随着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与当代青年成长过程高度重合,可以说,当代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网络社会的原住民。网络社会的发展过程和环境特征与青年学生的成长历程和思想行为特点具有高度一致性,这一方面是网络社会对于青年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青年学生主动融入网络社会,进行自我改造的结果。因此,了解网络是了解当代青年的主要背景,深刻理解互联网开放、包容、平等的本质属性是建设网络时代校园文化的重要前提。

与此同时,网络时代校园文化的建设并非任由互联网无节制的蔓延,应当结合教育使命和时代趋势,加强转化,清楚定位当代青年文化的本质内容与发展方向。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将其概括为创新、责任、共享三个层面:创新能力是青年承担时代责任的基础与前提,作为互联网原住民,青年与互联网时代的交融更为深入,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方式进行创新创造的能力大大增强;责任意识则是中国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传统,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大潮中,知识分子创造历史价值、承担社会责任的手段不断革新,但使命精神与价值核心仍一脉相承;共享和开放精神不仅是互联网赖以发展的基础,更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的基本准则,成为网络社会每一个人应有的价值观念,要求每一个参与者以客观、公允的视角和持平、协调的方法去看待世界、解决问题,立足多元立场,秉持开放心态,兼顾历史的和当下的、超脱的和融入的、理想的和现实的维度看待问题,推动各方协调发展。

(二)信息平台、文化社区、精神家园与器物、制度、观念

在大学中,校园网络有其自身独特的定位和功能,一般而言,其首要定位是信息平台,作为学校发布通知、师生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校园网络同样是校园中重要的文化社区,是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网民在其中创造和传播青年文化的重要场所;而在更高层面上,校园网络还是一所大学几代人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大学核心价值、使命传承、校风学风的集中凝结和呈现。

据此,网络时代校园文化建设也应当依据校园网络的多重定位,从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面着力。在器物层面,网络时代校园文化建设首先需要借以创造和传播校园文化的网络平台,通过平台的建设和完善,聚集起一批对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热情、有创意、有能力的师生网友;在制度层面,网络平台的良性发展需要完善的机制保障,以制度建设推动平台发展,既守住网络发展的底线,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又要推动校园网络文化百花齐放;在观念层面,在文化底蕴之外,从平台角度,要重视塑造网络平台的精神内核和根本价值导向,从参与者教育,要引导校园师生网民确立正确网络观念、提高网络素养。

(三)以时间换取空间,以文化建设校园

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同样应当遵守文化建设的传承规律,通过时间的沉淀创造和筛选出优质的校园网络文化形式和内容。在大学中,由于学生毕业等原因,人员流动性大且更替周期短,校园网络文化的感染力和浸透力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充分体现,而需要通过不断的积淀,压缩校园文化的参与者或曾经的参与者与其所创作和经历的文化的距离,通过时间上的沉淀换取空间上的亲密和心理上的认同。

校园是网络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平台依托,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无法脱离校园这一具体环境。但与此同时,校园也是由不同类型和内涵的文化共同建构而成的,校园在校内师生、校友和社会民众心中的形象与定位,也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许许多多的校园文化塑造而成的。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应当重视网络文化对大学发展建设的重要塑造作用,在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中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校园网络健康空间和优质文化的塑造,为学生教育成长和学校发展建设营造良好的线上环境。

(四)以知识置换信息,以创造引领消费

当前的消费信息时代一方面带来了消费和市场的繁荣,另一方面也给青年成长带来意想不到的困局:碎片化的信息夹带着消费主义的价值内核,降低了深入思考的能力,消解了主动求知的欲望,人的主体性面临着逐步消解甚至解体的风险。因此,青年的成长应当主动避免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沦为信息消费和物质消费的奴隶;而应以获取知识为主要发展方向,以习得知识代替获取信息,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降低碎片化信息对人的价值内核进行消解的风险。而在更高层面上,应当进一步激发青年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引导青年从建构知识体系出发带动理性思考,正确处理好人与网络信息世界的辩证关系,进而确立信息社会下的人的主体性地位,帮助当代青年彻底摆脱消费信息主义的时代困局。

面对资本与网络深度融合的消费信息时代,大学校园作为教育人、塑造人的重要场所,应当成为避免学生深陷信息豢养困境的重要屏障,成为优质、理性的网络文化建设输出的重要来源,成为进行青年网络素养和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环境,从而回答好互联网新时代中如何立德树人的核心问题。

 

 

执笔人:

蒋广学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主任 副教授

周培京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干部 助教

 

参考文献:

[1]蒋广学.适变•守常•开新:如何超越消费信息时代[EB/0L].http://news.sina.com.cn/o/2018-11-10/doc-ihmutuea8929018.shtml,2018-11-10.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5-10.

[4]蒋广学.全环境育人理念的探索实践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创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