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宣传思想使命任务引领工作创新

作者:周航 韩芳 发布日期:2019-01-24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五大使命任务,为宣传思想战线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指明了方向。举旗帜、聚民心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是宣传思想工作改革创新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方向和基础保障。要立足一流大学的特点和优势,以马克思主义涵育人、以理想信念凝聚人,促进“理论”“舆论”同频共振,推动师生自发自觉投身伟大事业、伟大实践。

关键词:宣传思想;使命任务;立德树人;高等教育

 

在新时代推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要在基础上、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着力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强大凝聚和引领力量。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紧密围绕立德树人使命、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就要在各项工作中解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发挥好育人功能。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就必须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旗帜来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把党员干部师生的主要精力和学校改革发展的各项资源集中到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优秀人才培养过程中来。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阐释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五大任务使命。其中,举旗帜、聚民心事关宣传思想工作的目的和方向,因而又尤为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1],立足新时代、面向新形势,在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涵育人、培养人。

 

一、明确举旗帜的关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底色

 

举旗帜,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也是在新时代继承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因此,举旗帜是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中的首要任务,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基础中的基础、关键中的关键[2]

(一)举旗帜、定方向,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建设与发展实践的历史性结合

立足历史方位、发展大局深入思考,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才能让我们在风险挑战面前站稳脚跟、淡定从容,在迅速变化的时代赢得主动[3]。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是因为它是在历史和实践中证明了并继续不断证明着的规律和真理。只有站在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站在历史的、时代的高度辩证看待人类历史上的种种思潮和观念,才能更好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深刻理解改革的发展和实践,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融会贯通。

在市场经济和网络传媒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获取极度便捷,观念交锋空前激烈,面对种种复杂思潮的传播挑战,更需要全体师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战略定力和理论自信。高校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镇和科学理论发展的园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引领的过程中,担负着特殊的责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的和发展的科学理论,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既要在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论述、中国论述,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现实有效性,避免将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空泛化;又要始终着眼于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历史地、具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实践,从而避免把马克思主义标签化、片面化。

(二)举旗帜、明真理,立足点是坚持不懈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

引领当代青年加强和改进理论学习,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就要把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的深入结合,真正深刻领会新时代新征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人民投身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和经验,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继承近代以来我国大学创办、先进知识分子投身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光辉传统,应当立足校史、着眼国情,从宏观的教育体系和工作体系的结合着手,融会贯通地串起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时间节点,集中阐释和把握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模式探索形成和发展的这条主线,着力引导师生把自己的理想、事业和发展与国家发展道路的探索紧密联结,使教育、科研与社会主义事业同向同行。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北大师生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先进代表,在引进、研究、解读、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 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进程中,高校师生理应继续发挥突出的作用,学在人前、学在人先,先行一步、先胜一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团结青年举旗帜的关键、主渠道,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首先要从理论课堂开始,使马克思主义经典与中国发展之间形成全面、深刻的对照,不可偏于一隅、囿于一时。2018年春季学期,北京大学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校领导和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主讲,教学与研讨相结合,既包含理论专题讲授,又按照内在规律和联系组织实践研习、小组讨论和中期教学讨论。这样,班集体在接触理论创新前沿的同时,又通过实地参观、实践研习,真切体会和感受到理论前沿和国家发展前沿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明确聚民心的主线,把握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的交织

 

高校围绕立德树人使命开展工作,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本质上是围绕人的工作,党员干部师生是自育和育人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聚民心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关键[4],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开展得好不好、取得成效多少,一个重要体现的指标就是“人心齐不齐”“心气高不高”;大学是思想的殿堂,各种知识、理念和思想汇聚于此,活跃的思想能否形成有效的碰撞交汇、转化为师生投身工作和学习的有效资源,直接反映了办学的成效。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发挥聚民心的功能,把党员干部师生团结在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事业中,既要着眼宏观方位和历史规律,筑牢理想信念,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又要紧密联结现实发展和改革攻坚,把特征、观念多样的群体紧密地鼓舞起来、凝聚起来。

(一)聚民心、鼓舞人,要着眼历史的高度明确共同价值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是内在统一的,在当代坚持大学精神、五四精神,目的在于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族、有利于社会的大德至善;在当代立德树人、提升青年的知识和道德修养,就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5]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聚民心,就要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财富积累,巩固共同的价值认同。

在波澜壮阔的21世纪,北大师生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其中的优秀人物或深刻把握中国的历史现状,以“四个自信”参与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构建和发展中来;或扎根实践提炼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青年知识分子在改革事业中发挥的作用是特殊的,北大师生作为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的代表,参与到这一特殊作用的发挥中来,这是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基础,也承载着永葆自身特色、强化光荣传统的历史责任。宣传思想工作高举旗帜的同时,又要牢牢站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上,共同发挥大学知识积累和学术优势,要筑牢这样的思想基础,就要把校史这样一部师生投身伟大事业的光荣历史阐释好,把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命运、以个人梦想推动国家梦想,为民族复兴伟大事业而奋发有为的精神讲述好。

(二)聚民心、凝聚人,要立足现实的深度增强身份认同

凝聚核心价值观,指引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是聚民心、凝聚人的一项一项重要工作。因此,要坚持实践育人的理念,积极为师生了解社情民情搭建平台,支持师生开展回乡调研,鼓励师生实实在在地了解不同环境、不同规模、不同行业和生活方式的人民投身新时代伟大事业的经验和感悟,切身体验来自基层和民间的温度,让师生真正成为既掌握理论又丰富实践,既通历史又解民情的人;结合专业特点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把学习继承红色文化、礼敬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家重要战略举措和部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鼓励师生具备国际视野,秉承家国情怀、服务国家战略、承担国家责任,真正“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凝聚师生创建双一流、投身新时代的共识,要结合当前思想理论界的热点问题、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宏大抽象理论、师生关注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透彻、深入、润物无声地融入思考、交流的过程。要鼓励师生用脚用心丈量当代中国大地,了解社情民意,实实在在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改革过程中面对复杂情况和具体困难,因地制宜、逐步探索,逐渐形成“硬成绩”和“软实力”的过程形成全面的认识,在他们未来将从事的不同事业中同样坚定道路自信。

 

三、把理论优势转化为舆论优势、育人实效,不断推进宣传思想工作创新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本质上就是做好人的工作。高校坚持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相统一,用好学科门类齐全、基础学科实力雄厚、哲学社会科学特色突出等优势,统筹校园融媒体平台和中央主流媒体平台两个渠道,使理论、舆论同频共振,形成立体思政、一体育人的工作格局,是取得宣传思想工作实效、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一招。

当前,新闻媒体行业快速变革,网络新媒体、自媒体蓬勃发展,媒介形态产生重大变化,校园媒体与社会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自媒体的关系相应演变,人们所能够接收到的信息空前丰富,舆论监督的途径更加多样。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构建健康舆论主旋律,形成建设性的“理论”“舆论”共通格局,归根到底都围绕着举旗帜、聚民心的中心使命。

(一)构建健全牢固的高校主流舆论阵地

健全活跃的舆论环境是高校智力资源辐射社会、服务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发挥理论研究阐释上的独特优势,不仅要遵循高校各学科和专业的自身规律和规范做好教学研究,而且要更加主动地整合学校各院系学科资源、汇集校内外研究力量;既要把基础性、普遍性的问题研究好,又要聚焦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聚焦当代中国和世界的重大问题,着力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北大学派、中国学派;既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定力和专注,在“冷板凳”上做好本职研究,又要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兼顾高端智库服务、产学研融会贯通、大众知识普及和优秀文化传承的综合任务,使理论的正本清源作用与舆论的有效引领画好“同心圆”。

良好的主流舆论环境是发挥民主监督积极作用的桥梁。处理好以正面报道为主和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之间的关系,就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全面分析的原则,校园主流媒体尤其要牢记新闻和社会责任,围绕高校师生重视且关心、现阶段有条件解决的突出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公正剖析报道,推动实际工作,监督后续改进。如果过去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体制机制层面存在的缺失得以弥补,取得了让师生满意的成果,要及时追踪报道,树立良好典型,形成内部激励;如果存在需要长期追踪、长篇布局的工作,同样要持续提醒督促,以求长效。坚持服务于改革发展、积极建设的基本立场,充分吸纳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归根到底服务于吸纳意见和反映、转化为学校治理水平提升的资源,凝聚师生共同奋斗的不竭动力。

(二)以生动可感的优秀事迹丰富育人资源

大学师生掌握了先进的科学知识,有较为远大的理想,对那些在成长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有示范作用的人物、范例更容易接受。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弘扬校园正气,必须着力挖掘师生员工在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和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典型事迹,立体化、多视角地进行传播,带动更多师生员工鼓足干劲投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必须提高典型宣传的报道业务水平,充分考虑高校师生的情感需要、接受习惯和个体差异,认真挖掘真正打动人心的典型事迹;校园主流媒体和新媒体要充分了解学校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经验,熟悉学校师生校友修身治学和投身建设事业的各项成就,踏踏实实推出一批能够反映师生风貌和具有时代印记的宣传报道精品。

展示当代高校教师做新时代“四有”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精神面貌,重在展示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教书科研育人的鲜活经验和生动实践,必然由一位位人格可爱、可敬,事迹可信、可感的师德榜样故事来承载,通过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工作、学习的诸多细节和瞬间展现出来。展示当代青年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时代精神和集体形象,重在紧密围绕他们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过程,大力宣传介绍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不懈努力,在职业和道路选择中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融入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事业中去的典型案例。

随着新媒体、融媒体的快速发展,宣传思想工作因应新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引入新技术、整合多种资源,推动方式方法的创新。这些创新实践在不同领域以不同形式发挥着作用,但归根结底要围绕着举旗帜、聚民心的中心使命,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唯有以真理服人,以真实打动人,以真情感染人,宣传阐释才能从书本、文件中更快、更好地 “飞入寻常百姓家”。高校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着力夯实精神支柱,凝聚全校师生的思想共识,力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团结一心、奋发进取,共同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简介:周 航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干部 助理研究员

      韩 芳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干部 助理研究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8-23(1).

[2]以旗帜引领方向用实干担当使命J].理论导报,2018(10).

[3]举旗帜,为国家立心民族立魂——自觉承担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8-28(5).

[4]龙柏林.在“聚民心”中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N].光明日报,2018-10-12(6).

[5]“中国梦”激扬“青春梦”[N].人民日报,2017-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