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潜心问道立师德言传身教树新人 ——北京大学青年博士生导师代表访谈录

作者:编辑部 发布日期:2018-10-29

编者按:

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北京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始终把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随着北京大学博导遴选制度的不断改革发展,一大批青年教师已经成长为博士生导师队伍的有生力量。在庆祝第34个教师节之际,我们采访了来自不同院系的4位青年博士生导师代表: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张俊龙老师、外国语学院的吴杰伟老师、政府管理学院的田凯老师、物理学院的何琼毅老师,请他们围绕师德师风、人才培养、教书育人等方面,畅谈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切身体会,展现青年教师关注社会需求、潜心立德树人的精神风貌。

 

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张俊龙:“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博士生导师不仅应有深厚的学术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北京大学无机化学研究所的老一辈科学家行为世范,用实践和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博士生导师的内涵,在研究生培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科技人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立足原创科学,做“有品位”的基础研究,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楷模。

 

吴杰伟:师德是培养学生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立德树人是老师培养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对老师的根本要求。为人师表,只有老师自己行得端、立得正,才能积极正面地指引学生为人处世。师德的具体内容需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要从更多的优秀教师身上去理解师德的内涵,通过自己的言行来约束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工作。

 

田凯:做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首先要以身作则。导师对待学术研究和人生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如果要求学生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导师自己先要做到。我比较强调在学生们中间创造轻松、团结、上进的氛围,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博士生、硕士生都毫不保留地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论辩,亲密无间。

 

何琼毅:在博士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导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以身示范,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严谨、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在为人做事、人格品行方面,务必使学生成为有思想、肯实干、品德高尚、作风正派的人。

 

 

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时的讲话

 

张俊龙:论文写作是博士生学习阶段的难点。由于英文不是母语,如何能按照国际通行的方式合乎逻辑地呈现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难度。严格实验记录是化学研究训练的底线。和学生一起科学、严谨地分析数据,梳理工作思路,共同找出亮点等“前期准备工作”是论文写作的关键。和学生分享探索的乐趣,共同经历论文往返的“酸甜苦辣”,也是师生沟通、增进了解的重要形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指导博士生的过程,事实上也在向学生学习。年轻学生善于敏锐捕捉新生事物,接受新观点,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教学相长”,虚心听取和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想法,使其成为新动力和创新源泉,促进自身科研的发展和视野拓展,实现良性循环。

 

吴杰伟:博士生的培养过程,是一个综合博士生自身学术兴趣和研究能力,充分利用北京大学多学科优势,提升博士生学术视野、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过程。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我经常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思路用文字的形式落实下来。想法落实到文字,一定要有具体的材料和依据,材料和结论之间一定要有紧密的联系,这一点实现起来并不容易。鼓励学生将想法落实到文字的过程,就是想法落地的过程,是学生们不断成长的过程。读文献、写综述等一系列实践都是学生不断提升写作能力的过程,是文字水平从粗糙到精细的提升过程。当文字能很好地承载想法时,合格的论文就诞生了。想法落实到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们不断降低选题预期的过程。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才能在把想法落实成文字的过程中捋清思路、发现问题。

 

田凯:孔子有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特别强调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只有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选题,能够从学术思考中获得乐趣,研究工作才可以持续,才能在一个领域走得更远、更持久。我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保证博士论文的高质量。首先,论文的选题非常关键,要选择与中国发展相关的、重要的、核心议题写作论文,而不要把关注点放在细微末节的问题上;其次,让学生通过深度研讨把握所研究问题的前沿和经典文献,对与研究论题相关的理论和文献要非常熟悉;再次,培养很强的思辨能力,能够看出前人研究的不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作出知识层面的贡献;最后,要求学生应该有坚实的一手调研资料,并能够从社会现实中发现问题和建构理论。在学生写作论文过程中,我会和学生多次面谈,不断挑战学生的观点,让其不断思考完善。

 

何琼毅:博士生培养要因“时”授教,不同阶段的博士生给予不一样的指导。第一年以课程学习为主,了解课题组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知识背景,广泛阅读、深入思考,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年开始,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在科研实践工作中继续学习新知识,并结合课题需要进行文献调研,分析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学习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明确课题创新点,制定初步的研究路线。第二年到第三年,是博士生真正开展科研工作的关键时期。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挫折。导师需要及时进行鼓励和指导,让学生对科学探索的过程有正确的认识,既不能急于求成,不求甚解,也不能轻言放弃。当然,也要理解学生的学业压力,和他们一起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第四年的科研工作中,老师的指导性引导逐渐减少、对学生的独立性要求逐渐增多,重心转移到为学生指出问题,并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并完成论文。目的主要是锻炼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的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从事学术研究所必须的学术眼光和判断能力。最后一年,毕业论文撰写也非常重要,博士生需要对自己4年多的科研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并对未来的科研工作提出展望。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体会,这样的大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张俊龙:营造有特色的课题组文化,为博士生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显得非常重要。针对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的现状,课题组里营造“家”的氛围,突出组内学生互助与团结。除科研工作外,课题组不定期组织户外活动、生日party等,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通过面谈、组会等方式增强师生的交流互动,提供学生表现自我的平台,对建立自信心非常重要。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科研的前沿领域,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

 

吴杰伟:一段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师生间的彼此信任,这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础和关键。为了更好地和学生们交流互动,我们师门每月都会组织一次交流会,定期交流学习心得与困惑。会上,低年级学生汇报近期的学习情况、文献阅读情况,高年级学生分享学习经验。师生间、不同年级间通过交流互动相互学习,开阔思路。这种交流互动可以有效地在导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学术共识,增进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共同面对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田凯:我一直认为上课、带学生和科研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我常常能够发现自己思考的问题中不成熟的地方。学生们常常会提出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引发我的进一步思考;指导博士生对我的科研工作有很大的促进。担任博士生导师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博士生一进校,马上就得想着怎么培养他、具体研究什么问题、他的知识结构中有哪些不足、应该如何尽快进行弥补。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会促使我不断更新知识,把握学术前沿。博士生思维活跃,是创作的黄金期,和博士生的研讨、合作研究能够有效促进我的科研工作。另一方面,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参与我的课题研究,通过共同研讨、共同调研,逐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教学相长,与学生一同进步。

 

何琼毅:教书育人是导师的第一要务。在过去6年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摸索经验和改进方法,积极向身边的优秀导师学习,始终把培养学生作为我的首要责任。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拥有浓厚的科研兴趣、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同时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尽量帮助学生们毕业后能够独立从事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工作。目前,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广受国内外学界关注,理论实验的研究很快将应用到新兴量子信息领域。因此,加入研究组的学生们,需要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需要导师正确引导,把学生对新鲜未知知识的猎奇心转化为对科研问题的学术兴趣,发现和探索新鲜事物背后的科学原理。亦师亦友,互相切磋。我应该不算是严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亦师亦友,会经常结合自己的成长体会跟学生们交流,培养的方式比较平等和宽松。我会鼓励学生敢于争辩,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既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也能为我的科研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我们的研究小组是一个和谐良好、积极向上的集体,大家互相切磋,互相讨论,通力合作,也一起共享成果的喜悦。

 

 

访谈人员简介:

张俊龙: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长聘副教授,研究成果在多份国际刊物发表,2011年荣获北京大学绿叶生物医药杰出青年学者奖,2017年荣获中国稀土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吴杰伟: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发表研究领域学术论文30余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主持者;

田 凯: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MPA教育中心主任,曾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北京大学方正奖教金、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等;

何琼毅: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秀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致谢:感谢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对本期“青年视点”栏目的大力支持!

 

执笔人:

何得奇 北京大学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

李怡柔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7级本科生

李江涛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7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