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青年圈层文化”现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析

作者:刘牧时 发布日期:2018-10-29

摘要:“青年圈层”是指某一类具有相同或相似偏好特性的青年所集聚形成的垂直群体,“青年圈层文化”则是其产生的要素形态的统称,这也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青年学生群体信息交互方式的巨大改变,导致了传统教育观念和社会价值认同逐渐被消解,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对“青年圈层文化”的内涵和特征进行剖析,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青年圈层文化进行重塑与完善,规范高校学生的守规素质和观念认知,进而实现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

关键词:青年圈层文化;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一些新概念、新趋势在青年群体里逐渐浮现并流行起来,青年圈层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圈层即年轻人依据不同喜好形成的各式各样的垂直群体,不同圈层的文化和内容偏好各不相同,不同圈层的年轻人“各有态度”,这些构成了青年圈层文化的基本内涵。本文中,笔者将从这一概念出发,探究“青年圈层文化”现象对当代大学生和当下社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使高校主流的青年文化和意识形态冲破圈层间的隔阂,更加行之有效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大学生交往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困境,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与举措。

 

一、青年圈层文化的内涵与表现

 

(一)“青年圈层文化”的来源

传统的信息媒体时代中,信息传递渠道固定且单一,人们对于信息的了解与知晓基本源自“口口相传”。随着自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新媒体时代中,信息的传播更为迅速且分散,呈现复杂的“网状”结构,每个人都可以关注、传播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内容的传递者与加工者。在这样的信息背景下,用户更倾向于关注垂直化、圈层化的内容,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手消息”“官方信息”等。“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在新一代消费群体中,“95后”甚至“00后”携带着鲜明的“个性化”色彩,圈层文化甚至亚文化已经开始流行,并逐渐掌握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话语权”。这些年轻人身上不仅体现出面对现实的个性态度,而且更加渴求表达自己,从而寻求共鸣、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同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和消费方式逐渐构造边界,并催生出不同的文化圈层,青年群体对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早已失去兴趣,而那些能让他们产生“这就是我/我们”心理共鸣的内容,才容易获得认同与理解。

(二)“青年圈层文化”的内涵

“圈层”的概念源于社会科学,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当下表征,是“在阶层分化的社会背景下,自然产生的特定社会群体的概括,它可以是广义的具有相同社会属性的阶层,也可以是一个区域内具备较强社会联系、社会属性相近的群体。”而“青年圈层文化”是一种对青年文化更为精细的分类。它更新迭代迅速、用户受众多元,大多数创造者不以大众追捧为荣,他们更在乎圈层“同类”的认可,青年群体以相同/相似的兴趣爱好聚集成一个个圈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沟通方式,并成为众多网络流行文化的发端。比如,几年前还属于亚文化的二次元,如今已成为年轻人群的主流文化之一并进入大众视野,产生于二次元的词汇“宅腐基”“鬼畜”等也成为网络流行语。这些话语看似小众,但有时却可以以自己的文化方式迸发出巨大的传播能量。

(三)“青年圈层文化”的特征

一是主客体关系的稳定是青年圈层文化产生的前提条件。正如上文所言,青年圈层文化的特点在于其纵向的体系结构,主要是由交互的主体、客体和媒介组成,通过固定的媒介平台和信息渠道,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结成圈子。通常是建立在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在经过不断地自我肯定和排他否定的过程中,青年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会逐渐稳定下来,进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圈层体系和特点鲜明的认知标准。

二是交互圈层选择的自主性是青年圈层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圈层交互的过程中,青年群体可以按照自己的个性需求和价值选择来甄别/创造相对符合的集聚(圈层)。当代青年性格特点鲜明,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再加上成长环境、家庭条件、社会发展等因素影响,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主要是以自身的需求、情感和信仰为出发点,可以根据自身兴趣情况组建和联络相关圈层,并根据了解和参与情况,自行决定是否需要深入圈层核心。所以说,在圈层中完全是依据个人选择和判断进行参与,一般情况下不会受到外部/强制性因素的影响。这既符合年轻人向往自由的天性,也迎合了青年群体标榜个性的选择。

三是“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信息传播,而文化传播又必须通过一定的信息媒体进行。”当代青年信息圈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使得各类信息获取的“免疫”功能被放大,分隔了圈层信息内外部交互的通道,存在着“只有关注才能进入,只有进入才能知晓”的情况,其余无关的信息都会被隔离在外。这样的情况下,不仅导致了圈外信息流传递机会的减少,也极容易出现圈内信息覆盖和滞后的现象。不可否认,在这样的信息传播方式下,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许多负面信息的影响,但一些正面信息也止步于圈层外。当圈层环境发生改变时,便有可能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强大的动力,完成信息关注的迁移,对现有的圈层架构产生影响。

四是由于个性的自主选择和同质的价值取向,在青年圈层的文化环境中,大学生很少使用官方或书面化的表达方式,通常会采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并配合各种表情包。这种表达方式使得个体的态度和观点在交往中表现更加直观与生动。这使得在交往过程中,只有自己关注或者能被关注到的信息才能进入自己的圈层。由此可见,这样的特征一方面有利于自己对某些领域信息认知的强化,但另一方面,对圈外的信息获取的不足也可能使自己对一些问题的认知不到位。

(四)“青年圈层文化”的表现

圈层是基于个人的不同需求建立的,这就满足了年轻人与陌生人搭建关系的诉求。青年在网络上建立起新型的交往空间,成本更低,更加便捷,也更为直接,并且互联网交往方式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场景设置与使用习惯,圈层的不同表达方式给年轻人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可以满足年轻人被尊重、被认可的心理诉求,并促使他们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身。伴随着信息互动模式的不断创新,为圈层文化的爆发提供了更为多样性的转化,新媒体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社会关系的变革,通过对当代青年圈层内交往的观察,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其特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抱团成群,快速黏合。正如上文所述,大学生存在着标榜个性自由的倾向,在圈层中完全是依据个人选择和判断进行参与,这使得青年群体更加热衷于关注和走近兴趣相仿、需求相同、能力相近的个体,一旦发现彼此存在着相似/相同的表征特点时,会迅速地构建联系,主动地融入圈层中。常见的比如依托生活热点、兴趣爱好的社交圈,学习考试圈等。

二是信息自由,圈圈传递。自媒体平台的高速发展,使得当代青年对于虚拟的线上空间投入了更多的关注与精力,也更加愿意在线上表达个人情感、展示个性特征和进行沟通互动,这其中既有个人照片、情绪等相关信息的发布,又有对他人展示信息的点赞、评论与转发。在以共同兴趣与经历为基础构建的圈内,信息极易获得认同与接受,私密信息其实并不存在,并与公众信息混淆与交互。信息传递由个体传播到集体,再由集体外延到公众,圈圈外扩、涟漪传递。所以说,圈层信息传播速度与范围不可估量。

举例来说,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标签是“会玩”,因而如何打动他们的“玩心”也成为助推消费力的重要手段。这就是为什么在许多爆款网综里,我们能看到口碑爆表的创意中插、花式口播、高级云图、气泡对话、互动提示点等,都在高度关联节目内容的基础上,激发用户的参与度,匹配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兴趣点,让广告、宣传、植入也成为圈层文化消费的一部分。在圈层文化消费主义不断升级的时代,不管是内容还是创新层面都在寻求圈层文化群体的触达与情感共鸣,高互动性的内容能为其带来更极致的消费体验。

 

二、“青年圈层文化”现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的价值实现必须基于大学生对其内容接受的实现。如果大学生不愿意主动去关注,或关注的都是非社会主流价值的文化信息,或者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仅进入到较低层级的信息圈层中,信息无法进入到学生信息圈层的较高层级,就会使这些教育信息中断、失灵,无法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教育功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各种挑战。

(一)从当代青年的角度而言,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是导致青年圈层文化出现的主导因素

“兴趣是推动客体接收、认知、理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的一种社会性动机”,这会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价值观中的主导地位。不同圈层传递的价值观念不同,例如,积极型的圈子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中间型圈子承载的则是亚文化的价值观念,其传递的部分价值观不仅脱离主流文化,甚至可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如果圈层接收的信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悖,这些信息就更容易摆脱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和途径的制约,直接对青年的思想和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

(二)当代青年明显存在着自我发展的内驱力不足的情况

在圈层交互的过程中,经常使用一些网络用语和恶搞图片来增加沟通交流过程中的“趣味性”,甚至一些交流软件中的表情图片系统已经从增加聊天趣味上升到了替代语言表达的作用,这样的行为逐渐成了青年沟通的主流方式。此外,在信息接收过程中呈现泛娱乐化特征,欠缺对主流文化关注的自觉性。简单化的交往方式和泛娱乐化的表达方式极易对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产生消极影响,消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厚重感。这种现象反映了部分大学生个体意识弱化的问题,也是当代青年对于自我发展内驱动力不足的表现。例如,一些微网络平台为迎合人们的猎奇心理和娱乐心理,故意发布庸俗、低俗、恶俗的信息以增加关注度。

(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使教育过程成为教育者的单向进行甚至导致教育过程的中断

“圈层”同质化、私密性强,思想教育难以渗透圈内,思想政治教育者常被隔离在圈外,不了解圈层内的情况,出现进不了圈、说不上话的现象。部分教育者长期使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网络新环境下工作方式切换不及时,常常被标签为“圈外人”,排除在外。圈层内的信息受信任度高且传播自由,无限制、无门槛地在圈与圈之间流动,监管把控难度大,这就使得“网络异见”的影响不断扩大,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有效深入渗透,甚至会陷入被动境地。

 

三、走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圈外人”困境的建议

 

在青年圈层中,大学生自主选择能力趋于弱化,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传输不畅以及“网络异见”传播所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优势与权威地位被削弱,教育者成了事实上的“圈外人”,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困境与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机制,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工作方法与方式,为校园信息监督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打破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信息屏障隔阂,增强在网络信息圈层中的引导力,在新的网络传播形势下更有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生。

(一)从主体性原则出发,重视大学生的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资源注意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一味地以教育者、管理者的姿态与大学生开展网络交流互动,应尝试改变自己的态度,积极地运用互联网与学生交流,努力消除隔阂。高屋建瓴不等于居高临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塑造个人魅力,将个人的兴趣爱好与职业方向有效融合,以全新的网络形象吸引学生的认同与关注,既贴合学生的诉求,又为学生的困惑提出真正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从创新性原则出发,把握大学生的兴趣

“网络的发展是以信息的交换为前提的,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是网络学习的关键一环。”大学生网络以同辈为基础,信息传播度高,借助同辈群体的圈层影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势在必行。“充分发挥高校组织资源优势,抓住学生学习的刚性需求,用碎片化、互动化、交互性的方式来传播学习内容”。团结学生社交圈层中的核心力量,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心理诉求,做到及时疏导安抚,并通过有针对性地定制需求信息,扩大构建同辈精英圈层,壮大主流声音,有力开展圈层信息的监控与反馈,有效调动大学生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从整合性原则出发,引导大学生的思想

信息源是信息产生的第一道关口,其质量和水平对大学生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由于青年学生群体的信息交互方式的巨大改变,导致了传统教育观念和社会价值认同逐渐被消解,并对大学生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断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实现监管体制的与时俱进。如果无法抓准要点,势必被淹没在信息洪流中。对没有达到相关标准、偏离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的信息要严格把关,及时整治。逐步强化网络信息发布质量,从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正确引导。

青年圈层文化是时代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全新命题,它依托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契合着新一代年轻人的审美趣味、价值取向和心理结构,并衍生出了纷繁复杂的交际网络,形成了一系列高度边界化并相互联结、可被总体化观照的概念和社群。对此,教育工作者们应充分地抱以“同情之理解”,不断更新自我、提升学习能力,既入乎其间,又超然其外,既顺人理、接地气,又保持想象性和判断力,从新形势中获得新启示,把新命题转化为新机遇。

 

 

作者简介:刘牧时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