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北京大学网络育人工作的系统思考与探索实践

作者: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8-10-28

摘要:面对互联网社会深入发展和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高校育人工作开始涉足新领域、面对新对象、追求新目标,网络育人日益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北京大学在长期的工作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在网络育人工作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思考,文章将对这些工作和思考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高校网络育人工作走向扩展与深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育人;网络文化;网络素养

 

2018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论断,将信息革命科学定位为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网络育人;网络文化;网络素养后人类社会的第三次革命;并再次强调,我党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1]。在这之前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他特别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正式提出要充分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切实构建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并把网络育人工作提升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领域;2018年9月,中央财政批准设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资金”,使用方向之一就是“建设相关网络育人平台和载体”。

这一系列重要论断和积极措施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思路和工作理念正在发生转型,当前全面深刻影响青年成长的互联网环境和手段,不再简单作为教育资源补充,而是被确定为一种新的力量,是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在新时代实现改革创新的重要“催化剂”和“助推器”。让网络从现有的育人工作的“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是一次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再动员、再部署。站在时代的新起点,针对育人环境、育人方式以及育人对象的革命性变化,高校育人工作必须向网络平台延伸和转移,以更加与时俱进地适应新时期育人核心使命的要求。

一、中央精神与北大理解

新世纪以来,北京大学始终敏锐把握网络社会崛起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复杂影响,一直密切关注青年群体思想动态和发展需求的变化。结合学校实际和育人实践,通过对新时期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深入分析和互联网应用情况的科学调研,我们发现,网络社会的发展过程和环境演变与当代青年学生的成长历程和思想行为,在其内在轨迹和规律特征上,具有高度紧密的必然联系。做好新时代育人工作,必须将青年置于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加以认识和理解。因此,早在2013年,北京大学就提出网络育人的教育理念,并在校内积极开展各项网络育人工作,正式启动“北京大学网络育人系统工程”,同年该项目入选教育部2013年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建设计划。

近年来,围绕网络育人工作,在不断系统深入地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和各级部门指示精神的基础上,学校利用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综合各领域研究方法,立足实践、反哺实践,不断整合提升网络育人工作实践中的规律和经验。其中,在加强“三全育人”[3]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并系统论证“全环境育人”理念,强调网络虚拟环境的教育功能,主张线上与线下相统筹、自育与他育相结合,充分发挥青年学生在互联网时代的自主性作用、主体性功能,推出《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大学使命的传承》《全环境育人理念的探索实践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创新》《网络新青年培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等多部研究专著,为网络育人工作创新发展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基于一系列探索,我们认为,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面对互联网伴随青年学生成长、融入青年学生生活、影响青年学生思想的现状,网络育人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引导和教育青年学生如何合理界定和正确处理自身与网络世界的关系,这是互联网信息化新时代,网络育人相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世界、看待时代、看待自身这一核心问题的历史性革新和延续;为帮助指导青年解答这一问题,我们先后提出网络文明观、网络教育观、网络人生观和网络青年观。具体到方法论层面,我们需要统筹线上、线下两个教育场域,尤其需要凸显青年主体自觉的教育地位,协调自育、他育途径,综合运用自育育人、互动育人、环境育人、系统育人等方式。因此,网络育人工作的终极目标不仅是信息的有效传播、观念的有效传递,更重要是价值的有效传承和行为的有效塑造。

二、北京大学网络育人的实践经验

(一)优化体制机制建设,强化统筹协调能力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4]。北京大学从学校传统和教育实际出发,将校园网络社区的與情风向标、预警器、减压阀作用,与调动师生积极性参与大学治理改革相结合,持续推动“管理前移”,在党员干部中强化网络意识、普及全环境育人理念,通过体系化的培训,实现能力和素质的“补课”,各单位围绕重视网络、提前沟通、科学研判的总体要求,形成了不少特色鲜明的好做法。

在网络育人工作中,学校紧紧抓住体制机制建设完善这个关键环节。早在2001年就成立实体性质的青年研究中心,具体负责校园网络社区发展指导以及师生网络沟通渠道建设;2014年,成立“北京大学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工作,并指导推进新青年网络文化工作室试点;2018年,组建了实体机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统筹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网络舆情处置,从学校层面对网络育人工作实施总体协调,进一步从力度、广度、效度三方面全面加强网络育人工作。

这一过程中,针对校园网络社区问政平台的重要作用,学校制定规范,明确要求各单位落实网上沟通回应机制,目前全校各个职能部门和院系均设有专门的网络育人工作联络人,及时通过网络回应师生诉求,进一步推动网络育人工作的统筹落实。

(二)夯实全媒体阵地,平台建设和内容生产同步进行

北京大学不断加强线上平台建设和内容生产,目前已经形成包括未名BBS、P大树洞、各类微博微信、专题网络视频等在内的师生共建的全媒体阵地,充分发挥互动育人和自育育人及环境育人的独特功效。

未名BBS始建于2000年5月4日,是北京大学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学生自主运行的校内信息交流平台,目前日均上站人次维持在90000左右,日上站ID数近10000个,日均瞬时在线人数约3000人,持续发挥“校内信息平台、师生文化社区、网上精神家园”作用。P大树洞是学生自主开发、2016年开始纳入学校管理范畴的手机移动端匿名化校内网络社区,由学校指导和管理、学生团队自主建设和运营,更多承载了解学生价值观念和现实诉求、掌握学生心理状态的重要功能。目前,树洞日均发帖量2000余条,成为最为活跃的校园网络平台之一。

各类微博和微信作为网络新媒体的典型代表,是学校全媒体阵地建设的重点,目前已基本形成横纵结合的新媒体矩阵。学校于2013年开通官方微博微信,目前微博关注人数近77万、微信关注人数超过85万。在内容建设方面,学校注重通过分析青年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整体的特点来进行宣传,如《北大,120岁生日快乐!》通过对北大120年历史的全方位图文展示,来传递北大的精神历史文化,达到62万的阅读量;在形式创新方面,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h5、小程序,如校园导览、知识问答等,传递北京大学的价值理念。

学校现有近300个微信公众号,其中院系自主运营占据主体地位,它们多数采取学院指导、学生主办的运行模式;在学生班级、宿舍或个人自办的新媒体平台方面,还涌现出例如“光滑666”等优秀的班级公众号,成为加强青年政治引领的微细胞。面对校园新媒体的繁荣,学校一方面加强指导规划,出台政策,划清校园新媒体的原则和底线,另一方面注重发展建设,通过举办新媒体运营展选等活动,集中展示和评选优秀的校园新媒体平台,营造良好的校园新媒体生态。

此外,学校还准确把握趋势,科学认识和有效利用网络视频的发展态势和特殊作用,2016年与腾讯公司合作,启动“网络新青年校园视频创作扶持计划”,在腾讯视频开设“北大专区”栏目。目前,视频专区已上传视频160余部,累计播放量超过220万次;同时,2015年以来先后指导学生自主创新,尝试“北大2016迎新直播”“百团大战——北大2016社团招新直播”等,以直播的形式展现北大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北大学子集体成长中的独特个性,北大原创视频的“集群效应”初步显现,成为校园文化输出的重要窗口。

(三)提升学生网络素养,通过教育手段化解管理工作面临的难题症结

相较于线上教育阵地,线下活动能够更为直接地接触到受教育对象,可以作为对线上教育的有效强化和对线上教育盲区的有益补充,形成两者之间相互借力、互动互补的良性循环。因此,学校在育人工作中同时重视线上线下教育的结合,以培育“网络新青年”为基本目标,通过线下活动开展呼应线上阵地建设,体现系统育人的巨大优势。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目前北大的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已初成规模,类型包括专业选修课、大类平台课,以及全校公选课,通过发挥课堂教学体系性强与“面对面”的优势,全面、系统、深入地向学生讲解了网络社会的各种新现象、新问题,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辨别真伪,懂得规范和秩序。2014年以来,学校还大力倡导正确观念认识,先后提出网络文明观、网络教育观、网络人生观、网络青年观等网络观念,指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使用网络,正确处理与网络的关系。

2014年,学校开始筹建新青年网络文化工作室,作为“北京大学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教育活动执行平台,其定位是学生自主实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青年网络素养教育的新型青年自组织机构,入选“教育部首批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几年来,开展了一系列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探索。2015年至2018年,已连续4年举办北京大学校园网络文化节,涵盖校园网络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校园青年技术开发者大会、新媒体运营展选、网络摄影作品展示互动等在内的多类型线下活动;针对网络碎片化阅读,组织“新青年•享阅读”读书沙龙,启动“阅读马拉松”,引资设立读书奖学金;2015年起每年度评选“网络新青年”,在学校新年晚会中登台受奖,树立互联网时代的优秀学生典型,作为弘扬网络文明、实践网络素养的先进示范。

三、北京大学网络育人的思考与前瞻

在北京大学网络育人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发现了一些有待继续完善的问题,对此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系统规划,总体统筹

开放是互联网的基本属性,互联网时代学生教育环境的基本特点是虚拟与现实、学校与社会等既相互分化又彼此关联,这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和全局工程。从国家层面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宣传思想工作、文化建设工作、网络与信息化建设工作等密切相关。从学校层面而言,思想政治教育非一个部门或一门课程所能解决,需要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各类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协同,还需有效借助社会力量,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合资源,寻求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平台依托。

因此,网络育人工作应当从全局出发,协调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境内境外,总体统筹。北京大学网络育人工作一直受到学校的重视,从学校层面统筹协调,从青年研究中心、网教办和网信办等体制机制的建设,到“网络新青年”校级荣誉的设立,再到部门和院系网络工作联系人队伍的组建,学校一直协调校内各个系统支持网络育人工作的开展。此外,北京大学还积极扩展和整合校外资源,目前已经形成学校+政府、学校+企业,“两翼齐飞”的资源整合模式。

(二)推动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素养教育并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5]。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文化生产、传播和创新的重要工具和平台,互联网一方面推动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也在塑造和繁荣时代文化。反映在校园中,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繁荣成为新特点新趋势,因此,大力发展校园网络文化,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文化熏陶,是网络育人工作的必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直接教育和实践引导,提升学生网络素养则是更高的要求。

而校园文化建设应当秉持服务素养教育、贯彻素养教育的原则,没有好的素养,就没有好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成果,素养教育方向错误,则校园文化建设就会陷入困境。因此,北京大学注重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素养教育相结合,并突出素养教育的先行作用,通过日常活动加强网络文化氛围营造,并创建品牌活动校园网络文化节和网络文化日,集中生产和展示北京大学优质校园网络文化作品。与此同时,利用重要时间和事件节点,提出并倡导“融入·节制·创造”的网络文明观、“自信·自省·自育”的网络教育观、“自主·自律·自新”的网络人生观和“创新·责任·共享”的网络青年观,将网络观念教育贯穿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全环境教育场域,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

(三)尊重青年,依靠青年,发挥青年主体性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年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工具优势和思维优势,传统的教育主客体关系也相应发生了逆转,作为传统受教育者的青年学生成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主体,而传统施加教育的师长则成为同样接受信息接受教育的一方;互联网加速了“后喻时代”的到来,如果不尊重青年、依靠青年,发挥青年主体性,以非互联网的思维和方法做工作,不尊重教育规律,就会“以其昏昏,使其昭昭”。

面对这一趋势,一方面,网络阵地建设要以青年为主,贴近青年喜好,瞄准青年需求,生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内容,同时在网络阵地建设中要注重扶植学生开发团队,鼓励学生自主建设、自主开发,培育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阵地管理要在学校指导的前提下充分信任学生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组建学生运营管理自组织,探索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素养教育的新型组织形式。目前北京大学官方微信微博、“北大青年”微信公众号、PKUHelper等网络内容平台和社区,均由学生团队自主开发、自主运营,学校进行指导、提供资源、保障正确方向,推动了校园网络内容生产的繁荣,建设了一支参与网络育人工作的生力军。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互联网与青年成长及教育发展的关系愈加紧密,在网络育人过程中,北京大学也不断顺应新趋势、研究新事物,我们先后组织探讨高校新媒体建设、青年圈层文化、海草式上网、抖音等前沿话题,了解青年网络文化、理解青年时代心理、把握青年发展需求。网络育人仍在路上,我们必须持续深入理解新时代、新使命和新青年,主动了解研究互联网演进的趋势,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充分发掘网络育人工作的创新本质与特征,才能真正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执笔人:

蒋广学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张 勇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副主任讲师

周培京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干部助教

 

 

注释:

①在网络育人实践过程中,北京大学接连进行了一系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研,分别于2014年出版了《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大学使命的传承:北京大学网络育人工作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2016年出版了《全环境育人理念的探索实践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创新》、2018年出版了《网络新青年培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等理论专著,总结出了网络社会这一教育背景环境、全环境育人这一教育理念方法、网络新青年这一教育目标对象;2018年,针对“00后”大规模入学这一教育现状,北京大学组织进行了2018级新生的网络成长调研,不断调整和更新工作的方法理念、培养的目标对象。

②在理论专著之外,北京大学还组织撰写了《网络社会的本质内涵及其视域下的青年社会化》《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系统思考与实践探索》《“网络青年观”的内在结构与体系意义探析——基于北京大学的思考》《青年网络语言的变迁与高校育人事业的变革——兼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青年主体性问题》《浅析新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主体与工作手段》等近百篇网络育人的研究文章,系统阐发了网络育人工作的理念、方法、目标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N].人民日报,2018-4-22(1).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3]即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详见李国栋,朱灿平.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新形势下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研究,1999(4):12-16.

[4]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N].人民日报,2016-4-20(1).

[5]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