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后喻文化”的教育内涵解读与对策探析

作者:张鑫焱 周培京 发布日期:2018-07-10

摘要:“后喻文化”特指由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进行知识传递的文化发展模式,其背后体现出青年主体地位的崛起和确立。文章从“后喻文化”的概念和历史沿革出发,分析“后喻文化”兴起给青年成长和育人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提出教育对策。

关键词:后喻文化;青年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深度融合赋予了当代青年技术和思维方面的巨大优势,同时互联网平等共享的本质精神使得网络参与者的地位与角色渐趋对等。在这个过程中,青年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传统的单向知识灌输模式逐渐发生改变,由学生向老师、向家长的反向教育模式开始成为普遍现象,由此便推动了“后喻文化”的出现和“后喻时代”的到来。

一、“后喻文化”的概念探析及其历史沿革

(一)“后喻文化”的概念探析

“后喻文化”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提出,根据文化传递的不同类型将人类社会文化模式分为“前喻文化”“互喻文化”和“后喻文化”。

其中,“前喻文化”主要是指晚辈完全向长辈学习,知识通过代代相传进行传播的文化类型。“成年人的过去就是每一个新生一代的未来,他们早已为新生一代的生活定下了基调”。[1]相较其余的形式而言,典型的“前喻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孤陋寡闻式的原始文化,通过传统的口译方式进行传播,也只能是进行单线短途的传播,范围扩大则会影响传播的结果。在这类文化模式中,长辈拥有绝对的权威,对晚辈的知识、技能的传递也是单向的,老师的任务也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两者的地位处于一种明显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互喻文化”则体现的是晚辈、长辈这两种行为主体相互学习的情况。随着时代的变革,纸媒传播形式的出现,增加了人们学习的途径,“前喻文化”中长辈向晚辈传递现成经验的情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革,人们为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开始互相学习,相互促进。“互喻文化”中学习开始从单向途径向多种方向维度转变,虽然长辈和晚辈开始互相学习,但是长辈仍然占据主体地位。

“后喻文化”则指的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主要是长辈向年轻晚辈学习相关知识,晚辈凭借互联网赋予的优势、按照自身的精神与行动适应着社会,并在日常生活中对长辈进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青年主体性得以充分激发,不仅主动施加自我教育,还能够对长辈进行教育和指导。典型现象如在当下的生活中,面对潮流文化、新鲜资讯、新鲜事物,晚辈的信息获取能力与技术远超长辈,长辈对于网络技术的运用和网络文化的理解需要通过青年的帮助和阐发。根据刘瑞平等(2010在多所高校中进行的抽样调查,针对问题“在家里,父母向您请教过现代科技方面的知识吗?”所回收的1682份问卷中,271人回答“经常有”;1025人回答“偶尔有”;386人回答“没有过”,可见,至少有77%的被调查者有向父母教授现代科技知识的经历。[2]

(二)后喻文化”的历史沿革

通过对“后喻文化”的概念探析,我们发现,一方面,“后喻文化”具有显著的时代特色,是在传播手段大大丰富,互联网社会深度发展的背景下兴起并普及的,与互联网时代精神完美契合;但另一方面,“后喻文化”并非互联网时代的特有产物,在人类发展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后喻文化”同样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早期农业社会,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就频繁出现年轻一代的身影,无论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对于文化的革新和对于社会发展模式的探索,还是古希腊阿卡德米学园对哲学、物理学等科学的探讨与奠基,都体现出年轻一代对于社会变革的适应性和引领作用。而进入近代工业社会,中国的五四运动将青年推向历史的前沿,形成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青年成为引领时代、变革时代的先锋;欧洲的科技革命则实现了对整个人类生产方式的颠覆,青年同样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旗手。

而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信息科学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交通和通讯传媒的发达与便捷增强了社会流动性,工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开始发生变化。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与此呼应,其核心理念就是反理性,反对传统的中心主义,主张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这对于传统教与学、师与生、主与客的关系形成了巨大冲击。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余年间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3]“90后”“00后”作为与中国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其基本身份特质便是“网络原住民”,相较于年长一代,他们掌握了互联网技术和思维的巨大优势,能够快速适应并引领网络时代。此外,教育的普及也使得青年掌握知识更为便捷、教育程度逐渐提高,社会文化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青年有能力对自我、对长辈进行教育,“后喻文化”开始成为时代性特征。

二、“后喻文化”的时代特点与现实挑战

(一)“后喻文化”的时代特点与代际差异

“后喻文化”作为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代际关系模式,不同代际群体的特点与差异是阐发问题的出发点,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落脚点。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这些特点和差异进行总结。

从价值观念上看,相对于老一辈在传统单一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价值观念,网络化和全球化的高速发展,使得当代青年能够接触并接受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受到外来文化价值的影响,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当代青年也进行了独特的文化融合,创造出独有的青年网络亚文化,从久远的“凡客体”到随后的“火星文”“二次元”,再到近期的“丧文化”“燃文化”,都是青年亚文化的生动折射。与老一辈群体中主流文化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相比,年轻一代的思想文化呈现出亚文化围绕主流文化的格局,青年在认同主流文化的前提下,又通过各类网络亚文化进行自我定位。

从思维方式上看,年长一代工作机遇和成长路径相对单一,人生阅历丰富,处事风格更为理性化。而由于物质条件和社会文化的极大丰富,年轻一代的选择往往更加感性化,常常“跟着感觉走”,他们有着更加活跃的思维和更强的创新精神,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放弃了长辈眼中的“铁饭碗”,而选择更加灵活的职业和人生路径,甚至创造出许多新兴职业,如职业电竞选手、网络主播等。

从学习方式上看,年长一代成长过程中的学习模式大多是前喻文化或互喻文化中所阐发的以长辈为主体的灌输式学习,而年轻一代的时代优势使得他们不再是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者,乃至成为知识技能的传播者和教授者。

(二)“后喻文化”的现实挑战与教育冲击

互联网是“后喻文化”兴起的重要动因,但互联网的底色也为后喻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后喻时代中知识和信息的传输方式主要是互联网,传统的交流方式影响力迅速下降,取而代之的则是依托于网络的新兴交流途径,如微信、微博、skype等。人们的人际关系开始从现实社会转移到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日渐增大,出现网络孤独症、人际关系危机等问题。

同时,后喻时代特有的知识传播方式也使得年轻一代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受到压制。丰富的知识资源在网络中呈现和流传,人们能够很快通过网络找到各自需要的答案,省去了传统学习技能所必须要花费的额外时间,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长此以往,人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求助于百度、谷歌、知乎等网络平台,以网络搜索来代替传统的书籍查阅,思考的过程被省略,这在伴随互联网成长的年轻一代身上体现得更为普遍和明显。

此外,后喻时代的知识传播往往掺杂着情绪表达和错误信息。网络在成为年轻一代获取知识技能重要途径的同时,也让人们通过互联网宣泄自身情绪成为普遍现象。而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由个人诉求和情绪导致的错误和负面信息也随之出现,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情形屡见不鲜。

“后喻文化”也带来了长辈、教师权威的消解和传统知识传播者与接受者间关系的疏离。多种渠道的知识资源共享和利用,使得传统知识传播者的垄断性地位被打破,同时也使得其在知识接受群体中的“教师光辉”被消解,传统的师生关系更为疏离,根据杨会良(2011)的调查研究,当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有36%的学生会“把头低下,不让老师注意到自己”,只有24.4%的学生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有14.4%的学生表示会“直接说不会”,余下的学生选择了沉默。[4]“后喻文化”正在给传统课堂教育带来冲击和挑战。

三、“后喻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5],面对“后喻文化”给青年成长和思想教育带来的新的特点与挑战,我们应当对育人方法和手段进行改进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特点、满足青年需求。

(一)尊重青年主体地位

“后喻文化”背景下的师生主客体关系发生颠覆性变革,青年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自主平等意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更加强烈。教师也已不再以硬性灌输知识为主要目的,而转变为指导青年学生掌握研究学习能力及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从青年学生处学习新的知识。因此育人工作者应当积极转变观念,更加注重师生地位的平等,尊重青年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尊重青年的主体权利与独立、自由、自主的存在状态出发,把传统的限制青年主体性发展的异己力量剥离出去,把开掘和提升青年的主体性作为价值目标,使青年获得‘更高的解放’,从而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时代风气之先,真正成为青年的自由自觉的行为选择”[6],教育工作者应当主动走近青年、了解青年,贴近青年实际、思考青年问题、了解青年变化,引导青年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创造,支持受教育者自主选择、多元发展,从而由青年学生自主完成主体性地位的构建。同时,树立部分青年在青年同辈群体中的榜样作用,通过青年学生内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得以实现自育育人、互动育人目标。

(二)重视互联网新媒体的渠道作用

在后喻时代,互联网成为文化传播和知识传授的主要渠道,互联网深入发展也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同时准确把握学生的群体特点、思想行为差异也更为便捷,而互联网新媒体也为师生互动提供了极为便捷的平台,因此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应当更加关注青年学生的这些特点和差异,注重互联网新媒体的运用,充分考虑学生作为信息接收者的感受,以学生接受度最强的方式进行互动和引导。一方面传统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积极接纳互联网理念和方式,主动采用MOOC等新兴教学手段,重塑传统课堂教育的权威;另一方面,应当开辟新的教育阵地,将虚拟空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域,主动开展“第三课堂”教育,将微信、微博等互联网新媒体手段应用于育人全过程,通过接近互联网、融合互联网来获取互联网优势,从而在尊重青年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巩固教师的教育主导权。

(三)推动育人工作个性化

后喻时代给予了青年充分的成长空间,也创造了青年发展的无限可能,多元文化的影响和传统权威的消解,使得青年学生更有意愿和能力根据自身需求和特点发展自身,从而呈现出更加鲜明、独特的个性,青年个体差异性更加突出。因此育人工作应当更为精细化,充分尊重青年学生的个性,充分了解育人工作对象,完整把握学生线下身份与线上身份的不同个性特征,结合不同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思想特点、行为特征及客观情况,给予相应的思想引导。同时,要在坚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总目标的基础上,支持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职业和人生路径,充分体现高校育人工作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四)线上线下相结合

高校育人工作在顺应时代特点和青年需求的同时,也要遵循基本的教育规律,坚守“后喻文化”模式下的信息传输和知识传授主要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在带来便捷、快速等优势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在育人工作中,既要关注线上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争取学生的注意力资源和碎片化时间,同时也要注重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多线下展现个性的机会和线下沟通的渠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向学生传递节制理念,推动青年成长回归线下本位。这就需要统筹现实和虚拟两大教育环境,进一步打破线上线下育人空间壁垒,形成两者相互交融、互为补充的思想政治教育全环境。

 

 

作者简介:张鑫焱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团委副书记 助教

周培京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干部 助教

 

参考文献:

[1][美]玛格丽特米德,周晓虹,周怡.文化与承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2]刘瑞平,陈殿林.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性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8):62-66.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N].2013-1-15.

[4]杨会良,王胜霞,张朝伟.后喻时代高校师生关系的嬗变与重构[J].教育探索,2011(10):18-20.

[5]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6]蒋广学,张勇,王志杰.全环境育人理念与当代青年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6(10):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