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浅析以“直播答题”为代表的泛娱乐化趋势 及其教育启示

作者:蔺 芳 发布日期:2018-07-10

摘要:“直播答题”被称为2018年互联网新“风口”。文章通过梳理“直播答题”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从传播学、社会学视角分析其平等性、互动性、即时满足感等传播规律,反思其“爆红”背后的互联网泛娱乐化趋势,对教育者提出应当警惕泛娱乐化趋势,坚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新互联网思维,推动育人机制创新等建议。

关键词:直播答题;泛娱乐化;育人机制;建议

 

一、“直播答题”模式发展历程

“知识问答”(Trivia)类节目作为一种文化,在美国十分常见。以知识问答游戏作为背景,很多人会把Trivia作为娱乐、社交生活的一部分,知识问答商业化同样最早起源于美国。早在上个世纪初,美国的广播公司就把猜人名、猜价格等小问题插入广播节目中,深受听众欢迎。相似的游戏方式在中国的电视节目中也早已出现,例如早期的《开心辞典》《幸运52》,以及后来的《一站到底》等等。

直播答题模式的“鼻祖”是一款叫做HQTrivia的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简称APP),APP平台上定期举办直播游戏,每次12道题,全部答对即可瓜分数百美元的奖金,邀请亲友参与可获得“复活卡”,即拥有一次答错后可继续答题的机会。国内的直播答题规则基本复制美国,依托互联网实现在线答题赢取奖金,每场设置同样数量的题目,不同平台在812道题不等,内容涵盖数理、历史、音乐等各领域常识,活动由主持人出题控场,每次答题时会弹送画面并限时(一般为10秒)作答,答错可以使用复活卡继续参与答题,全部答对12题与其他闯关成功的在线网友平分奖金,奖金积累到一定额度可以提现。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直播答题在奖金设置上远远高于HQTrivia,因此,直播答题又被戏称为一场比拼“撒币”的娱乐狂欢[1]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于20181月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共4.22亿,占网民总体的57.5%[2]。移动客户端用户的消费对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反作用,巨大的受众群体本身就是潜在市场,极大助推了直播答题在国内的“爆红”。2018年伊始,互联网上刮起一股“直播答题”旋风。多家直播平台竞相上线同类节目,早期有西瓜视频的“百万英雄”,映客旗下的“芝士超人”,花椒直播与一点资讯合作的“百万赢家”以及独立APP“冲顶大会”,后期有网易的“网易大赢家”,陌陌的“百万选择王”,百度旗下好看视频推出“极速挑战”直播答题等不一而足。多家网络平台的集中推广,使得直播答题迅速形成热潮,关注曲线呈指数型上升。据此,有评论认为,直播答题将成为又一个现象级产品,成为互联网2018年的新“风口”,在知识变现的“风口”下,直播答题凭借更低的参与门槛,以及多平台的合力营销,短时间内成为市场潮流。作为新型的知识变现模式,它具有更强的传播能力,其持续发展潜力和前景值得期待。

二、特征及规律分析

(一)“零门槛”平等性

“直播答题”的娱乐模式充分体现并放大了互联网的平等思维,打造了一个人人可参与的“零门槛”娱乐平台。与主持人和其他答题者的实时互动,让每个答题者都如同身临其境,新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平台支持营造了让用户释放激情与活力的“狂欢广场”。

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中,狂欢节不是任何形式的艺术演出,而是生活本身的一种现实形式,其真正的精神原则是平等与自由。人际交往的距离感被消除,生活中不可逾越的各类屏障被打破,人人生而平等,都能平等地参与到狂欢节中[3]。以“直播答题”为例,这个“狂欢广场”不再是意见领袖们表演的舞台,而是网民们以兴趣为导向自发聚合而成。直播答题中的每个个体又是一个对外传播的中心,互联网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被无限放大,每场答题如同“大型对话式开放性结构”中的巨大引力场,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圈吸引着网民。狂欢仪式变得声势浩大,甚至形成特定群体的某种“圈层文化”。在这里,答题者们“由于摆脱了特权和禁忌,没有了等级、权威、神圣和必然,可以毫不拘束地交往而成为他们真正真实的存在方式”[4]。剔除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标签,在答题游戏中每个人都以“符号形象”而存在,高度的开放性与平等性,吸引大批网民源源不断地参与进来。

(二)超强互动性

直播答题具有超强的互动性。答题采取“主持人出题+界面弹送题目+弹幕实时交流”模式,参与者既可作答又可就题目与主持人交流,甚至可以在弹幕中聊天,这样的互动使直播答题集娱乐性与社交性于一身,相较于电视节目等答题形式,直播答题大大增加了参与趣味性与用户粘性。成千上万参与答题的网民聚合于同一个网络空间,营造出一种虚拟的“陪伴”氛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代人的孤独感,有助于摆脱心理上的“囚徒”困境。

与超强互动性相对的,是因没有参与而错失的焦虑心情,即“错失恐惧症”,也称“局外人困境”。在网络高等渗透的社会中,信息爆炸同时也催生了人们内心的恐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决策、情绪及情感极易受互联网影响,带来由于怀疑会错过或失去某些信息而产生的焦虑感。直播答题的“零门槛”使得近4亿的网民参与到这一热潮中,极高的热度和话题度,给无数网民带来错失恐惧,同时也进一步推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三)即时满足感

即时满足感,既自己的行为能够收获即时的反馈而收获的满足感,它是符合即时满足欲望的人类本能。就直播答题而言,参与者每答对一道题就能收获即时的快感,奖金以一种“可视”的形式在屏幕一侧不断累积,一场答题结束后奖金的“秒到账”使这种强烈的收获感和满足感达到峰值,给参与者带来极大的娱乐享受。不仅是直播答题,综艺娱乐、网络游戏、甚至网络社交等都能够提供大量的即时满足感,这些活动与读书、健身等需要付出长久努力才能看到回报的“延迟满足感”行为形成鲜明对照。

微博作为与直播答题类似的网络文化产品,亦可作为提供“即时满足感”的例证。网名为“和菜头”的前“微博大V”在2012年宣布退出微博,在其文章《碎片化生存》中深入剖析了微博对于用户时间和精力的切割,“微博要求一个人迅速在各种信息之间跳转,不要在任意一条信息上停留过多时间。又要求一个人尽可能快地消费一条信息,迅速咬住它,吸干其中的汁液,然后一口吐掉。最后,对于那些在微博上原创内容的人来说,微博要求你能在海量的信息碎片中做快速筛选,然后在两个原本没有关联的碎片中建立联系,并且把这种联系以巧妙漂亮的手法表达出来,于是可以赢得观众的欢呼和掌声。无需知道‘为什么’,只需要不断判断‘是什么’,然后把一系列‘是什么’组合起来。所以,哪怕是最简单的逻辑也都被抛弃了。我在微博上呆的时间足够长,因此受到的影响也就足够重。”[5]

三、“爆红”背后的泛娱乐化趋势

直播答题“爆红”的背后,是其知识属性和娱乐属性的背离,反映出的正是整个互联网的泛娱乐化趋势。

由于直播答题以各学科领域的“知识”为内容,因此运营直播答题的平台会有意无意地以“益智”为噱头强调其知识属性。然而,一方面,直播答题中的“知识”多是独立的、非系统性的、碎片化的,直播答题的内容核心并非是“知识”,而是无逻辑的碎片信息,其反馈是即时的,愉悦是瞬间的,过程则是去理性化的。题目与题目之间也没有逻辑联结,因此对于训练答题者的思维而言似乎并无益处;而由于出题不严谨,审核不力等,导致在一些答题活动中出现常识性错误。例如,在某场数万人参与的“直播答题”活动中,出现了将肉夹馍认定为江苏特产的错误,令网民一片哗然。

与知识性对应的则是直播答题的娱乐属性。“直播答题”本应成为承载知识的一种形式,然而却出现诸多怪象,例如邀请娱乐圈的演艺明星、“流量小生”作为直播主持吸引“粉丝”;在答题过程中植入大量的商业广告,甚至将广告设置为题目与答案;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直播答题平台开始打“擦边球”,置入隐晦的“软色情”信息,这不仅涉及到违法违规,更会对用户尤其是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年人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极大破坏了互联网的健康生态。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泛娱乐业时代”的概念,并指出,媒介社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在于电视为人们提供娱乐性的内容,而是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形式表现出来[6]。对于直播答题而言,娱乐因素早已超过了知识传播的因素,更多的成为娱乐模式而非文化模式。实际上,它折射出当下主流文化极为冷酷的一面:对于自己既不理解也无法真正懂得的东西,人们习惯性地否定其价值,将其变成娱乐,从而掩盖自己日渐失去严肃思考和严肃判断的能力的事实。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到,“娱乐业代”取代“阐释时代”,社会逐渐沦为娱乐的附庸,类似“将娱乐进行到底”的行为值得我们反思,今后的互联网媒介应当如何发展。

泛娱乐化的趋势可以看作“狂欢”的去边界化,也是现代社会精神虚无状态下一种逃避或者宣泄的途径。我们传统文化中相对缺少合理的宣泄途径,类似西方宗教式的忏悔和印度集体舞蹈式的狂欢,这种商业模式恰恰从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个空白。而当狂欢过界,商业过度消费占用了使用者过多的注意力,对于教育者而言则是争夺了教育的时间,消耗了受教育者在有难度学习、经典阅读等方面的耐心和精力。

四、教育启示及建议

直播答题的“爆红”昙花一现,然而它代表的以高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和能够提供大量即时满足感的互联网娱乐模式却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样态,在互联网蓬勃发展。中国网民中有近30%2029岁的青年学生,面对巨大的娱乐化挑战,教育者应当有破有立,借势造势,推动思政育人的机制创新。

(一)警惕以“直播答题”为代表的互联网泛娱乐化趋势,坚定传播主流价值观

互联网因其本身的传播规律而带有一定的娱乐精神,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娱乐化,我们应当坚守主流文化的底线,教育的庄重与典雅,知识的认真与严肃,情感的善良与纯粹,无论何时都不该被无端戏谑和挑逗,更不应为了迎合某种流行和风潮而进行自我解构。

今年5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在讲话中提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方法上,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作为教育者,要坚定不移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主动宣教,通过党支部会、骨干座谈会等紧紧团结学生党员、骨干,充分发挥骨干的带头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采取“春风化雨”式的间接教育,开展文化节、戏剧演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融入演出剧目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总之,从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开始,进一步加固整个社会对于现代价值体系的信任。

(二)更新互联网思维,推动育人机制创新

互联网具有平等性、互动性、开放性、合作性的特点,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民主化思维,强调开放、透明、平等参与和去中心化等。习总书记在420日至21日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信息化革命”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三次革命”,将互联网发展放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当前的青年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基本都是在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是“网络原住民”,也是利用互联网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普遍接受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互联网思维。因此对于教育者来说,尊重互联网思维的特点,借鉴互联网思维的优势,紧紧跟随互联网热点,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对于创新高校育人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直播答题”为例,浅层次上,在保证题目质量与逻辑性的前提下进行形式创新,开创“XX大学”“XX学院”“XX主题”的直播答题活动,或与“学术十杰”“挑战杯”“创新创业案例大赛”等传统校园赛事相结合,线上线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更深层次上,教育者要学习“直播答题”所蕴含的互联网思维,在日常教育中首要注重与学生的平等对话,进一步破除传统师生二元结构,同时改变“我讲你听”的传统模式,从“宣讲者”转变为“倾听者”,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声音;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开放性,不再拘泥于传统,主动接受和拥抱互联网思维,对于青年人关注的、喜欢的、甚至正在追逐的东西主动了解,不懂不理解的地方主动与青年人沟通交流;达成理解才能相互体谅,拥有人心才能去谈创新。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干部  助教

 

参考文献:

[1]张盖伦,刘润芝.直播答题:撒钱狂欢能嗨多久N.科技日报,2018-1-12.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8-6-20].http://www.cac.gov.cn/2018-01/31/c_1122347026.htm.2018.

[3][4]王海迪.狂欢理论视阈下对直播答题的阐述与思考[J].新闻传播,2018(5):24-26.

[5]和菜头:碎片化生存[EB/OL].[2018-6-20].https://www.huxiu.com/article/4892/1.html.

[6][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