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探索新时代中国高校就业工作的新理念与新模式 ——以社会贡献度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

作者:张莉鑫 吕 媛 发布日期:2018-07-10

摘要:相较于传统意义上对大学生就业率的关注,当前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焦点逐渐转变为就业质量。很多社会机构往往用薪酬水平来评价和排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才资源的低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笔者认为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应该与国家社会发展的最新需求相结合,要以对社会贡献度作为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的最核心、最关键、最重要的指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着力构建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社会贡献度为目标的工作新模式。

关键词:社会贡献度;就业质量;高校毕业生;新时代

 

5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第一次明确了社会主义大学的“一个根本任务”,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不仅回答了高校应该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也旗帜鲜明地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和任务。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从关注就业率到就业质量的转变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状况反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体现高层次专业人力资源的有效输送和科学配置,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社会稳定与和谐、高校育人目标实现和学生个人成长发展。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开始普遍性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高校毕业生人数随之逐年增长,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迅速转向“大众教育”。与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相对应的是,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18年教育部官方统计达到82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状况的影响。世界经济正处在危机后的修复期当中,而从中国国内来看,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但2010年之后开始趋缓,经济增速的放缓将导致城镇新增就业机会的减少,这对于逐年增长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会造成很大的压力。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近十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75%78%的水平上,尤其是近5年均超过了77%。在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较高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一方面得益于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大力支持,许多指导性文件都明确提出“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在全社会就业群体中突出强调了高校毕业生的优先保障地位。各级政府也推出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计划和措施,例如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提供给毕业生、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到中小企业就业、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和能力培养、对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和职业推介等,推动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另一方面,大学也非常重视学生的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教育,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设立了学生职业指导服务机构,为学生系统提供包括组织企业招聘会、招聘信息发布、实习实践、就业推荐、指导课程、指导讲座、职业测评等服务项目。很多大学从新生进入大学开始,便不仅为他们提供专业教育,还为他们提高各种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活动。

较高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这一结果也说明,对大多数中国高校毕业生来说,找到一份工作已经不是他们毕业时的最大困难。尤其是当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业这一行为的生存性功能得以满足的基础上,其发展性功能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的是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二、探索以社会贡献度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就业工作新理念

(一)就业质量的衡量标准

相较于就业率这一明确和易于量化的概念,就业质量似乎是难以评估与比较的。学界对如何定义和评价就业质量的研究非常多。一方面,就业质量涉及多种学科领域,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中都有相关的研究主题。另一方面,就业质量本身也是一个多层次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微观层面上是以劳动者为研究对象,关注劳动者的主观感受、工作条件的客观表现,中观层面上是以劳动力市场为研究对象,关注一国或者一行业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和资源配置效率,而宏观层面上促进人类社会公平与正义,关注让全球的劳动者都能够体面工作。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在美国出现了企业组织模式变革浪潮,随之提出工作生活的质量(Quality of Work Life);20世纪末面对全球化造成的就业模式变化、工会力量削弱,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体面工作(Decent Work);或是由欧洲基金会提出的就业质量(Quality of Employment),都和今天大家讨论的就业质量这一概念有很大关联。

尽管领域不同,学者们依然在以下层面达成共识,一是相较于就业数量这一概念的相对客观和易于测度,就业质量既包含客观成分,也有很多主观的成分,这就意味着就业质量的评价绝非一两个指标能够代表的。二是由于所关注的评价角度不同在评价指标的具体选择上也会各有侧重。比较多被提到的指标包括薪酬、福利、就业地点、升迁机会、教育工作匹配、职业价值观、满意度等。但无论具体的指标构成有何差异,一些关键性的指标选择还是需要格外关注的。

现在提到就业质量,很多社会机构最经常用薪酬水平来评论和排位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水平,公众也特别容易被这些简单直接的数字所吸引和引导。然而,虽然薪酬简单、客观、易于测量,但事实上,由于就业的行业和地域不同,毕业生的薪酬水平必然存在一些外生性的差异,而且毕业生进入职场的起薪往往是试用期的工资水平,会很快发生变化。相较于其他社会就业群体的就业,高校毕业生是高层次、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仅仅以薪酬衡量一份工作的好与差,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与低,在某种程度上无疑是对人才资源的低估。

(二)社会贡献度是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核心指标

那什么才是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核心指标呢?在任何时代,人才都是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只有在国家社会前进的进程中呼应现实需求、有所作为创造,方能实现存在价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职业定位和职业追求上的逻辑顺序,体现出了他们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担当精神。“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更是道出在社会基层锻炼是人才成长的必然之路。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恢复高考之后、大学扩招之前,我国毕业生就业实行的是“统包统分”制度,这一制度虽然在激励性上存在种种弊端,但在当时计划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也有一定的优势,即能够将有限的高校毕业生资源定向输送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为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持。

90年代以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全面铺开,新的制度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充分调动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毕业生资源配置的效率大大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毕业生就业流动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大学毕业生更愿意到东部地区、城市和传统热门行业就业,中部地区地区和基层人才难求。由此我们积极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通过各种就业引导和鼓励政策措施帮助毕业生看到潜在的机遇,把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和需求有机结合,借势而为。近年来这种引导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教育部官方统计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比例稳步增长,近5年四大中央基层项目累计招募近70万毕业生,到省会城市以下地区就业比例上升11%。可以说无论在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人才的价值定位都不是可以简简单单以薪酬之类的指标所衡量的,而是应以服务国家社会发展需求为根本标准。

回到我们的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如何衡量?我们认为其关键性评价指标应该与国家社会发展的最新需求相结合,要以对社会、对国家发展的贡献水平作为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的最核心、最关键、最重要的指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新的矛盾、新的问题、需要完成新的任务。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高质量的人才资源支持。

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强化战略科技力量,需要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到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干事创业;三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需要富有国际视野和大国情怀、具有参与全球治理能力和素质的专门人才,在国际事务中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继续发挥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作用。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必须要对标这些最新的人才要求,以为国家战略重点发展行业、地区和领域输送高素质毕业生数量作为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首要指标。

三、构建以社会贡献度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就业工作新模式

(一)构建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社会贡献度为目标的工作模式

新的标准确立无疑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社会贡献度为目标,紧紧抓住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持续发力,从工作理念到工作模式都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首先要将以社会贡献度为首要指标的就业质量观念深入人心、形成共识。要深入理解领会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的重大意义,更加自觉地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高度,把面向国家战略输送毕业生作为学校和每一名教师光荣的使命,作为每一项面向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政策和措施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其次是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社会贡献度为目标,完善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新模式。这其中有两项关键环节:一是不断加强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转型不断加速,开放多元变化的外部环境不断影响高校校园,突出表现是当代大学生自主性愈来愈强,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思考、判断和选择日渐突出,单纯靠政策和指令鼓舞动员学生的传统做法已经行不通,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改进教育理念和方法,不仅将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更是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会根据自己事业发展的需要,理性选择就业地区和行业,变“要我去”为“我要去”,是去实现个人价值,而不是一时冲动,简单地响应号召和要求。在这一点上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放弃高校的主导地位,在外部价值多元复杂的环境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是充分坚持和发挥高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高校在开展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生就业引导教育全过程。二是大力开拓毕业生到国家最需要地方的就业渠道,做到既要“顶天”也要“立地”。所谓“顶天”,就要是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与联系,以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契机,向国际组织推荐高素质人才,积极开拓高校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新领域。同时努力引导优秀专业人才到各大科研院所,为前沿科学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思想的产生提供持续的后备人才支持。所谓“立地”,就是要鼓励毕业生到地方基层和重点关键领域就业,把学生输送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到一线建功立业。

(二)北京大学就业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以着力提升社会贡献度为核心

围绕着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目标,北京大学已经进行了一些工作探索。

一是立足服务国内国际两个人才大局,深入实施就业“家国战略”。结合“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国家战略,我们不断开辟和扩宽毕业生到国防部门、航天军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国际组织等领域就业的渠道,目前已与29个省份建立毕业生定向选调合作机制。近年来每年都有超过90%的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地域就业,有450位左右毕业生赴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同时,把培养具有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高质量人才作为重点方向,着力打造“引领未来”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推送工程。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成立首个国际组织人才工作办公室,建成首个高校国际组织求职网,开设首门国际组织职业指导课程,搭建首个国际组织专家人才库,编撰首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教材《国际组织求职指南》,设立“全球治理人才基金”,推出IOCareer北京大学国际组织职业发展系列活动等。引导越来越多的北大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

二是打造精准对接的就业市场服务。注重加强与重点行业、领域、企业“人才合作伙伴”的精准合作,为学生打造社会实践、课题研究、就业见习的多元平台。同时,推进就业信息化建设,面向全体毕业生调查求职地域及行业意向,分行业、地域建立求职微信群,开展线上定向信息推送、行业交流、生涯指导,同时辅之以线下有组织的实习实践参访活动,实现学生个体化需求与用人单位供给的精准对接。

三是开展全程化、专业化、精准化的就业指导。基于对不同类型学生生涯发展规律和不同职业市场需求特点的研究分析,开展指导工作:针对新生,在迎新日现场开展新生生涯发展启蒙活动,编写《从发现到实现》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漫画册,为4000余名新生开展新生训练营生涯辅导;针对非毕业生学生,在全球知名慕课平台edX上开设双语课程,开展“聊聊行业那些事儿”职场对话,“心手计划”生涯发展导师团体辅导项目,开展北京大学学生生涯日(PKU Career Day)主题活动等。

上述举措切实为我们的毕业生到国家战略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搭建平台、提升能力、树立信念、提供支持。今后我们将始终思考和努力,坚持以社会贡献度来衡量北大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北大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质量、北大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将最优秀的毕业生输送到最适合的平台,力求把每一位北大毕业生培育为事业的“千里马”,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早日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者简介:张莉鑫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 讲师

   吕 媛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 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