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弟子规》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中的作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

作者:杨端茹、段学慧 发布日期:2017-07-12

摘要:国学宝典《弟子规》所提倡的“孝、谨、信、泛爱众”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高度契合。因此,在我国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应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科学态度大力弘扬《弟子规》精神,充分发挥其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应借鉴《弟子规》蕴含的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来拓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方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弟子规》;德育方法

 

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认为,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现实的人是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主体。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关键时期,宏伟的事业离不开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的鼎力支持。因此,培养合格的公民至关重要,那么,衡量公民是否合格的标准是什么呢?

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是对合格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要求。党的十八大则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仔细比较,我们会发现《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基本一致。因此,笔者认为,在我国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应该成为新时期衡量公民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1]可见,文化自信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其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是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无论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都必须吸收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精髓。而被誉为国学宝典的《弟子规》因其包含着许多教人敦伦尽分、闭邪向善的宝贵思想,也理应成为我们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中借鉴的重要优秀传统文化经典。

一、《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是清初著名理学家李毓秀,后经清代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李毓秀以《论语•学而》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目,参考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名作《童蒙须知》中的部分内容,再结合自己多年的私塾教学经验撰写了《弟子规》。全书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篇,虽只有360句,1080字,但却将孝、悌、谨、信等儒家思想中最基本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弟子规》采用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方式详细列出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中应该遵守的礼仪和规范,对促进当时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弟子规》虽是清代关于伦理道德教育的蒙学读本,但其提倡的“孝悌、诚实、勤俭、仁爱”等思想却永远不会过时,是中华儿女应该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也是我们判定善恶美丑行为的标准。直到今天,此书仍为学习和继承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主要入门经典,也是现代社会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参考教材。《弟子规》不仅对于儿童,而且对于我们成人的礼仪道德的培养,都有着一定的意义。中央党校资深教授任登第倡议大家多学习《弟子规》,他指出:“我们提出大家都学《弟子规》,有两个目的:一是为公,建设美好国家;二是为私,教育好自己的下一代。具体说,就是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为中华民族后继有人,脉脉相传。”[2]笔者认为,在我国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应该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科学态度大力弘扬《弟子规》精神,充分发挥其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中的积极作用。

二、《弟子规》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中的作用

《弟子规》所提倡的“孝、谨、信、泛爱众”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高度契合,学习《弟子规》中的伦理道德思想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将大有益处。

(一)“孝”思想有助于培育广大公民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思想本源自儒家文化,“爱国如家”“公忠为国”“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等都是儒家文化熏陶下的古人们表达的对国家的忠诚之情。《弟子规》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爱国思想,但“孝”却是贯穿始终的核心思想。例如:《弟子规》开篇总叙中明确指出:“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把“孝”的规定置于整个道德礼仪规范的最高位置,《弟子规》从头至尾就是围绕“孝”字展开的。

众所周知,“孝”是整个儒家文化的主要精髓之一,“孝为立身之本”“百善孝为先”,《孝经》上也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的教育是根,因为,“孝的教育,培养的是人们的一种恩义、情义的情感。如果恩义、情义的处事原则培养不起来,就会形成一种以利害为取舍的处事原则,这样的人往往就会做出见利忘义或忘恩负义的事情来。而且,把孝作为仁之本,‘爱人’首先从爱父母做起,然后爱其族人、爱其长上、爱其民族、爱其国家。”[3]中国古代有句名言:“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因此,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孝”的教育不可缺失。

(二)“谨”思想有利于广大公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激发爱岗敬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弟子规》中强调的“谨”即谨慎,小心,严格要求自己的意思。就是要求大家要修身自律,端正学习工作态度,遵守工作纪律,认真踏实、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弟子规》还指出:“居有常,业无变”,是说平时的起居作息等生活习惯应该有规律,工作职业不要轻易更换。那么,在具体的工作中,《弟子规》要求我们“事勿忙,忙多错”,也就是说当我们工作时切忌慌慌张张,因为忙乱慌张容易出错;“勿畏难,勿轻略”,我们不能被困难打倒更不能退缩,也不能草率地敷衍了事,而应该努力钻研、勤学好问,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来从容应对和克服难题。

(三)“信”思想为对广大公民进行诚信教育提供了指南

诚信是人们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也是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变化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及社会各方面的监管不力等,诚信缺失现象大量涌现,人与人之间陷入了可怕的信任危机。可见,诚信缺失如同一颗毒瘤,不但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更重要的是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安定。

《弟子规》“信”篇开头就指出:“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悉可焉。”意思是当我们开口讲话时要以诚信为先,不能说骗人和狂妄的话,因为一个缺乏诚信、经常说谎的人必然会失去他人的信任。骗人的话都不应该讲,更何况欺骗乃至欺诈的行为呢?“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难。”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千万不要轻易答应别人。如果承诺了却做不到,不但会让我们进退两难,而且也会因为自己的失信导致与他人的关系紧张。那么,如何改变当前人与人之间自私冷漠的状况呢?理学大师程颐曾说过:“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如果每个公民都恪守诚信,用自己的真诚去感化他人,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不再会有那么多欺骗和冷漠无情,我们的社会也必定会充满诚信和善良等正能量。

(四)“泛爱众”思想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友善礼让宽容的传统美德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4]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只有和他人及周围的环境处于良性的互动中,自己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因此,友善不但有利于公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而且会促进社会的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友善思想,《老子》中提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孟子也曾说:“与人为善,善莫大焉”。《弟子规》的“泛爱众”篇开头指出:“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天地以博大的胸怀哺育和滋养着万物,人类、动物、植物、山川、湖泊等皆是天地所生。所以,我们应该善待自己的同类,尤其是中国人之间更应该如此。我们不但要有与人友善的善念,而且要有勇于奉献、乐于助人的实际行动。孔子曾教导他的学生子贡把“恕”作为一生奉行的原则。“恕”就是理解宽容,即宽恕别人过错的意思。要宽恕别人,就必须要有宽广的胸襟和与友善待人的心态。

友善也要求我们保护自然环境,关爱动物。近年来“全球问题”给人类敲响警钟,如何应对环境恶化生存危机成了一大难题。《弟子规》中的“泛爱众”思想也教育我们应该保护自然,善待动物,真正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

三、《弟子规》的德育方法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启示

“《弟子规》是我国传统儒家蒙学的经典著作,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包括全面的德育目标、立体的德育内容和灵活的德育方法,具有德育的重要功能。”[5]笔者反复研读了《弟子规》,发现其中的德育方法对于当前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公民采取不同培养方式

作为对儿童进行伦理道德礼仪启蒙的教育读本,《弟子规》没有采用枯燥的道德说教方式,而是选用了浅显易懂,三字一句、两句一韵适合儿童的民谣歌赋的形式。“这些道德教化内容并没有引起学龄儿童的反感,而是欣然接受并躬身践行,并将之作为自身为人处事的人生信条。究其原因,是作者将传统的道德说教寓于孩童喜闻乐见的民谣歌赋中,说教方式生动贴合,易于孩童记忆和接受。”[6]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弟子规》在清代后期成为风行海内外启蒙养正、教育子弟的最佳读物。因此,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公民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对儿童进行教育时,我们应该采取他们比较喜欢且容易接受的方式,比如动漫影片、绘画、歌谣、音乐flash、歌舞、经典诵读、讲故事等,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培养他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意识,为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中青年人,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比如QQ、微信、微博的作用;对老年人,可以采取交流沟通、阅读书籍报纸、收看电视等方式进行。

(二)将“道德情感”融入到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培养中

《弟子规》没有进行冷冰冰的道德说教,而是运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用温情的语言循循善诱,用真挚的感情打动孩子们。比如,“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伤心”,作者不是以教训的口气,而是以情感交流的方式告诉孩子们不要去私藏物品,因为这样做会有悖于伦理道德而让父母伤心。又如,“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要求孩子们不但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而且要注意自己的品德,因为身体有伤了父母会担心,品德有污点会让父母蒙受耻辱。再比如,“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启发孩子们不但要爱自己的家人,而且扩大心胸去爱周围的人,去爱天覆地载的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以此来激发他们慈悲善良的本性。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时,我们可以借鉴《弟子规》的方法,将道德情感融入到合格公民的培养中,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以真挚的情感去感化他们,让他们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

(三)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增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培养的效果

《弟子规》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比如,“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又如,“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再如,“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这种正反对比的方法,能让孩子们较容易做出判断并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道德行为规范。同样,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时,我们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比如,我们在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既可以把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状况进行一个纵向的对比,亦可以把近年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与一些饱受战争折磨的国家的现状做一个横向比较,比较之后大家都会发自内心地为今日祖国的强大自豪不已,从而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进行友善教育时,可以把一些乐善好施、见义勇为充满正能量的事例与见死不救、明哲保身、袖手旁观的冷漠行为进行比较。

综上所述,《弟子规》不但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中有重要作用,而且其中蕴含的丰富多样的德育方法,对拓展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辩证对待《弟子规》,继承其精华对我们大有裨益。因为它可以用圣贤之道洗刷我们被利益污染的心灵,恢复人们善良的本性,帮助大家树立“知廉耻、明是非、讲仁爱、守诚信、辨善恶”的价值观,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6-7-1/[2017-6-2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

[2]刘余莉.《弟子规》:大道至简微言大义[J].下一代,2011(1):1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7.

[4]秦东魁.幸福与人生[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181.

[5]刘经纬,白云姣.《弟子规》的德育方法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2):97.

[6]夏斌文.《弟子规》德育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