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大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孙启明 发布日期:2016-10-22

摘要:近代以来,科学精神的传播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天,科学精神对于正在突破原始创新瓶颈的中国仍然十分重要,应当重视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然而,在尊重科学和自由探索缺位的社会氛围下,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思想功利重术不重道、批判和考证精神不足、科学伦理和学术道德缺失等科学精神缺失的问题。对此,文章建议大学应当挖掘历史传统,加强科学史研究和宣传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将科学精神培育融入课堂;促进学科交叉,培养创新思维;加强学术道德和科学伦理教育。

关键词:科学精神;大学生;对策

 

1916年,中国科学社社长任鸿隽先生在《科学》杂志第2卷第1期发表《科学精神论》,从这篇划时代的文献开始,国人开始把科学作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文明来认识。整整一百年后,信息化和全球化将中国带入新的时代,社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技术与资本深度融合。然而,中国在许多领域仍然停留于学习和模仿的阶段,难以突破原始创新的瓶颈。国人的知识水平虽已大幅提升,但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上仍然存在许多违背科学精神的问题。即使在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大学生群体中,科学精神缺失的情况也很严重。

应该认识到,在一系列关于科学的要素中,科学精神最具根本性和基础性,关乎科技创新所能达到的高度,是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内容,有助于营造求真、务实、理性、包容的文化氛围。科学精神培育亦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肩负着培育未来高素质人才的使命,理应重视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一、科学精神传扬历史及内涵衍变

“科学”是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外来名词,最早从日本传入中国,其意思主要是指系统的知识体系,特别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知识。“科学”一词,今天从狭义上讲,仅指自然科学;从广义上讲,则可以涵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一切知识体系。

发源于北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将民主与科学引入中国。任鸿隽的《科学精神论》首次使用中文“科学精神”一词:“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他认为,科学精神包括崇实、贵确、察微、慎断、存疑等五方面特点。梁启超在1922年的一次讲演中提出科学精神有三层意思:第一是求真知识,第二是求有系统的真知识,第三是求可以教人的真知识。可以说,时人对科学精神的理解都强调其实用价值,即利用科学来破除封建愚昧,改造中国人的传统思想。

五四时期,“科学”一词的使用拓展到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等更广阔的领域。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就与对科学的高扬紧密相连,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一开始就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科学”来接受和传播。特别是植根于中国儒家的“实事求是”思想与西方科学精神高度契合,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以此作为切入点,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竺可桢也把科学精神概括为“求是”二字,并将其作为浙江大学的校训。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以来,人们对科学精神的谈论又热烈起来,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江泽民同志指出:“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科学精神的创新内涵,他希望“广大青年科技人才要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可以说,从国家层面来看,科学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为探求真理、实事求是、自主创新。

也有一些当代学者从科学的源头和本质去解读科学精神。北京大学教授吴国盛认为,科学精神来自希腊文明,纯粹的科学必须是为着求知本身的目的而存在,不考虑知识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关注真理的内在推演,关注真正的理性。北大教授甘子钊也曾指出,科学精神首要是非功利的对真理的追求,科学的本质应当是求知的欲望,研究科学首先就是为了科学,这是植根于人类的天性中的。

除此之外,人们对科学精神的阐发还包括怀疑和批判精神、学术自由和宽容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学术道德等等。笔者认为,科学精神最基本的意涵是探索真知,由此目的衍生出来的各种方法规律、精神品质、文化习惯等都是题中应有之义。科学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得益于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形成的深厚知识积淀;科学发展的每一次飞跃,得益于创新进取的精神状态和严谨求实的思维方法;科学前进的正确方向,得益于崇高追求和光辉品格的指引。

二、大学生科学精神缺失问题与原因

科学精神不仅关乎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强弱,更与其国民素质、社会风气、创新文化等紧密相关。近几十年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科技进步,但严格意义上来讲,主要还是技术进步,真正在基础层面具有高度原创性的成果、真正的科学大家还很少。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就着眼于此。不得不说,这与科学精神的不彰有关。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之所,大学应该重视这一问题。当前,大学生科学精神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存在重术不重道的功利性思想

受长期应试教育和竞争压力的影响,大学生普遍对实用性知识的重视程度较高,目的出自就业需要,而非真正的学习兴趣。一定要有实际用处,才愿意去学,这种短视的看法阻碍了有潜力的学生投身真正的科学研究,从事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多数省份实行高考出分填报志愿后,各院校录取分数范围显著变“窄”,考生和家长在选择时总希望尽可能录取到自己分数“最值”的院校和专业。总体来看,实用学科受到追捧,基础学科相对偏冷。这种情况在经济落后地区尤其严重。

“科技”一词的普遍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科学和技术。技术是“术”,而科学是“道”,技术重应用,科学则需要好奇心,重基础性的发现和创新,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原动力。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指出,假如没有好奇心,不从事超前的、根本性的科学研究,那么,我们可能总是落在为别人生产的层次上,这样发展起来的经济实力,即使耀眼,也只能获得有限的尊重。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先后崛起的时期,无不正是数学、物理等基础科最为领先、最为发达的时候。李克强总理邀请专家代表为《政府工作报告》提意见时特别关心学习“纯数学”专业的学生人数,他指出:“我们要搞原始创新,就必须更加重视基础研究,没有扎实的基础研究,就不可能有原始创新。”

   批判精神和考证精神不足

理性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科学内在的批判精神,促使其去伪存真,不断向前发展。当代大学生有的批判精神不足,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和思想灌输,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的虽然质疑和批判的意识较强,但又欠缺实事求是的考证能力,惯于接受或发表新奇的、“标题党”式的观点,缺少对信息真实性的亲自探索和求证。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网络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但客观而言也聚集了形形色色、鱼龙混杂的信息和观点。网络具有便捷、迅速的优势,但同时造成了高度的随意性。有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经常在网上聊天时撒谎,认为“在网上可以肆无忌惮地发表个人观点”。大学生利用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等媒介发声的热情十分高涨,“键盘侠”“拇指侠”层出不穷。许多社会热点事件发生后,常常是在众人“随手转发”、品头论足一番之后,便被下一个新闻热点取代,而鲜有人去做实地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忽视科学伦理和学术道德

科学伦理是科学求真求新的内在要求和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结合。早在百年前,科学家们对科学伦理就给予了关注。原子弹在日本长崎、广岛爆炸后,爱因斯坦一直内疚和不安,他深深忧虑怎样让科学成果真正为人类造福而不要造成灾难。当代社会已经形成共识,科学研究必须遵从一定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但大学当中对这方面的教育还有所不足,早年的“硫酸泼熊”事件就是负面典型。

在大学生群体中,更为普遍的问题是忽视学术道德。剽窃、抄袭、考试作弊、侵占他人研究成果,伪造、修改研究数据,伪造学历等学术失范行为屡见不鲜;更可怕的是,对于诸如论文抄袭、考试作弊等行为,一些学生甚至习以为常,并不认为其有多么严重,从思想源头上就缺少对学术的敬仰。这种浮躁、作假、功利化的心理,与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背道而驰。

   缺少真正尊重科学和允许自由探索的文化氛围

更具全局性和系统性的问题是,我们还缺少真正尊重科学和允许自由探索的文化氛围,这对于处在价值观养成阶段的大学生影响颇大。在教学、科研等诸多领域,充斥着对大学、教师、学生的大量考核、评估、测试。这些评价体系对大学发展具有一定督促作用,但也耗费了师生过多精力,并诱导他们为达到特定的评价目标而学习、工作。一些教师把自己的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师生关系近似雇佣关系,学生无法得到真正的教育,无法自由探索感兴趣的领域。

伴随着市场化浪潮加剧,社会中弥漫着金钱崇拜、娱乐至死的气氛。娱乐节目铺天盖地、竞相效仿,而科普读物、科学题材影视作品则缺少扶持机制,乏人问津。201511月,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则某国产本土化妆品广告洗脑般重复“我们恨化学”这句话,甚至直接用这五个大字占满屏幕。这对公众是极大的误导,在经北大化学学院周公度教授等人的抗议后被停播。该事件说明,广告策划者对科学的了解非常肤浅,缺乏对科学的尊重。

 

三、培育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对策与建议——以北京大学为例

 

信息技术的发达使知识获取变得越来越开放和便捷,然而,知识的增长并不必然等同于科学精神的提升。北大校长林建华曾指出,“在信息时代,大学已经不再能够垄断知识了,但大学所代表的人类理性思维,变得更加重要,更加不可或缺。”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到2020年,我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将接近2亿。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培育至关重要。笔者以北京大学为例,提出一些培育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对策和建议。

   挖掘历史传统,加强科学史研究和宣传教育

作为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不仅是近现代中国最重要的思想文化中心,也是最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现在社会上不少人误认为北大是以文科为主的学校,但实际上北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许多基础科学系所都是中国相应领域最早设立的高等教育机构,时至今日依然保持领先的学术地位。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历史传统,特别是加强对科学史的研究,积极宣传北大理科的发展史和贡献,有条件时应将学科史和院系史纳入专业教育必修课,建立科学博物馆,传播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人物事迹,培养学生的宏观科学视野和敬仰科学的情怀。在这个过程,可以融入“育人自育”的理念,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和提炼,鼓励学生学以致用,面向社会开展公益科普活动,带动社会培育尊重科学、弘扬科学精神的氛围。

   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将科学精神培育融入课堂

科学精神并不是空中楼阁,不能孤立地培育,而应该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甘子钊教授曾回忆,北大老校长周培源先生当年讲授“广义相对论”课程时说:“天文学家的心胸都是宽大的,当他们仰视天空,感到宇宙那么大,无边无际,一个人算什么,日常这些事都太渺小了!”科学精神培育应当融入日常的课堂,使学生既习“术”,更要得“道”。传统上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必须改变,要创新教育媒介和载体,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钻研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考证精神。北大自2012年起实施“小班课教学”试点,采取大班授课加小班研讨的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强调启发式讲授、批判式讨论和探究性学习,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内在潜力。

   促进学科交叉,培养创新思维

现代前沿科学的重要成果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学科交叉点上。作为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创新精神仰赖于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碰撞。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北大具有学科健全、实力雄厚的优势。我们要重视基础科学教育,鼓励多学科协同创新,还要促进科学与人文的交叉。科学和人文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和阐释世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彼此相通的。20164月,北大推出新一轮本科教育改革方案,向全校开放各专业核心课程,允许学部内自由转专业,建立更多跨学科教学计划,鼓励学生选修荣誉课程和进行深度学习。此外,也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设立实践基地等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新方案给学生提供了更自由开放的选择,但也更有必要对学生加强指导。学科交叉不等于“课程拼盘”,创新思维的培育需要遵循教育规律。

   加强学术道德和科学伦理教育

学术道德和科学伦理既是科学精神的基本底线,又是科学精神的至高目标。教师,特别是研究生导师,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一方面,要告诫学生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红线;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学习和研究科学的最高目的是造福世界、造福人类,这与追求真理是高度统一的。北大于2007年成立学术道德委员会,陆续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与学术道德规范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将其纳入新生校纪校规测试中。从2010年秋季起,开设“研究生科学精神与学科素养”公共课程(“才斋讲堂”),邀请不同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举行学术报告,秉承“授人以渔”的理念,把科学精神和学术道德规范的培养贯穿其中。未来还应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有效的教育形式,使学术道德和科学伦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作者简介:孙启明 北京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秘书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

① 参见潘友星、段韬:“弘扬科学精神播撒科学种子——纪念《科学精神论》发表一百周年”[J],《科学》,2016年第1期。

② 参见张允熠:“从科学、科学主义到科学发展观”[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③ 参见白春礼:“科学精神百年弘扬”[N],《光明日报》,2015116日,第10版。

④ 参见梁启超:《梁启超讲演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15页。

⑤ 参见李丽:“科学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出场境遇”[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第6期。

⑥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91页。

⑦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6/09/c_1111056694.htm

⑧ 参见吴国盛:“科学精神的起源”[J],《科学与社会》,2011年第1期。

⑨ 参见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甘子钊院士为‘院士谈治学与人生’系列讲座第一场作专题报告”[EB/OL],http://pkunews.pku.edu.cn/xwzh/2009-05/11/content_147268.htm

⑩ 参见康乐、哈巍:“高考志愿填报改革对录取匹配质量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年第1期。

⑾ 参见顾学文:“科学的病,出在文化上——对话北京大学教授饶毅”[N],《解放日报》,20151211日。

⑿ 穆柏:“李克强:大学要有一批坐得住冷板凳的人”[N],《新京报》,2015129日,第A05版。

⒀ 肖立新、陈新亮、张晓星:“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其培育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3期。

⒁ 参见“甘子钊先生讲座记录”[EB/OL].http://www.docin.com/p-1495992577.html2000511日。

⒂ 何峰、贾爱英、郭蕾:“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