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浅议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的内涵与实践

作者:吕 媛 发布日期:2016-07-22

摘要:精准就业是一种兼顾过程和结果的理念,既要求就业服务过程中的精心设计、精细管理和精益推进,又力求就业结果上的准时完成、准确匹配和目标达成。这一理念是应对日益细分的市场用人需求、日益多元的学生发展需求、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发展需求而提出的。我们需要在实践中用理念指导具体工作设计,力求实现就业工作目标精准、过程精准、结果精准和保障精准,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精准就业;就业质量;高校毕业生就业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安定。在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背景下,党和国家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精准就业”的工作理念,要求“建立健全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对“精准就业”的概念内涵和实践意义进行深入探讨和思考,将对准确理解和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未来工作方向和要点,集中力量提高工作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精准就业的相关理论内涵

“精准”的概念与管理学领域“精益管理”的理念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这一理念最初来自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专家对日本丰田汽车生产方式的总结。精益管理强调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改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达到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与传统的大生产方式不同,其特色是讲究产品和市场的细分与多元,据此对生产过程进行精细的控制和管理。由精益管理衍生出企业管理的精益文化,灵活地因应市场需求,合理地组织生产,高效地完成任务,并特别强调过程中的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态度和思路。

台湾学者在教育学领域提出的“精致教育”思想也与“精准”概念有诸多呼应之处。精致教育的倡导者认为追求过程绩效是当代教育管理的重要目标。这种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实践强调对教育过程和细节的周到精致的设计和实施,学校管理质量与效益的同步提高及学校投入与产出的均衡。这一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基础教育的工作实践层面,包括学校规模和合并学校、班级管理与组织、课程设计与改革以及教师职业精神培养等方面。同时,一些研究者也将其引入高等教育发展领域进行探讨和实践,提出精致教育是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趋势,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然结果

此外,劳动经济学领域的工作匹配理论可以为“精准就业”提供一种解释模型。该理论最初的提出者斯汀格借鉴了萨缪尔森的比较优势理论思想,提出一个人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较好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是由于他自身的个体特征和教育特征与岗位的特征和要求相匹配、相符合。根据求职者的不同特征,一部分人适应此类岗位,而另一部分人适应彼类岗位,这种差异造成不同求职者的就业机会不同,就业结果也会不同。这一理论说明高质量的就业结果,并非学历和能力越强越容易实现,更加重要的是供需匹配和需求对接。后续也有研究者将这一理论模型形象地称之为“拉链模型”

通过对上述管理学、教育学和经济学中相关理论和概念的梳理可以发现,精益管理的“精益”和精致教育的“精致”都主要侧重无论是企业生产还是教育生产的“过程”环节,强调过程的精心设计和精细运作;工作匹配理论的“匹配”则主要偏重产出的“结果”环节,强调结果的供需满足和效率达成。本文认为精准就业中的“精准”是一种兼顾过程和结果的理念,既要求就业服务过程中的精心设计、精细管理和精益推进,又力求就业结果上的准时完成、准确匹配和目标达成。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精准就业的概念提出整合了相关领域经典概念,对这些概念模型的认识和思考无疑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精准就业的内涵。

二、实施精准就业的现实必要性

精准就业的工作目标是在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全社会就业形势普遍严峻的宏观背景下提出的。具体来说,社会发展需求、学生群体需求、高等教育尤其是毕业生就业工作自身发展改革需求交融互动,精准就业是应对这三股需求的有效之道。

(一)日益细分的市场用人需求要求专业准确的人才供给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到目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市场在人才培养、配置和输送中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得到发挥。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会对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的数量和结构产生直接影响,进而会对高校人才培养和输送产生重要影响。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看,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总体偏弱,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但从长远趋势来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确定了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等目标要求,将催生许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这将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尤其是适合高校毕业生的知识密集型行业岗位需求。

在整体就业需求数量得到充分保证的基础上,另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趋势是人才发展的专业化和需求的差异化。从国家战略层面看,《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中提出要加强产业、行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对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分类进行规划和发展,并特别针对文化、医疗、农业、科技和基层等领域制定专项人才工程。从行业经济发展现状看,随着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行业的发展壮大,行业细分的趋势愈加明显,随之带来的是人才需求的专业化和专门化。以互联网行业为例,近年来移动互联发展迅猛,整个行业进一步细分为搜索引擎、移动游戏、网络购物、互联网支付、在线视频与教育、社交网络等,每一种具体领域对于人才的需求既有共性更有个性和差异。在上述背景下,应对细分市场用人需求的高校人才输送必然讲求更加专业、准确和高效。

(二)日益多元的学生发展需求要求差异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90后”大学生通常具有比较成熟和独立的价值观念、心理认知和行为模式,加之现代社会信息获取的开放与便捷,使得绝大多数学生即使身处校园,对社会和行业也有相当水平的认知,他们对自身就业和未来职业规划有着较为强烈的关注意识和发展意识,不少人比较早地就已经进行关于未来职业和个人发展的思考和准备,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根据北京高校2015年本科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有44.9%的学生在大二时初步确立职业发展方向,有40.5%的学生在大三时确立职业目标。

同时,社会的多元化影响下大学生的个人发展诉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他们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需求也表现出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特点。为了适应学生这些发展需求,高校需要针对不同群体在不同阶段、不同方向上的不同需求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指导服务,以满足学生群体的不同需求,更有效地帮助他们实现职业规划和目标。

(三)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要求更加高效的供需匹配

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而毕业生就业状况是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直接体现。衡量毕业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就业率,从公布的统计数据看,2010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70%以上,这说明当前实施的一系列针对大学生的扩大就业政策已见成效。对于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来说,找到工作、实现就业已经不是他们的最大困难所在。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更为突出的问题体现在就业起薪水平较低、就业后工作稳定性下降、就业流向不合理、非正规就业比例增加等,“蚁族”“闪辞”“零工资就业”“有业不就”等现象成为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与保持较高水平就业率相比,提升就业质量已经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注的重点。

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性不匹配。这表现在一方面由于转型期国内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与非均衡,尚待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部分非理性择业价值观等因素影响,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期待和实际落实之间存在差距,并在就业形式、就业地点、就业行业、职业类型等诸多方面存在错位,这种差距和错位隐含在已落实就业毕业生中,难以通过表面的就业数据体现,却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满意度也并不乐观。北京市201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75.4%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表示满意或者很满意,尚有24.6%的用人单位表示一般或者不满意。

供给和需求方共同面临的困境要求高校人才培养系统做出改变,同时在两方之间建立更加高效的匹配,从而从整体上有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以及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升。而建立精准就业服务机制,关注、整合和对接学生和用人单位两方的需求,无疑将是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

三、精准就业在工作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可以说,精准就业理念立足于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实问题和发展方向,同时具有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较为广泛的理论依据。在深刻理解这一理念的现实性和理论性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在就业工作实践层面用理念指导具体工作设计,将理念融入实际工作开展,在这个过程中力求实现就业工作目标精准、过程精准、结果精准和保障精准。

(一)目标精准

实现精准就业的重要前提设立科学合理的目标。目标的设立可以分为政策目标和工作目标两个层次,政策目标是指需要在较高的政策层面制定工作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基本原则。工作目标是指进一步在具体的工作层面确定各项工作开展的预期效果和期望结果。政策目标在前,往往是基于宏观形势和未来趋势形成的方向性指导;工作目标随后,在政策目标的指导框架下着重解决现实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因此,政策目标是基础性、导向性的,政策目标是否精准,会对全局工作产生根本性影响。政策目标的设立一方面需要对现实状况进行广泛调研、客观评估、准确研判,另一方面也需要对未来趋势进行充分观察、深入思考和大胆展望。同时,工作目标是针对性、具体化的,工作目标是否精准,会对一系列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工作推进产生直接性影响。工作目标的设立一方面需要紧密围绕政策目标,服务于政策目标,另一方面更需要深入扎根现实,找准关键,解决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整体目标是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各地各类高校应该在整体目标下,结合自身特点和各项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设立具体工作目标,为工作开展提供精准导向。例如,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地区就业,一方面提高广大基层地区高层次人力资源供给,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学者指出,从目前实际情况看,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就业的实际效果有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重点之一是发展中小城市,这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新的增长点,为此应该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中小城市就业,特别是引导鼓励毕业生回到家乡就业

(二)过程精准

精准就业除了首先追求目标精准,主要体现在过程精准上。按照目前普遍的高校就业工作内容划分,过程精准可以进一步分为管理服务精准、指导服务精准和信息服务精准。

管理服务精准首先应该体现在建立规范明确的工作流程,包括就业工作各类业务职能、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和办事流程,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同时也包括学生进行就业手续办理的各类流程和方法,这些内容最好能形成标准、规范和固定的规则文本和操作手册,学生可以方便快捷、简明高效地获得政策咨询、手续办理等就业管理服务。其次,管理服务精准体现在对学生群体的精确识别和分类管理上。高校需要尽早开展毕业生状况调查,对学生的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进行广泛摸底,建立细致完备的学生求职信息数据库。对毕业生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就业意愿维度可以按照求职地域、行业类型、单位性质等,就业能力可以分为综合素质全面、专业特长突出、普通就业群体和重点帮扶群体等。再次,管理服务精准还体现在就业数据准确统计上,及时跟进了解学生求职就业进展情况,实时更新就业系统相关信息,特别是重点统计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和暂不就业毕业生。

指导服务精准力求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服务。目前我国高校都已经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服务,主要包括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主题讲座、职业测评、个体职业咨询、团体职业辅导、就业实习实践等,但普遍存在学生“叫好不叫座”的问题,即学生对各项指导服务的需求水平很高,但参与情况有高有低,满意度水平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就是目前的指导服务尚无法较好满足学生在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方面差异化需求。客观上讲,由于职业发展方向和期待不同、个人能力和素质各异、生涯规划和职业准备的程度不同,学生对于就业指导服务需求的类型、层次和深度必然存在差异,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精准要力求在把握共性的基础上最大可能地照顾个性化需求,面向不同需求群体提供不同类型、不同主题、不同深度的指导服务。在指导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将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农村生源毕业生、残障毕业生等就业困难群体,作为精准指导服务的重点关注和保障对象,可以通过建立求职指导档案、定期一对一咨询辅导、量身制定求职能力提升训练计划、重点推荐岗位等方式,做到精准指导帮扶。

信息服务精准主要体现在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及时传递匹配的岗位需求。在建立学生求职信息数据库的同时,建立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数据库,将岗位需求与求职需求进行比对,为供需双方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精确信息。同时,根据不同类型单位需求和学生特点,举办分行业、分地域、分群体的特色专场招聘活动,比如金融行业专场招聘会、科研机构专场招聘会、博士生专场招聘会等。

(三)结果精准

结果精准是指对就业结果进行细致精确的评估,衡量是否符合政策目标、是否达成工作目标,尤其是当结果与目标存在偏差时,要及时查找原因,是目标制定有偏差,还是工作过程中有缺位,从而对实际工作提供建设性的反馈。

结果精准的衡量前提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整体目标是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其中“更加充分就业”主要通过就业率这一指标衡量,就业率的计算方法有着比较普遍的共识,如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是指毕业生离校时已经确定就业去向(含“已确定单位”“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升学”“出国、出境”五类)的毕业生人数占合计总数的比例。“更高质量就业”主要通过就业质量来衡量,但就业质量评价方法始终没有统一的标准。较为普遍的是将就业质量评价角度分为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两类,客观指标主要是与就业流向(如单位性质构成、单位地域分布)和工作特征(如薪资水平、福利保障)相关,主观指标则主要是个体对工作满意度、匹配度、胜任度和发展前景等的评价。有学者提出基于直接就业、出国留学、创业和未就业等不同毕业去向的不同就业质量评价标准,以及针对不同类型高校的就业质量评价方式,这些细分的就业质量评价方式能够更加符合不同类型学生和高校的实际就业情况。此外,就业质量的评价还应该考虑学生就业期望目标与实际落实情况的对比,若期待进入的行业、地域和薪酬水平与实际情况能够匹配,则说明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就业质量,若这种情况的毕业生在整体毕业生中所占比例较高,则说明该专业或者该高校具有较高的就业质量,实现了毕业生精准就业。

(四)保障精准

实现毕业生精准就业需要充分有力的资源保障。首先需要不断提高就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打造一支固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教师队伍,一方面为学生差异化、多元化就业需求提供科学专业的指导服务,一方面借鉴利用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对毕业生就业开展定量分析、绩效评估、流程管理等。其次要加快推进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借助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打造就业信息精准对接平台,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不断丰富精准指导服务内容,探索利用大数据技术把握就业工作现状和发展趋势,提高就业服务的前瞻性、时效性和针对性,最终有助于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目标实现。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201551日。

刘蓉、张贺雷、年桂芳:“现代生产管理的最优方式——精益生产”[J],《经济管理》,2001年第12期,第4349页。

 王铁军:“精致化:学校管理的新理念、新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12期,第1417页。

 张彦:“以‘精致化’要求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

Sattinger, M. (1993) Assignment Model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Earning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1,851-880.

Hartog,J.(2000)Over-education and earnings: where are we, where should we go?,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19, 131147.

文东茅:“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拓展了大学生就业空间”,引自“把握形势精准定位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第7期,第7页。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编著:《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内部资料),第31页。

⑨汪歙萍:“2012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3年第4期,第310页。

 于仁财:“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判方法的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第12期,第1151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