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心理咨询中的行动反应在辅导员实践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聂 晶 发布日期:2013-04-14

摘要:高校辅导员工作对技能的专业性具有较高的要求,辅导员在帮助学生关注问题的同时,还需要与来访学生建立相互信任、彼此平等的角色关系。良好的联系和沟通是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的重要基石。运用言语交流帮助来访者表述、洞察自己问题的互动过程,被称为行动反应。探询、质询、解释、提供信息等心理咨询工作中常见的行动反应手段,有助于帮助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厘清问题,整合来访学生的信息与想法,引导学生以新角度重新审视问题,帮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关键词:行动反应;心理咨询;操作原则;辅导员工作

 

心理咨询中的行动反应,指的是通过一些言语行为,引导来访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问题,增强双方的信任协作关系。这些言语行为看似简单平常,但运用得当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高校的班主任和辅导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与学生进行沟通和对话较为频繁,对心理咨询中的行动反应有所了解、有意识地在实践当中尝试和应用这些技术,能够对自己的学生辅导工作提供极大的帮助。有鉴于此,文章将列举四种常用的行动反应,并详细分析它们在实际谈话中的运用技巧,以期为高校的学生工作者提供启示和帮助。

一、探询反应

(一)探询反应的定义和分类

探询,或者说提问,是谈话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虽然每个人都会问问题,但是得到的信息和答案却往往在有效程度上千差万别。提问的有效性完全依赖于问题类型和提问频率,抱着同样的目的,以不同的方式向求助学生提问,很可能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

一般来说,探询可细分为两种类型:开放式探询与封闭式探询。大部分有效的问话都是开放式的,它们常常以什么怎样为什么何时何地等疑问词作为开头,比如你感觉怎么样或者为什么你会突然离开学校。而封闭式或集中式问句,对于得到特别事实或寻求某一具体信息,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类问句会以助动词和情态动词开始,并以不是或一个短句作为回答,例如你是不是感到抑郁或者你是否对母亲心怀愤怒

(二)探询反应的作用

正如前文中所提,不同的提问方式会对求助学生产生不同的作用。开放式探询的作用在于,可以鼓励求助学生说出更多信息,诱导求助学生讲出具体的行为、想法和感受,以便辅导员更好地理解求助学生的问题;通过鼓励求助学生讲话,与之进行有目的的沟通,促进求助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

与开放式探询的作用不同,封闭式探询的作用则包括:通过要求求助学生给予具体回答来缩小讨论的范围、收集特别的信息、确认问题的指标参数和终止无用的信息输出。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在谈话过程中,不宜随便使用封闭式问句。过多地应用封闭式探询会使求助学生习惯于用简短回答应付,从而避开去思考和谈论相对来说更为敏感、重要的话题。

(三)探询技术的操作原则

首先,提出的问题务必要围绕求助学生的关注点。有效的问题只能来自于求助学生所做的陈述,而不是来自辅导员的好奇心或者结束会谈的需要。也就是说,提问者需要先思考自己提问的动机,然后再提出问题。如果发现自己的提问既不是为了增进求助学生自身的洞察和思考,也不是为了收集关键的重要信息,而只是为了满足提问者自身的愿望、宣泄自己的情绪,那么这个问题多数情况下都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其次,提出问题后,要给求助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回答。一般而言,求助学生并没有现成的答案,他/ 她往往需要一定时间来思考和加工,而这种思考和加工不仅可以使学生本人更深入理解自己的问题,也便于辅导员从回答的间歇中观察和体会求助学生的情感变化。同时,过于急切地要求求助学生回答问题也会破坏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紧急焦虑的氛围一方面会让求助学生感到被逼问,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求助学生为迎合辅导员的期待而编造问题答案。

再次,一次只问一个问题。一些辅导员没给求助学生足够的反应时间,就提出多个问题,这会打乱求助学生的思考节奏,可能导致他们只回答一些不重要的问题,削弱询问的效果。另外,连续抛出多个问题也会让求助学生产生不好的情绪,让他们感觉自己是在被刑讯逼供

最后,尽量避免含有责怪意味的问题。这种问题常常因为提问者对求助学生的语调或频繁使用为什么一词,而带有对立的性质。用什么来代替为什么,往往可以帮助提问者获得同样的信息。指责性的问题会使求助学生产生自我防卫的心理,破坏双方的信任关系。此外,在谈话互动过程中,要避免将提问题作为主要的探询模式。因为不断提问会将辅导员摆到专家的位置,让求助学生产生依赖感,减少求助学生的责任与参与度,或者招致求助学生的反感。只有当提问能够唤起新的灵感和引出新的信息时,其才是最有效的手段[1]

二、质询反应

(一)质询反应的定义

质询其实是一种语言反应,辅导员主要运用这种语言反应来描述求助学生的感受、想法和行动中存在的明显差异、矛盾、冲突和含糊的信息。比如,典型的质询反应可以说:你现在似乎很难下决定,一方面你希望能够早点进入实验室,开始自己的学术研究,但另一方面你又想继续自己现在这种悠闲轻松的生活。

(二)质询反应的作用

尽管质询这个词本身听起来比较严厉,但它在会谈过程中的作用并不是对求助学生的攻击和指责,也不是借此来让求助学生产生痛苦和困扰。质询真正的作用在于帮助求助学生识别出自己问题存在的多个层面,或是去引导他们以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简单来说,质询的目的就是去帮助来访者意识到他们的想法、感受和行动存在着某种差异或不协调[2]

(三)质询反应的操作原则

首先,在任何时候,辅导员都必须清楚自己使用质询的动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意图上,质询反应都应该是积极的,它应该是提供具有建设性和指导性反馈的手段,而不是向求助学生表达异议和批评。必须时刻铭记的一点是,提问者质询的对象应该是问题中的矛盾本身,而不是学生本人。

其次,在辅导员试图对求助学生做出质询反应之前,应该先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和信任度。关系牢固使求助学生更容易接受质询。

再次,避免接连使用多个质询行为。循序渐进的原则告诉我们,不要企图在一时之间就取得重大改变。连续的质询会给求助学生施加过多压力,导致他/ 她采取防御态度,拒绝承认自身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最后,必须承认的一点是,质询有它本身的局限性。事实上,让求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矛盾和冲突只是第一步;单独使用质询反应,而不进行后续的讨论和干预措施,并不总能解决求助学生的矛盾和冲突。

三、解释反应

(一)解释反应的定义

解释反应的定义为,对求助学生行为、事件或想法之间的联系或其中的因果关系的陈述,或是对求助学生的某一行为提出可能的阐释。解释反应针对的是求助学生没有言明或直接讲出的那部分内容,例如由于父母总是忙于工作,你感到非常孤独,所以你逃避到网络当中,寻求陌生人的关注和支持。

(二)解释反应的作用

解释反应的作用在于强化求助学生的自我剖析,提高辅导员在求助学生心中的可信度。解释可以用来明确求助学生已表达出来或未表达出来的信息,以及求助学生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求助学生以另一个参照框架来审视自己的行为,或从另一个角度对自己的问题予以阐释。解释促使来访者以更积极的行为取代自我挫败或徒劳无效的行为。几乎所有的解释反应都可以激发求助学生的洞察力。

(三)解释反应的操作原则

首先,辅导员与求助学生之间相互关系的整体质量影响着解释反应所发挥的效用程度。很多时候,提问者对求助学生的解释很可能是完全正确的,只是因为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还未达到某个水平,而使得学生拒绝或否认目前的解释。面对学生的否认与拒绝,辅导员大可不必感到挫败或懊恼,而是可以先将这一解释放在一边,重新进行探询反应,或是对学生的情绪进行共情归纳。当彼此更信任,建立起更为紧密的关系时,再来验证曾经的解释。

其次,解释必须建立在与学生良好沟通的基础上。要保证辅导员的解释是建立在求助学生准确信息的基础上,而不是将辅导员的价值观或偏见投射到求助学生身上。很多时候,提问者给出的解释只是提问者看待问题的方式,当求助学生对此表示否定时,提问者要谦虚地承认自己观点上的局限,并耐心倾听学生本人对此的看法。

最后,注意进行解释反应的措辞,尽量用非肯定的词汇,例如也许我不知道是不是可能或者看上去好像等,这有利于避免求助学生对解释产生抵抗和防御。在进行完解释之后,应当向求助学生确认这一解释是否恰当,以此来检验解释反应的准确性。

四、提供信息

(一)提供信息的定义

在谈话过程中,求助学生很多时候会提出了解相关信息的合理要求。而提供信息的定义为:对经历、事件或人物的信息或事实进行的语言交流。也就是呈现与主题或问题相关的信息,由求助学生自己决定最后的行动途径。举例来说:听上去你似乎在学业上存在很大的拖延问题,也许我们可以想一些方法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找一些有关克服拖延或是时间管理的书籍,找周围不拖延的同学了解他们的经验,或是去心理咨询中心找专业的咨询师谈谈。你觉得哪种方式对你更好一些?或是你有其他的方法?

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提供信息和提供建议是完全不同的。提供建议是给听者推荐或策划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法或行动途径,并让其照着去做。提供建议看似比提供信息更为简单和直接,但是却存在着很多潜在的弊端,比如求助学生不仅可能拒绝辅导员提出的这条建议,而且会拒绝其他任何建议,以此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或者如果求助学生采纳了辅导员的建议,而依照这一建议采取的行动却失败了,那么学生很可能会将此归咎于辅导员。又或者如果求助学生按照建议去做,并且取得了成功,他可能会变得过于依赖辅导员,并期望以后能获得更多成功的建议,从而丧失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来说,辅导员在谈话中更应倾向于使用提供信息的手段,而不是以提供建议的方式来进行帮助。

(二)提供信息的作用

当求助学生不知道自己有哪些选择时,有必要提供相应信息,帮助求助学生明确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求助学生没有意识到某个选择或行动计划的可能后果时,对其进行信息提供也是很有必要的。当求助学生对某事的信息有误时,提供信息也可以用来矫正无效或不可靠的信息,帮助求助学生审视他们一直回避的问题。

(三)提供信息的操作原则

在提供信息的时候,辅导员需要把握三个主要原则。

第一,何时。即认识到求助学生何时需要信息。识别出求助学生目前已有的信息;判断求助学生目前的信息是否可靠、是否基于事实、是否充分。在识别之后,要等到求助学生做好准备接收新信息的时候再行动,避免过早地提供信息。很多时候,学生完全执著于他/ 她自己对于问题所掌握的片面信息,根本不想去接受新的信息。这时,辅导员即便掌握了最新、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最好也按捺住自己急于吐露的心情,耐心地去倾听、探询或质询求助学生的想法,等到求助学生对自己的思想有所动摇,对外界新的信息的接收通道开放的时候,再慢慢给出。

第二,什么。即应该提供哪种类型的信息。太多的信息和选择很可能会让求助学生更加茫然,因此确定对求助学生有用的信息类型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一旦辅导员挑选好了准备呈现的信息,就要清晰地将有关的事实全部展现,不能因为求助学生惧怕其中某些内容,就选择回避。

第三,怎样。即会谈中应该如何传递信息。在提供信息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艰涩的术语,让求助学生可以简单明了地理解辅导员表达的信息内容。与此同时,辅导员还需要明确信息的可靠来源,使求助学生感受到信息的准确。限制一次对话中所提供的信息量,不要超负荷,并且尽可能多地在交流过程中询问求助学生对信息的感受。



作者简介:聂 晶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工作人员 讲师
[1](美)科米尔著,张建新等译:《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美)吉拉德•伊根著,郑威廉译:《高明的心理辅导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