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近十年北京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状况分析与建议

作者:吕 媛 发布日期:2012-10-14
 
摘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促进我国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基层人才队伍结构的改善,同时也对学校向各地方各行业开展人才输送战略布局意义深远。通过对北京大学2003年~2012年近十年的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毕业生人数比例、性别构成、学历层次、专业学科特点以及就业单位性质构成、地域流向等角度,对北京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变化趋势进行了描述和总结,在此基础上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基层就业引导工作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就业指导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和国家为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措施,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基层人才队伍结构的改善所作出的重大决策。自200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文件,大多数省市纷纷出台相关的地方性政策文本,各级各类高校也都制定了许多优惠措施,积极构筑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岗位就业的政策环境。近年来,北京大学注重把学生的成长成才同国家的发展战略相结合,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2009年5月5日,第716次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制定了《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意见》(校发[2009]83号),充分强调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工作原则、工作措施和组织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学校还出台了《北京大学2009年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校发[2009]10号),就各项奖励和优惠政策作出详细说明。通过对北京大学2003年~2012年近十年的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能够对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形成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各级各类政策文件对于基层就业的范围并没有统一规定。按照《北京大学2009年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中的划定:“基层”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包括社会团体、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据此,我们所说的基层就业一部分是通过选调生等途径,由各省区市的组织部门统一招录,再分配到各地方基层岗位上工作;一部分是毕业后直接到县及县以下(包括县级市、直辖市远郊区县以及城市街道等)的各类型单位工作。
一、近十年北大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学生情况
(一)基层就业毕业生总人数及比例
近十年来,北京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人数和比例大体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表1:2003年~2012年基层就业毕业生人数及比例
(二)基层就业毕业生的性别构成
从性别构成来看,总体来说到基层就业的以男生为主(占67%),但近十年来女生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到2012年已经达到近40%(见表2)。
表2:2003年~2012年基层就业毕业生的性别构成变化
(三)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学历层次特点
从学历层次来看,总体上北京大学到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学历层次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并逐渐由以本科毕业生为主转变成以硕士毕业生为主的格局,同时不少博士毕业生也选择到基层单位就业(见表3)。高学历人才往往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最为需要的力量,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和基层企事业单位加大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度,从提供的岗位层次、
未来发展机遇以及待遇生活支持等方面吸引高学历毕业生。
表3:2003年~2012年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学历层次变化
(四)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学科专业特点
从学科专业来看,北京大学到基层工作毕业生以文史哲和社科类专业学生为主体,理工类和经管类毕业生相对较少。近十年前往基层就业毕业生中,文史哲类专业毕业生占28.9%,法律类专业毕业生占25.3%,其他社科类(如国际关系、新闻传播、教育等)专业毕业生占25.8%。结合学历层次,文史哲专业的博士生去基层的比例(40.7%)明显高于其他学科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同时文史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和法律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前往
基层单位的比例也相对较高(见表4)。
表4:2003年~2012年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学科专业变化
二、近十年北大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岗位情况
(一)基层就业毕业生去往单位性质构成
从基层单位性质来看,通过各地方组织部门的招录一直是北大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主要渠道,尤其是近两年,八成以上的毕业生都是通过各地方组织部门选调生项目得以进入基层党政机关工作。值得关注的是,2006年至2008年这三年北京大学有较高比例的到基层就业毕业生(近 30%)是通过大学生村官计划到乡镇基层党政机关工作,2008年至2010年这三年则有较高比例的到基层就业毕业生(15~30%)是通过社区工作者项目到城市街道或者基层社区工作。但近两年通过后面两种就业项目进入基层单位的毕业生比例相对较低。
(二)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地域流向特点
从地域流向看,近年来北京市的基层单位是北大毕业生去向最多的地区,这主要是北京各区县大学生村官(共计55人)和街道社区工作者(共计42人)。此外,广西、重庆、江苏、广东、甘肃、福建等地基层也是毕业生去往人数较多的地区,主要是依托这些省份组织部门开展的选调生项目(见图5)。
此外,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有33.5%的毕业生是选择回到自己生源地所在省份的基层单位就业,同时选择到生源地所在省份及临近省份的毕业生比例达到62.2%(例如四川生源到重庆、山东生源到江苏)。这说明毕业生在选择到基层单位就业时会重点考虑自己所在家乡及临近地区。
表5:2003年~2012年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单位性质变化
三、引导学生积极面向基层地区就业的措施建议
从近十年统计数据来看,虽然北京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人数和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与当年实际就业的人数相比,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例都还很低。通过数据分析所体现的学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特征,可以为我们有针对性做好基层就业引导工作提供若干参考。
(一)深化校地合作,持续推进定向选调、大学生村官等就业项目,巩固扩大基层就业主渠道
各地组织部门的统一招录、大学生村官及社区工作者项目是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主要渠道。特别是随着选调生工作在全国各省区的普遍开展,越来越多的省份前来北大招录面向基层党政部门的人才。近年来,北京大学已经相继协助吉林、广西、重庆、河南、甘肃、新疆、江苏、辽宁、四川、天津、福建、湖北、湖南、安徽、贵州等省区市来校招录选调生或者定向招录公务员。其中吉林、广西、重庆、甘肃、新疆、福建等地建立了针对北大的定向招录选调生计划,并为北大毕业生制定了全面完善的培养计划。由各地方选调生项目到基层工作的人数逐年增加,这不仅有利于充实基层党政机关和社会管理部门的人才队伍,同时也为毕业生进入基层工作提供了一条程序规范、组织系统、保障有力的良好渠道。为此,学校应在校地合作中不断深化人才输送方面的合作,与更多的省市建立定向岗位输送联系,不仅包括面向基层党政机关的选调生岗位,还可以尝试拓展至基层企事业单位的重点人才岗位。通过不断提高基层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来增强对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吸引力。
(二)深入开展“我回家乡做贡献”主题活动,引导毕业生回家乡基层建功立业
近十年的就业数据表明,近四成的基层就业毕业生是回到自己生源地省份就业,超过六成是选择到家乡及临近省份工作。家乡基层就业不仅有助于毕业生更快地熟悉地方情况、适应并融入新环境、开展新工作,也有利于增强毕业生投身基层、扎根基层的情感和决心。近两年,北京大学就业工作提出了“我回家乡做贡献”主题,正是从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人生幸福的双重角度出发,鼓励毕业生将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切实的就业选择结合起来。今后,学校应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活动,如积极搭建地方政府人事部门、地方校友会、重点企业与校内学生同乡之间交流的平台;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返乡社会调研,实地感受家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建设家乡报效国家的决心等。
(三)加强对党员和县镇村籍学生等基层就业重点群体的引导与指导工作
我们在开展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涯规划教育时,不仅要兼顾广泛性,即面向全体学生的宣传、教育和引导,更要注重针对性,即基层就业意愿高的群体和个人。我们的引导工作应该是基于对学生自身特点的考虑、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和对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把真正愿意去基层、适合去基层、到基层有发展空间的学生输送到基层岗位上,并通过科学化的生涯规划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以及未来在基层的持续发展能力。根据我们对北大在校生的就业意向调查,学生对到基层就业的意愿率为31.1%(即非常希望和比较希望的)。这其中,中共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含预备党员)的基层就业意愿率显著高于其他学生群体。生源地为县(县级市)、乡镇和农村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率显著高于其他学生群体。据此,学生党员和县镇村籍学生应该是我们进行基层就业引导和指导的重点群体。学校应该建立针对这些重点群体的特别引导和专门指导计划,比如开展党员骨干基层就业培训班,建立动态信息库,实施项目化管理,针对每个人的理想抱负、工作能力,甚至专业、家庭、生活习惯等具体情况开展深入细致的了解和指导,并进行基层就业的重点岗位推荐。
(四)创造条件让在校学生更多地走进基层,在基层实践中加深对基层的认识和感情
为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国家、各地方和各高校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外部制度环境的激励固然重要,但引导学生将到基层建功立业视为一种内在需求,才是推动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根本。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关键在于让更多的在校学生正确、全面、深入地认识基层,了解基层就业所蕴含的发展机遇,内心认同基层就业对于职业发展和人生实现的重要价值。学校一方面应该在生涯规划教育中继续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应该为学生接触基层、深入实践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比如组织学生在寒暑假到基层单位进行一个月左右的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全面感受和体会基层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邀请在基层工作的校友定期返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注重发挥校友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师兄师姐的言传身教和切实经历增强学生基层就业的意愿和信心。
(五)建立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为到基层工作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选拔德才兼备、素质过硬的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是国家着眼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人才成长规律所作出的正确决策,对于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基层干部队伍专业化和社会管理服务科学化水平意义深远。同时,引导和鼓励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岗位就业,也是学校向各地方各行业开展人才输送战略布局的关键举措。因此,无论从履行人才培养使命,还是促进自身发展角度,学校都应该在推动毕业生基层就业这项工作中发挥更多的力量,除了做好学生教育和人才选拔环节,更要关注已经到基层工作毕业生的成长和发展,给予充分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基层和学习成长,建立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这方面北京大学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制定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意见》,在奖励奖金、考研政策、经济资助、岗前培训等方面予以优惠和照顾;党委书记朱善璐等校领导暑期亲自带队送毕业生到基层上岗,利用到各地出差机会走访看望基层工作校友,并同地方主要领导共商人才培养输送合作等。学校还应努力探索对这部分毕业生进行跟踪服务和后续指导的有效途径,通过定期走访调研、提供职业规划服务,提供深造培训机会、开展校地合作项目等,帮助毕业生在基层更快更好地发展。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讲师